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為尋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也有人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政治和經濟的雙重目的,還有將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稱為炫耀自我。到底哪種說法才是當時明成祖派鄭和西下的真正目的呢?
18
回覆列表
  • 1 # 西安晚報

    鄭和的海上和平之旅  東方IC供圖  東方IC供圖

      ◎作者 徐 可

      明永樂三年六月己卯(1405年7月11日),蘇州府劉家港。

      朗朗晴空,豔陽高照,惠風和暢;

      茫茫大海,舟楫相連,雲帆蔽日。

      碼頭上,萬眾歡騰,旗幟招展。

      身材魁梧的欽差正使總兵太監鄭和,拱手告別送行的官員和當地百姓,健步登上寶船,一聲令下:“起航!”

      由二百多艘巨型艦船、27800餘人組成的龐大船隊,緩緩離開港灣,向著蒼茫的大海,進發!

      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航程最遠、持續時間最長的航海行動,由此拉開帷幕;人類歷史上的“大航海時代”,由此拉開序幕。

      這是一段史詩般的傳奇。從明永樂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28年間,鄭和率領著一支夢幻般的船隊,七下西洋,開創了成功橫渡印度洋的先河。這支船隊“涉滄溟十萬裡”,足跡遍及亞非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這極為壯觀的遠航,達到了古代航海史上的巔峰。

      一

      人類居住生活在陸地上,可是對浩瀚無垠、神秘莫測的大海卻始終充滿興趣。海洋的總面積約為3.6億平方公里,約佔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到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還有95%的海底是未知的。

      人類早在童年時期,就開始試圖瞭解海洋之謎。出土文物表明,華人很早就開始了航海歷史。在杭州蕭山,發現了8000年前的獨木舟;在餘姚河姆渡,發現了7000年前的木槳。在6600年至4500年前,大汶口人和龍山人,就先後從山東半島下海,乘著木筏,逐島漂航東去。

      公元前2世紀,中國的漢武帝除在陸上闢有“絲綢之路”外,又在印度洋上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從此,絲綢、瓷器、茶葉等物將中國同西方緊密聯絡在一起。經濟、文化交流一直持續了千餘年,這在世界上是空前的。在公元6世紀至13世紀的700年間,以巨大堅固而馳名於世的“唐舶”穿梭於東西方而到達了埃及;宋代發明了船用指南針;元代海舶則以創紀錄的續航距離而聞名於世。

      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就是在祖國輝煌航海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二

      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從江蘇太倉(古稱婁東)瀏河口的劉家港出發,“雲帆高張,晝夜星馳”,以大無畏的開拓精神,在茫茫大海上開創了規模空前的遠航。“永樂三年六月,(成祖)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餘人……以次遍歷諸番國。”這是《明史》中關於鄭和第一次出洋的記載。

      鄭和,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本姓馬,名和,回族人,世居雲南昆明晉寧縣。他是元代咸陽王賽典赤六世孫,他的祖父、父輩都曾世襲為滇陽侯。明洪武十五年(1382)明軍攻克昆明,其父亡,12歲的馬和被明軍擄入營中,施以宮刑,選入宮中服役。遭遇這樣的變故無疑是不幸的,但對馬和這樣一個天資聰穎的少年來說,苦難只能促成他的早熟,認真地思考自己的前途和命運。在燕王府服役期間,鄭和一方面刻苦學習,廣泛汲取知識,很快在眾內侍中脫穎而出,成為一個學識淵博、才幹超群的人;另一方面,他在跟隨燕王朱棣出征塞外的戰鬥中,學習了軍事和作戰本領。他頭腦敏捷,處事機智,文武雙全,屢立戰功,深受燕王賞識,成為朱棣的親隨。在朱棣奪取皇位的“靖難之役”中,馬和在燕王身邊參與軍機,出謀劃策,緊隨燕王衝鋒陷陣,屢建奇功,受到燕王器重。在朱棣奪取皇位後,被賜姓“鄭”,並被擢升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

      據記載,鄭和“身長九尺,腰大十圍,四嶽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他體魄健壯,氣宇軒昂,頗有大將風度,史家贊其“豐軀偉貌,博辨機敏”,“有智略,知兵習武,帝甚倚信之”。成祖決心對他委以重任。永樂三年,明成祖任命鄭和為欽差正使總兵太監,令他和王景弘率領船隊下西洋。

      這是一場註定要被鄭重寫入歷史的人類壯舉!

      在世界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大規模的航海和外交活動,沒有任何歷史經驗可供借鑑,其風險之高可想而知。朱棣把如此重任交給鄭和,是經過深思熟慮、反覆權衡之後做出的決定,也是對鄭和綜合素質高度的信任和肯定。鄭和果然不負厚望,出色地完成了這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偉大航海行動。

      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開闢主要航線達四十二條之多,最西到達過赤道南面,航線西端延伸到比剌(今莫三鼻克港)、孫剌(今索法拉港)兩個非洲國家的港口,這可能是鄭和船隊抵達的最遠的非洲國家;最南到達印尼爪哇;最北到達紅海的天方(今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

      鄭和七下西洋是史無前例的偉大壯舉,為世界航海史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進一步瞭解海洋、利用海洋做出了巨大貢獻。從時間上講,遠在歐洲人之前,比哥倫布到達美洲大陸、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早半個多世紀,比麥哲倫環球航行早了將近一個世紀。從規模上講,其龐大的船隊、巨大的寶船,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絕後的。從開闢的航線上講,鄭和開闢和建立了廣泛而穩定的國際交通網,在人類航海史上創造了輝煌。歷史表明,中國的鄭和是人類“大航海時代”最早的探險家。英國專門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史的李約瑟博士,稱明朝初期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航海探險時代”。

      鄭和航海行動的成功,在諸多方面都有開創性的成就。在下西洋之前,鄭和就帶領部下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海洋調查和考察活動,掌握相關的海況資料,編繪相關的航海圖。使團駕駛的是效能良好、已臻世界巔峰的航海桅帆寶船,這種寶船相當或類似於現代的萬噸輪船,這在當時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船隊27800餘人,每次出海都在兩年左右。這麼一支龐大的隊伍,長年漂泊在海上,所到之處瘴癘肆虐,而沒有發生飢餓、病疫和意外死亡,不能不歸功於嚴密的組織和完備的後勤醫療保障,不能不說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奇蹟。

      更為重要的是,鄭和大航海綜合應用了天文導航、羅盤導航、陸標導航、測量水深和底質等多種導航手段,如《西洋番國志》所記載:“皆斫木為盤,書刻干支之字,浮針於水,指向行舟。”這種航海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很先進的。並且繪製了當時世界上範圍最大也最先進的航海圖——《鄭和航海圖》。因此,鄭和船隊才得以從浩瀚的西太平洋出發,中途橫渡印度洋,而後沿著非洲東岸南行,穿過風高浪急的莫三鼻克海峽,繞過非洲大陸南端的好望角,到達了大西洋東南海域甚至更遠的地方。

      三

      鄭和在航海方面的巨大成就世代為人稱頌,他是後世公認的偉大Nautilus。但在我看來,他更重要的身份則是一位傑出的外交家。他在與亞非各國交往中所表現出來的高超外交水平與和平外交思想,更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與西方Nautilus以征服、佔領、掠奪、“欲求新地以自殖”(梁啟超語)為目的的航海探險不同的是,鄭和七下西洋,始終以和平、親善、友好、互惠互利為目的。

      鄭和是偉大的和平使者。鄭和是皇帝任命的欽差正使,他在七下西洋過程中,“入國問禁,入境問俗”,始終進行和平外交活動。儘管鄭和是總兵太監,相當於如今的艦隊司令,率領上萬名將士,卻不戰而屈人之兵。在國與國交往中只要不危及明朝,決不動用武力,和平相處。幾次用兵均屬被迫,主要是剿滅海盜,反擊偷襲,協助平息內亂和調解紛爭,達到了維護東南亞地區和平、保障海上貿易航路暢通、各國睦鄰友好的目的,而無絲毫侵略、征服、擴張、掠奪、威脅的意圖和行動。

      中國自古就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之一,“和諧社會”“太平盛世”“大同世界”,是歷代儒家的理想。在明朝的270多年間,對鄰國一直奉行著睦鄰友好政策。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即頒詔於安南,明確宣稱:“以往帝王治理天下,凡日月光照所在之地,不論遠近,都一視同仁,所以只要中國能保持安定局面,四方都能各得其所,並非有意於讓各方前來臣服。”從這個原則出發,朱元璋為明帝國制定的對外總方針,就是要“與遠邇相安於無事,以共享太平之福”。在《皇明祖訓》中告誡:“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後世子孫,倚中國富強,貪一時之功,無故興兵,致傷人命,切記不可。”明成祖也對禮部大臣們說:“太祖高皇帝時,諸番國遣使來朝,一皆待之以誠。其以土物來易者,悉聽其便。或有不知避忌而誤憲條,皆寬宥之,以懷遠人。今四海一家,正當廣示無外。”這種“四海一家”的思想,固然有一種“君臨天下”的大國心態,但也是天下大同思想的體現。

      鄭和航海,忠實遵循先皇遺訓和成祖旨意,出色地完成了明朝廷提出的“宣德化而柔遠人”的和平外交任務,創立了中華民族文明遠播海外的盛舉。七次下西洋,與亞非兩大洲許多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促進了海外各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了大明帝國的國際地位。

      鄭和使團每到一國,都向國王及大臣宣讀明成祖詔書,宣傳明王朝對外政策,表達與各國通好往來的願望。同時對王公大臣行封賞賜,以示皇恩浩蕩。

      鄭和下西洋前期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在東南亞和南亞建立和平安寧的局面,樹立明王朝的聲威。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盪,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臘、占城、真臘,甚至殺害明朝使臣,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另外,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另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鄭和率領使團執行“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政策,透過各種手段,盡力調解緩和周邊各國之間的矛盾,平息國家間的爭端。扶助弱小,制止國與國之間的戰爭。維護海上交通安全,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絡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他採取開詔頒賞、互相調和的策略,成功地調解了暹羅和滿剌加的矛盾和衝突,多次化解安南同占城的對抗,解決了暹羅與諸鄰國的糾紛,鞏固了滿剌加、蘇門答臘等國與中國的關係,促進了東南亞一帶地區的安寧。

      在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明朝政府已經在東南亞和南亞諸國樹立了威望。在海路和陸路方面,經過鄭和三次出使,從南洋群島到南印度一帶已經完全貫通,沒有阻礙。在明成祖的支援下,鄭和進一步去訪問南亞以西的遠方國家。他率領龐大船隊渡過印度洋,駛向波斯灣,穿過紅海,沿東非之濱南下,最遠到達赤道以南的東非沿岸諸國。

      由於鄭和成功的外交努力,中國與西洋各國特別是東南亞各國的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睦鄰友好的嶄新局面,亞非各國與中國的關係更是突飛猛進。鄭和不僅使本來與中國有外交關係的國家繼續友好相處,而且與更多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東南亞多個國家或國王親自來訪,或遣使訪華,這些外交收穫達到了明代西洋外交史上的頂峰。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之一,就是肅清海盜,打通海路。鄭和下西洋前夕,東南亞海盜活動猖獗,當中勢力最強的是陳祖義集團,人數眾多,號令一方,搶劫番商,甚至膽敢“潛謀邀劫”鄭和船隊,氣焰十分囂張。永樂五年(1407)鄭和船隊結束對古裡等國的訪問,返程經過舊港時,一舉殲滅了這股頑敵。舊港一帶的海盜勢力從此被全部肅清,東南亞一帶海道由是而清寧。

      四

      鄭和下西洋,把中華民族先進的文明成果帶給了亞非各國。

      開展和擴大海外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他作為和平使者在海外從事和平外交活動的主要內容。在漫長的海上絲綢之路上,在近三十年時間裡,鄭和船隊以多種形式的貿易活動,與亞非各國廣泛開展經濟交流,推動了海外各國經濟發展,這對當時海外的和平發展格局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船隊在非洲國家開展貿易,史無前例,盛況空前。船隊攜帶大量的金銀、絲綢、錦緞、瓷器、漆器等,與非洲沿岸國家開展了廣泛的貿易活動,換取了大量的龍涎香、沒藥、乳香、象牙等當地特產,以及“麒麟”(長頸鹿)、斑馬、獅子、犀牛、金錢豹、駝蹄雞等奇珍異獸,並同當地人民建立了友好的聯絡。永樂十九年(1421),鄭和第六次下西洋,此行主要任務就是開展對外貿易。在祖法兒國,國王諭示全國百姓把自己的貨物拿出來販賣,全國上下熱火朝天地加入了這個超級大集市。他們用乳香、血竭、蘆薈、沒藥、蘇合油、安息香、木別子等,換得了中國的絲綢和瓷器。

      在對外貿易中,鄭和執行的是明成祖“厚往薄來”方針。《明太祖實錄》記載:“上謂中書省臣曰:‘西洋瑣裡,世稱遠番,涉海而來,難計年月。其朝貢無論疏數,厚往薄來可也。’”明成祖完全繼承了這一方針,並且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鄭和七下西洋對外貿易中,執行“厚往薄來”方針,沒有實行互惠互利的貿易準則,而只是部分地平等互利。在貿易活動中,常常所出者數十萬,所取不及一二。這種嚴重違背商品經濟等價交換原則的行為,以犧牲本國利益換取別國信任,當然不符合現代國家理念,但在當時確實起到了睦鄰友好的作用。

      鄭和的“海上絲綢之路”,是對漢代“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尤其是經濟貿易的迅速發展,遠超前者。有學者認為,鄭和“海上絲綢之路”促進了以蘇州為中心的官營絲綢業的發展,改善了海外人民的穿衣問題,也促進了東南亞國家絲織品工業的發展。鄭和下西洋使中國與亞非各國之間的“海上絲綢之路”得以暢通,把中國和亞非各國之間的國際貿易推進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2016年,我曾到過以“日出萬匹,衣被天下”而聞名的蘇州盛澤鎮。盛澤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綢都,絲綢價格的波動影響全球的絲綢價格波動。當地人告訴我們,盛澤絲綢業的興盛也得益於鄭和的“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七下西洋從蘇州太倉起錨,帶到海外的主要商品就是盛澤的絲綢。從明代開始,盛澤的絲綢貿易日趨繁阜,形成了“水鄉成一市,羅綺走中原”的盛況。明末著名文學家馮夢龍在《醒世恆言》中描繪當時的盛澤是:“市上兩岸綢絲牙行約千百餘家,遠近村坊織成綢匹,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賈收買的,蜂攢蟻集,挨擠不開,路途無佇足之隙。乃出產錦繡之鄉,積聚綾羅之地。”可以說,沒有鄭和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沒有盛澤絲綢業的繁榮。

      鄭和下西洋,還特別關心各國民生和百姓福祉。鄭和每到一國,都要開掘許多井,汲取井水,以供當地人民飲用。並分送耕具給當地人民,教他們灌溉和耕耘。在占城(越南),鄭和教導農民栽種三季水稻,從此占城以產米著稱,成為一個富庶之國。此外,鄭和又將帶去的中國藥物種子,教他們從事栽植。占城是沿海國家,一旦水漲,民居常被淹沒。鄭和教他們造屋的方法,屋下用硬木做成四個腳,距離地面約一丈,即使水漲,也不會被淹沒。這種方法後來被東南亞沿海國家紛紛效仿,從此再無水淹之患,又無潮溼之弊。他還教會佔城人如何鑄錢、製造豆腐,教會暹羅(泰國)伐木、製作陶器、海水曬鹽、開井、開梯田、織綢……

      鄭和的船隊中還帶有若干名醫士和兩名穩婆(接生婆),除了保障船隊人員的醫療保健外,每到一處,都要設帳施診給藥,為當地土人治病、接生。鄭和的船隊貯藏中藥及成藥極多,他到處搭棚為當地人民治病,不但不收診金,反贈以對症的藥物。南洋華人積習成風,至今還有許多施診所,以及純粹中醫的醫院。

      鄭和七下西洋,實際上是和平之旅、親善之旅、貿易之旅、科技之旅、文化之旅。他與亞非各國友好往來,給所在華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海內外人民景仰他七下西洋的壯舉,懷念他為中外交流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紛紛為他塑像、建廟、立碑。在國內多地和東南亞各國,都有以鄭和或三寶(三保)命名的建築和地名。

      五

      七下西洋是鄭和海洋思想的集中體現和重要實踐。

      在中國古代,很少有人像朱棣與鄭和這樣,具有清醒的海洋意識和先進的海權思想。朱棣與鄭和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把海洋與國家主權、安全和富強聯絡在一起的海權戰略思想家。朱棣一再強調黑龍江入海口是“鎖鑰之地”,並派鄭和七下西洋。鄭和公開主張捍衛國家海洋主權。

      在明成祖死後,當朝中大臣們嚮明仁宗進諫,要求廢船隊、絕海洋的時候,鄭和慷慨激昂地向仁宗陳述:“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於海,危險亦來自於海。……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中國船隊戰無不勝,可用之擴大經商,制伏異域,使其不敢覬覦南洋也。”鄭和這段話,體現出先進的海權思想,即使放在今天也不過時。他看到了海洋對國家安全所構成的潛在威脅,強調了控制海洋對國家的重要性,大聲疾呼要求保留船隊。

      六

      自明成祖死後,大規模下西洋活動就停止了。直到宣德五年(1430),鄭和與王景弘再度領命,以60歲的高齡,率隊出使西洋十七國。這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他的生命也結束在蒼茫的大海上。

      耐人尋味的是,在這次下西洋之前,鄭和不但整修沿途的天妃廟宇,而且特地製作了兩塊石碑,分別放置在太倉劉家港和福建長樂南山港。在這兩塊石碑上,鄭和完整記錄了前六次出航的經過和主要事蹟。這個不同尋常的舉動似乎在暗示著什麼。

      鄭和這次出使西洋十七國的使命,是要向各國宣佈明宣宗繼統皇位的訊息,並宣佈宣宗將繼續實行永樂年間的外交政策,同時要協調解決暹羅和滿剌加兩國之間的糾紛。宣德八年(1433)三月十一日,船隊到達古裡。返航途中,鄭和積勞成疾,病逝在風雨飄搖的海上,終年62歲。

      如同英國詩人濟慈所說,他“把名字寫在水上”。這位老Nautilus,最終與他摯愛的大海融為一體,永遠地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道路上。

      七

      鄭和逝世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對鄭和下西洋的意義並沒有客觀、公正、科學的認識。尤其在明代,朝廷大臣們更多地看到的是七下西洋給帝國財政造成的巨大負擔,以及其他負面影響。所以,如此大規模航海行動的資料卻鮮見於各種典籍。就連《明史》中的《鄭和傳》,也只有區區數百字。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鄭和航海壯舉日益顯示其耀眼的光輝。1904年,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啟超發表《祖國大Nautilus鄭和傳》,第一次鄭重為鄭和立傳,為鄭和正名。“刑餘界中,前有司馬遷,後有鄭和,皆國史之光也!”併發出“鄭和以後,竟無第二之鄭和”的感嘆。我認為,對如此長時間、大規模、高密度的航海行動,其功過得失進行具體分析和科學評價,是完全應當的。但是,在鄭和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大無畏的科學探索精神,清醒而先進的海權思想,特別是“四海一家”“共享太平”的和平外交思想,卻是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

  • 2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長期以來,我們深受教科書和《明朝那些事兒》的影響,都認為鄭和下西洋只有兩個目的,即:尋找建文帝;恢復藩貢體系。

    這兩個理由言之鑿鑿而飽含道理,細細想來,確實無懈可擊。

    但是有個小問題:朱棣一輩子也沒有找到建文帝,鄭和6次下西洋也沒有給朱棣帶回“建文帝在海外”的訊息,而且此時藩貢體系已經透過6次下西洋而建立起來了,明朝的朝貢國已經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朝代。

    但是,為什麼在宣德年間,即1433年還有鄭和第7次鄭和下西洋呢?而且在鄭和去世後,鄭和的副手王景弘第八次出海,即教科書忽視的明朝第8次下西洋。

    就算後兩次不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畢竟朱棣已經掛了。但是明朝為了保持藩貢體系這樣的虛榮,付出的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有人說明朝國庫沒錢了,所以經不起這樣的折騰了,那就應該在朱棣去世後立刻停止,因為一朝天子一朝臣,新皇帝繼位,停止這一壯舉合情合理。

    所以,在教科書之外,明朝下西洋絕對不是尋找建文帝和恢復藩貢體系這麼簡單。“靜Yes”認為,明朝之所以8次大規模下西洋,是為了一個重要的目的:閉關鎖國!

    這聽起來聳人聽聞啊,在明吹眼中,明朝明明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國家,閉關鎖國不是清朝才有的惡政嗎?

    其實,閉關鎖國自古就有,就連強漢盛唐都不例外,這裡的閉關鎖國不是說徹底關閉國門,不與外界交流,而是以官方貿易的手段,擠壓和打擊民間對外交流的力量,即:國進民退。

    因為很多民間貿易集團和外國勢力多有勾結,而且還有很多人藉著海外貿易潛逃國外,最重要的是很多民間力量紛紛投身海外貿易,導致土地荒廢,國家稅收大減,而且這些民間力量也在想辦法逃稅漏稅,這導致國家收入大受損失。

    所以,為了國家安全以及經濟的健康發展,歷朝歷代都大力發展官方貿易,壟斷對外貿易通道,使得民間資本無路可走,從而達到消滅民間對外貿易的目的。

    而明朝,做得更過分。

    明朝前期,朱棣收復安南,將明朝勢力延伸到東南亞地區,隨後,鄭和下西洋,並在馬六甲海峽設定舊港宣慰司,直接封鎖了東亞進出的海上通道。同時,鄭和船隊還沿途不斷肅清海盜集團,確立明朝政府的絕對權威,要知道,海盜陳祖義就是明朝偷渡出海的人。

    所以,這才是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這個目的在朱棣時期沒有完成,在明宣宗時期完成了。而在明宣宗完成閉關鎖國的目的後,明朝停止了下西洋的壯舉,並從交趾撤軍,至此,明朝徹底進入戰略防禦階段!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3 # 龍騰虎躍闖天下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但絕不是課本的說法。主流的說法是為了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絡;提高明朝的地位和威望等等,但是這些說法都不夠令人信服。我補充幾種可能得目的

    1.尋找朱允炆的下落。這個說法不是戲說或者民間傳說,而是有張廷玉的《明史》為證:成祖疑惠帝流亡海外,欲蹤跡之。靖難之役南京撐破到朱允炆下落不明,這是朱棣的心病,起碼生要見人死要見屍啊!但是這又不能公開尋找,所以暗中讓鄭和去做。

    2.壟斷海外貿易的企圖。唐朝以來海外貿易就很發達,宋朝設市舶司專門管理,收入在國家財政收入中佔據重要部分。元朝是無論是海外貿易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進入鼎盛,隨著蒙古人的北徹留下的巨大利益。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吸引海外各國與中國做生意,雖然明面上有點賠錢,但是海外貿易賺錢巨多。

    3.示威異域宣示正統的政治目的。朱棣以藩王造反奪取皇位畢竟不是光明正大,隨著國內大開殺戒使之屈服之後,他更想透過鄭和證明他才是英明神武的皇帝,再加上西洋沒有真正強大的國家,可以較容易控制。這樣證明我不僅在國內可以治理很好,而且讓萬國來朝。

    4.蒐羅海外奇珍異寶的目的。中國的皇族一直都是最奢侈的群裡,國內的已經不能滿足需求,然後把目光轉向海外,這也導致開銷浩大後來難以繼續。關於這一目的也有很多記載,事實上也蒐羅了大量的奇珍異寶。

    5.鄭和的個人目的。他本姓馬,是默罕默德首字母的音譯,祖先是色目人貴族來自中亞。他家族都信奉伊斯蘭教,其祖父、父親都到過天方朝聖完成穆斯林的重大義務。所以,作為穆斯林鄭和也希望實現朝聖的目的,所以下西洋的地點有天方。

  • 4 # 智造之眼

    私人原因是:鄭和的父親曾經從路上到過麥加,鄭和從海上也曾經追尋父親要去麥加,在葉門的亞丁港就有個紀念碑,紀念鄭和下西洋,但是鄭和到達沙特的吉達上岸後沒有去麥加,原因不得而知,然後船隊就走了。

  • 5 # 枯心883

    謝謝邀請!我覺得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彰顯大明國的強大。每一個皇帝都渴望征服,不管是用文明徵服對方還是武力。而統一的大明已經沒有了對手,朱棣這個人野心又是非常大,所以他要享受一下萬國來朝的征服感,也是滿足下超過他老爹的的功績。但當時大明在陸地上已沒有一合之敵,而在元朝時,來自海外的馬可波羅曾經遊歷過中國,見識過中國的強大。所以,朱棣可能就萌發了要去還在宣揚國威的心思,也是對海外的文明好奇!

  • 6 # 倪說歷史

    鄭和下西洋,既有宣揚國威,也有和平交往的目的。至於說去尋找失蹤的建文帝,則是無稽之談。

    應該說,鄭和之下西洋,還是取得了很好的成就。十五世紀初,亞、非許多國家和地區與中國相比,還處在很落後的社會發展階段上,鄭和船隊一次又一次遍歷諸國,以“宣教化於海外諸蕃國,導以禮義,變其夷習”為宗旨,在客觀上給亞、非各國帶去了中國高度發達的文明,加快了許多國家歷史發展的程序。鄭和下西洋以及由此而擴大的海外貿易,使東南亞和印度洋地區輸入了大量精美的中國手工藝品,同時也輸入了高度發展了的中國封建文化,這對於這些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有益的。正因為如此,至今東南亞地區的人民仍在懷念著鄭和,懷念著這位三寶太監,有不少地方以他的名字來命名,如馬來西亞有三寶城,印度尼西亞有三寶洞,泰國有三寶廟等。

    鄭和下西洋對中國社會經濟也產生了較大

    的影響。鄭和下西洋對當時國內經濟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為出使西洋而大規模建造海船的過程,直接促進了中國古代造船業的發展,使明朝的造船業達到了中國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也創造了世界造船史上的奇蹟。鄭和下西洋以大量的中國絲織品和瓷器,換取海外各國的土特產品,在客觀上為擴大這些手工業品的生產開闢了道路。鄭和下西洋擴大了這些國家對中國手工業品的更大需求,從而開拓了中國手工業品的國際市場,刺激了國內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中外物品的交流。固然,鄭和下西洋沒有像歐洲Nautilus那樣透過“地理大發現”而改變世界政治的格局,促進人類歷史的發展,迎來資本主義的曙光。但是,鄭和作為一位偉大的Nautilus,是當之無愧的。

  • 7 # 白sir讀書

    說起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我們還是從鄭和小時候說起。

    鄭和原先並不叫鄭和,他叫馬三保。11歲時他不幸成為明軍俘虜,和不少被俘兒童一樣,他被明軍慘無人道地閹割,不可逆地成為另類男人。

    馬三保面對極大的痛楚,毅然堅強挺立,做男人是殘缺了,他卻沒有失去男人的陽剛,他希望擁有做男人的尊嚴。

    戰場上能立下赫赫戰功,是作為男人最真的實力,戰場上的馬三保異常勇猛,經歷九死一生,他在金戈鐵馬中錘鍊出錚錚鐵骨,他的突出還吸引了一個人。

    他就是明成祖朱棣,那時他還是燕王,他耿耿於懷其父朱元璋傳位給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所以就極力招攬人才實現大業,這時的馬三保便成了他的親信。靖難之役,馬三保與燕王並肩戰鬥,立下赫赫戰功,朱棣進入南京奉天殿成為天子,馬三保也被賜國姓鄭,改名為鄭和。

    鄭和最初痴迷航海,與宗教有關。

    鄭和家族世代都是虔誠的伊斯蘭教徒,麥加是他們一心向往的朝拜聖地,鄭和因此苦心研究大海航行,他想由此到達聖地。

    後來鄭和的海上之行,其實是與政治有關。

    朱棣稱帝后,他侄兒朱允炆一夜之間人間蒸發,他寢食難安,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的心理驅使下,陸路他派胡瑩秘密走遍千山萬水尋訪,海路則由鄭和航行。

    永樂三年,鄭和在福建五門起錨航行,他帶領200餘艘各類船隻,以及二萬多名軍官水手等開始出發。

    他們出海不只為找尋廢皇帝,而是想把大明帝國的強大和雄厚,一路播撒。

    鄭和首航到達印度半島的古裡,並在此留下“其國去中國十萬餘里,民物鹹若,熙皞同風,刻石於茲,永昭萬世”的豐碑,這是鄭和乘風破浪的歷史見證。

    後來鄭和先後五下西洋,為尋找生死不明的建文帝,更為了傳播大明帝國的強大和高度,鄭和的足跡踏上世界各地,最遠到達過非洲東海岸。

    六下西洋的鄭和,把沿途的風土人情、壯麗美景收進詩詞歌賦,把國外的稀奇珍寶帶進中國,從此,中國開始有了對天圓地方的懷疑,開始反思自己的妄自尊大和固步自封。鄭和打開了一扇門,華人自此極目世界。

    可是鄭和一心所念的聖地麥加,卻沒有到達,這成了他心頭縈繞不去的牽掛和糾結。

    正當鄭和的希望即將破滅時,朱棣的兒子宣德帝登基,為向世界昭示他的皇威,他給了鄭和第七次出海的機會。這一次,鄭和朝著心中的聖地出發,他穿過馬六甲海峽,沿曼德海峽和紅海北上,最終到達了朝思暮想的聖地——麥加!

    這是鄭和的一次長達五十年的朝聖之旅,漫漫長路,因為有了信念才有成功相隨。敢為人先的他,完成了航海的目標,也填補了中國以及世界航海史的一項項空白。

  • 8 # 溫長卿

    鄭和下西洋有多層的目的,以下分別簡述。

    最初的、公開的、政治上的目的,是向海外諸國頒佈永樂皇帝的詔書,宣示聲威與誠意,要求他們前來朝貢。以此宣揚皇帝的威德,同時透過市舶司管理的互市壟斷貿易利潤。

    鄭和船隊攜帶武力的目的,是為了排除不恭順於明朝、干擾海上貿易的勢力,如舊港海盜首領陳祖義、錫蘭王亞烈苦奈兒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明朝從開國起,一直對海外的華人勢力心存忌憚。永樂初年曾派人招撫海外的華人。據周運中的研究,明代錦衣衛中有若干永樂年間從海外迴歸者的後裔,鄭和船隊也負有招撫海外華人的使命。

    此外船隊還有一個經濟上的目的,是到西洋收購寶石、黃金、象牙犀角、香料等奢侈品,供宮廷之用。萬明教授認為鄭和任職於掌管宮廷採辦的內官監,和下西洋船隊的貿易工作是相符的。

    隨著朝貢往來的開展,船隊又衍生出一個公開的目的,就是集中送那些來明朝朝貢的各國使臣回國。

    至於所謂尋訪建文帝,則是明中葉以後興起的說法。它建立在建文帝並未自焚於南京的前提上的,但這一前提未必成立。

  • 9 # 老豬的碎碎念

    先講講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的大背景和所處朝代。

    此事發生在大明帝國永樂皇帝執政期間,在公元1405年7月11日,皇帝下旨鄭和率領一隻幾百艘大小船隻,統領數萬人組成的大明艦隊起錨開拔,浩浩蕩蕩的向著那片未知的大海行進。鄭和一共訪問了幾十個遠在大洋彼岸的國家,並且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外交關係,之後滿載著各國的奇珍和新鮮事迴歸大明,並且一共進行了七次,最後一次的航海中,這位卓越的外交家,Nautilus鄭和同志倒在了工作崗位上,享年62歲。

    其實筆者認為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多重的,第一:自然是宣揚大明朝國威,這也是朱棣這個皇帝的性格使然,大家有空可以看看明十三陵中朱棣的陵寢明長陵,其隆恩殿的建造規制是明清最大最其實磅礴的,故而由小見大,朱棣派鄭和帶領兩萬多人出航,自然是宣威為主,令四方臣服。第二:自然是經濟考慮,朱棣的算盤打的還是非常棒的,讓鄭和打出大明的知名度後,擴大進出口貿易,讓明朝成為全世界貿易的中心,大大有利於大明國庫的營收。第三:這是野史的說法了,也有極大可能,畢竟朱棣的皇位是搶侄子奪來的,多少底氣不穩,而建文帝又去向不明,故而可以在下西洋之時側面打探一下建文帝下落,但這個目的僅僅是捎帶的,不是主要目的。

    唯一遺憾的是,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殉職後,大明再也沒有這樣的世界性的盛舉了,鄭和之後,再無鄭和。 

  • 10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關於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有諸多說法:

    其一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由於太子朱標已於六年前病故,朱標的嫡長子朱允炆以皇太孫的身份繼承皇位,然而此時朱元璋的兒子們作為新帝的皇叔正值年富力強之際,又個個手握一方軍政大權,朱允炆為穩固自己的皇位不得不推行削藩之策。這就使朱允炆和地方藩王之間的矛盾日漸激化。1399年8月5日燕王朱棣以清君側之名發動靖難之役,在經歷三年的戰爭後朱棣的大軍攻下南京城,建文帝朱允炆在戰火中不知所蹤:有的說他在南京淪陷之際縱火自焚,有的說他喬裝成和尚逃離南京,甚至有的說法認為朱允炆已潛逃海外。各種撲朔迷離的說法令朱棣始終難以心安,於是就派遣鄭和下西洋伺機暗中尋訪朱允炆的蹤跡。

    其二是從海路包抄帖木兒汗國:1370年西察合臺汗國的帖木兒篡奪了西察合臺汗國的王權,此後他經過三十多年的征戰建立了一個領土從德里到大馬士革,從鹹海到波斯灣的大帝國,一時之間除了東方的大明王朝再無任何勢力可以阻擋帖木兒汗國的鋒芒。這時帖木兒打出了恢復成吉思汗的基業的旗幟煽動明軍中的蒙古族和回教徒士兵並公然扣押明朝使節,雙方的關係趨於惡化。1405年帖木兒率軍東征明朝,儘管在半路上帖木兒染病身亡,然而帖木兒帝國並沒瞬間消亡,仍在中西亞地區維持著勢力存在。因此朱棣試圖透過鄭和下西洋和中西亞各國取得聯絡,進而形成包抄合圍帖木兒汗國的聯盟。

    其三是弘揚國威:朱棣作為得位不正的君主迫切需要做出成績以顯示自己得位是應天順人的。其實伴隨鄭和下西洋的還有一系列文治武功各方面的大行動:文治方面有修建紫禁城、編修《永樂大典》、疏浚京杭大運河;武功方面五出漠北打擊北元殘餘勢力,派亦失哈出巡遼東設奴兒干都司,派遣陳誠通使西域弘揚國威,南征交趾設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而鄭和下西洋本身使中西亞各國乃至部分東非國家紛紛前來朝貢,明朝的藩屬國越過了古代中國傳統的東亞地區的範疇,時人謂之“遠邁漢唐”。

    其四是促進中外貿易文化交流:也許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客觀上的確一度起到過這樣的作用,但個人以為這不是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的主觀目的——畢竟在鄭和下西洋的過程中鄭和賜予西洋各國的禮物遠比他們獻上的貢品豐厚得多,如果僅僅算經濟賬而言:鄭和下西洋就是不折不扣的賠本買賣,應該說經濟目的不是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

    其五鄭和下西洋可能還掩蓋著一個過去為人忽視的目的——為了閉關鎖國:也許有人覺得既然要閉關鎖國,那麼為什麼又主動遣使出海呢?事實上早在先秦時代中華先民就已開闢了海上絲綢之路,到唐宋時期隨著航海技術的提升華人的足跡已遍及印度洋沿岸的南亞、西亞、東非等地。然而自明太祖朱元璋起就頒佈了嚴厲的海禁政策:禁止沿海居民出海貿易,最嚴厲時甚至不許漁民下海捕魚,謂之“寸帆片板不得下海”。表面上看鄭和下西洋的確是一次主動的中外交流,但與此同時明王朝並沒放鬆對民間百姓下海經商的限令,事實上鄭和下西洋還肩負著一項使命就是剷除南海地區的民間海商集團。

    那麼以上這些目的究竟哪個才是鄭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呢?恐怕任何一個都不能完全準確反映鄭和下西洋的全部真實目的,也可能全都是目的。事實上鄭和下西洋的背後可能是多個目的的共同作用所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北歐風可以配美式傢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