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衣賜履讀通鑑

    姬發的接班人是萬世彪炳的周公姬旦。

    劉邦的接班人先是呂后(劉盈),然後是開創文景之治的文帝劉恆。

    而司馬炎的接班人是那位人民沒飯吃,他說“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

    甭管實行什麼制度,周公、漢文帝、司馬衷,這三位有可比性嗎?呵呵

  • 2 # 五酒煮史

    表面上看,周、漢、晉三者實行的都是分封制,但其內在無論從生產力抑或政治制度等各方面對比,都有很大的區別,其結果自然也就大相徑庭。

    不過,若僅從姬發、劉邦和司馬炎三人身前身後,所面臨的情勢而言,又有著相當的相似度。

    我們不妨淺談一下,究竟是什麼導致了這種情況

    雖然時移世易,此分封與彼分封導致的結果都一樣

    從武王伐紂到刑白馬盟誓

    周武王滅商以後,實際上是在商朝的基礎之上封邦建國,作為昔日的諸侯,周以小邦取代大邦,地位很不穩固。商王紂雖然已經死了,但商王族的勢力依然不容小覷,安撫殷商遺民就成了當務之急。繼承分封制,讓既得利益者的訴求得到滿足,顯然是最佳策略。

    同時,為削弱殷商遺民的實力,周武王又把殷商畿內之地一分為三,只將其中一國交由商紂之子統治,而其餘兩國則由周武王的兩個兄弟管叔和蔡叔分別掌管。如此,殷商王族遺民並沒有遭到清算,他們雖然對周人不滿,可終究還是安於現狀,沒有進行反抗。

    所以,在周興之初,分封制對安撫人心是有著積極意義的。不過,就長遠而言,周武王的這種分封辦法也只屬於權宜之計。殷商遺民仍舊保有強大的實力,一旦時機合適,便會降而復叛。

    果然,周武王在一年後死去,成王年幼,由武王四弟周公旦輔政。紂王之子武庚本就心懷憤恨,一面收攏殷商遺民,一面聯絡東夷,試圖反周復國,在得知武王死訊以後,便立即起兵。

    與此同時,就連監視武庚的姬姓諸侯也因為不滿周公輔政同樣生出異心,一齊發動叛亂。這是周朝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危機,如果處理不得當,剛剛建立一年的周朝很可能會煙消瓦解。

    周公旦在這次大亂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先後平定武庚以及管叔、蔡叔等諸侯,滅國五十餘,震懾天下諸侯。自此,周王室威信達到頂峰。

    有感於這次叛亂,周公旦完善了周朝的制度,以井田制為基礎,使社會於宗法制的約束之下,用禮樂教化萬民,以此次來加強分封制的法定地位,由此奠定周朝八百年江山。

    但成於斯也敗於斯,一成不變的制度在數百年後成了周朝的桎梏,直到其為秦國所滅。

    等到泗水亭長劉邦從秦末大亂中脫穎而出,成為漢朝皇帝以後,他所實行的分封既沒有宗法制嚴格約束,也失去了井田制的基礎,更沒有禮樂用以教化,唯有的一點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種分封就像脫韁的Mustang,具有極強的不可控性。在剷除了絕大多數異姓諸侯王以後,劉邦痛定思痛,斬白馬盟誓,非劉姓不王。

    劉邦的這種做法在建國初期,為穩定天下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與姬發的分封一樣,也存在著極大的隱患,血肉至親隨著後代繁衍日漸疏遠,日久之下難免就會滋生齟齬甚至爆發戰爭。

    從七國之亂到八王之亂

    漢初最大的隱患並非北方草原的匈奴,而是劉邦在建國之初分封的劉姓諸侯王。早在“諸呂之亂”時,齊王劉襄就自恃高祖長子長孫的身份,曾對皇位產生覬覦之心,起兵策應功臣們對諸呂的鬥爭。

    只不過他能力不濟,又沒有多少人支援,是以期望落空。

    但在二十多年後,漢朝和諸侯王之間的矛盾再次爆發。御史大夫晁錯為了剪除諸侯王對漢朝的威脅,向漢景帝獻“削藩策”。漢景帝則順勢敲打諸侯王,先拿楚王開刀,消減其東海郡,緊接著削藩的鍘刀又落在了趙王和膠西王頭上。

    如此一來,諸侯王人人自危,吳王劉濞聯絡楚王等諸侯,聚眾起兵,是為吳楚七國之亂。

    劉邦當年分封劉姓諸侯,本意是為漢家守土,而今卻事與願違,諸侯們尾大不掉,居然調轉刀口殺向漢朝。

    這種情況與周武王死後的“管蔡之亂”何其相似,同樣是為了守土而分封的同姓諸侯王,結果都因為利益之爭而刀槍相見。

    及至司馬炎篡位自立,其初衷同樣是為了給晉室守土。然而,與周之姬發和漢之劉邦不同,司馬炎還有來自於內部的焦慮。

    司馬氏以權臣起家,漸漸侵奪了曹魏的權力,才得以篡位,取天下。深悉其中利害的司馬炎自然對此十分在意,為了防止權臣篡位的情況再現,便一改曹魏時打壓宗室的政策,分封司馬氏子弟到各地為王,而且多手握實權。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確實解決了權臣篡位的潛在威脅,但與劉邦封劉姓諸侯王一樣,也要面臨諸侯王尾大不掉的危險。

    所以,即便繼位的不是司馬衷這種蠢笨之人,晉室諸王叛亂也難以避免。

    當然,如果司馬衷但凡稍有人主之能,可以震懾賈后,外控諸侯,也許晉朝的結果將會是另一番光景。

    既然三人分封諸侯的結果大致相當,王朝命運為何卻各不相同?

    與生產力匹配的分封制度造就了周朝,也成了周朝的桎梏

    這三個朝代中,繼承製度相對完善和嚴密的只有周朝,這也是周朝能夠享天命八百年的原因之一。

    周公以井田制、宗法制、封建制以及禮樂制,為周朝織就了一張既嚴且密的大網,用以保證承繼有序,社稷久長。

    周公制定了這套相輔相成的制度,為後來的成康之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那麼疑問就產生了,同樣的分封,在漢朝和晉朝一旦進入穩定期,諸侯就會成為破壞穩定的不安定因素。為什麼周公以後的周朝,卻因此而越發強大和穩定呢?

    青銅器時代的西周,由於生產力低下,人們能夠實際控制的土地十分有限。再加上當時的華夏大地地廣人稀,為了更加有效的開發和統治這片土地,分封制才應運而生。

    也就是說,夏商周三代實行分封制並非拍腦袋的結果,而是以當時的實際條件決定,只有實行分封,才能有效開發和控制廣袤的土地。

    所以,在西周時期,分封制是適應當時之生產力的最佳制度,才會催生出大治之世。

    但這種情況在戰國時期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由於鐵器時代的到來,生產力大大提高,人們對土地的控制力逐漸增強,天下近百諸侯相互征伐兼併,到最後竟只剩下七國。

    為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各國紛紛廢井田開阡陌,變法以圖存。只有古老的周王室仍舊恪守著祖先制定的禮法制度,抑或說困在周公織就的大網裡不願出來。

    即便到了大爭之世的戰國時期,各國都忙著兼併土地,在無地可封的情況下,週考王居然還不忘遵從祖制,將王城封給了弟弟,是為西周公。

    後來,韓趙兩家更以此為契機,直接把周王畿裂為東西二週。

    不合時宜的分封制,對漢晉而言永遠是亂國之源

    傳統認知裡,秦國以郡縣制起家,在消滅六國以後又推行全國,這顯然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先進制度。但實際情況卻與想象中大相徑庭,秦國在統一天下之前所推行的郡縣制,乃是本土置縣,新土設郡。換言之,縣與郡本是平行的行政單位。隨著土地兼併愈演愈烈,才逐漸演變為郡縣兩級制。

    郡縣雖然迎合了時代的潮流,可其取代封建制的過程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劉邦在秦朝郡縣制的基礎上又有限度的實行了分封,這實際上也是經過現實考量後的結果。

    只可惜,在舊有制度被打破的同時,新制度並不完善,甚至可以說擁有極大的漏洞和隱患。具體而言就是皇位繼承與君臣間的權力平衡存在問題。

    縱觀中國兩千年帝制時期,從漢朝到唐朝,宮廷政變、軍事叛亂層出不窮,而宋明以後,隨著制度漸趨完善,這種情況也越來越少。

    說到底,這段時期的權力始終沒有一整套完善的制度相制衡,皇帝、外戚、宰相各自因能力而擁有或大或小的權力空間,三者之間全憑個人喜好和素養進行博弈,在此消彼長中迴圈往復,維持著脆弱的平衡。

    回到問題本身,分封制直到晉朝之所以還能殘存下去,肇因就在於權力鬥爭本身,而與生產力已經沒有多大瓜葛了。

    即便強有力的皇帝,如漢武帝也無法徹底解決諸侯王的存在,只能借酷吏之手來削弱他們,以期逐漸消除其對漢朝的威脅。

    有鑑於漢朝分封的弊端,代漢自立的曹魏則充分吸取教訓,嚴密控制並打壓宗室。魏文帝曹丕對待兄弟子侄極為刻薄,除了禁止遷徙,剝奪自由以外,更不許他們相互聯絡。

    司馬氏正是鑽了曹魏宗室衰弱的空子,才得以順利鳩佔鵲巢。司馬炎當然也不能例外,充分吸取了曹魏的教訓,認識到宗室對於穩固皇權的重要性,又一改曹魏政策,大肆封王,授予實權。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司馬炎並非不知道劉邦分封諸侯以後漢朝的窘況,但明知道有問題和隱患存在,卻還要這麼做,也許在他看來,即便宗室尾大不掉,天下也總是在司馬家手中流轉。

    但司馬炎卻萬萬想不到,八王之亂的破壞性遠非七國之亂可比,司馬家內亂甚至直接導致了漢人的劫難,五胡亂華的悲劇便自此而始。

    結語

    姬發、劉邦、司馬炎三人在立國之初進行分封,源出於權力平衡,其導致的問題也都十分相似。

    但縱觀他們身後三個朝代,命運卻各有不同。

    周朝因分封制而繁榮,是得益於它適應了生產力的發展。而漢朝和晉朝,失去了分封制的社會基礎,儘管在某些情形之下,它得以發揮作用,但就長遠而言,如無法徹底解決其隱患,和飲鴆止渴無異。

  • 3 # 狐筆春秋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周武王姬發行分封而周朝享國八百年,劉邦行分封而漢朝享四百年,司馬炎行分封而西晉享國52年,而三者之間之所以天懸地殊,究其緣故無非是時勢和繼承者不同罷了。

    一:周代諸侯與中聯的關係,無異於聯邦制

    自武王伐紂,建立周鼎以來,限於周部落本身的實力,還不能有效的處理殷商遺留下來的廣闊的土地面積、龐大的人口數量以及擁有獨立行政權的附屬國。於是,周武王姬發決定採取“封建諸侯”的手段來穩定周室的統治,以此實現“奄有天下,兼制四方的目的”。

    但周武王的分封也不是沒有選擇的無區別對待,就《荀子.儒效》記載“周初建極,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由此可見,周王室的分封物件主要以同宗子弟為主,此外,在“親親、尊尊”的基礎上,周武王又有所延展。大致又可以歸納為三類:1、上古聖君賢主的後嗣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於焦,黃帝之後於祝,帝堯之後於薊,帝舜之後於陳,大禹之後於杞”。

    2、在建國之戰中有功於國的功臣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於是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於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於曲阜,曰魯;封召公於燕;封弟叔鮮于管,弟叔度於蔡。餘各以次受封。”

    由此可見,組成功臣群體的人員和範圍都比較廣,其中既有純粹的功臣,也有周室的姻親和王室子弟。但不論如何,周武王在進行分封的時候,主要還是依據功勳的大小來進行的。

    3、當時天下散居各地,擁有獨立勢力的方國

    這一群體既有以前親附殷商,後來投誠於周王室的方國,也有原本就是周部落的盟友,以及其他納款投誠的“遠人”。而更重要的使,這些方國與周王室之間大抵只是附庸關係,並不存在君臣的等級,而在西周逐步衰頹之後,甚至還有公然與西周王朝分庭抗禮的,諸如:楚國和蜀國等。

    而周武王之所以如此分門別類、大費周章的搞分封,究其實質不過是為了籠絡人心、鞏固統治,況且,在西周剛剛建立的時候,宗周之地的富庶與豐饒並不是當時諸侯所能比擬的,而且周天子亦完全可以憑此,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組建起強大的軍事力量。而且,在周武王的有心安排之下,剛剛受封的天下諸侯,即便是“齊國”這種所謂的東方大國,相比於宗周而言,那也不過是彈丸之地,根本不足以威脅到中央政權的尊嚴和權威。所以,就彼時情形而言,他有足夠的力量來鉗制、威懾天下諸侯,使他們乖乖的對周王室履行納貢、守邊的職責。換言之,彼時的天下諸侯,相對於周天子而言,他們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某種協約型的聯邦體制。周王室並不能無怨無故的他們施行生殺予奪的生死大權。

    二:漢高帝劉邦的無奈——郡國並行制的建制

    應該說,三人之中,劉邦對施行封建制度是最心不甘情不願的,但為了攫取天下,成為富有四海的皇帝,他又不得不這樣做。因為,就當是楚強漢弱的情況而言,若想打敗項羽,劉邦就不得不以已經深入人心的分封制來進行誘惑。

    再說,早在楚漢開戰之前,劉邦和當時天下諸侯都是一個層級的,並不存在誰尊誰卑的說法。他們的歸附,更多的是為了能夠打敗共同的敵人——項羽,進而更好的保衛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說,相對於除了韓信之外的異姓諸侯而言,劉邦和諸侯之間更多的是合作者與盟友的關係。只是後來隨著時勢的變化,異姓諸侯王失去了與劉邦比肩量力的實力,不得不紆尊降貴的屈居臣子之位。但即便如此,在自己的勢力範圍以內,他們依然是一言九鼎、生殺予奪的王侯。是大漢律法之外的存在,是國中之國。

    而單就這一點,就已經是“威加海內”的劉邦所無法容忍的,所以,在大漢建立之後,劉邦就馬上調轉槍頭,開始征伐這些威福子為的異姓王侯。因為,在見識過“千古一帝”的秦始皇的威儀後,誰又甘心只做區區的“天下共主”呢?

    三:士族門閥的天下——西晉王朝的創痛

    在經過兩漢四百餘年的發展、壯大後,到了三國末期,士族門閥已經成為左右,甚至掌於控社會和政權的主體。對此,沒有哪代帝王能比本身就出身於士族門閥的司馬炎更為清楚。畢竟,他本就是倚借了家族的勢力,才完成取曹魏而代之的目的的。

    一者,出於對門閥家族的權勢和影響的深悉和恐懼。再者,因為對自己“恩將仇報、得國不正”的行為的做賊心虛。為了確保司馬氏的江山永固,他才不得不大肆封建家族子弟。畢竟,一旦他大規模任命其他家族子弟,憑藉世家子弟的手段、能力和影響力,誰都無法保證不會出現第二個司馬家族。故此,“除了置家族子弟於要津”他別無選擇。

    所謂“權利即是毒藥”當手中的權力足以覆雨翻雲之時,即便是至親之人又能如何?所以,無論是劉邦的郡國並行制,還是司馬炎的封建宗族制,由於諸侯王手中的權力過於龐大,而中央政府又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的鉗制與制衡。大漢建鼎的當年,劉邦就著手鏟除異姓諸侯,但即便如此,還是爆發了“彭越之亂”;“英布之亂”以及“陳豨之亂”。而在徹底消弭異姓王侯改封同宗子弟之後,到了漢景帝時期終究還是爆發了“七國之亂”這種手足相殘的人倫慘劇。

    至於西晉司馬氏則更是如此,因為晉惠帝的昏聵無能以至於手足兄弟和同宗子弟無不想穩定九重。所以,建國才不過五十餘年的西晉就爆發了規模宏大,影響至深的“八王之亂”並最終將西晉王朝,連同我大漢民族一起拖入差點亡國滅種的“五胡亂華時代”。

  • 4 # 一品鏟史官

    雖然都是分封諸侯,但是分封的原因和諸侯的權利卻大不相同,所以導致了不同的結局。從結果來看,周和漢的分封是相當成功的,而晉的分封是失敗的。

    一、西周的分封

    西周建立以後,封了大大小小的諸侯100多個,他們後來成為了100多個國家,但是我要說,周的分封是相當成功的。

    可能有人不贊同我的觀點,然而從事實來說,透過周的分封,華夏領地擴大了;周王作為華夏共主800年,超越了任何一個朝代的皇室。我們怎麼能說,周的分封是失敗的呢?

    西周立國之初,周王室能真正控制的地區不過是關中和河東一帶,而周初分封的諸侯大多集中在黃河下游、河北地區、山西北部、以及長江流域,處在周王朝的勢力邊緣,甚至於在周王朝勢力遠遠不及的蠻夷勢力之間。這些諸侯國分封之初,僅僅是數城而已,是西周王室抵禦蠻夷的據點,而到了春秋末年,長江黃河流域、河北、關中、山西、東夷地區的蠻夷幾乎被消滅殆盡,中原文化傳播到每一個地區。

    這是周分封的成功之處,如果不是多核運轉,不知道還要過多少年,中原王朝才能將領地擴大到這麼大的範圍。

    而周的分封給予諸侯的治民/安政/統軍等權利,幾乎可以成為獨立王國。最終導致諸侯紛紛自立,導致周王室威權下降,最終成為空架子。然而這件事不能全怪分封制本身。

    周初制訂了嚴格的制度和規則控制諸侯們的實力,周王還有天子六師和成周六師等軍隊保證周王的權威。周昭王伐楚喪天子六師,周厲王改革失道德高點,周平王東遷徹底失去軍事權威,周桓王襦葛之戰敗北顏面盡失。如果沒有分封諸侯,這時候的周王朝應該已經滅亡了,但由於有諸侯們,周王室雖然失去了號令天下的權威,卻還安全的存在了500多年,名義上的天下共主。

    從這點來說,比起其他任何王朝的皇室,周王室都要幸運和幸福得多了。

    二、西漢的分封

    西漢的諸侯國與周又有所不同,經歷了秦的郡縣制,劉邦已經將分封制已經看的明白。因此,西漢的分封實際上經歷了兩個階段。

    公元前202年,劉邦戰勝了項羽,建立漢帝國。然而此時的漢帝國,卻不全掌握在劉邦的手裡,韓信、臧荼、彭越、英布都是這個帝國的重要股東,劉邦無奈,封了很多諸侯。

    當然,這些諸侯國讓劉邦很不安心,同樣不安心的還有眾諸侯。因此,經過數年的手段陰謀和戰爭,這些諸侯國幾乎被掃滅殆盡。劉邦的最後幾年,漢帝國內除了長沙國以外,已經不存在一個異姓的諸侯國了。

    第一個階段結束了,但是劉邦並沒有廢除諸侯國,而是以他的兒子們和侄子們為諸侯王。對於劉邦晚年的分封子弟為王鎮守諸侯國的事實,有這麼幾個原因:

    其一,漢帝國的建制難以在數年之內建立邊疆地區的穩固統治。因此,以劉氏為諸侯王、中央派相負責實際行政權已經是最好的安排。

    其二,劉邦對於身後呂后掌權已經有一些預見。為了確定自己死後劉氏的宗主權,與其將兒子們全部就在京城,還不如分封到地方將來鞏固中央。

    呂后家族覆滅後,正是由於外有劉氏諸王,功臣集團不敢有其他的花樣,只好立了看起來是諸侯王之中最弱的劉恆為帝。

    實際上,西漢的諸侯並沒有太大實際的權利,治民和行政大權掌握在諸侯的相的手中,而從後來叛亂的情況看,諸侯王手中也沒有太多可以掌控的軍隊,而諸侯王的相是中央派駐的,這就決定了諸侯王的權利並不至於太大。然而,這樣的情況下,西漢的諸侯王們也並不安分,最終在劉恆、劉啟、劉徹三代帝王的努力之下,西漢的諸侯國們終於實現了軟著陸,與中央政權各自心安。

    此後,諸侯國不再是中央政權的威脅,而劉氏諸王也得以安享富貴,可以說後世分封沒有如此成功的。

    三、西晉的分封

    時間進入到西晉,中央集權與地方政權建制已經相當成熟。司馬炎此時還分封眾多司馬氏為諸侯王,還允許他們擁有相當數量的軍隊,這被後世廣為詬病。然而,結合當時西晉的特點,司馬炎其實也很無奈。

    而司馬炎的無奈主要來自於已經龐大到威脅皇權的世族們。

    其一,曹魏的教訓。這一點被後世以為是司馬炎分封的主要原因。曹魏沒有分封諸王導致中央政權闇弱的時候無人支援,而司馬炎是全程經歷了這個過程的。西晉的皇權本來沒有建立在對全國的軍事征服之上,司馬炎本人更是少在軍旅;同時,在九品中正制的刺激之下,漢末本來已經相當強大的世族們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到了西晉時,已經成長為可以和皇權扳手腕的勢力。這件事從賈南風廢除風波一事中可以看出。

    其二,弱勢的太子。子彧在《司馬炎:為何要把皇位傳給司馬衷?無奈之中藏著復興的希望》一文中進行過分析,司馬炎實際上對即將要繼承皇位的司馬衷掌控這個帝國並不抱太大的希望,然而由於世族的支援,又難以廢除。司馬衷得執政能力偏弱,外有世族,內有賈楊,危機四伏。

    這兩個方面的背後推手都是世族門閥,而司馬炎想要破局,中央是做不到了,於是,司馬炎只能寄希望於外,這才是司馬炎分封的根本原因。雖然這個政策並不完美,如果遇上漢初那些好的政治家的話,或許還能延續司馬氏的輝煌。

    由於郡縣制已經相當完善,因此西晉的諸侯王們實際上並不管理所在地的行政權利,而相對於其他時期諸侯王們最大的權利在於,他們手中控制有相當數量的軍隊。這是後來西晉亂象的重要原因。

    然而,好的制度要有好的政治家才會產生好的效果,而不完善的制度遇上了無腦的政治家,後果不堪設想。而楊駿、賈南風、司馬倫都是蹩腳的政治家,因此司馬炎的政策完全破產,中央權臣傾軋,地方諸侯王奪權,最終將西晉這個畸形的王朝埋葬在戰火中。

    小結

    西周的分封對於周王室來說或許是不幸的,但對於華夏來說是一次十分成功的舉措;而且西周的諸侯王所擁有的行政/軍權也是最大的,因此最終導致國家的分裂。

    西漢的分封是十分成功的,它成功保證了漢文帝的順利繼位,保證了劉氏宗室的延續,在漢武帝的推恩令實施下最終完美解決了諸侯王的問題。西漢諸侯王權利受到相的掣肘是漢武帝能夠順利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保證。

    而西晉的分封是相當失敗的,而失敗的根源在於他們擁有太大的軍權,而身邊沒有可以監督他們權力的機構和制度。

    因此,諸侯王分封並不是不可行,主要的是保證他們在拱衛中央的同時,不能讓他們的權力太過膨脹而沒有監督,特別是軍權。後世吸取了這一教訓,諸侯主要是食邑,而無治權,更無軍權。

  • 5 # 七世貓哥

    分封之後,姬發和劉邦的王朝都延續了幾百年。而司馬炎的一統江山迅速分崩離析。

    因為姬發滅商之後很快就領了盒飯。所以西周的大部分制度都是周公制定的。他提出了許多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製。

    關於分封制度的起源,現在還沒有定論。它的出現與發展當然也經過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到了周公之後,分封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形成了一整套的規章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度亦或稱封建制,其形式就是“封邦建國”。和以前夏商時代的制度相比,西周初期分封制度,宗法色彩更加濃厚、主要以同姓王族為主兼顧功臣將領以及古代帝王的後代、而且逐級分封。

    周天子把土地分給王室子弟,功臣或古代帝王的後裔,所封之地稱為“諸侯國”,被分封的人則被成為“諸侯”。諸侯在自己的封地內,又要對卿大夫進行分封,卿大夫則把土地和人民封賜給士下級要對上級承擔各種義務。

    周天子為了維護統治,規定諸侯必須承擔一定的義務: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朝覲述職等等。

    這樣,就形成了周天子高高在上,下面是諸侯,然後是卿大夫再下面就是士,最底層則是平民和奴隸,就形成了貴族統治階層內部的森嚴等級。

    應該說分封制在西周建立初期還是非常有效的。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統治,逐步擴大了統治區域。但是到了後來,隨著地方諸侯實力逐步增強,周天子威信掃地,這套制度走向了末路。

    秦始皇實現大一統後,完全放棄了分封制度,採用的更加適應中原集權的郡縣制度。這當然是一種進步。

    劉邦在推行“郡縣制”的同時又推行封國制。分封,也帶來了一定的後患。

    楚漢之爭時期,劉邦為了獲得帶兵將領的支援,先後封了韓信為楚王,彭越為梁王,燕王臧荼,趙王張敖,長沙王吳芮,韓王韓信,英布為淮南王。後來又大肆分封九個劉氏子弟為王。

    事實上,從劉邦建立漢朝那一天起,為了維護國家統一和政治穩定,開始了和這些異姓王展開了鬥爭。結果這些異姓王先後被剷除。問題是,就算是同姓王也不可靠。比如說劉邦封自己的侄子劉濞為吳王的時候,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帝召濞相之,謂曰:「若狀有反相。」心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告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者,豈若邪?然天下同姓為一家也,慎無反!」才封完,就後悔了。

    事實證明,劉邦的預感是對滴。因為,到了漢景帝時期,因為晁錯這個愣頭青力主削藩,吳王劉濞聯絡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發動叛亂。史稱“七國之亂”或者“七王之亂”。

    一直到了漢武帝時期,推出了“推恩令”。才徹底解決了諸國尾大不掉的問題。這個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諸侯國被越分越小,地盡為止。也就是說,原來是省長的地盤,一直分到變成村長為止。

    東漢末年大亂之後、三國紛爭,經過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再到司馬炎,經過三代四人的努力,西晉再次實現了大統一。

    同劉邦一樣,司馬炎在位期間,為了鞏固皇權而大封宗室,封同姓諸王,以郡為國,置軍士,希望互相維繫,拱衛中央。然而諸王統率兵馬各據一方,為爭奪中央權力,內訌不已,形成16年的內戰,史稱八王之亂。

    和西漢不同的是,在漢景帝爆發七王之亂的時候,以漢景帝為首的中央政府是穩定,具有強大的號召力,所以很輕鬆的平滅了叛亂。

    而到了西晉則是另外一副情景。

    晉武帝司馬炎死後,而他的兒子繼位的晉惠帝司馬衷的智商處於欠費停機狀態。司馬衷十分信任或者說是害怕他的老婆賈南風。而賈南風為了獨攬朝政,與宮中侍從官陰謀策劃,秘召都督荊州的楚王司馬瑋帶兵進京誅殺異己。後來,又以司馬瑋擅殺大臣的罪名,殺了楚王司馬瑋。

    幾年後,賈南風與太子司馬遹的矛盾又爆發。最終,太子被害死。趙王司馬倫,借為太子報仇,入宮殺了賈南風。司馬倫自立為皇帝,從此宮廷政變又轉變為皇族爭奪皇位的鬥爭。這場由賈南風發動政變引起的內亂從291年開始,一直到了305年才結束。

    需要指出的是,和西漢初期的叛亂不同。西晉的八王之亂是從皇后賈南風召地方諸王進京政變開始的。換句話說,以司馬衷、賈南風為首的中央自己內鬥起來。隨後其他地方諸王先後捲入戰亂。更重要的是,隨著西晉政權的內亂,其北方的少數民族也逐步崛起,後來建立“前趙”的匈奴人劉曜、建立“後趙”的羯人石勒、開“前燕”之基的鮮卑人慕容皝等,都在這場戰亂中開始登場。

    也揭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 6 # 過去即歷史

    西周、西漢和西晉這三個朝代都有過封王的歷史,巧的是,西周275年後亡於分封制;西漢延續了210年,七國之亂髮生在西漢開國48年;西晉只存在了50年,建國後33年就發生了八王之亂,接著就亡國了。發現沒,這三個朝代,隨著時間的推後,分封問題出現的越來越早。能不能解決分封問題很大程度上關係王朝的存續;

    西漢解決了七國之亂,國祚延續了二百多年;西晉沒有成功解決八王之亂,國祚也就50年。而能否解決分封問題,跟所處的時代背景有關。

    網路配圖

    西漢中央沒亂,七國之亂只是遠離中央的地方性叛亂,而且許多諸侯是支援中央的,景帝也是十分聖明的君主;而西晉是由於賈南風擅權亂政,先把中央搞亂了,緊接著蔓延到地方,全國上下一片亂,才引起八王之亂;恰好這個晉惠帝智商不正常,更不要說運籌帷幄,指揮得當。

    可上述的情況在西周立國200年內都沒發生過,直到275年後諸侯王才要西周亡國。那為什麼西周的分封制直到建國二百多年後才成問題;可西漢的七國之亂建國48年發生;西晉的八王之亂建國33年就發生了;諸侯問題來的一個比一個早。我認為這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時代越靠後,生產力越高,諸侯們有條件進行遠距離調兵、大兵團作戰。

    西周那時候生產力落後,諸侯國與諸侯國之間道路不是很寬闊;而且軍隊的跨區域調動也非常困難;軍隊的後勤供應也達不到。所以這時候作為實力最強的周皇室可以維序分封局面;誰搞事,周皇室就帶著其他諸侯一塊去削他。可到了西周末年,生產力發展,大量道路被開發出來,大兵團的調動,後勤的供應,都有了條件,周皇室的分封制再也維持不下去了。諸侯們再也不會聽周皇室的,諸侯之間大打出手,也就出現了春秋戰國。

    網路配圖

    其實自西周後,分封制就已經不適應時代發展了;靠血緣維繫統治根本不現實。七國之亂哪一個沒有血緣關係?!西晉哪一個不是司馬家的人?!結果動起手來,毫不客氣。

    經常聽人說這三個朝代給的諸侯王的權力不同。其實我感覺這比較虛,最關鍵的是有沒有設定制衡它的力量,找不到只能消滅它,這樣才能避免諸侯叛亂問題。

    西漢雖然實行了分封制,但實際上被漢武帝的推恩令給滅了。西晉他們強行分封諸王,又沒有設定制衡他們的力量存在。中央一亂,他們跟著亂,亡國的日子就到了。

    明清就比較聰明,年代還靠後,也封王,也出現了諸侯問題,但他們沒有像西漢採用漸進的辦法消滅藩王,可無一例外的收了諸侯們的兵權,只給予經濟上的特權,這還不算,明朝規定藩王不準隨意離開封地,更不能隨便跑到京城來;地方官員還有錦衣衛啥的監視這些藩王,自朱棣靖難之役後,明朝再也沒出現過藩王問題(寧王之亂就跟鬧著玩一樣);清朝規定王爺不準隨意離京,因為三藩之亂給的教訓,把王爺們都放在天子腳下,也是隻有經濟特權,沒有兵權。這麼一搞,明清兩朝都不是亡於藩王叛亂。

    網路配圖

    總之,不同時代都可以叫分封制,但一定要隨著生產力變化,調整如何分封諸侯。在西周的時候,許多土地沒開發,就給諸侯們一塊封地去開發,開發出來就是土皇帝。周皇室沒及時調整國策,諸侯們有實力的時候就反了;後來的王朝,也封王,只是新增的條件越來越多了;凡是不加限制的封王,無一例外的成為短命王朝。

  • 7 # 冷清先生

    【支配華夏三千年的分封制怎麼回事?司馬氏篡魏分封禍害中國300年。】

    【炎黃二帝開創分封制的城邦聯合制國家】

    國家的誕生標誌著進入了文明的社會,公元前二十八世紀早期,神農炎帝繼承了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無懷氏的皇位,被人們稱為“人皇”。兩萬年以前華夏大地上的人口非常少,發明人工取火的燧人氏被推舉為氏族聯盟首領,燧人氏被稱為:“天皇”,“皇”是古代華夏民族對氏族、部落聯盟首領的尊稱。華夏民族的先民經歷一萬三千年的發展,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時候,華夏民族已經繁衍到一二百萬人,散佈到整個黃河、長江流域,華夏民族誕生了一個偉大的聖人“伏羲”,伏羲在氏族聯盟的基礎上,建立古代中國第一個部落聯盟政權,伏羲被華夏民族稱為:“地皇”。

    氏族、部落的首領是“選舉制”,部落聯盟的大首領“皇”是由眾多的部落推選的。其後的三千年間,華夏大地上存在過十五個部落聯盟政權,一共有91個部落聯盟首領執政。距今五千年的時候,社會生產力的進步發明了青銅,華夏民族進入青銅時代。人類在石器時代的時候,拿著石頭做武器的人類,是不可能發動大規模遠距離的征伐,用武力統一各大部落也是不可能的事情。青銅時代的到來,部落之間大規模的征戰成為可能,使用武力結束征伐統一華夏,有了物質基礎和可能性。

    青銅器時代的到來,加重了各大部落之間的征伐仇殺,部落聯盟大首領“皇”的權力被削弱了,部落聯盟出現瞭解體的可能。《洛書》:“皇道衰而帝者興”,因此,“神農”成為華夏部落聯盟的最後一個“皇”,“地皇”神農透過一系列的征伐,擴大了部落聯盟首領的權力,神農組建了專屬的常備軍,“神農伐斧燧”發生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貨幣戰爭,收繳了貨幣的發行權,神農建立了華夏民族第一個國家政權:“大象王朝”。“皇權”衰落之後“帝者”誕生了,“帝”是天下共主的意思,地皇神農被稱為“神農炎帝”。

    最初的國家“大象王朝”,是很不穩固的,對於“天下共主”的帝位,各大部落的首領是非常覬覦的,炎帝末年時期全華夏總人口七百萬左右,華夏大地諸侯相互攻伐兼併。公元前二十八世紀末,天水有嶠氏東遷合併新鄭有熊氏,出現了一個強大有力的部落首領“軒轅氏”,阪泉之戰“軒轅氏”打敗了神農炎帝,神農炎帝將帝位禪讓給軒轅氏,軒轅黃帝在涿鹿打敗了南方九黎首領蚩尤,第一次以武力統一了華夏,穩固了華夏第一個國家政權“大象王朝”。

    軒轅黃帝擴大了國家的常備軍,透過不停的征戰和分封來確保國家的穩固。中國最早的分封制開始於“炎黃”二帝時代,分封的物件就是華夏大地的上萬個大小部落,分封后的大小部落、氏族,依據親疏遠近組成“邦國”、“諸侯國”、“方國”,大象王朝只有公爵、侯爵、伯爵三個等級,再下就是小部落和氏族。炎黃二帝建立的城邦制國家,它的中央政府設有“四嶽、雲官”,地方實行分封制管理,實質上就是最早的“邦聯制”國家。

    中國古代的地方諸侯分封制,出現在比夏朝還早七百年的大象王朝,分封的物件主要是城邦和部落,根據城邦、部落大小,賜給他們各級不同的爵位。上萬數量的城邦、部落,氏族,有著鬆散的隸屬關係,真正分封的公爵、侯爵、伯爵並不多,以城邦、方國為骨幹管轄數量龐大的部落、氏族。夏朝、殷商、西周沿襲了古老的分封制,所以流傳著一種說法:“夏萬國、商三千、周八百”。從炎黃時代到西周早期的近2000年間,城邦、方國的數量沒有變化,部落、氏族的龐大數量大規模的減少消失。

    【周王朝是分封諸侯的聯邦制國家,等級森嚴的禮制是約束諸侯的規矩。】

    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領下從豳(甘肅平涼),渡過漆水遷徙到岐山(陝西武功),透過一系列的征伐成為殷商最大的諸侯國。周人的崛起引起了殷商王朝的恐慌,殷紂王的爺爺文丁(太丁)扣押了前來殷都獻捷獻浮的周公季歷,以不尊王命為由降封季歷為伯爵,關押季歷於塞庫(石頭牢房)致死。四十多年後,殷紂王再次扣押西伯昌(周文王)於羑里,後來為周武王等營救回來,取得了殷紂王的信任授予征伐之權。西伯昌和周武王用十幾年時間,消滅殷朝外圍的屏藩爪牙。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紂於牧野,號召了八百多諸侯,集結了近70萬軍隊,其中周武王的軍隊只有5萬人。殷紂王也出動了70萬軍隊迎戰,其中20萬軍隊是殷朝的中央軍,其他50萬軍隊是從近七百家諸侯國徵調而來。牧野之戰,周武王發起進攻後,殷紂王徵調的50萬諸侯軍倒戈逃跑,周武王率領近70萬軍隊圍殲了殷紂王的中央軍,牧野之戰“血流漂杵”,殷紂王逃回朝歌鹿臺自焚而死。殷商末年,全華夏的人口大約是1300萬,牧野之戰雙方出動了140萬人,全華夏的青壯年男子幾乎都參加了這場戰爭,是古代冷兵器時代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

    牧野之戰後,周武王征伐支援殷紂王的支持者,滅掉了99個諸侯國,總計征服了652個諸侯國,斬殺17萬7千多人,俘虜了30萬人,這個數量正好是牧野之戰跑掉的50萬諸侯國軍隊。《逸周書·世浮》:“武王遂徵四方,凡憝(duì)國九十有九國,馘魔億有十萬七千七百七十有九,俘人三億萬有二百三十。凡服國六百五十有二。”古代漢語中,“億”是指10萬,兆是指100萬。西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中,“十”和“七”通假。《世浮》中的億是10萬,十萬是7萬別寫。

    周武王滅商,八百諸侯總計出兵60多萬,根據出力大小、出兵多少分封賞賜八百諸侯,是周武王必須實施的政治舉措。周王稱天子,是聯邦制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根據諸侯國的大小戰功,分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公爵食邑百里,侯爵食邑八十里,伯爵食邑六十里,子爵食邑五十里,男爵食邑五十里以下。公爵管轄一定的區域(相當於一個郡),侯爵管轄一定的區域(相當於一個地級市),都是受周王直屬管轄的邦國;伯爵管轄小一點的區域(相當於一個大縣),是隸屬於公爵、侯爵管轄的方國,周王也進行垂直管理;子爵管轄更小一點的區域(相當於鄉鎮),男爵管轄一個大村莊,都是隸屬於伯爵以上的邦國和方國。

    周王朝的分封制,數量眾多的各級諸侯國,管理方式建立在等級森嚴的“禮制”基礎上,而不是建立在鐵面無私的“法制”基礎上。《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公羊傳·桓公二年》何休注說:“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周王的中央政府擁有六個軍,一個軍12500人,總計七八萬軍隊;大的諸侯國三個軍,三四萬人左右;中等的諸侯國二個軍,兩萬人左右;小的諸侯國一個軍,一萬多人。

    周王朝的分封制,本質上是邦聯制走向聯邦制,只是周王室做的不完善而已。《呂氏春秋》:“帝者,天下之所適也;王者,天下之所往也。”象、夏、商三個朝代,邦聯制的國家中央政權,是天下的萬邦千國推選出來的,天下共主稱“帝”,帝國對諸侯國的軍隊多少沒有具體的規定,根據諸侯國自己的人力、物力、財力決定;周武王伐紂是號令諸侯參戰,周武王分封諸侯,是天下所向往的事情,建立的是聯邦制的中央政權,對諸侯國的軍隊人數、禮儀規範都有具體的規定。

    禮制的約束力不如法制,眾多諸侯國的治理髮展參差不齊,有的諸侯國發展的好,有的諸侯國發展的不好,先是發生僭越禮制的事情,後來演變為諸侯國之間的兼併。公元前771年,申侯等諸侯國勾結戎狄攻滅西周,平王東遷之後進入春秋時期,平王東遷之時有很多諸侯出兵護衛,周平王不得不把原來周王直接管轄的一些地方,賞賜給出兵護衛復國的諸侯,其中秦人的祖先從此躋身到諸侯國的行列。周王直接管轄區域的縮小,導致周王能夠養活的軍隊數量減少,周王直接指揮軍隊數量減少,導致周王對眾多諸侯的約束逐漸減弱。

    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攻伐兼併,僭越禮制的事情層出不窮,“禮崩樂壞”的結果,周天子的權威在減弱和消失,聯邦制國家進一步的走向破產和動盪。春秋五霸的產生和作用就是代行周天子的權力,周天子的權力被削弱甚至被取代;戰國七雄則是產生了新的國家概念,周天子的權力幾近喪失,分封制的周天子聯邦政府徹底破產了。但是,戰國七雄解決了一個重大問題,代表國家的“王”才有權力擁有支配軍隊,公、侯、伯等貴族可以擁有封地食邑,卻不能擁有支配軍隊。

    【秦統一六國直接建立大一統郡縣制帝國,缺失了分封制走向郡縣制的中間環節。】

    秦滅六國,劃分天下為36個郡、900多個縣,在全國實行郡縣制,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秦王嬴政認為“功蓋三皇五帝”,自稱為始皇帝,幻想二世、三世乃至萬世。戰國七雄陸續稱王徹底架空了周天子的權威,經過200多年的發展,華夏民族培育出七國概念。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滅西周廢周赧王;前249年,秦攻滅東周公,名義上的周王聯邦政權解體滅亡,為掃平六國鋪平了道路。

    秦始皇統一六國,取締六國王室,亦不分封秦人為王,全國推行郡縣制。郡縣制確實是先進的地方管理制度,把地方政權和軍權分開了,郡縣的地方官吏由秦王朝統一任命,軍隊的控制權和指揮權由皇帝統一掌管。從周天子的分封制到秦朝大一統的郡縣制,過渡的太快中間缺失了過渡環節,六華人民一下子不能適應,懷念原來的故國。秦朝的軍隊和秦國的軍隊有了本質的區別,軍隊中三分之二的人是六華人,這就造成秦朝軍隊不是鐵板一塊。

    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兵變,天下六華人起兵響應,30萬長城軍團土崩瓦解,50萬南越軍團陷入內亂,30萬關中軍團不能集中使用。新組建的50萬章邯軍團,雖然擊殺了西進的周文,吳廣、陳勝皆為部下所殺,章邯擊殺項梁北上攻趙、代,鉅鹿之戰秦軍陷於苦戰,項羽擊潰章邯,諸侯聯軍圍殲王離兵團,章邯與諸侯軍對峙棘原。劉邦以3萬兵進攻關中,避實擊虛的將秦關中軍團各個擊破,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子嬰命章邯秦軍向項羽投降,秦朝滅亡。

    秦王朝為什麼僅僅15年就滅亡?政治的原因是秦法嚴苛、罪徒遍地,勞役賦稅太重、農民收入的一半交了賦稅,郡縣制雖好缺乏過渡環節,已經培育出來的七國概念,是具有一定的慣性的,不會因為六國滅亡而突然消失,六華人民不能接受秦王朝的統治。軍事層面上來說,沒有過渡環節的秦朝郡縣制,還處在不成熟當中,秦王朝缺失了諸侯王的屏藩,關鍵危難時刻秦王朝沒有諸侯王的救援,秦朝軍隊又不是鋼鋼的鐵板一塊,秦王朝迅速的在兵變和人民起義中滅亡了。

    秦朝滅亡後,項羽以義帝楚懷王熊心的名義分封了十九路諸侯王(包括項羽自己),廢棄了秦帝國的郡縣制,重新構建了分封諸侯的聯邦政府,義帝成為名義上的天下共主。時間不久,由於項羽派人暗殺了義帝熊心,類似於西周的分封諸侯的聯邦政權即刻垮塌,天下陷入軍閥混戰之中。劉邦經過近四年楚漢戰爭,消滅了楚霸王項羽集團,劉邦稱帝建立漢朝,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先後分封了140多個侯,異姓王有封地也有軍隊,成為漢朝的巨大隱患。

    燕王臧荼率先謀反,被劉邦攻滅,改封盧綰為燕王。楚王韓信窩藏戰犯鍾離昧圖謀造反,被劉邦降封淮陰侯。韓信挑唆陳豨造反,被呂后滅族;陳豨造反後牽連了韓王信,韓王信逃到匈奴,在漢匈戰爭中被漢軍殺死;韓王信造反牽連到燕王盧綰,盧綰逃到匈奴,後死在匈奴;有人密告梁王彭越謀反,被呂后所殺;淮南王英布起兵造反,被劉邦擊敗後被番人所殺;趙王張傲主動降王封侯,前200年長沙王吳芮死,其子吳臣繼承王位,後主動要求降王封侯。

    【劉邦建立郡國並行政體,三三制原則相互平衡制約。】

    劉邦解決掉異姓王之後,為什麼沒有全面推行郡縣制呢?因為劉邦知道秦朝缺失了諸侯王的屏藩,所以迅速的滅亡了。因此,劉邦陸續的分封了九個劉姓王,二哥劉仲封代王(劉仲喪地封侯,後來封劉仲兒子劉濞為吳王),弟弟劉交封楚王,庶長子劉肥封齊王,劉如意封趙王,劉恆封代王(漢景帝),劉長封淮南王,劉友封淮陽王,劉恢封梁王,劉建封燕王。劉邦殺白馬與功臣、外戚盟誓:“異姓敢稱王者,天下共擊之。”劉邦用法律形式杜絕異姓者稱王,杜絕了異姓王為亂。

    劉邦經歷了戰國、秦朝、楚漢戰爭、漢初異姓王為亂,承襲秦朝大一統政治格局,地方治理推行郡國並行制,大一統的中央王權下,實行“三三制”原則,同姓王、功臣、外戚三大勢力並存,相互依存相互制約,不容許任何一方勢力做大。國土的一半實行郡縣制,由中央政府任命功臣集團治理,為中央帝國提供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同姓王佔據帝國的另一半,拱衛屏藩帝國中央政府;外戚的勢力平衡同姓王、功臣,同姓王、功臣反制外戚勢力。假如,其中一方勢力做大為亂威脅帝國政權,另外兩方勢力迅速聯手,在帝國中央政權指揮下,迅速的平滅做大而威脅帝國的一方。

    劉邦身後,西漢有兩大禍亂:呂后封外戚為王、吳王劉濞七國之亂。漢朝的這兩次禍亂,劉邦生前就已經預見到了,這也是劉邦實行“三三制”的原因。代王劉仲丟失代郡,被降封為侯;淮南王英布被平滅後,劉邦封劉仲之子劉濞為吳王,瓜分英布之地。劉邦找人看過劉濞面相之後,覺得他有反叛之心,但是已經分封不能更改,撫其後背說:“漢朝50年後,東南方有大亂,這個人是你嗎?看在劉姓同宗的份上,萬望不要造反。”

    《漢書》:“吳王濞,高帝兄仲之子也……上患吳會稽輕悍,無壯王填之,諸子少,乃立濞於沛,為吳王,王三郡五十三城。已拜受印,高祖召濞相之,曰:“若狀有反相。”獨悔,業已拜,因拊其背曰:“漢後五十年東南有亂,豈若邪?然天下同姓一家,慎無反!”濞頓首曰:“不敢。”

    劉邦病危,呂后問朝廷的人事安排,說:“蕭何死了以後,誰接任相國?”劉邦說:“曹參。”呂后又問:“曹參之後。”劉邦說:“王陵可以,不過王陵憨厚,可以讓陳平輔佐,陳平人很聰明,但不能決斷大事。周勃這個人很忠厚,以後安定劉氏江山的一定是他,可以讓他做太尉。”呂后再問王陵之後的安排,劉邦說:“再以後的事情,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史記、高祖本紀》“高祖擊布時,為流矢所中,行道病。病甚……已而呂后問:“陛下百歲後,蕭相國即死,令誰代之?”上曰:“曹參可。”問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戇,陳平可以助之。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劉氏者必勃也,可令為太尉。”呂后復問其次,上曰:“此後亦非而所知也。”

    劉邦設立的政治平衡的“三三制”以及地方治理的“郡國並行制”,在西漢發揮了決定性作用,呂后執政15年戕害後宮殺害劉姓子孫,破壞“白馬之盟”分封呂氏為王,呂后駕崩後,劉姓王和功臣集團迅速聯手,剿滅了呂氏外戚集團,尊迎代王劉恆為皇帝。劉濞發動的七國之亂,漢帝國中央政府憑藉功臣集團、可靠同姓王、外戚集團,僅用三個月迅速撲滅“七王之亂”。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建立新莽,劉秀藉助人民的力量之外,主要依靠同姓王、功臣後裔,及新興計程車族力量恢復了漢朝。

    漢光武帝解決了一個重大問題?劉秀恢復漢室之後,沒有分封一個同姓王、異姓王,封了很多侯,侯也有了幾個等級。最低一級的是亭侯,食邑一個村莊數百戶;中級的侯是鄉侯,食邑一個鄉或鎮上千戶人家;上等的侯是縣侯,食邑一個縣數千戶人家,相當於萬戶侯。漢光武帝吸取西漢經驗,不但不封異姓王、也不封同姓王,解決了諸侯王反叛造反的事情。諸侯王有地盤有軍隊,諸侯王的軍隊(軍權)解決了,但是諸侯王的地盤問題沒解決,軍權問題轉向功臣、權臣、外戚。

    【曹魏篡漢開創成功先例,司馬氏篡魏倒行逆施。】

    在曹操之前,中國歷史三千年,篡逆者頗多數不勝數,幾乎沒有篡逆成功的先例。有夏一朝,后羿驅逐夏帝太康,畢竟沒有敢稱帝;寒浞取代后羿,追殺夏帝“相”自己稱帝,少康復國殺寒浞一族。商湯滅夏,帝師伊尹監國流放太甲,太甲回朝殺伊尹復國。有周一朝八百年,幾無篡逆成功者,秦滅西周,是氣數已盡瓜熟蒂落。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只不過維持了十幾年光景,就被漢光武帝劉秀復國。東漢末年董卓意圖篡政,被十八路諸侯和司徒王允誅滅。

    李榷、郭汜之亂,漢獻帝流離失所,曹操偽迎漢獻帝於許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又沒有本事統一天下,把漢室江山直接搞分裂了。曹操想篡奪漢室,但是曹操攝於劉邦“異姓敢稱王者天下共誅之”,曹操始終沒有敢於篡政稱帝,但是曹操卻把篡政的著數和章法教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曹丕遵照曹操遺囑,假借堯舜禹禪讓制,威逼漢獻帝讓位,篡逆漢室天下,中國則進入三國時代。

    司馬氏依樣畫葫蘆,263年魏滅蜀漢,265年司馬炎篡魏建晉,280年晉滅東吳。三家歸晉天下一統,本來是一件大好事,為什麼被司馬氏給搞砸了呢?經過西漢郡國並行的過渡,東漢不再分封諸侯王,基本施行王權在上的郡縣制。沒有了諸侯王(同姓王或異姓王)對中央帝國的屏藩,以諸侯王為主的貴族勢力削弱,以功臣侯貴族為主計程車族勢力崛起,曹魏篡漢、司馬氏篡魏主要依靠士族勢力,以軍功建長的“寒族”勢力逐漸崛起,帝國之內形成新的三大支柱:功臣、士族、寒族。

    曹魏篡漢依靠士族、寒族勢力,平衡功臣勢力,實行九品中正制,給與士族、寒族出路,天下各股政治勢力基本取得平衡。曹魏篡漢本來就不正當,為天下開闢篡逆成功先例,既然曹魏可以篡漢,司馬氏亦然能夠篡奪曹魏。曹氏篡漢還講點仁慈裝點門面,起碼還偽稱禪讓,廢漢獻帝為“山陽公”。司馬氏篡魏,則是明目張膽的威逼搶奪,司馬炎初期尚能勵精圖治。280年滅東吳後,司馬氏政權不穩,司馬炎開始分封司馬氏為諸侯王,試圖仿效漢高祖劉邦屏藩晉朝,可惜時過境遷不能奏效。

    司馬氏分封同姓諸侯王是倒行逆施,不好聽的說就是復辟走回頭路,追殺劉、曹、孫貴族勢力而沒有結果,士族勢力從中沒有得到多大好處,正在崛起的寒族勢力受到抑制打擊。僅僅三代之後,司馬氏皇朝內部出現大問題,司馬氏為了維護皇權,近親繁殖的結果就是整個家族傻子頻出,竟然還整出個傻子皇帝司馬衷。傻子皇帝當朝,諸侯王不服、士族不服、寒族不服、前朝貴族更不服,司馬炎死後第二年,就爆發了“八王之亂”,先後參加的晉朝有實力的同姓王:汝南王司馬亮、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冏、長沙王司馬乂、成都王司馬穎、河間王司馬顒、東海王司馬越八王。

    其實不止這八個王,先後有十幾個司馬氏諸侯王參與,開始了為亂16年的“八王之亂”,八王之亂耗盡中原地區的人力、物力、財力,八王之亂僅僅幾年後,就爆發了“永嘉之亂”,到了316年爆發了“五胡亂華”,司馬氏東遷建康。百姓起義推翻暴政是天經地義的,臣子篡奪主子的江山則是大逆不道,曹魏開創篡逆成功之實。曹氏可以篡漢,司馬氏就可以篡魏,其他士族也可以篡奪司馬氏,這就陷入“蝴蝶效應”惡性迴圈。曹氏、司馬氏開創的這個惡劣結果,給中原漢族帶來300年的厄運,直到581年隋朝建立才結束。隋唐時期,中國真正進入郡縣制時期,諸侯王成為貴族象徵,卻沒有軍隊和地盤,唐朝中晚期華夏陷入沒有貴族的軍人之亂——藩鎮割據。

     

  • 8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周朝、漢朝和晉朝雖然都不同程度的實施了分封制,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它們是有區別的。

    從外在來看,這三個朝代似乎都因為分封制而飽受戰亂,給人造成分封制是一種十分失敗的制度。

    可試想一下,周朝的分封制可以維持八百年之久,為什麼漢朝和晉朝很快就因為分封諸王發生了七國之亂和八王之亂呢?

    而周朝直到晚期才發生諸侯強天之弱的局面,可見分封制並非完全行不通,只不過由於不同的社會背景和局勢讓分封制下的社會發生了不同的變化。

    而不同朝代的分封制在內涵上也大不相同。

    因此,我們只需要釐清這三個朝代分封制下的社會背景,就能分析出分封制在這三個朝代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表現。

    周朝分封制瓦解的社會背景和局勢

    (1)關鍵詞:宗法制度、禮樂制度

    分封制是一種充滿古典思想的利益分配方式。

    它很質樸,就像分蛋糕一樣,你可以得到多少,他可以得到多少。

    姬氏家族由於推翻了商朝,所以獲得了分配蛋糕的權力,而想要獲得蛋糕有兩條途徑:

    一是透過周天子的賞賜;二是憑藉戰功;

    而像秦國則是因為和周天子達成協約,所以獲得了岐山地區的大片土地,“戎無道,侵奪我岐、豐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記·秦本紀》)”

    憑藉這種方式,周朝初步完成了社會框架的構造,但憑藉這一點還是不夠的。

    這就必須要提及宗法制度,這一制度的出現從法律和禮制上確立了周天子(大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其他諸侯(小宗)都是周天子的附庸。

    《禮記·王制》中就說“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後面還說:

    天子賜諸侯樂,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鼗將之。諸侯,賜弓矢然後徵,賜鈇鉞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資鬯於天子。

    這就是“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歷史依據,周朝透過把分封制和宗法制度相結合,從而建立起一套有別於西方封建時代的分封制度。

    除了從血統上來確立周天子的至高無上,還以宗法制度來確立周天子不可動搖的地位,又以禮樂制度(即以《周禮》為典範的秩序準則)來維持社會秩序。

    但分封制說到底只是一種利益分配方式,透過這種方式顯然難以長久維持周天子和各諸侯之間的等級關係。

    因此宗法制度的出現,很巧妙的建立起天子和諸侯之間的秩序以及地位關係,從倫理上約束了諸侯們的行為舉止。

    譬如在喪葬禮儀上也有這種明確的規定:

    天子七日而殯,七月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禮記·王制》

    可見正是憑藉這一套把宗法制度、禮樂制度和分封制相結合起來,才最終讓周朝的分封制維持長達八百年之久。

    正是因為有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的加持,才讓東周晚期周天子雖然名存實亡,但各諸侯依然投鼠忌器,不敢直接把周天子取而代之。

    其原因在於:

    西周之地,絕長補短,不過百里。名為天下共主,裂其地不足以肥國,得其眾不足以勁兵……今子欲誅殘天下之共主,居三代之傳器,器南,則兵至矣——《資治通鑑·周紀》

    當然,完全說這些諸侯不敢有誇張成分,這深層次的原因在於各諸侯之間風雲詭譎的形勢變化暫時不允許這些諸侯取代周天子。

    但分封制的核心依然在於分封,但在分封制發展的最終階段。周天子已經無法再繼續分封了,他手中已經沒有了土地、軍隊和人民。

    這就導致周天子失去了對諸侯們的節制力,在這個最後階段,當分封完成時,諸侯們已經不再把目光投向周天子。

    而是透過兼併戰爭來壯大自己,而周王室想要憑藉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來繼續維持自己“類乎上帝”的地位想要是不現實的。

    所以,“禮樂征伐自天子出”便演變為“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因此孔子感慨說:

    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這就是所謂“禮崩樂壞”的來歷了。

    可見,周朝的滅亡是因為分封制的瓦解導致的緣故,但它能夠維持長達八百年之久,是因為宗法制度和禮樂制度的加持。

    漢朝分封制的社會背景和局勢

    (1)關鍵詞:楚漢相爭、白馬之盟、大一統思想

    漢承秦制,沿襲了秦國的郡縣制,但漢朝也實行分封制,因此又稱為郡國制。

    漢朝因為分封制導致了“七國之亂”,但是分封制的弊端早已顯現,劉邦為什麼還要分封呢?

    在和項羽對抗時期,劉邦為了籠絡其它將領和軍隊,曾經分封了七個異姓王,分別是:

    楚王韓信、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趙王張耳、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長沙王吳芮、韓王信。

    這是劉邦為了壯大自己的實力無奈之舉,後面我們也看到,劉邦相繼剷除了這些異姓王。

    但是劉邦做的不夠徹底,他剷除異姓王之後,又大封同姓王,應該說沒有吸取周朝滅亡的歷史教訓,這才為後來的“七國之亂”埋下禍根。

    為了防止外戚專權,劉邦還和大臣們達成了一個“白馬之盟”,規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但這個“白馬之盟”在死去不久便被呂雉親手摧毀,呂后專權時大封呂氏諸王。

    這裡其實派生了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周朝可以憑藉分封制維持八百年之久,而漢朝幾十年以後就發生了“七國之亂”?

    這就需要談到郡縣制誕生的背景。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怎麼統治兼併六國以後的廣袤土地,這是擺在秦始皇面前的一個問題,儘管秦國在商鞅變法時代就已經開始推行郡縣制。

    但當時仍然有聲音建議秦始皇大封諸子為王,“丞相綰等言:“諸侯初破,燕、齊、荊地遠,不為置王,毋以填之。請立諸子,唯上幸許(《史記·秦始皇本紀》)”

    但在李斯的反駁下,秦始皇最終選擇了推廣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郡縣制,而不是分封制。

    廷尉李斯議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眾,然後屬疏遠,相攻擊如仇讎,諸侯更相誅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內賴陛下神靈一統,皆為郡縣,諸子功臣以公賦稅重賞賜之,甚足易制。天下無異意,則安寧之術也。置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賴宗廟,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而求其寧息,豈不難哉!廷尉議是。”——《史記·秦始皇本紀》

    分封制的弊端、諸侯並立的混亂局面促成了中國“大一統”思想的誕生。

    它最早見於戰國時代的《公羊傳·隱公元年》中,即所謂“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統也。”

    除了儒家,還有道墨法家都曾經闡述過大一統思想(受制於篇幅,在此不闡述大一統思想的由來),可以說大一統思想有力推動了更加有利於中央集權的郡縣制的出現。

    也讓分封制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從此大一統思想成為歷代王朝尋求的目標,更重要的是大一統思想的出現有力避免了中國在周朝滅亡後,沒有像歐洲一樣在羅馬帝國瓦解後從此再也沒有完成過統一。

    因此這就有了“七國之亂”中由於中央政府試圖削藩,加強中央集權的動作。

    可見這是由於分封制和郡縣制之間的矛盾造成,分封制賦予了諸侯高度獨立的自治權,儘管漢代對諸侯的權力做出了極大的限制,但依然無法避免諸侯們勢力過大的現象。

    郡縣制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兩者之間也就有了矛盾衝突,諸侯們要求分權,但中央朝廷需要集權,“七國之亂”就這樣爆發了。

    最終的結果以中央朝廷取勝,漢代諸侯國從此一蹶不振,到了漢武帝時,又實施“推恩令”進一步削弱了諸侯們的實力。

    所以自“七國之亂”後可以說漢朝已經擺脫了分封制帶來的不利影響,從這以後,一個詞彙“削藩”從此始終活躍在中國歷史中。

    西晉時期的社會背景和局勢

    (1)關鍵詞:門閥士族

    當時間一眨眼來到晉朝時,分封制度再次死灰復燃,司馬炎很聰明,但為什麼還是要繼續大封諸王呢?

    其原因非常簡單,那就是為了削弱門閥士族的影響力。

    門閥士族是東漢到隋唐這一段歷史中無法繞開的一個歷史詞彙。

    門閥士族是怎麼形成的呢?

    這就要提到兩漢到魏晉時期的選官制度“察舉制”,顧名思義,就是先察(考察)後舉(推薦)

    考察的內容分為這些方面:孝廉、茂才、察廉、光祿四行、賢良方正、賢良文學、直言極諫、孝弟力田、明經、明法、明陰陽災異、勇猛知兵法。

    譬如董仲舒是透過“賢良文學”被舉薦到漢武帝面前的,而曹操也是透過“孝廉”被舉薦為官的,既然有了考核內容,那麼由誰來舉薦考察呢?

    那就是地區行政長官,所以這就會造成一個“任人唯親”的現象,上級長官在舉薦人才時會選擇自己的門生、親信或者宗族子弟。

    因此,這些人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不斷得到擴大,形成了門閥大族,到了魏晉時代被稱之為士族。

    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非常混亂,這些人就更加需要提升自己家族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響力,譬如最具代表性的諸葛亮家族。

    諸葛亮侍奉蜀國,他的大哥諸葛瑾卻侍奉吳國,而他的族弟諸葛誕卻侍奉魏國。

    除了說這是當時那些門閥大族投機的表現,實際上也是這些門閥大族為了維持自己的政治地位和影響力的一種長遠佈局。

    司馬家族是官宦世家,從司馬懿的高祖父開始,司馬家族就在朝廷中做官,他的父親是為京兆尹。而司馬懿當初就是透過舉薦的方式進入政壇的。

    因此我們不難發現,由於察舉制存在的弊端和漏洞,直接導致門閥士族的形成,司馬家族在曹魏政權中顯赫無比,逐漸成為權臣。

    除了司馬氏,彼時還有著名的弘農楊氏家族,如楊修以及後來的楊貴妃兩兄弟都出自這個家族,其他名人也數不勝數,以及如袁紹家族也是一個“四世三公”的顯赫家族。

    這些門閥大家族的存在成為了朝廷中影響力巨大的政治力量,儘管在曹丕時代廢除了察舉制,改用九品中正制。

    它主要有三個流程:考察家世、確立行狀(品德才能評定)、定品(確立授官高低)。

    然而對家世的過於看重,只不過更加激化了門閥士族的形成,因此形成了“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士族”的現象。

    政治依然被這些門閥士族壟斷。

    司馬炎逼迫魏元帝曹奐禪讓後建立晉朝後,為了打擊這些門閥士族在朝廷中的影響力,於是採用分封制的方式大封司馬氏的宗族子弟。

    封皇叔祖父孚為安平王,皇叔父幹為平原王,亮為扶風王,伷為東莞王,駿為汝陰王,肜為梁王,倫為琅邪王,皇弟攸為齊王,鑑為樂安王,幾為燕王,皇從伯父望為義陽王,皇從叔父輔為渤海王,晃為下邳王,瑰為太原王,圭為高陽王,衡為常山王,子文為沛王,泰為隴西王,權為彭城王,綏為范陽王,遂為濟南王,遜為譙王,睦為中山王,凌為北海王,斌為陳王,皇從父兄洪為河間王,皇從父弟楙為東平王——《晉書·帝紀三》

    司馬炎試圖透過分封制這些同姓王來對抗和稀釋門閥士族在朝廷中的影響力,這是他的初衷,也是他的目的。

    實際上我們也可以認為這是司馬炎在擴大本宗族的統治力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行為依然是門閥士族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和統治力量做出的嘗試。

    為了消弭其他門閥士族的影響力,其辦法就是擴大本宗族的影響力。

    然而隨著白痴晉惠帝即位,晉惠帝的皇后賈南風乾政的一系列行為,最終開啟了長達十六年的“八王之亂”。

    由此導致西晉滅亡。

    實際上自周朝滅亡以後,分封制就已經成為了一種輔助性的制度,一般都是皇族用來鞏固自己的統治穩定。

    不管是劉邦、司馬炎還是後來的朱元璋。

    他們之所以會選擇分封諸王,其本質訴求都是為了加強皇族的統治力量,然而由於不重視分封制的弊端,最後都給自己帶來災難。

    也許正應了白居易的“最是無情帝王家”,在權力面前,這些自家人最終都反目成仇,同室操戈。

  • 9 # 扯淡家

    姬發為西周的開國君主。西周之前的夏商均是氏族部落形式的聯盟國家,西周自夏商而來,繼承了“家天下”的國家制度。具體表現為西周的政治制度,即宗法制和分封制共同構建而成的國家政治體系。

    分封的諸侯有姬氏同姓諸侯、功臣、古帝王之後,諸侯們層層包圍、共同拱衛周的都城,對周天子進行朝貢。諸侯的實際上的權力非常之大,相當於在西周統治下的小國家,除去履行一部分對周天子的義務,其餘都自行管理。

    武王后,周公旦輔佐年幼的周成王治理國家,先平“三監之亂”,而後東征,使西周的統治真正擴張至東海之濱。隨後,周公制禮作樂,用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處理等級、社會、人際關係的倫理規範制度)來維護西周的階級統治。

    因此,西周的分封在最初是國家有力的屏障,再加之禮樂制度的文化束縛,使周的統治維持近800年。直至,秦滅周。

    西漢的開國之君劉邦,原為秦朝的一亭長,而後反秦。西漢的分封從最初就是為籠絡功臣集團,在秦漢戰爭中取得優勢。西漢建國後,雖有“郡國並行”的策略,但在後來多次進行削藩,以此不斷加強中央集權。西漢景帝時期,因“削藩”而導致了“七國之亂”,而後平定。在漢武帝時期有淮南王反叛。

    司馬炎為司馬懿孫,代魏稱帝,史稱西晉。魏晉南北朝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混亂的時代,西晉國祚之短也可以來佐證整個歷史大環境。西晉有“八王之亂”,即西晉諸王為了爭奪權力的內部鬥爭。“八王之亂”隨即導致西晉的覆滅。

    我個人認為西周、西漢和西晉雖然都有分封,但他們的分封基礎不一樣,文化背景不相同。

    西周有周禮,雖然最後被滅於諸侯國,但依舊持續了近800年統治。西漢崇尚黃老之學和之後的儒學,經過秦帝國中央集權的洗禮,西漢帝國對加強中央集權自有一套措施,諸侯王勢大本身就是違反歷史潮流的。西晉本身就身處亂世,朝代更迭頻繁,文人官宦沉浸於玄學,沒有統一的文化背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846年,被困雪山的美國唐納大隊究竟做了什麼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