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名將錄

    宣和七年1125年冬,滅遼後的金朝大舉進攻宋朝。四十四歲宋徽宗退位,二十六歲的長子趙桓繼位,後廟號欽宗。時金國對宋實行進攻和議和雙管齊下的方針。

    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金軍兵臨國都開封城下,形勢危急。宋欽宗欲帥滿朝文武南逃,被尚書右丞李綱勸阻。李綱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主持開封防禦,指揮宋軍幾次打退攻城的金軍。同時陝西的老將种師道也率軍回援。然而宋欽宗出昏招派宋將姚平仲夜劫敵營失敗,宋欽宗無奈之下慌忙與金人訂立城下之盟,同意割讓太原、中山與河間三鎮。宋徽宗回到開封。 東路金軍退走後,宋欽宗又翻悔割地。金國準備再次入侵中原。

    靖康元年1126年10月种師道病卒。种師道是個良將,曾給宋欽宗提出過四次關鍵建議:第一次是二月初姚平仲夜劫金營失敗,种師道建議再次出兵劫營,或者每夜發兵幾千人襲擾敵人,可以成功,宋欽宗不用。第二次是完顏斡離不退兵,种師道建議乘金軍半渡之際,發動奇襲,否則必為他日之患,宋欽宗也不用。第三次是太原失守後,种師道急令調兵京城,第四次是臨終遺奏,建議皇帝退守關中,李綱、宗澤代守開封,宋欽宗不用。由於北宋立國立國後倡導“以文治國”,養成了濃重的重文輕武風氣,种師道死後,面對金國的猛烈進攻,宋欽宗一時之間竟無大將可用。

    11月金軍精銳部隊十幾萬人進入中原,並於月底攻至大宋京城皇開封。宋欽宗又想割地求和,他讓宋徽宗勸說九弟康王(即後來的南宋皇帝宋高宗趙構)割地太原、中山與河間出使金國,同時又派耿南仲和聶昌出使,割讓河北與河東。康王與金軍反方向行至河北相州,不理國事,與知州汪伯彥歌舞昇平。後至磁州宗澤守地,宗澤勸其利用身份號召周圍五州兵力出師真定,圍魏救趙,分散金軍進攻開封注意力。然而康王不願出兵,只求自身安全,重返相州整日花天酒地。奉命割讓河北的耿南仲被衛州(今河南汲縣)人驅逐,也來到相州,與耿延禧父子團聚,而另一奉命割讓河東的聶昌卻被當地人殺死。至此割地計劃無一成功。

    以下是歷史記載的相關重大事件:

    閏十一月宋欽宗迷信,他不聽監察御史張所的建議,命巫師郭京準備六甲神兵七千殺退金軍 。

    閏十一月十三日,宋欽宗召見金使。金使要求國相和皇帝親臨金營和談,宋欽宗不願親往,隨後金國要求國相前去議談,太上皇,皇子,越王與鄆王為質,可退兵,候河北、河東兩路割地了畢,即送太上皇等歸城。宋欽宗亦不與。同日金軍展開進攻,宋軍勉力抗鬥,宋欽宗曾兩次上守城勞軍,期望振奮軍心。此時內殿人心惶惶,眾文武對是死戰還是議和,眾說云云,宋欽宗也猶豫不絕。

    閏十一月二十四日郭京率其新徵六甲神兵代替守城軍大敗,郭京隻身逃跑。金軍攻進開封。城內血流成河,屍橫遍地。

    閏十一月二十六日宋欽宗慌忙派景王和李若水出使議和,金軍要求河東河北河中割讓,並交付犒軍金銀。

    閏十一月二十七日金軍宣告宋欽宗親自出使達成協議。

    十二月一日宋欽宗正式在城外上降表。

    同日宋欽宗被誘降至金帳被擒,廢宋,至此北宋亡。

    (欽宗出降時康王用勤王之勢在相州開元帥府利用宗澤的名聲擁兵與開封反方向行軍自守。)

    三月七日金朝對張邦昌行冊命禮,國號為楚,以建康府為國都。在時百姓稱之為“偽楚”。後於四月四日宣佈了自己遜位,請孟太后主持大政。

    三月二十八日金軍撤離開封,宋欽宗和宋微宗被押解往代州(治今山西代縣),隨同一起被押送的有後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虜,另有皇室少女,婦女、宮女、官女、民女等共一萬五千多人,運至大金國土,大部分作妓女。

    宋欽宗趙恆這位苦命的皇帝,做皇帝只一年多,被金人擄去,受盡折磨終身監禁達三十年之久。

    通常歷史家公認北宋亡於1126年。此後徽欽二宗先後死於五國城 。

    北宋的滅亡發生在宋欽宗靖康年間,所以歷史上把這次亡國叫“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導致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南宋大將岳飛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靖康之變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恥辱,也是漢族人民的一次深重的災難。

  • 2 # 歷史終任人評說

    靖康之恥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

    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幹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

    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

    名稱

    靖康之變

    地點

    北宋東京

    時間

    1126—1127年

    參戰方

    北宋,金朝

    結果

    北宋首都淪陷,北宋滅亡

    戰爭背景

    金朝興起

    女真先世稱肅慎,源出自靺鞨七部中的黑水靺鞨,原居住在今黑龍江與松花江合流以下的黑龍江流域的南北地區。遼天慶四年(1114年)九月,遼朝加強對寧江州(今吉林扶余東)的防禦,阿骨打集諸路兵誓師於來流水(今拉林河),舉起抗遼鬥爭的義旗。接著攻佔遼的寧江州、出河店(今黑龍江肇源西南的吐什吐)、賓州(今吉林農安東北)、鹹州(今遼寧開原)。終於在次年(遼天慶五年,宋政和五年)正月初一日(1115年1月28日)即帝位,國號為金,年號為收國,是為金太祖。[1]

    金朝從建國伊始就確定了以農為本,不改易舊俗,發展奴隸制和抗遼滅遼的對內對外的方針。宣和五年(金天輔七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死,弟吳乞買即位,是為太宗,基本上繼承太祖事業,繼續平定張覺,張覺叛軍被宗望平定,張覺逃奔於宋。[2] [3] 金太宗即位之初,對宋朝守太祖的命令,與西夏議和。[4] 這主要是為穩定南京(原平州)的形勢以及進一步擒捉遼天祚帝,這是當時滅遼所需要的,也是為鞏固金代遼而統治所需要的。金對宋不斷派遣使臣通好。天會三年三月二十日(1125年3月26日),天祚帝被擒,遼亡。六月,金派李用和等充告慶使如宋。[5] 金滅遼後,繼遼與宋對峙。金與遼不同,是個新興起的政權,這個政權的出現和發展使當時南北雙方的政治關係發生了新的變化。當時亦不再是金宋夾攻滅遼,而是金代遼與北宋的和戰問題。金代遼而為宗主。

    海上之盟

    主詞條:海上之盟

    北宋末年,政治腐敗,農民起義此伏彼起,宋徽宗、蔡京、童貫統治集團想乘遼朝衰亡之際,採取聯金滅遼的戰略,奪取五代後晉割給遼朝的燕雲十六州,以建立“萬世功業”。

    宋徽宗趙佶

    政和元年(1111年),鄭允中、童貫使遼,遼人馬植夜謁童貫獻滅遼之策,受到童貫的重視,遂約馬植歸來,馬植到宋首都開封童貫家後,上書給徽宗,獻計宋派遣使臣自登州(今山東蓬萊)、萊州(今屬山東)渡海到遼東與女真結盟,共滅遼朝,可以奪取五代後晉割給遼朝的燕、雲地區。深受宋徽宗賞識,賜馬植姓名為李良嗣,後又賜姓趙。金朝建立後宋曾遣使渡海,但未能登陸而回。

    重和元年(金天輔二年,1118年)馬政使金口頭表達宋金聯合攻遼及燕、雲地區歸來,金遣散覩等人使宋商議結盟事務。宣和二年(金天輔四年,1120年)宋遣趙良嗣、馬政先後使金,金亦數次遣使來宋,雙方議定夾攻遼朝,遼燕京由宋軍攻取,金軍進攻遼中京大定府(今遼寧寧城西)等地,遼亡後燕雲地區歸宋朝,宋將原納給遼朝的歲幣轉給金朝,史稱“海上之盟”。

    戰爭起因

    與金朝締結盟約之後,北宋出兵燕雲。但由於宋軍腐敗,缺乏戰鬥力,數十萬大軍兩次攻打遼南京(燕京),均被遼守軍打敗,遼南京還是由金軍攻佔。宋每年加付一百萬貫錢為代稅錢,隨同每年的“歲幣”交付給金朝,宣和五年(金天會元年,1123年)四月,金方將燕京及所屬九州中的西部六州歸宋。但燕京居民大部已被金俘往東北作奴隸,宋所得的只是“城市邱墟、狐狸穴處”殘破不堪的一座空城[6] ,宋設燕山府路統治新得的燕京地區。雲州(遼西京)地區,金太祖也表示在宋出犒軍費給金的條件下歸屬宋朝。五月,金已許將朔(今屬山西)、武(今山西神池)、蔚(今河北蔚縣)三州先歸宋,還沒有來得及執行,就因同年六月金太祖病死而中止。

    金太宗即位之初也是遵守盟約的。宣和六年(金天會二年,1124年),當時的主將完顏宗翰、完顏宗望都反對割山西地與宋,太宗還說:“是違先帝之命也,其速與之。”[7] 宗翰、宗望反對割山西地,《金史·宗翰傳》有一段記述很清楚:“宗翰復奏曰:‘先皇帝徵遼之初,圖宋協力夾攻,故許以燕地。宋人既盟之後,請加幣以求山西諸鎮,先皇帝辭其加幣。盟書曰:無容匿逋逃,誘擾邊民。今宋數路招納叛亡,厚以恩賞。累疏叛人姓名,索之童貫,嘗期以月日,約以誓書,一無所致。盟未期年,今已如此,萬世守約,其可望乎。且西鄙未寧,割付山西諸郡,則諸軍失屯據之所,將有經略,或難持久,請姑置勿割。’上(太宗)悉如所請。”

    據此宋朝亦知求山西地並非失約,因之請加幣以求之,金太祖不要宋朝的加幣獨許之,這是把合法佔領的原遼地讓給宋,其目的是為和好,其條件是“無容匿逋逃,誘擾邊民”。完顏宗翰認為宋朝已違反條件的規定,是敗約的行為,因此反對再割山西諸鎮與宋朝,同時也是從鞏固金朝西邊的形勢出發的。宣和五年(金天會二年,1123年)十一月,金軍打敗張覺,張覺逃亡燕山府藏匿,金朝向北宋索要張覺。後來北宋雖然殺張覺送回首級,但北宋藏匿金朝叛將一事成為金朝南侵的藉口。[8]

    戰爭經過

    金兵侵宋

    宋徽宗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八月,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由奏請攻宋。十月,東路完顏宗望率軍自平州(今河北秦皇島市盧龍縣)攻燕山府(今北京西南)。宋易州(今河北保定市易縣)戍將韓民毅投降。十二月甲辰(陽曆1126年1月2日),於白河(今北京密雲縣白河峽谷)和古北口(今北京密雲縣古北口鎮)大敗宋軍;兩天後,宋將郭藥師降,宋燕山府防衛崩潰;不久破宋中山(今河北定州)派來援軍三萬人,1月14日又破宋兵五千於真定府(今河北正定),1月22日克信德府(今河北邢臺)。[9]

    金軍南下簡圖

    西路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則率軍自大同攻太原(今均在山西),沒有宗望順利。天會三年十二月庚子日(陽曆1125年12月29日)攻克朔州(今山西朔州),戊申日(陽曆1126年1月6日)破代州(今山西代縣),陽曆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圍太原,但在太原受阻。以至貽誤軍機,直到得知完顏宗望已經和宋講和以後才罷兵。[10]

    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己巳日(1月27日),宗望軍渡過黃河。第二天攻下滑州(今河南滑縣),正月,包圍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開封)。因汴京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二月,脅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11] [12]

    第一次開封之戰

    此時只有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參與圍攻開封。完顏宗翰的金國西路軍不但在太原被絆住,而且又拒絕完顏宗望提出的隔斷西軍(宋朝徵西夏的邊防軍,是宋當時最精銳部隊)的部署,以至种師道率十萬西軍順利趕到開封,完顏宗望被動後撤到開封西北遠郊孟陽紮營寨。姚平仲軍劫完顏宗望營寨被全殲一事,有人指是投降派李邦彥、李梲為逼主戰派李綱、种師道議和而有意無意透露給奸細鄧圭所致。

    劫寨失敗以後,李綱、种師道被撤銷軍權。金兵復至開封城下,宋欽宗大恐,遣使說:“初不知其事,且將加罪其人。”李邦彥又使宋欽宗下令不得得罪金兵,一霹靂炮手發炮後竟被梟首處死。完顏宗望再攻城時被西軍擊退,於是停止進攻,改肅王趙樞為人質,康王趙構得以迴歸。

    金第一次撤軍

    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第一次圍攻開封不果,臨走前派人入城辭行,並送來一封拜辭信,說是“非不欲詣闕廷展辭,少敘悃愊,以在軍中,不克如願,謹遣某某等充代辭使副,有些少禮物,具於別幅,謹奉書奏辭。”

    完顏宗望退軍之時,种師道之弟种師中率領的西軍精銳秦鳳軍三萬人開到東京開封,种師道即命他率部尾隨金軍之後,俟其半渡而擊之,完全消滅其尚在南岸的一半,將金國最精銳的東路軍打殘以消後患。李綱也建議用澶淵故事[13] “護送”金軍出境,密告諸將有機會就縱兵追擊。宋欽宗也同意李綱表面上的建議,派軍十萬,緊緊“護送”。但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又最終壓到了主戰派,派人在黃河邊上樹立大旗,嚴令軍隊不得繞過大旗趕金軍,否則一概處死。

    以後种師道又提出亡羊補牢的辦法,建議集合大軍駐屯黃河兩岸,防止金軍再次渡河,預為下次“防秋”之計[14] 。宋欽宗准奏施行,不久又被吳敏、唐恪、耿南仲等投降派大臣壓到,認為萬一金軍不來這筆巨大的軍事費用會被浪費,拒絕採用种師道之言。以後种師道氣憤致疾,以至病死。李綱則被外調河北河東宣撫使,無所作為,最後被逐到江西。

    金第二次攻宋

    不久,金國以蕭仲恭使宋,耶律餘睹監軍。宋欽宗認為此二人都是原遼國貴族,可誘而用之,以蠟丸封了一封書信讓蕭仲恭送耶律餘睹,使為內應。蕭仲恭忙跑回金國見完顏宗望,以蠟丸書信獻之。八月,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的比賽。

    宋欽宗

    第一階段,西路完顏宗翰八月庚戌(陽曆1126年9月5日)和第一次攻宋一樣從大同出發,第二天破宋張灝軍於文水(今在山西),陽曆9月21日克太原。東路完顏宗望9月8日從保州出發,當天破宋兵於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縣)、中山(今河北定州)。陽曆9月15日,攻下新樂(今在河北)。9月26日,破宋大將种師中於井陘,取天威軍(今河北井陘縣),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第二階段,經過休整,西路完顏宗翰陽曆11月18日自太原向汴京進攻,22日攻下威勝軍(今山西沁縣),29日克隆德府(今山西長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宋西京(今河南洛陽)、永安軍(今河南偃師東)、鄭州(今河南省會)皆投降。12月4日,完顏宗翰克澤州(今山西晉城市)。東路完顏宗望11月20日自真定向汴京進攻;12月4日宗望諸軍渡河,隨後攻下臨河縣(今河南浚縣東北臨河村南)、大名縣(今在河北)、德清軍(今河南清豐)、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於12月10日克懷州(今河南沁陽)併到達汴京城下。12月16日,宋出兵拒戰,被完顏宗望等擊敗。12月17日,完顏宗翰才到達汴京城下,又被完顏宗望搶了先。

    第二次開封之戰

    和第一次開封圍城戰相比,第二次圍城戰宋朝的處境要困難得多:

    首先,王稟守衛的太原在被完顏婁室的五萬金軍圍困二百五十多天後終於失守,完顏婁室的這部分軍隊南渡黃河,西趨洛陽,封鎖了潼關,把宋朝最精銳的西軍關在潼關以內,斷絕了其東來的勤王之路。

    其次,第一次圍城戰時,只有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到達開封城下,兵力有限,攻城的活動限於西、北兩隅,有時蔓延到東北角,南面諸門則始終未受攻擊。第二次圍城時,金軍兩路合攻,四面合圍,陷東京於徹底孤立。

    李綱

    再次,第一次圍城以前,北宋朝廷在完顏宗望到達開封的前夕定下了戰守之策。李綱被任命為親征行營使和御營京域四壁守禦使,取得主持戰守的大權。而第二次圍城時,李綱已經因為姚平仲劫寨失敗一事和种師道一起被褫奪軍權,宋欽宗把戰、守、和的全權都授給宰相何?。何?一邊迷信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一邊派出樞密使馮澥到完顏宗翰軍中求和,自以為雙料保險,卻不是守城之道。宋欽宗又臨時派待罪在京的劉韐提舉四壁守禦,另外又以次相孫傅為守禦使,事權不一,掣肘實多。孫傅和何?一樣,把希望寄託在妖人郭京的六甲神兵身上。

    第二次圍城時,完顏宗望的東路軍增加到八萬人,主要將領完顏闍母、完顏昌、劉彥宗等仍在軍中,只有郭藥師以燕京留守的名義,留駐燕京[15] 。西路軍仍以完顏宗翰、完顏希尹、完顏婁室三大將為主副帥,完顏銀術可等戰將都屬麾下,漢人高慶裔,時立愛為謀主。完顏婁窒、完顏希尹兩人輪流至潼關外督師阻止宋朝的西軍勤王。西路軍的總人數,原來與東路軍相等,也是六萬餘人,經過長期的圍攻太原,兵力不斷補充,總數增加了一倍以上,這時除封鎖潼關的五萬人外,仍有七八萬人參加第二次開封圍城。計東西兩路金軍的兵力已超過十五萬人,比第一次圍城戰增加了一倍半。而宋朝這邊,第一次圍城時開封原來的禁軍加上西北陸續開來的勤王軍,總數達到二三十萬人。

    解圍後,這些大軍沒有安放到應當去的地方,一部分被遣送復員回西北,一部分參加太原解圍戰而遭到損失,一部分在黃河南岸潰散,還有一部分被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以經濟上的理由遣散。以致第二次圍城時城內守軍不滿七萬。各地勤王軍早已受到唐恪、耿南仲的命令而裹足不前。只有南道總管張叔夜與兩個兒子伯奮、仲熊違抗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在潁昌府遭遇完顏宗翰部,大小十八戰互有勝負,最後全軍突入開封城,這是第二次圍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夠進入開封城的勤王軍。

    二帝被俘

    靖康元年(天會四年,1126年)閏十一月丙辰日(1127年1月9日),因為郭京作祟,完顏宗望、完顏宗翰與諸將破城,俘宋徽宗、欽宗二帝。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二月丙寅日(3月20日),北宋滅亡(960年—1127年),金太宗下詔廢宋徽宗、宋欽宗二帝,貶為庶人,強行脫去二帝龍袍,隨行的李若水抱著欽宗身體,斥責金人為狗輩。完顏宗翰初時想招降李若水,過了幾天看看無效,就隨便讓手下處理他。李若水罵不絕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節。

    三月丁酉日(4月20日),金軍大肆搜掠後,立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隨後分兩路撤退;一路由宗望監押,包括徽宗、鄭皇后及親王、皇孫、駙馬、公主、妃嬪等一行人沿滑州北去,另一路由宗翰監押,包括欽宗、朱皇后、太子、宗室及孫傅、張叔夜、秦檜等人沿鄭州北行,其中還有教坊樂工、技藝工匠等數千人,攜文籍輿圖、寶器法物,百姓男女不下10萬人等北返。史稱“靖康之變”。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戰爭結果

    北宋滅亡

    北宋滅亡後,已經退位的宋徽宗趙佶與北宋皇帝欽宗趙桓以及皇室、皇族、貴戚、近臣、各種工匠等14000多人,被押往金國。徽、欽二帝先後被囚禁在燕京(今北京)、中京(內蒙寧城縣)、上京(黑龍江省阿城市)、韓州(遼寧省昌圖縣)等地,最後遷徙至五國城(黑龍江省依蘭縣)。徽、欽二帝在五國城囚禁的時間最長。欽宗後被遷往金上京及燕京,最終於被俘29年(1156年)後死於燕京。徽、欽二帝在金兵的押解下,一路北行,宋徽宗被金帝辱封為昏德公。從汴京到韓州期間,基本上處於輾轉遷徙過程,到了五國城後,囚禁生活才穩定。天會十三年(1135年),徽宗由於8年的俘虜生活,有家不能歸,有國不能回,精神上始終處於落魄他鄉的壓抑狀態,再加上身患重病,於四月病故。[16] [17]

    靖康之變後,金朝授意宋在汴京的其餘官僚議立偽政權。汴京的一些官吏、人民等向金軍請求復立趙氏,被金軍拒絕。經過反覆商議,金軍絕不允立趙氏,所以二月十一日,宋百官議立張邦昌。在金兵的壓力下,十三日,留守司、開封府召集文武官員、僧道、軍民併到宣德門集議擁戴張邦昌事。[18] 南宋政權建立之後,李綱等議張邦昌僭逆及受偽命,要求給予處分。趙構將其流放於潭州(今湖南長沙),不久賜死,年四十七。張邦昌偽政權之亡,使金以傀儡政權統治宋之土地計劃失敗。天會八年(1130年七月)七月二十七日金太宗又下詔,立扶持宋朝降臣、原濟南知府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19] 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轄黃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陝西地區,史稱“偽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廢除齊國,[20] 在汴京設立行尚書檯,治理河南、陝西地區。

    宋室南遷

    東京淪陷後,康王趙構于靖康元年(天會四年,1126年)十二月一日於相州建大元帥府,就任大元帥,此時金軍早已攻佔開封的城牆,北宋處於存亡危急之際,欽宗再次蠟書詔令趙構入援開封。趙構一面傳檄河北各州府起兵會於北京大名府,於中旬派小部隊南下湯陰(今屬河南)作疑兵,自率近萬軍隊出北門北上,經臨漳(今河北臨漳西南),踏河冰渡過黃河,到達大名。靖康二年(天會五年,1127年)正月初逃到東南方的東平府。二月下旬初,趙構等逃到濟州。金軍建立偽楚後,在濟州的群臣即想奉康王趙構在濟州稱帝以重建宋朝,趙構採納了宗澤的建議,前往作為宋太祖趙匡胤興王之地的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然後再即位當皇帝。趙構見時機成熟,遂於五月初一日(1127年6月12日)在南京應天府即位,改元建炎,是為宋高宗,後建都(行在所)於臨安(今浙江杭州),史稱南宋。

    高宗即位後,尊元祐皇后為元祐太后(後改隆祐太后,即孟太后),任命黃潛善為執政、汪伯彥為樞密院長官,分別兼任統兵的御營使和副使,實際掌握軍政大權。封原偽楚帝張邦昌為太保、郡王,並參決大事。隨後任命主張抗金的名臣李綱為右相。高宗被迫表示:“朕當與卿等獨留中原,訓練將士,益聚兵馬。[21] [22] 都城(開封),可守;雖金賊,可戰。”[23] 同時將孟太后、六宮及衛士家屬發往東南,作南逃的準備。當八月初孟太后等離開封府到應天府後,高宗已決定逃往江南地區,遂於八月初升黃潛善為右相,李綱雖同時升為左相,但十多天後即因反對逃往東南而罷相,任相僅兩個半月,高宗隨即令孟太后逃往江寧。九月,金軍按照與偽楚的地界劃分,逐漸分兵佔領河北、河東州縣,而被貶的偽楚帝張邦昌也於同月下旬被處死於貶地潭州。

    宋高宗播遷形勢

    為了躲避金軍可能的南侵,十月初一,高宗立即從南京應天府乘船南逃,同月末即逃到揚州。南宋的建立、偽楚的消滅與張邦昌被殺,違背了金太宗不立趙氏而立異姓為帝,作為附屬國的條件。宋高宗還否定了北宋欽宗割讓河北、河東兩路併成為金朝屬國的承諾,而且任命了河北招撫使與河東經制使以圖收復兩河地區,公然與金抗衡。金太宗隨即於同年十二月下詔進攻南宋,但在戰略上是採取會師河北進攻南宋,還是先取陝西,然後進攻南宋,金軍將領意見不一。金太宗決定:“康王(趙)構當窮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當立藩輔如張邦昌者。陝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23] ,命婁室率西路金軍,作為偏師,以進取陝西;左副元帥宗翰(粘罕)率軍會合右副元帥宗輔(訛裡朵)於濮陽(今屬河南),組成東路金軍,作為進攻南宋的主力,發動了南宋建立後金軍第一次大規模南侵的軍事行動。

    戰爭評價

    《永樂大典》:靖康之變,恥莫大焉。仇雪恥,今其時矣。[24]

    呂思勉:宋朝的滅亡,可以說是中國民族的文化,一時未能急劇轉變,以適應於競爭之故。原來遊牧民族以掠奪為生產,而其生活又極適宜於戰鬥,所以其勢甚強,文明民族,往往為其所乘,羅馬的見軛於蠻族,和中國的見軛於五胡和遼、金、元、清,正是一個道理。……試看宋朝南渡以後,軍政的腐敗,人民的困苦,而一部份士大夫反溺於晏安酖毒,歌舞湖山可知。[25]

    胡繩:當金兵南下時,一路經過險關要津,全無宋兵抵禦,使金人都嘆息說,宋朝太無人了。足見當時宋朝軍隊的無能了。[26]

    戰爭影響

    意識形態變化

    中國婦女的節烈論,從靖康之變開始被宋代道學家所注重。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捨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

    北方地區破壞

    北宋的紡織業主要是絲織業,其次為麻紡織業。作為兩稅的 “絲帛”類的七類產品,有四種即絹、布、絲綿、紬,其中絹的數量最大,而北方的京東地區是產絹的集中地,“契丹謂之綾州區,真是名 副其實的產綾地區”,佔全國總量的百分之十六以上,但這兩個地區恰恰是金軍兩次南侵的受害最嚴重的地區,這對於北宋的紡織業是個不小的損失。[27]

    宋金時期的北人南遷形勢

    北宋各種手工業作坊的規模和內部分工的細密程度,都超越前代。生產技術發展顯著,產品的種類、數量、質量大為增加和改進。最傑出的要算是北宋時期的各種瓷器了。當時,燒造瓷器的窯戶,遍佈全國各地,所造瓷器各具特色。但是隨著金軍的兩次南侵,製造瓷器的窯廠大都被毀,珍貴精美的瓷器大都被擄去金朝,技術高超的瓷器製造師傅也損失很多。北宋的鑄錢業、採礦、冶煉業既受自然條件的制約,也受政府政策的影響,但“靖康之變”前後時期,政府根本無法正常運作。“朝令夕改,各州所造銅、鐵錢不足往日之數”。在金軍兩次南侵過程中,北宋與西夏等國的互市貿易可以說備 受打擊甚至無法繼續下去,“少有蕃商舶船前來”。[27]

    靖康之變,金兵大舉南下侵宋,北宋滅亡;取而代之的南宋,其統治範圍狹小,僅僅只是秦嶺淮河以南的江南地區,國土面積只是北宋的三分之二。南宋偏安東南,完全丟失傳統農耕區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田賦收入大幅度減 少,財政開始倚重非農產業。[28]

    經濟重心南移

    靖康之變客觀上加強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隨著金軍的兩次南侵,北方各民族人民的家園被毀,廣大人民不得不背井離鄉,出現了歷史上又一次南遷的浪潮。靖康之變後,北方的經濟重心已然受到很大影響,加之無數難民遷至南方,必然導致經濟中心南移。在經濟重心南移的同時,北方少數民族也不斷融入漢族的生活區域中,南北方民族的生產技術互相借鑑,生活習慣和民族文化也不斷融合。總之,大量北方少數民族遷至南地不但補充了南方的勞動力,也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文化,增加了南方的軍事力量,促進了北方少數民族和漢族的融合,完成了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 3 # 熊二的每一天

    靖康之變,又稱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之恥是指1126年間,來自北方的女真族攻佔當時北宋帝國的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縣),並擄走北宋國君,以及幾乎所有皇族、後宮、官吏,甚至首都平民超過十萬人的重大戰爭災難。由於事年發生於宋欽宗靖康年間而得名。史稱“靖康之變”。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

  • 4 # 鹹魚談歷史

    靖康之恥發生在今天的開封。

    是指公元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為宋欽宗。公元1126年1月,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

    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其實東京尚有百萬人口,城外只有數萬金軍。城外數萬宋西軍和數十萬勤王軍隊正源源不斷趕來。要不是皇帝自己作死,親自跑到金軍營中求和被扣留,開封根本不可能被攻破。

  • 5 # 貪戀長安韻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 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看到這個問題,首先想到一首詩兩個人名、一首滿江紅。兩位武林高手,郭靖、楊康。熟悉金庸作品的人對這個兩個名字可謂如雷貫耳吧!

    金庸先生用靖康之恥中的靖康二字來給小說人物取名,也是對這段歷史的另一種情懷吧。

    靖康之恥發生的地點在現如今的歷史文化名城河南開封。

    靖康之變是指靖康二年(金天會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東京,擄走徽、欽二帝,導致北宋滅亡的歷史事件。又稱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北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打宋朝。東路由完顏幹離不領軍攻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靖康元年(金天會四年,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除徽欽二帝之外,還有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北上金國,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變導致北宋的滅亡。靖康之恥

    仔細瞭解一下宋朝的歷史大家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奇特的王朝。武力基本不行,常年受到西夏,金以及遼國的騷擾,打不過他們也就算了,拿錢消災唄,於是幾百年來都向他們進貢無數的錢糧布匹。

    從來都是國強才有尊嚴,弱國只有被欺負打壓的分,宋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之後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將兵權集中在自己的手裡。又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強了皇權,但是也帶來了冗官冗兵冗費,重用文官使得強大的宋朝的軍隊戰鬥力逐漸下降。

    在靖康二年,金軍南下,迅速攻破皇城,甚至皇帝都沒有來得及逃走,所以以宋徽宗、宋欽宗為首的皇族一併被金軍所俘。據史書記載被押送到金營裡的俘虜有上萬人,其中女人就有一萬一千多人。

    1125年金國進攻大宋,如入無人之境,宋徽宗見情況不對立馬跑路把皇位傳給了太子趙桓。本以為趙桓是一個真英雄,沒想到和他爹的德行一樣,金國大軍不久攻破了大宋都城汴梁(今開封),宋欽宗趙桓和宋徽宗趙佶一塊成為了金軍俘虜!當時的汴梁可是當時最豪華的都城,金金珠寶數不勝數不說,城中還有各種娛樂設施,比如戲曲,雜技等等!金軍破城後哪見過這門多好玩的,都看花了眼!當即決定將這些全部搶回金國!

    不僅如此他們還將北宋的皇宮洗劫了一番,所有的皇親貴族女眷全部淪為了俘虜,但押送這麼多人光糧食都是一個大問題,在路上金軍為了糧食將很多北宋的妃子公主和親王家的女眷賣到了妓院據史料記載當時“婦女十人九娼”,十個女人才能換一匹馬!你以為沒有被交易的女眷到了金國就安全了?真是想多了,這些女眷來到金國後又被迫實行了牽羊禮,也就是他們脫光衣服裸露上身披著羊皮跳舞!當時的朱皇后不堪受辱直接自盡而死,寧死也不願受這樣的侮辱!

    皇后還是如此更何況其他人,怪不得後人經常把靖康之難和五胡亂華相比!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恥辱,皇帝忍辱偷生,沒有骨氣;連自己的妃子和女兒都保護不了,讓他們受盡屈辱,最終慘死。所以後來崇禎在國家被滅的時候,殺了自己的女兒和妃子,防止出現靖康這樣的恥辱。對於靖康之恥,你是怎麼看的?

  • 6 # 疏影竹溪

    靖康之恥發生在今天的開封。

    是指公元1125年,金軍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由完顏宗望領軍攻燕京。西路由完顏宗翰領軍直撲太原。東路金兵破燕京,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

    宋徽宗見勢危,乃禪位於太子趙桓,趙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為宋欽宗。公元1126年1月,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逼宋議和後撤軍,金人要求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並割讓中山、河間、太原三鎮。同年八月,金軍又兩路攻宋;閏十一月,金兩路軍會師攻克汴京。

    宋欽宗親自至金人軍營議和,被金人拘禁。其實東京尚有百萬人口,城外只有數萬金軍。城外數萬宋西軍和數十萬勤王軍隊正源源不斷趕來。要不是皇帝自己作死,親自跑到金軍營中求和被扣留,開封根本不可能被攻破。

  • 7 # 雷雷掌門

    幾乎所有人都會背誦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生不逢時,一個馳騁疆場的英雄,岳飛的心頭在流血!

    按理,戰爭勝負、朝代更迭,在中國封建歷史中,都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歷史週期律,一個朝代,最多三兩百年,都要有一個從興盛走向衰亡的過程。

    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勃焉。

    在歷次朝代變更中,從來沒有像岳飛這樣,把北宋的滅亡當做“靖康恥”,是奇恥大辱!

    靖康之恥有多讓人感到羞恥呢?!

    正史都不寫,恥於書寫。

    2.

    悲劇從畫家從政開始。

    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藝術型皇帝宋徽宗趙佶,和他前面的幾任皇帝一樣,一直想收復燕雲十六州。國土分裂一直是皇帝內心的一個痛!

    於是,他接受遼國降官馬植的建議,就與金國結成了海上之盟:金國進攻遼國的中京,宋進攻遼國地方的燕京,事成之後,把燕雲十六州歸宋。

    這是宣和二年,1120年,距離靖康之變還有6年。

    很快,金國鐵騎勢如破竹,破遼中京、佔領南京(燕京),遼國滅亡。

    宋徽宗說,咱們把遼國滅掉了,現在可以把燕雲十六州還給我們了吧?

    完顏阿骨打說,在作戰中,北宋的二十萬大軍攻打燕京,還打敗了,沒有履行海上之盟的條約,憑什麼給你們!

    買吧!本來就沒有什麼錢的宋徽宗花錢從金國手裡贖回了七州空城。

     

    3.

    藝術家宋徽宗還要繼續在政治外交和軍事領域瞎折騰。

    1123年五月,宋徽宗策反已降金的原遼將金南京平州留守張覺率平州路三州平州、營州、灤州及榆關(山海關)叛投宋;並趁金太祖去世,派宦官譚稹為兩河燕雲府宣撫使要求金歸還燕雲其餘九州,於是朔、應、蔚三州都降宋;

    十一月,金將朔州(已被宋接管)和武州割給宋朝。

    但當月金太宗就派完顏宗望襲擊平州,張覺敗逃投奔遼降將燕京留守郭藥師,宋軍沒有救援,半年後平州、營州都失陷,張覺母妻被俘,弟弟降金並交出了宋徽宗策反張覺的書信,金以此為由迫使宋朝殺張覺。

    一系列的事件,給了早就覬覦大宋江山的金國以進攻的藉口,1125年10月,金太宗下詔伐宋。

    北宋打不過遼國,遼國打不過金國,於是,金國很輕鬆的就打敗了北宋。

     

    4.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

    做皇帝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歷史上自身素質非常好的皇帝包括唐太宗、宋太祖、康熙皇帝、雍正皇帝等人還都是殫精竭慮,沒有一個像宋徽宗這樣,把業餘當成了主業,皇帝沒做好,畫畫反倒畫出了成就。

    用藝術家的思維去研究政治、軍事、外交,而且還想成就一番宏圖偉業,呵!

    於是就悲劇了,一個民族的悲劇,一個正史都不忍書寫的奇恥大辱!

    1126年正月,面對金國鐵蹄的凌厲進攻,宋徽宗把皇位傳給了太子趙桓,是為宋欽宗。

    26歲的宋欽宗接手的絕對是一個爛攤子,啟用主戰派李綱,誅殺佞臣蔡京、童貫,和金國談判,將太原、河間、中山、定州割讓給金國,並將大量的金銀、珠寶、牛馬贈與金國,金兵撤出汴京之圍,宋向金稱臣。

    八月,金兵再次南侵,12月1日,欽宗正式在城外上降表,後被誘至金帳被扣,北宋宣告滅亡,這就是靖康之難。

     

    5.

    2019年4月,很偶然的機會,老羊鏟史去了一次完顏阿骨打崛起之地——哈爾濱的阿城(阿勒楚喀城),那裡有一個“金上京博物館”,是目前國內最完整的金國曆史博物館。

    傳說中徽欽二帝坐井觀天的依蘭縣據此也不遠。

    在以中原為正統的歷史觀念中,只有到了這個博物館裡,才會為金國的歷史而震撼。

    女真族是一個戰鬥的民族,在金國被蒙古人滅掉的幾百年後,女真人又一次壯大,又一次統治了中原,這就是大清。

    正史裡都不沒有記載金兵對北宋的掠奪和凌辱,南宋時期徐夢莘考中進士後沒有出去做官,多數時間在家裡寫書,他編輯的《三朝北盟會編》重點在於靖康之難。

    宋人卻庵、耐庵編纂的《靖康稗史箋證》收錄了七種裨史,包括:宋人鍾邦直《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宋人無名氏《甕中人語》、《開封府狀》、金人李天民《南征錄匯》、金人王成棣《青宮譯語》、宋人無名氏《呻吟語》、金人無名氏《宋俘記》。除《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外,其餘六種均記載汴京淪陷、金兵北歸的史實,且因為皆是作者親身見聞,逐日記錄,可信度比較高。

    其中《甕中人語》記載: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寶寺火。二十五日,虜索國子監書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虜索玉冊、車輅、冠冕一應宮廷儀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樂工數百人。二十七日,虜取內侍五十人,晚間退回三十人。新宋門到曹門火。二十八日,虜索蔡京、王黻、童貫家姬四十七人出城。”金兵圍攻陷汴京前後,燒殺擄掠,姦淫婦女。除金銀財物之外,大量擄掠宋朝官員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金人特意索要“女童六百人”,卻沒索要男童。靖康元年閏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劉皇后家、藍從家、孟家,沿燒數千間。斡離不(完顏宗望)掠婦女七十餘人出城。”

    據《南征錄匯》載:靖康元年十二月初十,宋臣“吳幵、莫儔傳宋主意,允以親王、宰執、宗女各二人,袞冕、車輅及寶及寶器二千具,民女、女樂各五百人入貢。”金軍守城千戶陸篤詵殺死其兄尚富皂,原因是尚富皂“踞大宅,淫及陸(篤詵)所掠女””。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原定犒軍費金一百萬錠、銀五百萬,須於十日內輪解無闕。如不敷數,以帝姬、王妃 一人準金一千錠,宗姬 一人準金五百錠,族姬 一人準金二百錠,宗婦一人準銀五百錠,族婦一人準銀二百錠,貴戚女一人準銀一百錠,任聽帥府選擇。”“自正月二十五日,開封府津送人物絡繹入寨,婦女上自嬪御,下及樂戶,數逾五千,皆選擇盛裝而出。選收處女三千,餘汰入城,國相(完顏宗翰)自取數十人,諸將自謀克以上各賜數人,謀克以下間賜一二人。”次月五日夜,完顏宗翰宴請手下將領,令宮嬪換裝侍酒,不從者即處死,當時有鄭氏、徐氏、呂氏抗命不從,被斬殺,又將一女以箭鏃貫穿喉嚨殺死,又有“烈女張氏、曹氏抗二太子(完顏宗望)意,刺以鐵竿,肆帳前,流血三日。初七日,王妃、帝姬入寨,太子指以為鑑,人人乞命。”

    《開封府狀》載:“選納妃嬪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準金一千錠,得金一十三萬四千錠,內帝妃五人倍益。嬪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準金五百錠,得金二十二萬五千五百錠。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準金二百錠,得金二十四萬八千二百錠。宮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單四人,宗婦二千單九十一人,人準銀五百錠,得銀一百五十八萬七千錠。族婦二千單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準銀二百錠,得銀六十六萬四千二百錠。貴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準銀一百錠,得銀三十三萬一千九百錠。都準金六十萬單七千七百錠,銀二百五十八萬三千一百錠。”被抵押折價的各類女子統計竟有11,635人。

    經常有人說夢迴大宋,大宋不都是清明上河圖!

    6.

    《 宋俘記 》載:臨行前俘虜的總數為14000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餘人,婦女三千四百餘人”,靖康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自青城國相寨起程,四月二十七日抵燕山,存婦女一千九百餘人。”一個月內,有近半數1500名婦女死去。1900名未死者中,一部分送往上京,聽從金太宗發配,其中上千婦女被賜給金國留守方的人員,另有三百人留住 浣衣 院(金國皇宮的一部分,供金國皇族選年輕女子以及收留宮女侍女的地方),這些人都被迫隨女真鄉俗,“露上體,披羊裘”,即所謂“牽羊禮”。徽宗的 鄭皇后 、欽宗的朱皇后也被同樣處理,朱皇后不堪受辱,回屋後自縊,被救後又 投水自盡 而死。另一部分留在燕京被賞賜給伐宋的金兵,許多婦女被賣進娼寮,有的還被完顏宗翰以十人換馬一匹,有的被賣到高麗、蒙古作奴僕。

    7.

    一個家庭的興衰取決於全家所有的人,因為每個人都要努力,一個單位的好壞,決定於一把手的管理能力,

    一個皇帝,每天有那麼多的國家大事需要處理,而徽宗卻成了一個畫家,皇帝昏庸,百姓不幸呀!

  • 8 # 懮國懮民

    靖康之恥發生在當時北宋的國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開封市。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開封城,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以及大量的趙氏皇族、後宮妃嬪和貴卿、朝臣等三千多人,押解北上,開封城內的積蓄也被劫掠一空。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靖康之恥”。 靖康之恥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了漢人的內心。而這所有的一切,大家都將其歸罪到了皇帝宋徽宗身上。

    說他作為一個皇帝,既沒有秦皇漢武那般威武霸氣,又不體恤民情,只熱衷於小資情調的書畫藝術,還豢養了一大批貪官汙吏,結果搞得民不聊生,最終造成了這場亡國滅種的大禍。那麼真相真是如此嗎?要了解這個問題的話,我們需要首先來澄清一下現代人對宋朝的一些誤解。 在現代人的印象中,宋朝是一個“積貧積弱”、“釘在恥辱柱上的王朝”,而事實上這是不對的。關於宋朝“積貧”的問題相信大家都知道,這是站不住腳的,就經濟和百姓生活而言,宋朝絕對是中國封建王朝的巔峰。當時它的GDP佔到了全球的50%,就綜合國力來說,絕對是當時世界的第一大國。 接著我們再來說它“積弱”的問題。宋朝真的很弱嗎?未必。

    我們知道,我們的國土位置有一個先天大缺陷,那就是直面廣闊的蒙古草原,這在騎兵稱雄的時代是致命的,所以我們的祖先修築了著名的萬里長城,這才多次阻擋了遊牧民族的南下,並由漢武帝和唐太宗等偉大帝王分別擊敗了匈奴和突厥。 可是在經歷了五代十國的動亂之後,宋朝接手的這個國土更加劇了這個缺陷,幽雲十六州等地被強大的契丹給佔領了,遊牧民族可以由此直接進入中原腹地。可即便如此,契丹卻從來沒真正突入過宋朝的腹地,為何?有人說那是因為宋朝給他們送“歲幣”求和了。比如說著名的檀淵之盟,宋朝每年要向契丹送出大約30萬兩。 是,可是教科書沒有告訴大家,這30萬對於每年財政收入一個億的宋朝來說,不過就九牛一毛,也遠遠不及募兵制的宋軍認認真真打一仗的3000萬軍費。更不會提醒你,這一戰的結果實際上是宋朝取走了契丹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瀛、莫二州。

    還有就是疆土面積了。教科書總是喜歡用現代的中國疆域面積來比較宋朝,但凡現代所具有的國土,而宋朝沒有的,都算是宋朝的恥辱。那反過來說,漢朝或是唐朝具有的國土,而現代沒有的,豈不是算本朝的恥辱了?教科書咋就不提呢? 不可否認,以現在的標準來看,宋朝的國土確實有點小,但是我們要考慮到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大混亂,從建國初期的國土面積到後來穩定下來包括了江南、四川的國土,已經擴大了很多。而且最重要的是,宋朝並沒有註明的國土割讓案,相反,一直都在艱難的擴張著,尤其是在宋徽宗手中,這種擴張達到了巔峰。

    首先說的就是滅遼,宋徽宗不但收復了高喊多年的幽雲十六州,還除掉了這個北方最大的國家,這無疑是一件驚世偉業。有人說,遼國不是被宋金聯合給滅的嗎?而且金軍才是主力。 這是因為清朝自認為是女真後人,所以在他們的史書中極力誇大宋金聯軍中金兵的作用,給人一種遼國完全是被金國所滅,和宋朝無關的現象,以至於現代人往往將滅遼的戰功單獨算在金國頭上。這就跟把滅金的軍功單獨算在蒙古頭上是一個道理。 而更重要的是,在滅了遼國之後,宋朝大軍很快就指向了另外一個大國,西夏。挾滅遼之威勢,宋軍進展的非常順利,很快就兵臨靈州城下,然而此時卻發生了一件重大的意外事件,那便是“靖康之恥”。

    為什麼說“靖康之恥”是個大意外呢?當時宋朝在宋徽宗的治理下如日中天,大概不會想到一個小小的女真族會對這個龐大的帝中國產生啥威脅吧?事實上,女真族也就是個長期受契丹壓迫的小部落,宋朝出於滅遼的需要才有意扶持,宋朝對這個被契丹視為蠻族的部落根本不夠重視。 我們前面說了,宋朝的國土安全是最差的,之前由於積極防禦,以及遼國本身也不想和宋朝大動干戈,所以從來沒有出現過遼國突入宋朝腹地的情況。可是遼國被滅後又不一樣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真蠻子可沒想過要和宋朝友好相處,他們趁著宋軍主力在和西夏作戰之際,只一天時間就衝到了開封城下。 當然了他們也不是來滅國的,只是過來劫掠一番就逃之夭夭了,帶走了宋朝的皇帝、太上皇以及大量的財富。而宋朝作為當時一個組織結構完整的現代化文明國家,心臟突然一下被掏走了,再強壯的四肢也是沒用的。所以,因為這一個意外,整座大廈就頃刻間轟然倒塌了。

    可惜的是,很多人卻將女真的崛起當做了必然,於是乎,宋徽宗的昏庸黑暗也就成了必然。

  • 9 # O亮劍O

    靖康之恥又稱靖康之亂,講述的是在北宋公元1126年間,北方的女真族攻佔當時北宋首都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並擄走北宋皇帝宋欽宗、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室、宮女嬪妃、大臣等數十萬平民的事件,由於此事年發生於宋欽宗靖康年間,因而得名。

    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靖康之恥發生的前因後果。

    一、靖康之恥發生前宋金關係

    北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金兩國結成海上之盟,商議好的金國進攻遼國中京,而大宋進攻遼國的燕京,事成之後,燕雲十六州歸大宋,但大宋需將原本獻給遼國的錢幣過戶到金國,而遼國的其餘國土歸到金國。後來金兵攻破遼國的中京,而大宋二十萬軍隊在進攻遼國燕京過程中大敗,後燕京被金國所攻佔,遼國君主天祚帝被俘,遼國滅亡。金國滅了遼國之後,大宋要求金人履行盟約(海上之盟),交回燕雲十六州,但金國反指大宋沒有按照約定將燕京打下為由,拒絕執行盟約,無奈之下,大宋只好掏錢將燕雲十六州買了回來。

    二、靖康之恥發生前宋朝廷內部形勢及前奏

    當時大宋朝廷宰相王黼以贖回燕雲十六州有功而權勢漸漲,其與當時太子趙桓不和,並參與皇室內部鬥爭,陰謀策劃立鄆王趙楷為太子。由於右相少宰李邦彥和蔡攸一起排斥王黼,再加上御史中丞彈劾王黼,於是王黼被貶官。這時有人再次勸宋徽宗啟用八十歲的老奸臣蔡京,後蔡京被拜為為太師,總領朝中一切事宜,具體事務由其子蔡絛把持,此時的朝廷大臣全部奉蔡京父子的意志辦差。

    公元1123年七月的一天,前遼國將領、金平州(今河北盧龍縣)的留守張覺原意獻出平州歸降大宋,被金國察覺事情敗露後,逃至北宋燕山府(原遼國燕京),金國以大宋私納叛金降將為由問罪,同年八月,金國朝廷內部傾向與大宋和好的完顏阿骨打病逝,其弟完顏晟繼位。

    三、靖康之恥事件的發生及過程

    北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件為由奏請完顏晟攻擊大宋。金國君主同意後,其軍隊分東、西兩路南下進攻大宋。東路由完顏斡離不領軍攻取燕京,西路由粘罕領軍直撲太原,金國軍隊一路上勢如破竹,東路金兵順利破燕京後渡過黃河,南下汴京(今河南開封)。宋徽宗見此情景,嚇得屁滾尿流,急忙禪位於太子趙桓,成為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送徽宗退位,號教主道君皇帝,稱“太上皇”。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正月,完顏宗翰率金兵東路軍進至汴京城下,因汴京守禦使李綱抵抗得力而未能破城。同年二月,又威脅大宋以康王趙構、太宰張邦昌為人質,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今屬河北)三鎮議和(即宣和合約)後撤軍,同時金人要求賠償五百萬兩黃金及五千萬兩銀幣以做勞軍之用。

    金國軍隊撤軍後不久,又派出蕭仲恭出使大宋,耶律餘睹為監軍,宋欽宗認為這二個人都是原遼國的貴族,可誘而用之,以書信一封讓蕭仲恭送給耶律餘睹,使為內應以攻克金國。蕭仲恭拿到書信後忙跑回金國將書信獻出。公元1126年八月,完顏宗望以此信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

    金軍西路完顏宗翰從大同出發,第二天破宋張灝軍於文水(今在山西),隨後攻克太原。東路完顏宗望從保州出發,當天破宋兵於雄州(今河北保定市雄縣)、中山(今河北定州),後破宋大將种師中於井陘,取天威軍(今河北井陘縣),克真定(今河北正定)。

    經過休整後,西路完顏宗翰自太原向汴京進攻,很快便攻克隆德府(今山西長治),渡盟津(今河南孟津),聽聞此訊息後,大宋的西京(今河南洛陽)、永安軍(今河南偃師東)、鄭州(今河南省會)皆投降。東路完顏宗望自真定向汴京進攻,渡黃河後,攻下臨河縣(今河南浚縣)、大名縣(今在河北)、德清軍(今河南清豐)、開德府(今河南濮陽);於公元1126年12月攻克懷州(今河南沁陽)併到達汴京城下。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因郭京作祟,完顏宗望、完顏宗翰率兵破汴梁城,俘宋徽宗、欽宗二帝。金兵攻陷大宋汴京後,到處燒殺搶掠,姦殺婦女,除金銀財物之外,大量擄掠宋朝官員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根據《甕中人語》記載: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開寶寺火。二十五日,虜索國子監書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虜索玉冊、車輅、冠冕一應宮廷儀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樂工數百人。二十七日,虜取內侍五十人,晚間退回三十人。新宋門到曹門火。二十八日,虜索蔡京、王黻、童貫家姬四十七人出城”。

    隨後,金軍押送宋徽宗、欽宗等皇室成員及大臣等數十萬人至金國,由此靖康之亂結束,北宋王朝也就此結束。

    這就是靖康之恥的全部過程,感謝各位讀者能夠認真的看完。

  • 10 # 愛而無悔931

    靖康之恥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歷史事件,因為它標誌著北宋王朝一百多年的統治覆滅了。

    北宋王朝是由宋太祖和宋太宗兩代雄才大略的君主經過幾十年的兼併戰爭才打下來的。

    所謂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北宋初期的政治,文化,軍事,商業都是比較先進的。比北方的遼朝的綜合實力要強出許多。

    一,政治方面

    北宋初期君主賢明勤政,科舉制度和武舉制度都為國家提供了許多的治國理政的人才。像宰相寇準,范仲淹,王安石,蘇軾等這些不同時期的人才都為北宋的先進統治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二,文化方面

    北宋是一個重文輕武思想比較嚴重的朝代,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北宋時期出名的文臣雅士比較多,而出名的武將卻是少之甚少。北宋時期的文化發展是空前繁榮的,優秀的詩詞層出不窮,像有名的就有女詞人李清照,大詩人王安石和蘇東坡。他們都為中國文化史創造奉獻了自己的青春與心血。

    三,軍事方面

    北宋初期宋軍規模十分的龐大,光是駐紮在皇都汽汴梁的禁衛軍就不下於一百九十萬人,後來隨著裁軍制度的推行,大部分部隊被授於了地方軍的編制駐守於各個地方重鎮。但是駐防在皇城的兵力仍高達於八十萬人。一個國家能夠年復一年地支出如此龐大人數的鉅額軍費。可見北宋的經濟實力也是十分過硬的。

    四,工商業方面

    北宋為什麼會如此的富裕呢,這與北宋人民善於做生意是分不開的,北宋時期的製造業和貿易都算得上是世界上一流的了。所謂東京汴梁商賈不絕,載滿貨物的船隻每一天都輸出和返回。可以說當時北宋的繁華是同時代的任何一個政權都可望而不可及的。

    正所謂有了富貴之後人就會貪圖享樂,不再居安思危了。北宋幾代人共同努力出來的成果,卻讓後繼君王們一個個昏庸無能,不再有大的作為,只顧貪享眼前的榮華富貴。完全把大宋江山和黎民百姓拋之腦後,不聞不問了。

    隨著遼朝的衰亡,北方又一個新興的由完顏阿骨打所建立的強大政權對富裕的北宋早已虎視眈眈了。

    在宋金聯合滅亡遼朝的戰爭中,金人作戰勇猛無比,打得遼軍四散逃命。而北宋的大將軍童貫所率領的二十萬宋軍所對付的只是遼的殘部,遼軍區區幾千人竟然大破號稱二十萬大軍的宋軍。

    宋軍兵敗的原因在於

    一,宋軍自宋太宗之後七八十年間安享太平,期間少有戰事,作戰意識薄弱,作戰能力不值得一提。

    二,宋軍軍紀鬆懈,不重視武備。所謂作為將士不可一曰忘習練,不可一曰忘戰事。

    以上原因造成了首戰就遭到慘敗的結局。

    在徹底消滅了遼朝之後,狼子野心,兇悍善戰的金人注意到了宋朝的腐敗和軍隊作戰力的渙散無能。便想一鼓作氣吞掉北宋這塊大肥肉。

    於是在滅亡了遼朝的當年,金軍二十萬重兵直撲北宋的都城汴梁(今河南開封)。由於北宋沒有料到金人會突然發動進攻,撕毀了和平條約。導致宋軍沒有有效地防禦進犯之敵。各地防守的宋軍都被金軍強大的氣勢給嚇破了膽,紛紛棄城逃命。金軍一路南下,不怎麼費勁就輕而易舉地拿下了河北河南兩省,並攻佔了北宋的都城汴梁,俘獲了宋徽宗趙佶和他的兒子宋欽宗趙桓及趙氏皇族三千餘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恥。也標誌著北宋王朝的覆滅。

    之後二聖在金人的盛京城牢房裡過著囚徒的悲慘生活,最後都慘死在異國他鄉。

    由此可見,每一位君主主政,不論是在戰亂年代也好,太平盛世也好。都應當時刻居安思危,勤政愛民,只有當一個王朝實實在在地強大了,別人才不敢輕易地就進犯略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京拒絕波羅申科求和電話,並且稱不願捲入烏克蘭大選,普京此話有何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