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gaoxiao啟示錄

    南方

    中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冬至

    廣東人冬至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從明末清初直到現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風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長高,圖個吉利。在四川卻是冬至吃羊肉湯,羊肉是冬日可謂冬日滋補之首。湖南湖北一帶,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飯。

    在南方一些地區,則比較盛行吃冬至團(冬至丸),取其團圓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戶磨糯米粉,並用糖、肉、菜、果、蘿蔔絲等做餡,包成冬至團,不但自家人吃,也會贈送親友以表祝福之意。實際上,冬至吃湯圓,是中國的傳統習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間也有“吃了湯圓大一歲”的說法。

    北方

    在中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所以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說法。

  • 2 # 古今野史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數九、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也就是說,冬至是今年全年黑夜最長的一天,從明天開始,白天會越來越長了。

    冬至又被稱做“小年”,所以很多地方都有過冬至的傳統,在南方比如廣東甚至有“冬大過年”的說法。那麼冬至這一天,都有什麼講究呢?

    一、拜天祭祖:

    從周代起,冬至這一天就有祭祀活動,《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

    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祭祖,即便是最貧窮的人家,都會拿出平時的積蓄來添置新衣,準備祭祀用品。

    二、傳統飲食:

    冬至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比如北方水餃、潮汕湯圓、東南麻餈、台州擂圓、合肥南瓜餅、寧波番薯湯果、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蘇州釀酒等

    北方吃餃子的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在冬至舍藥留下的。

    三、冬至養生: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主要是因為“冬至一陽生”,所以女性和老人家尤其要注意這一天防寒保暖,同時也可以在晚間泡腳,適量進補,吃些養肝護肝食物比如菠菜、芹菜和豬肝等。

    四、家人聚餐:

  • 3 # 單單5

    冬至一般在公曆12月22日左右,較為固定。在冬至這天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在中國民間,流傳著許多冬至的諺語,包括“冬至晴一日,春節雨雪連,”“冬至大風寒冷一冬,”“幹冬至,溼新年”等等。所有關於冬至的諺語,無論是中國哪個省的民諺,諺語中都認為,如果冬至這天不下雨,那麼春節的天氣肯定會很糟糕。

  • 4 # 跋涉者蘭州

    【冬至】

    陰至極時,陽氣始升,爾乃天道使然,以順相生之序,故曰“冬至”!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23日之間。

    古人認為自冬至起,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天地陽氣開始興做漸強,代表下一個迴圈開始,是大吉之日。

    古代對冬至很重視,冬至被當作一個較大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漢書》中說:“冬至陽氣起,君道長,故賀。”人們認為:過了冬至,白晝一天比一天長,陽氣回升,是一個節氣迴圈的開始,也是一個吉日,應該慶賀。《晉書》上記載有“魏晉冬至日受萬國及百僚稱賀……其儀亞於正旦。”說明古代對冬至日的重視。

    人們還會把冬至作為一個節日來過。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冬至的說法】

    冬至為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之一,它如同一個轉折點:

    這一天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就從這一天之後,白天會一天天的變長;

    這一天是至陰的一天;

    就從這一天之後,陽氣開始生髮,越來越強大;

    中國古代將冬至分為三候:

    “一候蚯蚓結;

    二候糜角解;

    三候水泉動”,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同時由於陽氣初生,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是一年中陰陽的分界線,冬至則一陽來複,夏至到一陰生,二者相對,冬至日是一年中陽氣的起點。

    冬至日是積德的好時光,古代朝廷往往在冬至日大赦天下。冬季甲子日是天赦日,即天地赦免一切眾生的罪過。古代君王認為自己是天子,天又屬陽,冬至日又是一年陽氣的開頭,便選擇在此日大赦天下,有的會放生一切死囚,有些放一部分。

    【冬至的習俗】

    冬至節有自已的飲食,北方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全家圍桌而食,稱“蒸冬”。

    南方則吃豆腐,當地諺語:“若要富,冬至吃塊熱豆腐”。

    古人認為到了冬至,雖然還處在寒冷的季節,但春天已經不遠,這時外出的人都要回家過冬節,表示年終有所歸宿。閩臺民間認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團聚的節日,因為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認祖宗的人。

    祭祀,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關於冬至】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來了,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23日之間。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

    古人對冬至的說法是: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過後,各地氣候都進入一個最寒冷的階段,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進九”,從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單元,連數九個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過去了。

    【立冬與冬至分別是不同的節氣】

    立冬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九個,其確定的依據是以太陽到達黃經225度為準。

    冬至節亦稱冬節、交冬。它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節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從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立冬和冬至的區別】

      一、時間不同

      立冬,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干支歷戌月的結束以及亥月的起始;時間點在公曆每年11月7-8日之間,即太陽位於黃經225°。

      冬至日一般都在公曆的12月21日或12月22日這兩日。因為冬至並沒有固定於特定一日,因此和清明一樣,被稱為“活節”。

      二、含義不同

      立冬:表示冬季的開始,“立”即開始的意思;此時天氣開始由涼轉冷。公曆上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左右。

      冬至:表示冬天到了,“至”即到的意思;此時天氣變得寒冷。冬至一般在每年公曆的12月22日前後。

      三、氣候不同

      1、立冬

      中國古代將立冬後每5天再定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此節氣水已經能結成冰;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中的雉即指野雞一類的大鳥,蜃為大蛤,立冬後,野雞一類的大鳥便不多見了,而海邊卻可以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認為雉到立冬後便變成大蛤了。

      2、冬至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中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日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過了冬至以後,太陽直射點逐漸向北移動,北半球白天逐漸變長,夜間逐漸變短,所以,有俗話說,“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四、習俗不同

      立冬習俗:迎冬、賀冬、吃水餃。

      冬至習俗:吃水餃、滕州羊肉湯、江南米飯、臺灣糯糕、台州擂圓、蘇州釀酒、江西麻餈。

    【冬至吃餃子還是立冬吃餃子】

      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季的節氣,這兩個節氣都是非常容易混淆的節氣,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氣,每年11月7日或8日將迎來立冬。冬至是冬季的第四個節氣,冬至時間為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那麼立冬還是冬至吃餃子呢?吃餃子的習俗有很大的普適性,很多節日、節氣好像吃的都是餃子。不過這些吃餃子的習俗多是和北方各地有關。

    【冬至不宜】

    不宜出門,不宜搬家,不宜婚嫁,不宜同房。

    【冬至禁忌】

    中國有四大鬼節:三月三、清明、七月十五和十月初一。不過冬至這一天,在中國民間有燒紙的習俗,所以也是一個鬼節。

    冬至天最短,氣溫驟降,因此鬼氣逼人。這一天,商家早早打烊,太陽落山便無人出門,小孩子也不敢出門玩耍。女人一定要出門,必得男人陪伴;總之,冬至極不吉利的。

    禁忌一

    傳說這一天的子夜時分,陰氣特別重,停留於荒郊野外會看到百鬼夜行的奇觀,所以在鬼節的時候大家要早點回家待著。

    禁忌二

    不要把兩根筷子插在飯中央,這好比香插在香爐上,是祭拜的模式,那個會以為是你在招他來分享食物。

    禁忌三

    不可去危險水域戲水,傳說中“水鬼”會找人當替死鬼,以便投胎…

    禁忌四

    不可撿撿路邊的錢,這些錢是用來買通牛頭馬面的,如果侵犯了他們東西,就很容易被他們教訓。

    禁忌五

    不可輕易的回頭,當走在荒郊野外或人煙稀少的地方時,覺得“好像”有人叫你,不要輕易回頭,那可能是那個。

    禁忌六

    不要熬夜,人陽氣最虛的時候是在深夜,鬼陰氣最旺的時候也是在深夜,熬夜很容易致洩氣入侵。

    禁忌七

    不要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那個的食物,未經過他們的同意就動用,只會替自己招來難以解決的厄運。

    禁忌八

    避免帶紅繩、鈴鐺、風鈴等招鬼物,儘量避免出門。

    民間的一些習俗禁忌是在當時特定的環境下產生,在社會前進發展過程中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我們應用辯證的觀點來看待。

    《冬至》——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三秦。

  • 5 # 金彬全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相傳也是不少地區祭司節日,

    冬至也是一年中氣溫最寒冷的開始,冬至這一天的民俗文化不多,別的地方我不知道沒研究。但我們這有幾個禁忌:1.冬至這天晚上不出門。八成是覺得晚上祭司燒紙的多,陰氣比較重吧,晚上不適合出門。2.冬至前後一天不結婚。老祖宗對婚事向來有講究,認為結婚應避開四立、四至,冬至包含在內,應該是認為這八個時間點結婚不吉利。3.忌回孃家。過去小媳婦秋忙結束有回孃家小住一陣,冬至前必須回婆家,這種要求八成怕媳婦孃家一住不願意回來吧!

    冬至講究進補,我們這冬至這天吃餃子,諺語是: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還有就是喝羊肉湯,這個不用解釋,想都想的出來。羊肉熱性,喝了驅寒,渾身暖和,祛病禦寒以及祈求來年有個好兆頭。

  • 6 # 青林223646642

    冬至,故名思義,就是就是冬天季節已過渡到了極點,再過一節一氣,就到立春了。這種民間常說的話,似乎也有些道理。此外,還有一個不在二十四節內的,那就是“交九“,冬至交頭九,俗言“頭九封湖二九開,三九封湖等春來”,還有“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一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路上行人脫衣衫,九九八十一,家裡做飯田裡吃”。這些農諺都在說明氣候的變化。

    根據”京房十二闢卦,冬至當是十二闢卦中的第一卦。冬至一陽升,其卦名為《地雷覆》,五陰在上,一陽在下,象徵了一陽復始,從此逐漸陽氣漸升。從此桃、杏、李等早春花木之花蕾將逐漸圓鼓,雖風雪嚴寒,也擋不住蓄勢待發的生機。冬的至陰漸消,春的陽氣漸長。在此時,人的新陳代謝也逐漸增強,老皮逐漸退去,所以要常洗澡,要不然衣服上愛遺留些碎皮屑,多喝水多運動,這也是未成年人長身體長個頭的大好時機。

    舊時代我們這裡有擺供敬天送瘟神的習俗,預示者陽氣復生陰氣漸消,舊運已終,新運已生,藉此把一年的晦運送走,提前接來新一年的吉慶。這一天要吃餃子,像徵著家人團圓,不凍耳朵。的確,這應該是不平凡的節氣。相傳,這天栽的香椿樹,還格外地香呢!

  • 7 # 為生活拼搏的小夫妻

    回答這個問題要先說一下我的地域。我的老家位於河北和山東的交界處,在我們老家冬至的到來就以為著開始數九了,最冷的日子到了。冬至當天要吃餃子。不然要凍掉耳朵的。好像就是這樣。

  • 8 # 驛客

    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今年又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題記

    時光荏苒,季節輪換,轉眼又是一個冬至。冬至,一個進入深冬的節氣。俗語:天不長不冷,天不短不熱。此日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北半球白晝最短,北半球極夜,南半球極晝,其後Sunny直射位置向北移動,白晝漸長。長江以北真正的寒冷季拉開了序幕。

    節氣對於農民來說,重要性不言而喻,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是農耕文明的智慧結晶。冬至,二十四節氣之一,有其獨有的屬性和意義;是傳統農業生產收穫後,從事農事的人們藏納、休養生息的時日。

    冬至這一天,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包餃子,喝羊肉湯的習俗。據史書記載: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飢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隻“嬌耳”,一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在過去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透過節日告訴提醒人們:從現在開始,要在心理上,飲食上等方面做好禦寒保暖的準備。所以,冬至,是中華民族傳統裡一個特別暖人的節日。在這個節日裡,那些還沒有團聚的家人會特別期盼奔走在外打拼的親人早點回家,那些漂白在外的人們也會格外想念家的溫暖。

    時值冬至,讓我想起了童年過冬至的情景:我的老家在魯南鄉下,冬至有喝羊肉湯的傳統。由於處於那個貧困的年代,老百姓連溫飽都是問題,遇到節日氣氛淡了許多,也使大人們遇節為難了許多。有一年冬至,母親把一隻養了多年已不下蛋的雞殺了,燉好後,把雞肉拆下,和大部分雞湯一起讓我給爺爺奶奶送去。母親又把雞骨頭放進鍋里加水再繼續燉,即使這樣母親也不捨得喝;用雞湯給我泡上煎餅,加上辣椒碎,我吃了兩大碗,吃的滿頭冒汗,那個香勁無法形容,直至今日我還對燉雞湯有著別樣的情節。

    又是一年冬至,我已參加工作,在一個叫做大宗村的地方,參加建設田陳礦。由我一位姓候的師傅,給我介紹了物件,也就是現在的愛人。82年的冬至,是星期三,在我去廣播室送廣播稿時,她送給我一件自織的駝色毛衣,我穿了許多年。後來才知道,這一件毛衣是她邊學邊織的第一件,織了拆,拆了織,織了 半年,付出了多大的辛苦,現在我還珍藏在衣櫥裡。

    這兩件事情,每至冬至都歷歷在目。

    在這樣的日子,受到親人和別人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幫助和關心,都無異於雪中送炭!人生慢慢,世事無常,我們每個人都終會有些日子就像置身冬至一樣日子艱苦難熬。同時,在這樣的境遇裡也會特別銘記那些有恩於自己的人,有恩於自己的事。

    冬至過後,召示春天已不遠了。杜莆在詩中寫到:“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在冬至特有的寧靜中,將自己盡情釋放,把曾經有過的不快封存,永不開啟;將美好的記憶貼上精緻的標籤,欣賞時要提醒自己,幸福就在身邊守候。不忘初心,珍惜當下。

    年年冬至,今又冬至。

    2019年冬至   

  • 9 # wjzf飛哥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冬至又被稱為“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餘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祖等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冬至北方地區家家戶戶要吃餃子。

  • 10 # 露珠裡的小草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冬至,鬥指子,太陽黃經達270°,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古時民間有在“八節”拜神祭祖的習俗。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在中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至今仍延續冬至祭祖的傳統習俗。在中國北方一些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 11 # 蘭竹944

    冬至,意為者真正寒冷開始了,我們這裡冬至必吃水餃,古語說,不吃水餃,凍掉耳朵,這話有點過,但吃水餃對過去的人來說,意謂過年,舊社會有時過年也吃不上餃子。

    還有一種說法,冬至當日回三刻,天短到頭了,從冬至開時,天會慢慢變長。

  • 12 # 手機號183283一片夕陽

    每年的十二月二十二基本固定每年的冬至到來,冬至到我們當地認為氣年冬天最嚴寒的時候開始,我從小就聽說這樣一段諺語,一九二九懷中插手,三九四九凍死豬狗,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說明初春以經到來,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擔,說明天氣開始熱,九九八十一莊稼老漢田中立,農民開始了春耕生產。當地還流傳這樣的說法,夏至至短,冬至至長,說明夏至過後,白天一天比一天短,冬至過後,白天一天比一天長。

  • 13 # 岑升廣

    華南地區有一句話,叫“過冬空,過年窮”,知道是什麼嗎?還有不少地方的民間民俗稱“冬大過年”的說法。所以,過冬至是一個非常喜慶,非常熱鬧的日子。

    冬至是一年當中日子最短的一天。

    易學雲:冬至是農曆廿四節氣之一,時間在每年的陽曆十二月廿二日前後,當時是Sunny直射南迴歸線(南緯23度至26度)地處北半球的中國,白晝最短,夜晚最長。從冬至之日算起,每九天為一個“九”叫“數九”。一直數到九個“九”共八十一天。三九是從冬至開始第三個九天開始,也就是從冬至後第十九天開始至廿七天為止,是為“三九”。這一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 14 # 精彩搞笑影視君

    冬至說明這一年馬上要接近尾聲,冬至吃個餃子不凍耳朵

  • 15 # 馮老漢1

    冬至數頭九,冬至十天陽曆年

  • 16 # Jln933588

    冬至這天天最短,也是數九的開始,這天許多家庭要吃餃子,這是生活習慣。

  • 17 # 北斗星1740

    冬至到,少陽長。地球上陽氣開始上升,萬物初醒,人們開始謀劃明年的方向。

  • 18 # 紅旗渠之俊

    科學是說白天與夜晚一樣長,方言是吃餃子,冬天不凍耳朵

  • 19 # 開心的Vlog

    冬至吃餃子,吃了餃子不凍耳朵,這是北方的習俗。冬至開始數九,冬天最冷的時候開始了,九九八十一天,冬天就算過完了。冬至這天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

  • 20 # 元翔國學風水

    每年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時間最短的一天,俗語有:“冬至最短,夏至最長”的說法。冬至一般在公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在中國古代對冬至很重視,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而且有慶賀冬至的習俗。冬至亦是一年陰轉陽的開始,故這天是比較冷的一天,同時也是過了這天,白天會一天比一天長的開始之日。由於是陰陽轉換季,有的地區亦會在這天進食有溫補功效的羊肉。在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理論中,冬至是陰陽轉化的關鍵節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一不是說只有一天嗎?為什麼今年放五天假?員工任務完不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