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月1日湖南張家界。一12歲女孩留紙條離家出走。女孩稱自己成績雖然前列,但很少拿第一第二,因此媽媽經常說她不爭氣。而且父母工作非常忙,很少陪她,也不許她出門玩。她心裡難受故離家。父母表示將糾正教育方式。詳情戳:https://m.sohu.com/a/332050677_260616/?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6
回覆列表
  • 1 # 五道口的顏學姐

    每次看到這種新聞就很痛心,父母不懂教育,害了很多孩子。

    許多父母愛用別人家的孩子來激勵自己家孩子:你看看,小明,考試考了一百分,你怎麼只考95分?小梅,做作業特別快,你怎麼做了一個小時還沒有做完?家長以為透過貶低自己的孩子,能讓孩子知恥而後勇,能奮發前行。而結果往往是相反。

    心理學家已經證實,學生對自己能力的信心會影響他們的認知水平。就是心想事成。如果你天天對孩子說,你一定行,我相信你,你不會比別人差,功課一定會學好的。大機率小孩就會學好。如果你天天說,你就是很笨,學得很慢,記性不好。大機率小孩就會笨。當她認為自己笨時,她的認知能力就會急劇下降,來符合笨的形象。

    如果父母用貶低式語言來教育孩子,這種羞辱會讓孩子產生一種羞恥感,甚至罪惡感,覺得自己差勁,對不起父母。這是一種靈魂的病,把孩子的內在給割裂開了。孩子當覺得自己很差時,就不敢面對真實的自己,會造一個虛假的自我,由此會引發很多精神問題,比如逃避、強迫性行為……

    那為什麼父母愛用這種貶低式語言來教育孩子呢?這本書裡也講到了,從這個新聞裡也看到了,父母能力很差,忙於工作,不能陪伴,我惡意地揣測,也不會陪伴孩子,更不用說精神上的溝通,於是用羞辱性的語言來控制孩子。因為孩子覺得自己不行時,會對父母更為服從。

    新聞中的這位女孩12歲,在青春期,青春期會有更多的能量,她發現了父母行為的不當,於是開始反抗。這應該是好事,表明孩子沒有完全失去自我獨立的精神。

    如果父母真心覺得原來的教育方式不對,那麼請尊重孩子,坦誠自己的水平也不夠,我相信父母當年上學時成績不會太好,相信孩子能搞好學業。按說,名列前茅已經不錯了。至於陪伴,估計也不行,給孩子找幾個靠譜的同學,讓孩子跟她們玩,給她一定的自由度,否則更激烈的叛逆還在後面。

    總之,我對父母有多大改觀不太報有希望,投胎是個技術活。

  • 2 # 楊鍋來了

    假期前我教學的是畢業班,很多孩子面臨著升學問題,從家長當中體現出一種焦慮情緒!

    我們班有一個男生成績還可以,但是有些時候起伏比較大,但是他父親特別著急,每一次考試可能都會訓上他1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都可能。孩子越來越大嘛,訓久了可能就會產生抵抗情緒,叛逆心理也出現了,所以他們之間交流都非常困難!

    這個家長就經常和我交流,讓我幫幫他讓我,多提醒孩子,認真學習,不要辜負父母的希望。

    父母的焦慮我也能夠在這個孩子身上得到體現,每一次測試的時候他都做得很謹慎,每次交卷的時候它都是最後一個交,生怕某個地方由於自己粗心大意做錯了,導致分數變化比較大,回家被父母訓。

    所以我把孩子這種反映告訴了家長,我說你們家長的因素,導致孩子現在這種狀態不怪孩子。因為你們逼得太緊了,偶爾分數上下波動一下也是很正常的。

    不過孩子還是非常聽話的,我跟他講,你要理解父母的焦慮啊,畢竟馬上要升學了,很多學生和家長都在拼盡全力去選一個好的學校,他們也希望你有一個好的學校可讀。但是這些學校也是需要成績的。同時我也認為你還是可以,你還是做得非常不錯,至少要肯定他。

    當然我也很坦誠的和他說了,我們要改變父母的觀點,可能目前是比較困難,但是我們可以用理解的心情去體諒我們的父母,主動和父母交流,說說你最近的學習情況,可能會遇到什麼情況以及你是否解決沒有?我相信以後與父母多交流一點,也許他們就不會對你施加更大的壓力,不管怎麼樣,我們的父母都是特別愛我們的,我們會不會因為我們自己跟父母頂撞或者發脾氣,或者不理解父母,讓你自己的父母傷心難過?時間久了,他們可能得了疾病比如焦慮,你願意嗎?他當然說不願意。

    同時我也在父母焦慮的時候告訴他們不要給孩子施加更大的壓力,他不然他們做任何問題的時候,左手做做戰戰兢兢,他們首先會考慮到父母可能會不滿意而有所顧忌,不能放開手腳的去輕鬆的應對每一次測試每一次考試。由我在他們之間進行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和關係逐漸有所改善。記得要畢業的時候,那個男孩對我說,楊老師你說的都是對的,我發現我按照你說的去做了,我就沒有再受到他們更多的壓力,但是還是有,但是比以前少的多了,我也更輕鬆了,學習起來更得心應手了。

  • 3 # 小Z老師教育經

    “貶低式教育”和“賞識式教育”是兩種相對立的教育方式,很難說哪種方式是對的,哪種方式更加優越,因為每個孩子不同,適合的教育方式也不同。

    賞識式教育適合自身缺乏自信,需要認同感,強烈需要引起別人重視,需要得到賞識,越表揚越優秀的孩子。

    以最近大火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為例,就可以看出賞識教育對一個孩子有多麼重要:眾人都誤解哪吒為妖魔,唯恐避之不及,而哪吒見狀怒火中燒,鬧得雞飛狗跳,百姓見了他逃得更快,深信他是魔丸轉世無疑。哪吒受到眾人排斥,心情鬱悶自暴自棄,為了發洩他乾脆做出一些觸犯眾怒的事情,令眾人更加怕他、恨他。哪吒之母殷夫人心疼兒子,不想兒子就此消沉下去,她拼盡全力想幫兒子立地成佛。於是他和丈夫以及太乙真人告訴哪吒,他並不是魔丸轉世,而是靈珠轉世。在父母的安慰下,哪吒逐漸轉變,想像父母一樣,做一個降妖除魔的英雄,可是在一次水怪襲擊過程中,哪吒出面相救卻被人誤解,大家都說是哪吒抓了小女孩,都叫他妖怪。哪吒又一次被激怒,正要發作禍害人間,哪吒父親李靖教導他:“不要管別人說什麼,你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哪吒受此激勵,在申公豹唆使敖丙對付陳塘關的時候,拼盡全力保護父母和百姓姓名。但在哪吒有機會刺死敖丙的時候,他放過了敖丙,他說敖丙是他唯一的朋友。後來三年期限一到,天雷降臨,哪吒遭受滅頂之災,敖丙見狀也加入拯救哪吒,哪吒的師傅太乙真人也

    加入其中,最後魔丸和靈珠合體,靈異事件發生,哪吒獲救。敖丙深感沮喪,說自己是妖魔出身,永遠是異類,哪吒用父親的話鼓勵他,不要管別人說什麼,自己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敖丙釋然。由此看來,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力量無窮,在哪吒身上可以看出賞識教育的重要性,幾乎改變了哪吒一生的命運。打破偏見,被理解、被認同、被賞識是哪吒一直追求的,而他的父母正是抓住了這一點,選擇了鼓勵兒子,讚揚兒子,不斷給兒子大氣,哪吒最終才得以立地成佛。

    大多數孩子都是“順毛驢”,適合賞識式教育。而有些孩子卻不適合賞識式教育,因為有些孩子性格外放,表揚多了容易“飄起來”,容易驕傲自滿,這樣就不利於孩子成長。所以這種孩子我認為更適合“貶低式教育”,適當的打擊反而是這類孩子進步的動力。以我家孩子為例,她從小學習就比較輕鬆,考試成績一直保持在全校前五名,而孩子自己也比較有優越感。我對她的要求就比較高,每次考完後她拿著卷子回來向我報喜,我總會說,嗯,這次考得不錯,不過離滿分還有差距,如果你再細心一點,或者再努力一點,你就可以考滿分了。孩子雖然心裡不是很高興,但也會認同我的說法,會反思自身的不足,力求更加完美。就這樣從小學到初中,我一直對她要求很高,有時提出的要求甚至超越她的實力,比如到初中後,她考上的是一所市裡的重點中學,一開始在全校排名二百名,我就鼓勵她,你有實力,希望下次能考到前一百。結果孩子考到七十多名,我分析了她各科的成績,比如英語滿分120,她考了117,我說你看你再細心一些,就可以拿單科滿分了,如果你多考這3分,你的排名就進前五十了。孩子連連點頭,表示下次一定會進步。下一次考試,她考到了年級第十名,各科成績已經非常優秀了,但是我依然和她分析了各科的不足之處,每一科都有一兩分的失誤分,我說如果你避免了這些不必要的失誤,是不是就可以排到第一名了呢?就這樣我把一個全級排名200的孩子,打擊成了全級第十,在初三階段這個進步是非常難得的。但是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適合“貶低式教育”,留學美國的女博士因為母親的一句“你以為你做得很好了嗎?”憤然從陽臺跳下結束了年輕的生命。題中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父母的肯定和鼓勵,憤而離家出走。這些都是教訓,提醒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因材施教,選擇適當的教育方式,既要嚴,也要寬,既要有表揚,也要有適度的打擊。具體怎麼掌握那個度,要看孩子的個性如何,看孩子的需求如何,看孩子的接受能力如何。不能一味兒表揚,會把孩子寵壞,喪失進取心,也不能一味兒打擊,會使一些孩子喪失信心,一蹶不振。

  • 4 # 愛河北人

    ”你怎麼這麼笨,看看人家小明如何如何。“

    ”媽媽,我考了98分“

    ”怎麼才考98分,那2分怎麼丟掉的,你就不能上點心嗎?“

    ”你怎麼什麼都不會,笨得像牛一樣。“

    ”和你爹一樣,沒出息。“

    這,就是貶低式教育!在這樣的父母的嘴裡,永遠是別人家的孩子最好,自己家的孩子要麼是最差的一個,要麼就是差那麼一步。即使是考個好成績回來,迎接的也是埋怨聲,帶來的也是唉聲嘆氣。

    那麼,這種貶低式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什麼負面影響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首先,極易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孩子的所作所為長期難以得到家長的肯定,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什麼也做不好,這樣,下一步做事情的時候必然會畏手畏腳,小心翼翼,不敢跨越雷池。時間長了,長期的壓抑,必然會使孩子產生自卑心理。

    這種自卑心理會影響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比如學習,他會覺得自己腦子笨,因為媽媽天天說他腦子笨,說得多了,他就覺得媽媽說的或許是對的。對於稍微難一點的題,他就沒有勇氣思考。他會認為自己是沒有能力去解決難題的,解決難題那是媽媽嘴裡的好孩子才能做出來的,自己是個低能兒,沒有必要去探索。

    比如與同學相處,他就會覺得自己低人一頭。因為在媽媽嘴裡,那些孩子都是非常優秀的,只有自己是劣種,爹就是個窩囊廢,我也是個窩囊廢。所以,我對同學,只能是仰望著,只能是低三下四。

    比如,做其他事情,因為擔心媽媽會訓斥,也總是難以做好。他們總是帶著一顆忐忑的心做事,因為稍稍不慎,帶來的必然是一頓臭罵。

    第二,壓抑的家庭氣氛,難以培養出活潑自信的孩子

    在孩子面前總是繃著個臉,動不動摔盤子打碗,家裡始終籠罩著一種恐怖的氣氛。在這種氣氛籠罩下長大的孩子,很難變得活潑開朗起來。

    即便是孩子本身的素質比較好,智商比較高,學習成績也是非常好,最後也考上了理想的學校。但是,並不等於就成功了。有的時候表面的自信掩蓋不了內心的自卑和空虛,他們可能會在突然的時候爆發出來,讓你猝不及防,也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舉兩個例子。

    一個是今年剛剛抓獲的北大學生吳謝宇,這是一個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學生。就是在北大,學習成績也是非常優秀的,而且體育方面也是很好的。在大家的眼裡,這應該是一個完美的教育案例了。但是,就在幾年前,這個孩子殘忍的將自己寡居的母親殺害,並且肢解。

    一個是西安交大高材生周凱旋,2018年6月,親手將自己高中的好友,中科大研究生謝雕殺害,原因是,謝雕在幾年前勸說他應該努力學習爭取考上研究生,因為話重了一點,就耿耿於懷,不能解開,最終爆發了慘案。

    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個強勢的媽媽和不斷實施的”貶低式“教育,在長期的貶低過程中,這些高智商的孩子往往能夠起到激將作用,學習會越來越好,但是,難以培養出性格健全的孩子,他們虛偽的表面之下有時候會隱藏一顆醜惡的心,而且往往不容易顯露出來。

    那麼,這種壓抑式的貶低式教育如何才能改善和糾正呢?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進步之處,捨得表揚

    即使孩子很差,那也沒有辦法,怪也怪你倆的基因不咋地。作為家長一定要善於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並且使其發揚廣大,孩子就會越來越自信。這人一生出來就是帶著飯碗出來的,誰都餓不著。所以,孩子可能學習不好,但是絕不是就是一點出路也沒有了。

    我三十年前的一個班的學生,特別優秀的考上了中專學校,上班後不久,企業破產,有好幾個下崗了。有一個學生中專高中什麼都沒有考上,學了個廚師,現在開著一家非常大的飯店,成為當地數得上的富戶。

    孩子有長處就得表揚,有進步就得獎勵。這樣的孩子會發展得越來越好,他們會在表揚和鼓勵中發現自己,提高自己,不斷攀登高峰。

    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能,勿強與人

    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讓別人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情,也不要強求別人去做。

    自己五音不全,非要讓孩子音樂方面學到什麼程度;自己上學時候倒數第一,非要讓孩子考全班第一。你以為那麼容易嗎?

    凡事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當你讓孩子做一件事情的時候,要想一想,如果換成是我,能不能做到呢?比如,放假了,你想安排孩子參加補課,連續安排了6個小時的課,你得自己想一想,看看如果是自己能不能堅持,然後再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你再確定怎麼安排,而不是隨心所欲想怎麼安排就怎麼安排。

    要知道,其實每個人的承受能力都是差不多的。

  • 5 # 盧十安

    父母用貶低式的語言去教育孩子,其實是很愚蠢的,不僅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還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傷害親子感情。

    從案例中看,女孩的成績名列前茅,由於看出孩子是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媽媽沒肯定她的付出,依然覺得她不爭氣。12歲是一個容易叛逆的年齡,這個時候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但從介紹中看出,父母很少有時間陪她,這是導致她離家的其中一個原因。

    原因二,父母要求過高,雖然女孩成績前列,但媽媽依然覺得她不爭氣。這無形中也讓孩子的壓力增加,覺得就算自己怎樣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故鬥氣離家抗議。

    原因三,家庭語言暴力其實是最傷害孩子的,在家裡感受不到溫暖,只好去外面找了。

    在《少年說》中有這樣一個案例:一位女孩哭著向媽媽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媽媽,您總是說誰誰成績好,誰誰拿了第一,但您怎麼就看不到我的努力呢?”

    女孩的媽媽是這樣回答的:“我這樣說的原因,其實是想激勵你上進。”

    這時女孩哭得更傷心了:“我說過激將法對我沒用,你怎麼還一直在說?我真的已經很努力了,你為什麼一定要把我和別人比?”

    我不知道這位媽媽聽到女兒這番心裡話是作何感想?“別人家的孩子”一直是很多人成長中的“痛”,既然自己成長中已受過這種“痛”,就不要再把這種痛強加在下一代上了。

    希望所有父母都能看到自家孩子的付出,認可孩子的努力,鼓勵與認同比“貶低式教育”更有效果。

  • 6 # 許多分

    在中國家庭中,家長與孩子對話的結果往往是“噎死孩子、憋死孩子、急死孩子、嚇死孩子”。事實上,大量的兒童心理問題就源於父母不恰當的語言表達以及因此而生的誤解與矛盾。在持續的“語言軟暴力”環境中,這些心理問題有可能被延續、固化甚至激化。

    其中,“貶低式教育”是被很多家長管用的“伎倆”,那麼為何貶低式教育被中國家長慣用呢?

    原因一:認為貶低孩子就是一種激將法,能喚起孩子的鬥志。

    其實這往往是家長一廂情願的想法,能否把孩子的“將心”激出來尚未可知,但孩子的“挫敗感”可是被家長激出來了。

    原因二:家長認為貶低孩子是一種謙虛,防止孩子產生驕傲自滿的情緒。

    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謙虛一直是我們保有的品質。不過家長把貶低孩子當成一種謙遜,其實是極其錯誤的做法。孩子的自信心會在家長的一次次貶低之下失去,自卑感和挫敗感一直充斥著孩子的內心,在這樣的心境下長大,如何讓孩子內心強大?

    貶低式教育的危害有些是顯性的,伴隨孩子一生,有些卻是隱性的,不知在什麼時候會突然爆發,造成嚴重的後果。

    1、貶低式教育會讓孩子變得不自信

    家長總是對孩子批評和挑刺,長久下來會讓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優點,從而認為自己全都是缺點,對自己也是持否定的態度,這就是孩子的不自信。缺乏自信的孩子無法獨立完成一件事情,他會認為自己做不好,瞻前顧後,畏首畏尾。

    2、貶低式教育會讓孩子變得孤僻自閉

    家長的不斷責罵會讓孩子情緒壓抑,壓抑的情緒得不到釋放,孩子就會抗拒與他人交往,從而形成孤僻自閉的性格。孩子缺乏人際交往的經驗,又進而導致孩子缺少朋友,惡性迴圈下來會讓孩子徹底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

    家長在與孩子交流時應該避免貶低式教育

    1、跟孩子溝通時要有耐心

    孩子犯了錯,家長不要一味地責罵。家長應該耐心地給孩子分析錯誤在哪,然後教會孩子如何去改正,還要教會孩子應該如何避免類似的錯誤。心平氣和地說道理有時會比狂風驟雨似地責罵效果更顯著。

    2、對孩子多鼓勵少貶低

    3、與孩子交流要注意語言的藝術

    俗話說“惡語傷人六月寒”,父母用嚴苛的語言,只會讓孩子感到倍受打擊,甚至失去了再次努力的動力。反之,父母能用春風化雨般地語言來鼓勵孩子,他就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4、避免用“對比式”的話語教育孩子

    父母最喜歡用“某某某”來跟孩子比較,把別人當成孩子的榜樣,認為別人很好就是自己的孩子不好。孩子其實最反感這樣的教育,家長用這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是收不到任何效果的。

  • 7 # 孖無悔觀教育

    編者按:湖南張家界12歲女孩8月1日留下字條離家出走牽動著很多人的心。字條用稚嫩的筆跡寫下幾行發自內心的吶喊:“自己考試成績數一數二,但是總是被父母數落說不爭氣,又因父母工作忙很少有時間陪自己,還不給出去玩,怎麼也想不通,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這就是她離家出走的理由。

    12歲的女生還不懂什麼是“生活”

    在我們成人看來,以這樣的理由離家出走實在是太幼稚太不懂事了。但是,回想起來卻也很合理,她真的還只是個孩子,12歲的女生又懂得什麼叫“生活”呢?這樣的女孩其實還有很多,在搜尋欄下輸入“12歲女生離家出走”的關鍵句,相關12歲女生離家出走的資訊多達幾百條。

    “貶低式教育”無處不在

    “ 貶低”解釋為“故意降低應有的評價。”,“貶低式教育”多指家長故意或者無意的貶低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們“知恥而後勇”。常見的“貶低式”的話相信誰都已經體驗過。比如說:“小明考試得98分,你看看你才考得80分,還讀什麼書,乾脆回來打工吧!”,“你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今後做什麼吃啊?”,“你不是學習的料,回家養豬吧!”……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就會常常聽見家長們這樣訓斥他們的孩子,“貶低式教育”無處不在。

    家長“望子成龍”的同時不要忘了自己以前也是“一條蟲”

    “望子成龍”是每一個父母的最大的期待,然而“望子成龍”沒有錯,錯就錯在家長忘了自己曾經也只是“一條蟲”。家長以“貶低”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但沒達到理想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加速向反面發展。如果一個孩子在每一次的拼搏中取得的一點來之不易的成就,不僅不得到家長色彩斑斕的獎勵,也沒有真誠的讚美,還只有冰冷的諷刺和貶低,孩子將會被打擊成什麼樣子?相信就連家長本身也無法接受這樣的心靈摧殘。

    “貶低式教育”給孩子帶來不可磨滅的心靈摧殘

    有人曾做過這樣的一個有趣的實驗,實驗拿兩盆幾乎一模一樣可以開花的植物放在兩間房間裡,其他條件都一樣。一盆花每天都聽著動聽的音樂,還有人給那盆花說了很多讚美的話,過一個月後,這盆花竟然提前開著鮮豔的花朵。另一盆花,整天聽著噪音,還找人天天辱罵貶低它,不出一個月,這盆話竟然忍受不了辱罵而變得無精打采,不久就奄奄一息。植物都如此,何況一個還不知生活有什麼意義的12歲女生呢?

    “貶低式教育”不可取,多嘗試讚美和鼓勵

    有人說“孩子都是別人家的聰明,自己家的越看越不順眼。”,殊不知“人比人氣死人”,自己的孩子再怎麼沒用也是自己培養出來的,能怪誰呢?家長拿自己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的時候,何曾想過自己有沒有別人家孩子的父母優秀呢?

    俞洪敏還曾說過:“有家長因為孩子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值,竟將孩子逼成精神分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也沒有同等優秀的孩子。所以,希望為人父母需要自我反省,者不要在“貶低式”的教育上越走越遠。多多讚美和鼓勵自己的孩子,多用積極的眼光看孩子,不要總是看到孩子的缺點,他努力進步的樣子卻被完全忽略,更不要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不是沒有一點用處,而是缺少一雙發現的眼睛。

  • 8 # 老穆說語文

    老穆有話說

    老穆從小就受到了“貶低式教育”,母親總是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這讓當時的“小穆”心裡很不舒服!

    小穆是個不服輸的孩子,自尊心很強,於是就努力學習,決定用成績去征服母親。

    經過自己的努力後,經常考班級第一,從那以後,母親再也不說小穆了!

    但是,在我們的實際生活中,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像小穆一樣堅強!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班級第一,在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呢?我想,只有改變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了。

    老穆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一湖北宜昌女孩,小升初畢業後,由於不滿父母平時的責怪,偷偷購買了火車票,決定前往成都!

    父母究竟犯了什麼錯誤,讓孩子這麼傷心呢?老穆總結如下:

    【1】女孩母親過於追求完美,忽略了女孩努力的過程!

    【2】女孩常年得不到母親的表揚,產生自卑、厭學、壓抑心理。

    【3】父母平時工作忙,缺乏與女孩溝通,容易造成心裡隔閡。

    【4】父母過於擔心孩子,因而不允許她出門,從而導致她沒有玩得來的朋友,心情很壓抑。

    一次偶然機會,小女孩在網上看到了成都的簡介,於是便產生了離家出走的想法,購買了宜昌東至懷化的K1473次車票,準備到懷化後再轉乘K192次列車前往成都,遠離父母。

    幸好小女孩得到民警的幫助,沒有出事。父母接到孩子後,也表示願意改變教育方式!

    (一)貶低教育,容易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心情壓抑。長此以往,不良情緒得不到宣洩,孩子容易走極端,做出令家長意想不到的事情!(二)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

    父母的鼓勵,就猶如Sunny一般,讓孩子茁壯成長!

    試想一下,倘若孩子頭頂都是烏雲與陰霾,孩子能健康成長嗎?

    (三)父母不要總拿別人家的孩子說事,這種“長他家孩子威風,滅自家孩子士氣”的做法不可取!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太多這樣的家長了,老穆奉勸有這種想法的家長,必須及時做出改變,否則,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結束語】什麼是好?考滿分就是好?每次考第一就是好?……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只關注孩子的成績,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否則,你是要後悔的……

  • 9 # 全腦開發程老師

    8月1日,湖南張家界的一名12歲女孩留下一張紙條後離家出走。出走的原因很簡單:父母很少關心她,除了她的成績。儘管他的成績在也是名列前茅,卻很少拿第一第二。因此媽媽經常說她不爭氣,也不允許她出去玩。

    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動物叫做“別人家的孩子”

    相信大家經常會聽到這樣一次詞語“別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對於學生或者是剛參加工作,每個月賺的錢不是很多的時候,經常會聽到父母說“別人家的孩子考了多少分,得了多少名”或者是“別人家的孩子一個月掙多少錢”之類的話。

    我還記得當年我初二的時候,基本成績都是在年級40~50名之間徘徊。初二的第一個學期期末考試直接衝到了年級第10名,還得了個三好學生的獎狀。

    但當我興高采烈地拿著成績單,拿著獎狀到父親那裡顯擺的時候,迎接我的卻是冷冷的一句話“又不是前三名,有什麼可嘚瑟的!你們班的那個小王,考到年級第一名也沒見像你這樣。”瞬間我的心情就從炎炎夏日進入了寒冷的冬天。有一種想要跳樓的感覺。

    這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現狀!

    當孩子考試失利的時候,有點沮喪的時候,會聽到“我就知道你考不好,平時吃那麼多就長了肉,一點腦子都不長。”;

    當孩子考試有進步,想在父母面前贏得讚美和鼓勵的時候,會聽到“你這次考試排名才20名,你看人家XX,再看看你!”;

    總之在父母眼裡,孩子的成績就像是星星,缺點就像是太陽,太陽一出來,所有的星星都看不到了。

    這就是很多家庭奉行的“貶低式教育”,當家長沒有辦法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沒辦法向孩子表達出讚賞,反而總是用“貶低”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來“刺激”孩子的時候,卻沒有發現孩子內心想要求上進的小火苗所發出的光芒正在逐漸減弱,那脆弱的小心靈像被刀割一樣。

    有些承受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內心就會有種感覺“反正我怎麼做都做不好,怎麼做你們都不滿意”,以至於產生輕生或者離家出走的念頭,正如張家界的這位12歲的小姑娘一樣,因為父母總是貶低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閃光點,在內心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從而選擇離家出走。

    家長需要學會讚美孩子

    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優秀?很多家長都希望獲得這樣的方法,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也會為此找很多的書籍,找很多的專家。其實,有一個非常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讓孩子變得更優秀,這個方法就是讚美。

    “讚美”覺非我們通常所見到的讚美,比如說“這個孩子很聰明”或者“這個孩子很能幹”、“這個孩子好漂亮”之類的泛泛的讚美,而是有指向、明確的讚美。

    美國通用公司是世界500強的公司(還是屬於最前面的那種),Quattroporte傑克韋爾奇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一個傳奇型人物,也寫了很多的書籍,但有誰知道這位商業領袖小的時候有口吃的毛病呢?

    傑克韋爾奇小時候就有口吃的毛病,雖然想努力矯正,但是卻收效甚微。因為這個毛病給他幼小的心靈蒙上了一層陰影,他深感自卑,變得沉默寡言,害怕與人交往、

    因為口吃,他經常受到同學們的嘲笑,所以無論什麼場合,他都儘量閉嘴,不輕易開口說話。但是當他和母親說到自己的遭遇時,母親卻告訴他“孩子,沒什麼大不了,只是因為你太聰明,你的嘴巴沒辦法跟上你聰明的腦袋而已。”

    母親的話給幼小的韋爾奇很大的動力,從此以後,雖然他的口吃仍然會被別人嘲笑,但他卻不會因此而自卑。在他的自傳中談到“迄今為止,那是我聽到過最美妙的一句話,也是母親送給我最偉大的一件禮物——自信。”

    就是因為這樣一句簡單的話語,伴隨著一個羞澀、自卑的男孩成為了美國通用電氣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CEO!

    “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孩子自信滿滿,關心孩子的生活和心理健康,是每一位父母都需要做到的。

    加強陪伴,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2017年初,在《中國詩詞大會》上一舉奪冠的武亦姝,今年以613分的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成為了大家嘴中的豔羨不已的“別人家的孩子”。

    但又有誰知道,為了孩子的成長,武亦姝的父母很小的時候就帶著孩子讀《二十四史》和《山海經》。每天下午4點開始就放下了手機,和孩子一同讀書,10餘年的陪伴、十餘年的努力,培養出了優秀的武亦姝。

    就像武亦姝媽媽說的那樣:“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拼爹媽!”

    這裡所說的拼爹,絕非是“我爸是李剛”石磊的比拼,而是比拼父母的觀念、生活方式、教育方式。

    烏克蘭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教育孩子、命令孩子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中的每時每刻都是在教育。”

    縱觀千百年來的優秀人物,哪一個背後沒有父母的辛苦陪伴與付出?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經說過,自己最驕傲的一件事情,就是自己從議員到總統,無論處於什麼樣的位置,無論多麼忙碌都會陪伴在大女兒瑪利亞的身邊,還經常帶著兩個孩子去書店,陪她們讀書。

    “我不會做一輩子的總統,但我一輩子都要做一個好父親!”正是因為有了奧巴馬優質的陪伴,大女兒瑪利亞如願考上了哈佛大學。

    結束語

    李嘉誠先生曾經說過,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遺憾。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的要求其實很單純——陪伴和鼓勵,當他們跌倒的時候,我們為他們伸出幫助的手;當他們取得一點進步的時候,我們為他們露出燦爛的笑容,豎起讚賞的拇指;當他們失意的時候,我們為他們說出鼓勵的話語,讓他們感受到我們的愛,讓他們能夠鼓起勇氣重新站起來,去迎接未知的挑戰。

  • 10 # 自在人生wub

    “貶低式教育”讓12歲女孩離家出走

    8月1日,12歲女孩因不堪忍受家人的“貶低式教育”,留下紙條離家出走,在乘坐火車前往成都時被張家界站派出所民警暖心勸回,與家人重新團聚。女孩曾告訴民警自己離家出走的具體原因: 自己成績雖然不錯,但很少拿第一第二,媽媽因為自己成績不夠拔尖,經常責罵她不爭氣;而且父母工作非常忙,很少陪她,也不許她出門,導致她沒有玩得來的朋友,心情很壓抑。偶然在網上看到了成都的簡介,便產生了離家出走的想法,於是便購買了宜昌東至懷化的K1473次車票,準備到懷化後再轉乘K192次列車前往成都,遠離父母。

    什麼是“貶低式教育”?為何會有“貶低式教育”?

    在筆者看來,所謂的“貶低式教育”,就是家長和老師不顧孩子的實際情況,看不到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和進步,而是對孩子一味地否定、不認可、甚至是故意打壓的一種錯誤與荒謬教育方式。

    產生“貶低式教育”的根源,筆者認為有三: ①缺乏有效溝通和交流。這是引發貶低式教育最直接、最普遍、最重要的原因,家長、老師與孩子之間存在溝通交流障礙,或者溝通交流不徹底,大人們往往會誤解孩子,對孩子形成不切實際、不正確的評價和看法。②教育理念陳舊和錯誤。這種情況多出現在家庭教育方式落後的農村家庭,錯誤地把故意貶低孩子看作是一種謙遜和美德,家長常常當作外人的面有意貶損孩子,否認孩子的優點和成績,不能理解父母苦心的孩子,特別容易誤解。③家長性格和心理存在缺陷。某些家長在教育子女問題上,存在病態的性格和心理缺陷,錯誤地認為孩子就不能表揚與鼓勵,否則就會“翹尾巴”驕傲自滿,因而就任性地一味打壓孩子,從來不認可孩子已經取得的成績與進步。

    “貶低式教育”會帶來哪些危害?家長還如何正確對待?

    貶低式教育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缺乏自信心,產生自卑感。家長的一味貶低,特別容易讓孩子喪失自信心、產生自卑感,不能正視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變得卑微與猥瑣。其二、沒有成就感,容易放棄理想追求。孩子不管怎樣努力,取得什麼樣的成績和進步,家長都視而不見,甚至全盤否定,讓孩子感受不到任何成就感,因而非常容易放棄自己的理想追求,自甘平庸。其三、喪失進取精神,對前途悲觀、失望,甚至絕望。家長的一味貶低,給孩子的最大傷害還在於,讓孩子喪失進取精神,萎靡不振,產生悲觀情緒,認為生活沒有價值,甚至產生絕望厭世情緒。

    貶低式教育後果如此之嚴重,務必要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吧!筆者也談三點建議:(1)樹立科學育兒觀,實事求是地評價孩子。在這個快速發展的社會,家長同樣需要不斷學習和充實自己,堅定樹立科學育兒觀,用正確的理念和方式教育培養孩子,促進孩子健康成長;同時,要實事求是地評價孩子的作為,既不誇大,又不貶低。(2)放低姿態,心平氣和地與孩子交朋友,實現有效溝通交流。家長要摒除錯誤的傳統陳腐家庭教育觀念,放下身架,誠心誠意地和孩子交朋友,真正瞭解孩子所思所想,實現有效溝通和交流。(3)關注孩子內心變化和需要,時刻給予孩子最真摯的愛。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性格與心理變化,給予孩子最及時的需要和幫助,給予孩子最中肯的評價和最恰當的鼓勵,而不是打擊和貶低。

    結束語

    透過12歲女孩因家長“貶低式教育”而離家出走事件,警醒我們家長,要特別注意保持好和孩子的有效溝通交流,把握孩子的真實想法,給予孩子恰如其分的評價,促使孩子健康成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輕舟已過萬重山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