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真善美之花
-
2 # 四維圈圈
傳統文化就是指人們思想,觀念,價值觀!
對社會來說道德能淨化人心,大家都身心和諧,民族能團結,有信仰,國家有力量。和諧能拯救危機。
開辦全球傳統文化學校,改良換種,重立文化的根,孕育為天地立心,為萬物開太平的種子。延續聖賢的命脈!
-
3 # 袁寶傑
傳統文化可以理解為為人處世的方法論。
IT行業認為演算法的平均生存週期為20年,注意是“平均”,有些很短,有些很長。在生存週期內的自然是優選演算法,可以繼續使用的。方法論也有類似的特點,所以其意義在於實用性。
相對應的,弘揚傳統文化,要先辨別清楚哪些依然優選,哪些該修正了,所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這個意思。找到優選的方法論並用於實踐,自然就能保持傳承,不必刻意扛大旗的!
-
4 # 尚有生活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經得起時代的洗禮,所謂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的內聖外王,短短數字,化繁為簡,概括了對人生境界的一種追求。中國哲學把複雜的東西簡單化,是一種辯證思維,辯證思維永不過時,只看有無慧眼識英雄,推廣傳統文化只需順其自然,有緣既可入世,無緣自然隱世。
-
5 # 福生無量1319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之源,是我們祖先留下的一份寶貴的遺產,是中華民族的根。
弘揚傳統文化要對傳統文化有正確的認識。中華民族歷經萬千年的對“幸福”的不懈追求,逐漸形成了“福祿壽喜財吉”的民俗傳統文化和儒、釋、道等博大精深的宗教文化,進而進化為今天的治世哲學。中國的文化、歷史發展歷程,就是中華民族追求幸福的發展過程。古代文明和現代文明一脈相承,文化和歷史是鑑證文明進步的軌跡,我們無法挽留逝去的歷史,但我們可以留住歷史給予我們的文化,歷史是路,社會是車,文化是車的動力。
鑑於此,傳統文化——我們祖先留給子孫的活寶,我們應該責無旁貸地傳承下去。
歷史是死去的無法改變的昨天,傳統文化是生於人類之始並可進化永生的。傳統文化有永恆的的生命力和誘惑力,不用刻意去弘揚,只要不去專注的破壞她,她就會很好的傳承下去。比如文化大革命的“破四舊”就是對傳統文化的極大破壞,給歷史造成了無法癒合的創傷。這麼大浩劫,也只是損壞了文化的軀殼,增添了世人的幾聲惋惜而已,沒能把文化抹殺,同時“破四舊”本身又形成了一種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成為文化的一場流行感冒。而後那些抗體(傳統文化的傳承者)與流感病毒做了殊死搏鬥,最終傳統文化迎來的依舊是生機勃勃的春天。
傳承就是弘揚。文化是以人的思想意識的變化而變化的,除了永恆的“福”文化,任何文化都有它的階段性,失去潮流價值的文化逐漸走向歷史的暗角。唐詩、宋詞應該說經久不衰的文化,但還是衰退了許多,原因是時代變遷,使其逐漸失去社會潮流性:唐、宋時期,文化娛樂比較匱乏,幾千年的文字成了當時文化推崇的主題,唐代作詩,到宋已發展到作辭,吟唱詩詞幾百年,把漢字研究到了極致,以至後世子孫都無法逾越,那是的詩、辭,相當於今天的流行音樂,李白、李清照相當於今天的周杰倫,隨便找個學生都能唱幾首周杰倫的歌,唐詩宋詞就要老師家長逼著背了。繼承發揚和遺棄是文化發展的正常規律。
傳承即為弘揚。祖宗留下的東西,絕不能遺棄,也不可能都擺在明面上。事實周杰倫的流行歌曲和李白的詩是血脈相連的祖孫關係,只不過是幾經繼承與發揚的唐詩罷了,為了能讓後人知道這是怎麼來的,就要把這幾經發揚的過程原原本本的傳承下來,這就是把傳統文化的各個階段性文化傳承下來,再讓子孫傳承下去,以至世界上唯一最完整的一部人類文明發展史,永遠的傳承下去,留給全人類一個最輝煌的傳統文化——中華文化。
如今已經不僅中國在關注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那神奇的誘惑力使全世界都在關注她,國內的國學熱,國際的孔子學堂,漢語熱,都是傳統文化的發展軌跡。
國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建立了保護機制,文化遺產正在得到搶救性保護。
奧運福娃,百家講壇,創意文化產業的興起等等都為傳承傳統文化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由以上內容得出結論:中國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血液,中華民族的發展歷程就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過程,只要保護好失去流行意義的文化遺存,中國傳統文化將會完整的,永遠的以中華文明的身份高高屹立於世界巔峰。
不要擔心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問題,中國傳統文化以獨特的魅力,受到全人類的推崇,已經成為世界共有的精神財富,她將一統天下思維,以原始共產主義,追求共有“幸福”而始,以世界大同(世界共產主義),擁有“幸福”而終。
傳統文化該如何弘揚?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無論輝煌,還是衰落,無論是強悍,還是軟弱,都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影響。然而,何謂文化?中國古人在《周易》中就有所記載:“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文明教化之義。而西方人定義:“文化是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和任何人作為一名社會成員而獲得的能力和習慣在內的複雜整體。”是為如今的文化之義。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我們的影響根深蒂固。無論我們現在和國際如何接軌,無論我們的生活裡有多少外來文化的影子,但只要是華人,就離不開中國傳統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然而,傳統文化該如何弘揚?弘揚哪些方面?正如只有正確認識我們自己,才能揚長避短一樣,只有認識剖析傳統文化,才能將傳統文化發揚廣大。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悠遠性和獨創性。中國傳統文化在歷史發展中沒有中斷過,是一環扣一環的連續發展的唯一的獨立文明。埃及文化因入侵者的變化一度希臘化,後羅馬化,再又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人的入侵而中斷;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巴比倫文化更是被赫梯滅亡,徹底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發展中從未產生過斷檔和空白。僅就文學而言,從詩經、楚辭、先秦散文、漢魏詩賦到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一脈相承。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就曾對中國傳統文化給予高度讚揚,他說:“世界上有古無今的文化很多,有今無古的文化也很多,而有古有今的文化則很少,像中國這樣波瀾壯闊的文化傳統簡直是獨一無二的歷史現象。”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穩定性和統一性。中國傳統文化在其歷史發展的長河中,逐漸形成了一個以華夏文化為中心,同時彙集了國內各民族文化的統一體。這個統一體發揮了強有力的同化作用,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時刻都未曾分裂和瓦解過。即使在內憂外患的危急存亡關頭,在政治紛亂、國家分裂的情況下,它仍能保持完整和統一,延續至今而能基本保持原貌。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相容性和再生性。中國傳統文化能夠兼收幷蓄,體現在諸子百家在爭鳴中能夠取長補短,相互融匯;漢民族文化能夠長期吸收周邊少數民族的文化;對外來文化也能夠敞開它博大的胸懷,有揚有棄的吸收、整合。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多樣性。中國傳統文化雖然是一個完整的統一體,但因中國地域廣大,民族眾多,所以內部的區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又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差異。
中國傳統文化的穩定和統一造就了它的悠遠和獨創,相容和再生造就了它的多樣。歷史上長期以來,中國一直是世界文明的先驅,領先世界文明發展的潮流,對世界的文明和進步做出了重大貢獻。時值今日,中國的傳統文化雖已衰落,但仍具有極其旺盛的生命力。該如何弘揚傳統文化,使其重放光芒?這就要從中國傳統文化的某些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入手,探尋其對人類世界的新的意義。
君不見,當今之世界,紛爭不斷,戰禍頻起。特別是伊斯蘭世界與基督世界的對抗,更是給世界各地帶來無窮災難。而中國傳統文化注重和諧與中庸,它不象西方文化那樣講求分別與對抗,而是主張“天下百慮而一致,殊途而同歸”,提倡在主導思想的規範下,不同派別、不同型別、不同民族之間思想文化的互動滲透,相容幷包,多樣統一。
君不見,當今之世界,“民主”“自由”漫天飛舞,政治動亂此起彼伏。同一國之民分立對抗,互毆不止,致使國家動盪不安,經濟每況愈下。這都是西方所謂“普世價值”之功。而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流傳至今從未中斷過,甚至在外族入侵時仍能保持自己的原貌,反而還給周邊族群以深刻的影響,不僅在於它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具有自己的特殊的政治觀和社會觀,還在於它存在一種超越國界、超越種族、超越意識形態,體現人類追求富足和人道主義的普世價值,那就是“仁”。它包括了對內的克己和對外的愛人,反映了人類寬以待人、相互諒解、相互忍讓、相互敬重、相互期許的仁愛精神,期望“泛愛眾”,人人和平相處,慈悲為懷,這才是人類應追求的幸福、安寧與和諧的普世主義精神。
君不見,當今之世界,環境惡化,天災不斷,資源近乎枯竭,全球危機已經顯現。科學技術高速發展,但卻造成人與自然的異化,人類與自然的搏鬥終於遭到自然的報復。西方的一些科學家把目光轉向中國,包括《老子》《論語》在內的中國經典受到重視。這種情況的出現,完全是由於處在科學發展困境的科學家們尋找世界觀啟發的努力,而不是由於什麼一時的感情衝動。1988年1月,全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在巴黎聚會,他們發表宣言說:“如果人類想要在21世紀活下去,必須回顧2500年,吸收孔夫子的智慧。”
然而作為處在社會轉型期的我們來說,如何弘揚傳統文化,就是如何將中國傳統文化中優秀的成果運用到當今社會的建設當中,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傳統文化之間尋找一條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要對人類作出更大的貢獻,絕不能長期跟在西方國家的後面循規蹈矩,而應該創造出獨具特色的模式。只有從傳統文化中汲取新的營養,創造一條有別於西方,真正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才能真正強大,傳統文化才算得到了真正的弘揚。
-
6 # 白黑紅綠藍紫
傳統文化就是先輩留下的一切精神產品。當今社會某些人道德敗壞,某些人徹底淪喪,許多好的技藝傳承堪憂。我們應立足本土,透過培養郭繼承老師那樣的人,傳播傳通文化,讓先輩的智慧植入人們心中,道德復甦,社會穩定和諧。
-
7 # user3460281243293
在中國最傳統的文化,就是大眾的酒文化。酒文化的重要意義,是在一切場所中,廣交朋友,在領導中,廣交關係。如何弘揚酒文化,就是企業生產更多的品種酒產品,國家也會收取到更多更高的酒品稅收。
-
8 # a495604744
當代社會,我們學習傳統文化的意義十分重大:
一、傳統文化是民族的基因,學習它,能解決我們是誰、從哪裡來的問題!我們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我們正在進行的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以上話語,我們耳熟能詳,它說明了我們沒有忘本,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來開展的,越是傳統的,越是世界的,我們走的路子很對!
二、傳統文化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它,能解決我們處在一個什麼樣的水平上!當今世界,綜合國力的競爭重點是科技的競爭和文化軟實力的競爭。明白了這一點,我們才會理解國家為什麼要到國外辦孔子學院,為什麼要推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
三、傳統文化是過去與現代的聯結器,學習它,能解決我們能走多遠的問題!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改革開放一定是以我為主、洋為中用的改革開放,一定是在既有文化基礎上的改革開放,任何分化西化我們的圖謀都是不能得逞的,因為我們有文化的定力!
-
9 # 筆下星河
傳統文化其實早就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了,比如春節過年,端午吃粽子,立夏吃蛋,傳統文化不一定就是文學作品,它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比如看四大名著,學唐詩宋詞,寫字畫畫。
我們今天遇到的問題,其實古人也遇到過;我們想出的解決辦法,絕大多數是參考了古人,比如一國兩制和唐朝地方割據,職務職級分開與宋朝散官實授,從國家層面上,古人的智慧相當有用。
對我們個人而言,傳統文化又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很多前賢走過的路。你去讀一讀,看一看,雖然不能也走上那條路,但是多少有所瞭解,對自己有所啟發。
比如,遭遇困境的時候,看看“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志得意滿的時候,看看“行百里者半九十”,古人走過的路,不比現代的人少。個人的發展,說到底是思想的成熟,參考古人很有必要。
至於弘揚,我覺著倒不必過於刻意。因為傳統文化已經深植在我們生活中了,你只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一個尊重傳統的人成功了,也就帶動周圍的人尊重傳統。但若是帶著功利心去弘揚,不但效果不好,而且也沒法長久。
-
10 # 洞觀世界風雲
傳統文化通俗地講是儒釋道文化,還包括古人各種文學藝術成就和歷史典籍。
告訴我們如何做個好人,適應社會把自己的幸福最大化。
回覆列表
其實,中國的家庭教育乃至學校教育都可以說是傳統文化,華人,怎麼可能離得開傳統文化的影響?只是那種潛移默化許多人並沒有意識到罷了。
對社會來講,傳統文化就是根,只有把根扎的深,才能更好的開枝散葉。
至於如何弘揚傳統文化,除了個人的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外,怕是隻有依靠國家了,指望以利益為中心的社會團體去發揚光大,怕是很不現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