-
1 # 幸福地帶2
-
2 # 江淮聖手
多年來,印度“亡巴之心”不死,自從1947年印巴分治以來,印度不僅挑起多次衝突,甚至三次大規模戰爭,還“腰斬”巴基斯坦,將其一分二,以便縮小範圍,逐個擊破,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張本。
進入8月以來,印度在俄羅斯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支援下,狂妄至極,不可一世,對克什米爾地區蠢蠢欲動,在單方面改變印控克什米爾的特殊政治地位後,不斷增兵,還以核武器相威脅,其吞併巴控克什米爾的野心昭然若揭。
由於印巴在國土面積、人口規模、經濟總量、軍事實力諸方面都不在一個層級,所以巴基斯坦壓力山大。但巴基斯坦也不是無能為力,也可以利用自身優勢,迫使印度放棄吞併巴控克什米爾。
首先,以戰止戰。面對蠻不講理的敵人,巴基斯坦只有直面挑戰,“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既然印度無視巴基斯坦的存在,那巴基斯坦只好像伊朗那樣敢於向敵人亮劍,並在必要時給予痛擊。不久前,巴基斯坦將上百架梟龍戰機和數十枚核武器部署到前沿陣地,嚴陣以待,決心與印度來個魚死網破,面對巴基斯坦鋼鐵般意志和視死如歸的精神,印度國防部長收回了核武器威脅言論,狂妄之心有所收斂。
其次,與大國保持緊密友誼。縱觀越南和敘利亞,在面臨美國聯軍的入侵時,卻能反敗為勝,浴火重生,究其緣由,無非是背靠大國、得到大國的鼎力相助,使得戰爭雖然拖了多年,但勝利最終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而利比亞和伊拉克缺少這樣的優勢,只能在美國聯軍的強大攻勢下,接受被毀滅的事實。巴基斯坦要充分利用背靠大國的優勢,與其保持緊密聯絡,這樣印度將不敢以身試法,收斂虎狼之心。
最後,“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幾個月來,美國陳兵波斯灣,對伊朗虎視眈眈,如果擺在以前,美國早就將武力付諸實施,然而到目前為止,美國也僅是停留在口頭上大喊大叫,卻沒有對伊朗動真格的,如果追究其中的原因,這應該與伊朗上下一心,團結一致,鬥志昂揚,威武不屈不無關係。巴基斯坦也要善於調動國內一切積極因素,築起全民族抗擊印度的強大堡壘,這樣印度才會望而卻步。
從上述分析中,我們能夠看出,巴基斯坦完全可以也一定能夠做到讓印度放棄吞併巴控克什米爾的野心,只要巴鐵將自身的優勢、骨氣和精神展示出來,印度也就紙老虎一枚,不足為患。
-
3 # Global防尉
自古以來,領土紛爭問題引發了無數的戰爭以及國與國之間矛盾的激化,領土問題就是不容思考和讓步的事情,因為這不僅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利益,更是一個國家的尊嚴問題如果一個國家捍衛不了自己的領土,那麼它是極其失敗的,這樣的國家也不會長治久安,甚至滅亡也是遲早的事。
克什米爾是當年英國殖民者走後允許兩國分治而遺留下的歷史問題,當年兩國都想吃完這塊肥肉,而克什米爾內部是政府當局偏向印度,百姓傾向於巴基斯坦,於是發動了四次印巴戰爭,大打出手耗費了巨大的軍力及財力,但是因為國際環境以及自身能力,兩國分而得之,印度控制60%,巴基斯坦40%。雖說之後兩國沒有大動干戈,但是邊境總是擦槍走火,尤其是印度總是喜歡挑起事端。
自莫迪上臺後,尤其是這兩年萌發了"印度夢",想要擴張領土,成為南亞一霸,展望世界強國,而克什米爾地處南亞腹地,連線許多國家邊境,地理位置相當重要,印度如果佔領該地,對於他們的印度戰略極其有利,所以前段時間,莫迪不斷增兵克什米爾邊境,甚至派遣F-15越境挑釁。巴基斯坦難以忍受也做出了相應的回擊。
然而印巴兩國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等方面,印度都更勝一籌,所以長久下去對於巴基斯坦是諸多不利,那麼如何讓印度主動放棄霸佔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呢?從目前印度的動作比如交好俄羅斯,伊朗等國,以及派兵駐守等,想讓印度放棄的可能性極其微弱,克什米爾他們是勢在必得。如果非要說可能性,那就只有印度國內發生內亂,克什米爾地區政府及百姓團結一心靠攏巴基斯坦,或者就是巴基斯坦動用核武器,傾全國之力與印度死戰。
-
4 # 黑先生1998
9月15日,印度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長魯帕尼稱巴基斯坦必須做好失去克什米爾巴控區的準備,為了實現統一印度的夢想,印度準備好了向巴控克什米爾進發。聽完魯帕尼的言論,是不是覺得印度高官都很狂,其實魯帕尼還不是最狂的,最狂的還是印度國防部長辛格,他竟然“吹牛”說讓印度和巴基斯坦來一場核戰爭。可事實上,印度根本不敢做出任何出格的舉動,更不敢主動“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
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巴分治
如何讓印度主動放棄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很簡單,巴基斯坦只需保持當下正常的邊境佈防就已經足夠了,印度根本不敢往前踏出一步。
8月5日,印度政府取消了克什米爾印控區的特殊地位,與此同時還派遣了大量軍隊入駐了克什米爾印控區,切斷了當地的通訊,控制了當地的首席,沒過多久,印度政府就宣佈將克什米爾印控區正式劃為印度的兩個直轄區,而且莫迪還以維護直轄區穩定為由,沒有下令將軍隊撤回。
巴基斯坦將印度取消克什米爾印控區的行為視為不友好行為,因為在巴基斯坦看來,印度過多陳兵邊境,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口頭上是為了維護克什米爾印控區的治安,可實際上也無形地增加了巴基斯坦邊防壓力,再加上印度軍隊對克什米爾印控區非政府勢力的壓制,使得多股勢力暴躁不安,進而導致印巴停火線附近火藥味十足,稍不留神就可能如“蝴蝶效應”般地發生衝突。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莫迪的決策有些無禮,而且是無用的,莫迪的強硬除了會使印度軍隊莫名地感到自信之外,不會有任何實質性的作用,而所謂印度軍隊越過停火線拿下克什米爾巴控區的情況就更不可能出現了。從1998年到2019年,二十多年裡印巴雙方在停火線附近發生過大大小小的軍事衝突,然而都不能稱之為“戰爭”。實際上,從1998年印巴雙方都擁核之後,二者之間就已經不可能再進行一場戰爭,也不能進行一場戰爭。巴基斯坦的綜合軍事力量沒有印度強,如果常規戰爭打起來,巴基斯坦大機率處於劣勢,在不想失敗的情況下,核武器會被拿出來用於逼停常規戰爭,到時雙方勝負不分且常規戰爭只造成了損失,沒有任何戰利品,印度可就虧大了。如果印度閒的沒事幹或者錢多花不完,那就儘管去打,想必如此賠錢的買賣沒有哪個國家願意嘗試。
從印巴外交範圍上來推測,印度也不敢輕易地亮劍巴基斯坦。美國、沙特、土耳其等都跟巴基斯坦有合作,如果印巴衝突太激烈,印度會面臨巨大的外交壓力,到時候可能面臨多國制裁,想到這裡,印度也就不敢對克什米爾巴控區有啥非分之想。
印巴對峙
綜上所述,印度高官所謂“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的言論不過是在吹牛,印度根本沒那膽去“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如果印度做出任何越界的舉動,巴基斯坦會全力反擊,打不贏也有幫手,實在不行也還有保命的核武。說了那麼多,也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印度有賊心,沒賊膽”,印度可能有“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的想法,但印度永遠不敢將之付之於行動,而巴基斯坦根本不用把印度的“挑釁”放在心上,正常布控防線,搞好外交關係,以不變應萬變就足夠了。
-
5 # 歷史風暴
讓印度主動放棄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吞併的想法,簡直比登天還難。
要知道,第1次印巴戰爭就是在克什米爾發生的。
所以,如果想要印度不再對巴控克什米爾懷有野心,巴基斯坦必須要做到如下3點才可以:第1點,讓自己的國力無限接近印度!印度為什麼經常欺負巴基斯坦,還不是因為印度的國力是巴基斯坦的七八倍嗎?
印度是一個見到慫人摟不住火的國家,當他有比對方更強大實力的時候,輕則發動戰爭,重者甚至會吞併對方的國家。
所以,在上個世紀70年代的時候,印度將錫金這個國家吞併了!
印度對巴基斯坦也先後發動了好幾次戰爭,這幾次戰爭又都以印度獲勝而結束,所以他不可能主動放棄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野心。
(印巴衝突中計程車兵)
此時,巴基斯坦應該認清印度這些行為的根本原因,不要和印度進行大規模對抗,而是應該走出屬於自己的發展節奏,那就是在確保國家安全的情況下,努力提高自己的實力!
巴基斯坦有很多的學習榜樣,他在國際關係中也有很多願意幫他的朋友,所以只要自身肯奮鬥,想讓國家強大起來在人均GDP上達到印度的4~5倍,國力達到印度的70~80%,也不是不可能!
在巴基斯坦眾多的學習物件中,他首先應該以以色列為師。巴基斯坦在軍事上學習了以色列,所以他非常注重空軍的建設,實際上以色列的國家建設更是巴基斯坦應該學習的榜樣。
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唯一的發達國家,人類發展指數排到了世界前20名,但是他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發達和先進。
(以色列的一線大都市特拉維夫)
建國以後以色列面臨著嚴重的經濟危機,同時因為和阿拉伯世界的中東戰爭,讓國土遭到了很大毀壞。
為了發展經濟,以色列將來自國外的捐款、經濟援助和德國的賠款用來發展工業和農業專案,很快在經濟上得到了自給自足。
到1960年代後期,以色列紡織業就已經成為他最大的工業分支之一了。以色列並沒有滿足於低端製造業的發展,而是向高科技領域進軍。在此期間,外來的技術移民和本國發達的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科技人才成為該中國產業升級的重要推動者。
發展到今天,以色列在鑽石業,化學工業,航空航天工業,太陽能產業等行業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並且成為人均科技人員數量最高的國家。
(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
以色列的農業也非常發達,雖然農業只佔該國GDP的2.3%,佔到了全部勞動力人口的2.6%,但卻讓這個地狹人稠又有大片沙漠的國家做到了食品的基本自給自足。
然後,以色列還是農產品的出口國,每年出口農產品超過10億美金。
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學習以色列的發展模式,先透過友好國家的技術和資金支援,從比較低端的製造業開始做起。同時,仿照先進國家規劃完備的教育體系,為未來培養大批專業人才。
當然,讓巴基斯坦完全複製以色列的發展軌跡是肯定不可能的,但是隻要巴基斯坦做到以色列的一半程度就會遠遠超過印度而成為一箇中等收入國家了。
那個時候,巴基斯坦的人均收入是印度的4~5倍,國家經濟規模大約是印度的70~80%, 並且因為較為強大的工業能力,會讓巴基斯坦擁有較為完備的國防工業體系。
這種情況下,無論是和印度發生大規模戰爭,還是長期的邊境小規模衝突,巴基斯坦都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
那時候,印度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野心肯定會有所收斂。
第2,除了發展自身的國家實力,還要削弱印度!僅僅提高自己的實力還不夠,巴基斯坦和印度之間的國力相差巨大,哪怕他的人均收入是印度4~5倍的時候,經濟規模也不過是印度的70~80%而已。
所以,巴基斯坦另外一個對策就是想辦法削弱印度。
個人認為,透過軍事手段分裂印度是不現實的,這隻能招致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大規模對抗,作為弱勢的一方,巴基斯坦一旦陷入和印度的大規模對抗,其負面影響肯定遠超印度。
削弱印度最好的辦法,就是在經濟領域和印度進行競爭。
其實,印度的競爭力並不強,上個世紀90年代初的時候,印度的GDP規模比咱們要大的多,人均GDP得是咱們的兩倍。
結果到今天,咱們的人均GDP反而達到了印度的4倍。
所以,當國外總說印度發展迅速,創造了經濟奇蹟的時候,更多是一種捧殺。
從印度的發展軌跡也可以看出印度的競爭力在世界上並不強,當然,現階段巴基斯坦競爭力也不行。
所以,巴基斯坦和印度一直保持著差不多的經濟發展速度,這說明巴基斯坦在現前階段和印度的競爭力差不多!
現在,巴基斯坦需要做的就是奮鬥起來,向東亞國家學習,在奮鬥中把印度的優勢產業變成自己的優勢產業,走印度的路,讓印度無路可走!比如,印度的精煉石油出口佔到了該國對外貿易15%的比例,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利用和中東國家的友好關係大力發展石油工業,擊敗印度石油公司。
(印度的石油工業)
印度的第二大產業是寶石和貴金屬產業,大約佔到了出口量的12.4%,寶石加工技術含量並不高,巴基斯坦也完全有能力去和印度拼一下。
把這兩大塊吃掉,就直接影響到了印度將近1/3的出口量。
現在印度是一個巨大的貿易逆差國,2018年印度只出口了3260億美元的產品,卻進口了5110億美元的產品,貿易逆差高達1850億美元。
如果印度石油產業和貴金屬寶石加工產業被巴基斯坦擊敗,那麼他的貿易逆差將會上漲至少1/5,這無疑會影響到印度的經濟發展。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印度的發展慢了,他的國力也就相當於被削弱了!
第3,和世界各大國保持友好關係。印巴之間的這次衝突,巴基斯坦無疑是在世界上相對被孤立了,因為歐美國家在做選擇的時候,更願意去支援國際影響力更大的印度。
所以,國家實力是他拉攏世界各大國的本錢。
趁此機會,巴基斯坦應該和世界各國保持友好關係,加深合作,在和印度發生衝突的時候,就能讓他們保持一個相對中立的態度了。
眾所周知,印度製造業較差,所以打起仗來要從國外購買大量武器裝備,如果那些大國保持中立,印度得不到充足的武器供應,也就不敢跟巴基斯坦強硬了!
做到了以上3點,不光印度會主動放棄吞併巴控克什米爾,他連和巴基斯坦對抗的野心可能都沒有了!
當然,這一切短時間內是達不到的,如果巴基斯坦從現在開始奮鬥,估計也得20年的時間吧!
-
6 # 四十五度說
現在印度和巴基斯坦進入到了緊張的對峙時期,儘管雙方在這一地區已經對峙了很多年,但是由於印度把克什米爾地區的地位改變,導致這一地區有爆發核大戰的危險。印度國防部長已經明確表示,印度會為了自己的利益改變首先不使用核武器的承諾。可見印度對這一地區看得非常重,現在美國和俄羅斯似乎都在支援印度,那麼巴基斯坦還有翻盤的餘地嗎?
把對峙變成一場消耗戰古往今來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經濟實力,印度要想打敗巴基斯坦,以目前的實力,恐怕要進行一場持久戰,以印度現在的軍事實力不可能對巴基斯坦採取速勝。那麼這時候就會變成一場消耗戰,面對一場消耗戰最需要的則是經濟實力,另外就是穩定局勢的能力。
大張旗鼓,吸引更多印度兵力,讓其軍費暴漲現在巴基斯坦可能需要不斷的叫囂,不斷的挑戰印度的底線,讓印度向這一地區派遣更多的兵力,以此來消耗印度的實力。現在印度的經濟情況非常不容樂觀,印度國內矛盾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要知道現在印度國內世俗化非常嚴重,而印度這個國家很大程度上是靠宗教信仰來維持的。也就是說現在宗教信仰的力量在減弱,印度人民的野蠻性在爆發,所以利益衝突十分嚴重。如果現在印度經濟持續下行,那麼更多的印度人民會感覺到發展的不平衡,那麼印度北部的邦就會謀求獨立,印度將會派更多的軍隊去平叛。這樣就會造成一個惡性迴圈,叛亂不斷,經濟下行。那麼印度就會把重心轉向國內。
鼓動印度反對黨裡應外合要知道印度實行的是兩黨制,而且還是一個民主國家,莫迪執政能力下降,國內矛盾四起,那麼反對黨就會添油加醋,甘地的孫子現在是印度最大反對黨的領袖,還是非常有號召力的。如果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反對黨裡應外合,給印度製造麻煩,或者出錢收買印度的反對黨,就比較容易達到目標。讓印度總理莫迪提前下臺,維持現在克什米爾地區的地位。
爭取美國支援,制裁印度經濟現在印度已經明確支援伊朗,而且阿富汗的塔利班政權因為打死了一個美國大兵,最終和美國鬧翻,阿富汗的和平程序遙遙無期,巴基斯坦可以爭取美國的支援,讓美國對印度施加制裁,這樣可以讓印度的經濟進一步下滑,最終莫迪很可能會在外部叛亂不斷,內部矛盾重生,美國經濟政策,反對黨趁火打劫的壓力下不堪重負,自行下臺。
報哥說大國之間爭霸,拼的是耐力與抗打擊力,就像前蘇聯和美國一樣,兩者最後沒有爆發核大戰,反而是由於一方的過度擴張,最終導致自己解體,也就是事物的內因最終佔了主導成分。而事物的外因則起到催化作用。
-
7 # 玫瑰一號
美國用叢林法則恃強凌弱欺負伊朗,印度阿三吃了豹子膽也敢用叢林法則恃強凌弱欺負巴基斯坦,強奪克什米爾,得到了俄美的支援更是一發瘋狂起來,巴基斯坦方面除了在邊境進行積極防禦外,已經就此提交聯合國進行干預,中國可以除了外交大力支援外,應邀出兵和軍艦以及隱身無人機雷達等先進武器至巴基斯坦,利用衛星偵察手段繼續監控,提供可靠資訊,隨時應對阿三瘋狂的舉動,同時在中印邊境暗中增兵或者軍演來牽制印度,堅決支援正義的巴基斯坦,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一個大國應盡的努力。
-
8 # 亦新湖
至今為止克什米爾的巴控區仍然在巴基斯坦的控制下,並沒有被印度佔領或者吞併,目前不存在如何讓印度放棄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的問題。不過這並不是說印度沒有吞併克什米爾的巴控區的企圖心,這是因為印巴歷史上發生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其中有兩次都是印度為了爭奪克什米爾領土而引起的。印巴兩國從獨立建國開始,就為了克什米爾的歸屬大打出手。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
印度以自己的人口多面積體量大,一直謀求佔領吞併整個克什米爾地區。克什米爾地區大多數民眾都是穆斯林,根據英國當時印巴兩國的分割原則是,信仰伊斯蘭教的民眾屬於巴基斯坦,印度教等民眾屬於印度。但是印度拉攏克什米爾邦主,同意將克什米爾歸屬印度,但遭到了克什米爾絕大多數穆斯林民眾的反對。印度為此不惜出兵與巴基斯坦開戰,佔領了克什米爾地區60%的土地和70%以上的人口,1948年印巴關於克什米爾領土爭議得到聯合國參與調解,目前的印控區和巴控區就是雙方實際控制的面積。
(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
儘管印巴雙方都聲稱對克什米爾具有完全主權,在半個多世紀裡雖然在實際控制線邊境經常發生軍事摩擦,但是印巴雙方還是遵守了聯合國的停火線調解意見。印控區和巴控區的停火線成為印巴雙方的臨時邊界 ,在世界各國地圖印製時也以這個現狀來標示。但是在今年8月5日印度莫迪政府野心畢露,打破了半個世紀以來的克什米爾地位狀況。莫迪政府以一紙總統令廢除了克什米爾原來的自治地位,非法的將克什米爾納入印度領土管轄。
莫迪此舉遭到了巴基斯坦方面的強烈譴責,以及印控區民眾的憤怒抗議。莫迪政府改變克什米爾現狀,是為了正式吞併印控區作準備。巴基斯坦一直在聲索對於整個克什米爾的主權,聯合國認可印控區現狀但並不承認屬於印度領土。莫迪政府的行為不僅打破了現狀,而是破壞了地區和平,如今在印控區內部不停的爆發遊行示威,抗議莫迪政府非法廢除憲法370條款。
至於印度目前為什麼敢於改變印控區性質,這是因為莫迪基於目前印度的外在環境。冷戰結束以來,美國看中了印度的地緣政治位置,為了拉攏印度對付新的全球戰略對手,美國主動示好印度。這樣印度除了傳統盟友俄羅斯之外,美日西方都將印度作為寵兒和重要棋子利用。因為印度獨立之後經濟發展緩慢,人口有13.5億但其經濟總量只有2.7萬億美元,只及中國的20%。美日西方從當前印度國力來看,印度無論是在經濟和軍事力量上,都沒有可能與美日西方競爭,更談不上威脅。
所以就非常的願意關心和照顧印度,因為印度的基礎工業薄弱軍事工業也上不去,印度的武器裝備都要依靠對外購買,所以印度更是成為俄羅斯和美國爭搶的軍火買家。印度莫迪政府充分利用外部環境,突然改變印控區地位的做法,是有恃無恐。莫迪廢除憲法370的做法,理所當然的得到了俄羅斯的支援。而美國對於印度莫迪政府的行為,一開始還表示“擔憂”,但隨後特朗普馬上表示理解甚至是支援。
非但如此,8月24日七國集團還邀請莫迪去參加法國G7峰會。印度自從1947年獨立之後,在南亞次大陸以大英帝國“繼承人”自居,一貫欺負霸凌周邊弱小鄰國。因為在南亞地區印度一家獨大,沒有制約印度的大國存在,所以印度就忘乎所以的吞併了鄰國錫金,控制了不丹。其它的印度鄰國也都非常害怕印度,活在印度的霸凌的陰影之下。
只有巴基斯坦經常與印度抗爭,但是遭到了印度挑起的三次大規模戰爭,永遠失去了東巴地區。這一次印度為了改變印控區的地位,莫迪政府已經調集了近10大軍部署到印控區,巴基斯坦同時也調集軍隊向巴控區集結。印巴兩國都是擁核國家,巴總理伊姆蘭.汗稱,不懼怕印度的挑釁和威脅,巴基斯坦不會首先使用核武器。
但是印度國防部長辛格則稱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但未來會如何得“視情況而定”,印度對巴基斯坦有明顯的核威脅。9月17日,巴總理伊姆蘭.汗對印度警告稱,在巴基斯坦面臨"投降或死亡"情景時,將對印度進行核打擊。印巴雙方擁核如果不加剋制沒有贏家,最後會產生嚴重的"後果"甚至互相毀滅。從印巴目前形勢來看,印度已經佔領了克什米爾的印控區,8月5日莫迪政府進而改變了自治地位。
印度如果想要吞併巴控區,沒有那麼容易,印度吞併巴控區的企圖心永遠不會放棄,但是印度要想吞併巴控區也絕非易事。巴基斯坦不會同意,地緣政治上環境不允許,巴基斯坦有北鄰大國的支援,印度也永遠實現不了吞併克什米爾巴控區的企圖心。
-
9 # 花木童說史
這份“警告”明顯是對巴鐵盟友的喊話,這已經不是印度軍方第一次發出這種聲音,就在上個月印巴衝突加劇之際,印度國防部長也公然宣稱印度已具備打2.5場戰爭的實力。
雖然三哥吹牛功夫眾所周知,但不可否認印巴之間,戰爭大有一觸即發之勢。
最近印度動作頻頻,先是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的自治地位,而後往克什米爾地區調遣大量部隊,包括最精銳的“黑貓”特種部隊。
同時印度宣佈下個月將在中印邊境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
從印度近期的種種舉動來看,莫迪要在克什米爾地區搞大動作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有很多網友認為巴以都是擁核國家,印度不敢有吞併巴控克什米的野心,其實這種觀點是有待商榷的。
道理很簡單,比如如果家裡來了盜賊,在不危急家人生命的時候,一般情況下都不會同匪徒以命相博的,命比錢財重要。
同理,如果戰爭只侷限在克什米爾地區,巴鐵不可能選擇動用核武器和對方同歸於盡的,雙方最多打一場大規模的常規戰爭。
如果僅靠核威懾就能讓印度放棄幻想,那巴以衝突也不可能持續這麼多年。
印度之所以選擇這個時機搞動作,既有主觀因素也有被動因素。
目前印度在外交上處於非常有利局面,從印度取消印控克什米爾自治地位,國際社會幾乎沒有反對聲音也可以看得出來。
其次,巴鐵的靠山與美國的貿易戰正打得不可開交,一時也無暇西顧,這與第一次印巴戰爭時的情況有些類似,至少印度是這麼判斷的。
另外,印度人一直認為東方大國的經濟走廊是為了擴充海權,並對印度實施戰略封鎖。
所以為了反制東方大國,印度拉攏美國搞了一個從印度經阿富汗至伊朗的“新絲綢之路”。
但目前阿富汗問題美國還沒能解決,伊朗問題日趨緊張,“新絲綢之路”變得遙遙無期。
綜合一考慮,印度認為當下只有破壞經濟走廊推進才是最佳選擇。
這場戰爭對於印度只有兩種結果:一是依靠實力吞併巴控克什米爾。
二是雙方陷入對峙,雖然印度達不到佔領的目的,但至少讓對手的經濟走廊也無法順利進行,這同樣實現了戰略目的。
綜上所述,就目前的形勢來說,印度是不可能主動放棄吞併巴控克什米爾的野心的。
印巴這一仗遲早是要打的,巴鐵及盟友僅靠退讓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只有把它打疼了,讓它知道三哥還是當年的三哥,大爺還是當年的大爺,只有把美夢打醒了,印巴才能和平相處。
-
10 # 澤觀科技
印度是不可能主動放棄吞併巴控克什米爾的,印度對此勢在必得。就是因為對巴控克什米爾念念不忘,印度不惜與巴基斯坦兵戎相見,也要在前一段時間取消印控克什米爾的特殊地位。
讓印度主動放棄巴控克什米爾真的是痴人說夢,印度擴張慾望極其強烈,因此印度強行吞併錫金,讓不丹與尼泊爾變成了自己的傀儡。
不過對此也不用太過於悲觀,巴基斯坦畢竟擁有核武器,這是它對抗印度最後的底牌。憑藉核武器的威懾,巴基斯坦還能再印度的壓力下勉力支撐。
印度對於巴控克什米爾勢在必得克什米爾的領土紛爭是一個歷史遺留問題了。二戰結束之後不久,英國在讓巴基斯坦與印度獨立建國時,特意沒對克什米爾地區的歸屬做出明確安排。兩國為了爭奪這一區域,曾經發生過三次戰爭。
印度對掌控克什米爾全境的慾望極其強烈,因此在今年8月份打破了與巴基斯坦的默契,直接取消了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自治權與特殊地位。為此不惜修改了印度憲法360條。
為了推行這個政策,印度直接派軍隊對印控克什米爾進行了軍管。雙方衝突最激烈的時候,在克什米爾區域駐紮的部隊達到了十幾萬,戰爭一觸即發。
印度之所以這麼強硬的推行這個政策,還是想進一步加強對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實際控制,把這裡作為爭奪巴控克什米爾的橋頭堡。印度對巴控克什米爾勢在必得。
印度不可能主動放棄巴控克什米爾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說過這樣一句話:“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這句話就是印度人的心聲,印度一向以大國自居。
為了實現印度大國的夢想,印度從1947年建國之後就在瘋狂擴張。把東巴基斯坦變成了獨立國家孟加拉,1975年吞併了錫金,透過經濟殖民和武力威脅把鄰國尼泊爾和不丹變成了自己的“傀儡”。
對於印度來說,任何人與任何事都不可能讓它主動放棄巴控克什米爾。因為拿不回完整的克什米爾,算不上真正的大國。
巴基斯坦只能依靠核武器可以阻擋印度的侵略今天的印度已經成為了全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經濟還在快速增長之中。國內擁有高達13.5億的人口,擁有140萬的軍隊。可以說印度的綜合國力遠勝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在正常情況下是無法與印度進行對抗的,還好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這也讓印度面對巴基斯坦的時候,不敢太過於咄咄逼人。
不過我們也要明白一個道理,核武器能幫巴基斯坦保住巴控克什米爾。可是隻有核武器,根本打消不了印度吞併克什米爾的野心。
印度是不會放棄主動吞併巴控克什米爾的,巴基斯坦只能左支右絀的勉力維持。
回覆列表
想讓印度主動放棄吞併克斯米爾,唯一的辦法就是,以軍事實力來對抗印度的侵略行為。在這方面巴基斯坦已經做出了自己的努力,並且,在面對印度發出的動用核武器威脅時,巴基斯坦也從核武器庫中拉出了多枚核武器,以作為對抗。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巴基斯坦也為了用戰爭的方式,來阻止印度吞併克斯米爾,這也是唯一的選擇。
雖然巴基斯坦和印度不是一個體量級,印度無論在經濟上面,還是在軍事上面,都要佔絕對的優勢。但是,如果巴基斯坦以命相博,全力以赴,那麼,印度也必將會付出慘痛的代價。而且,巴基斯坦擁有自己的核武庫,能夠對印度全景進行打擊,這也是保護巴基斯坦最好的武器,當然,也是讓進一步主動放棄吞併整個克什米爾唯一的方法。
現在的印度非常膨脹,特別是在俄羅斯和美站隊印度之後,更是狂妄。自以為得到了俄羅斯和美國的支援,而對巴基斯坦發動了戰爭的威脅,(印度對巴基斯坦在邊境地區已經發,生了多起戰爭),甚至發出了核武器威脅。
面對印度發出的戰爭威脅,巴基斯坦沉著應戰,同時,以核武器來對抗印度的核武器威脅,隨後,印度也立刻就壓火了許多。
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唯一能夠阻止戰爭的方法,就是用戰爭的方式來阻止戰爭的方法。唯一要阻止印度發動戰爭的方法,就要有自己的軍事實力,對印度形成反威脅,只有這樣,才能夠阻止印度發動戰爭,從而讓印度主動放棄,吞併克什米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