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三農先生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常見的危害比較重的病害之一,小麥赤黴病也叫小麥枯穗病、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小麥的赤黴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出現在溫潤多雨的地區。

    小麥赤黴病表現症狀為從幼苗到抽穗都可以危害,引起苗枯、莖基腐病、杆腐穗腐的症狀。其中危害最嚴重的是小麥的穗腐症狀。

    小麥赤黴病是種土傳性病害,防治方法如下:

    1、農業防治:充分使用抗病品種,少施用氮肥多用磷鉀肥增加小麥自身的抗性。注意小麥密度,群體過大有利於細菌的滋生。

    2、化學防治:種子用50%的多菌靈200克拌100kg種子或者用15%粉鏽靈可溼性粉劑160g溼拌100kg種子。

    小麥揚花期是防治赤黴病的最佳時期,可以用6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80g/畝噴施防治。也可以用70%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g/畝。兌水50~60kg噴霧。

    在小麥抽穗後麥穗部有少量小麥赤黴病發病時結合其他病害防治可以選擇30%戊唑-福美雙可溼性粉劑40g/畝或者用丙環唑乳油防治即可。

  • 2 # 農民的小幫手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種植冬小麥的朋友,你家的小麥現在處於哪個生長期呢?估計有些處於拔節期,有些早的,處於揚花期,而本篇文章,小幫手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處於揚花期的小麥,以河南來說,今天下午我收到了一條資訊,說的是後天開始,河南大部分地區開始一輪降雨模式。

    如果把小麥揚花期和降雨這兩個常見混合在一塊,會想到什麼?反正我第一想到的是小麥赤黴病,在此期間,小麥揚花期遇到連陰雨天,小麥赤黴病會快速擴散(特別是抗病性較弱的品種),發病嚴重,不及時預防和防治,造成小麥的嚴重減產。

    有朋友會問了,既然後天有雨,我明天去打預防小麥赤黴病的藥,是否可行呢?答案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提前施藥,保證施藥後的12小時內,沒有出現降雨,否則會影響藥效。

    另外,如果雨前打了預防小麥赤黴病的藥,過了雨後,假如還是發現有患病的麥株,還能打第二遍嗎?這個也是可以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打了藥,但是沒多久就下雨了,藥效發揮作用不大,等雨過後,儘快噴打第二遍,另一種情況,雨前打的藥劑,也起了作用,但是當地小麥赤黴病發病嚴重,這時候也可以打第二遍,如果發病特別嚴重的,中間隔5-7天,再打第三遍或者更多(根據病情決定)。

    其實,小麥揚花初期,是防治小麥赤黴病的重要時期,市面上的防治藥劑也有很多,比如氰烯·戊唑醇、 戊唑·咪鮮胺、 咪 戊唑·百菌清、 甲硫·戊唑醇、 戊唑·多菌靈等,價格也不是很貴,記得要及時防治。

  • 3 # 我不是馮鞏

    人們常說,“清明”過後天氣清楚明朗。但實際上天氣一反常態,清明過後沒過幾天高溫天氣,隨後溫度像過山車一樣,從29度一下子降到9度,隨之而來是陰雨寡照,田間溼度立刻加大,這樣的天氣條件對小麥極為不利。如天氣轉晴,氣溫又很快會躍上30度左右,這樣的高溫高溼天氣,正好給抽穗揚花期小麥赤黴發生的創造良好條件,每年的這個時候,正是小麥赤黴病、白粉病、鏽病、紋枯病的發生時期。如果天氣一放晴,立刻用代森鋅、三唑銅或多菌靈、農用鏈黴素,以300~600倍液噴霧防冶,一週以後鞏固噴霧一次,直到“小滿”後才可放鬆警惕。

  • 4 # 佰秀農業

    小麥赤黴病又稱小麥幹穗病、紅頭病,是一種危害小麥比較嚴重的病害之一。小麥一旦感染小麥赤黴病,在產量降低的同時,商品性也大大降低,價格便宜也難以出售。

    時下,當地正值小麥孕穗階段,就開始遇到連續的陰雨天氣了,看天氣預報,下週依舊有數天的陰雨,在小麥生長的關鍵階段,遇到這樣的天氣,不禁讓農民朋友心頭為之一緊。

    因為小麥抽穗揚花期遇到這樣的陰雨天氣又或者潮溼大霧的天氣,最容易感染小麥赤黴病了。

    亳州市譙城區城父鎮的劉大哥是位種植大戶,前年的遭遇如今想起來內心裡還隱隱作痛呢,那時也是這個階段,遇到也是這樣的氣候,農資店老闆建議他重點防治赤黴病,媳婦都把農藥買回家了,他一看數千塊錢的農藥頓時就心疼了,因為以往這裡發生赤黴病的機率比較小,他感覺小麥赤黴病應該是江淮地區那些稻麥輪作區種植戶需要重視的,咱這地方能有多嚴重?

    他還訓媳婦,地裡的小麥能賣多少錢,你一下子購買這麼多農藥,幾畝小麥的產量沒有了,趕緊的,把農藥給我退回去。

    媳婦雖然不樂意,但同樣存在僥倖的心理,跑到鎮子上把防治小麥赤黴病的農藥給農資店退回去了。

    然而,來勢洶洶的小麥赤黴病,可讓劉大哥吃盡了苦頭,他種了幾百畝小麥,平均畝產量不到400斤,而且收穫的麥粒上都是那種紅頭麥,根本沒人願意收購,商販說,這樣的小麥別說人吃了,就是豬吃了都容易發病。

    今年又遇到了這樣的天氣,劉大哥昨天就跑到了農資店去購買防治小麥赤黴病的產品,農資店老闆說:“小麥赤黴病可防不可治,等雨停了,小麥也開始抽穗了,得抓緊時間把第一遍藥噴下去,一個星期以後再噴施第二遍,像這樣的天氣,必須防治第二遍。

    目前防治小麥赤黴病的產品有很多,極具價效比的就是戊唑醇+咪鮮胺的組合了,雖然氰烯菌酯也很好,但價格比較貴。若想效果更好一點,也可以採用粉唑醇+咪鮮胺組合,每畝用250克/升粉唑醇20毫升+450克/升咪鮮胺20毫升,兌水60斤進行均勻噴霧,記住,只有噴施到位了,防治的效果才能達到最佳。”

    小麥赤黴病的警報已經拉響,請種植戶們購買防治產品時,去比較正規的農資店,在他們的指導下科學用藥,儘量不要讓損失再次發生。

  • 5 # 農藥百事通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最常見的病害,也是對小麥造成損失最大的病害之一,如何有效防治小麥赤黴病,是很多農民朋友關心的問題。

    小麥赤黴病是一種典型的氣候型病害,抽穗揚花期小麥赤黴病最容易爆發。尤其是今年,全國很多地區在19號到22號有降雨,小麥在抽穗揚花期遇到連續陰雨天氣極易導致赤黴病的發生,而高溫高溼天氣情況下,赤黴病會迅速傳播和爆發。

    尤其是黃淮海地區,本事赤黴病高發時間就是4月20到5月15號,加上這次降雨,赤黴病防治情況嚴峻。

    赤黴病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見花開就打藥。一定程度上說,赤黴病屬於一種可防難治的病害,甚至有人說可防不可治。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就要求農民朋友在小麥揚花初期,一定要打一遍防治赤黴病的農藥,氰烯菌酯、戊唑醇、咪鮮胺等藥劑及其復配製劑,5到8天后,用第二遍藥。注意這兩次用藥最好選擇不同的藥劑。

    有的專家說揚花期不能打藥,影響小麥授粉,這是錯誤的,小麥是兩性花,在開花之前基本已經完成授粉了。

  • 6 # kuglyupkeep

    小麥赤黴病又名紅頭瘴,爛麥頭,在全國各麥區都有發生,以長江中下游和東北春麥區發生最重。該病主要危害小麥,不但影響小麥產量還引起小麥籽粒腐敗變質,該病病菌分泌的毒素還能使人畜中毒,一般年份可減產1—2成,大流行年份減產5—6成,甚至絕收,對小麥生產構成嚴重威脅。

    赤黴病主要為害穗部,但在小麥生長各個階段都能受害,苗期侵染引起苗腐,中後期侵染引起杆腐和穗腐,尤以穗腐危害最大。一般揚花期侵染,灌漿期顯症,成熟期成災。赤黴病侵染初期在小穗和穎片上出現水漬狀褐斑,後逐漸擴充套件到整個小穗,病小穗隨即枯黃,發病後期在小穗基部出現粉紅色膠質黴層。

    小麥赤黴病是有多種鐮刀菌侵染引起的,赤黴病菌致病能力極強,分佈範圍極廣。赤黴病菌在田間小麥或玉米秸稈等作物殘體上越夏、越冬,以菌絲體狀態越冬;翌年春季形子囊孢子,經氣流傳播至小麥穗部,從凋萎的花葯侵入小穗;小麥不同生育期對病菌侵入的難易有很大差異,揚花期最易感病,抽穗期次之;在有大量菌源存在的條件下,小麥抽穗揚花期間若遇3天以上連續陰雨,氣溫保持在15℃以上,赤黴病將大流行。

    小麥赤黴病的防治關鍵是抓好抽穗楊花期的噴藥預防。一是掌握好防治時期,若抽穗期遇到連陰雨,有流行可能時,噴藥時間寧早勿晚,在10%小麥抽穗至揚花初期第一次噴藥,間隔5—7天,第二次用藥。二是選用優質防治藥劑。每畝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克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劑50—75克加水50千克或稀唑醇 (禾果利)50克加水30千克噴霧 。三是掌握好用藥方法,噴藥時要重點對準小麥穗部均勻噴霧,如遇噴藥後下雨,則需雨後補噴赤威兵 是 25%氰烯菌酯,中國獨創化合物,陝西上格之路生物科學有限公司生產,對於小麥赤黴病這種鐮刀菌屬的病原具有極為高效的作用,不僅可以預防,而且治療作用尤為優秀,可以降解小麥赤黴病產生的毒素。並且登記小麥赤黴病,是國家農業部推薦藥劑。

  • 7 # 2602498

    小麥赤黴病別名麥穗枯、爛麥頭、紅麥頭,是小麥的主要病害之一。中文學名:禾穀鐮孢,燕麥鐮孢等。拉丁學名:FusaHum graminearum Sehw,稱禾穀鐮孢,F.arde-naceum(Fr.)Sacc.稱燕麥鐮孢等。小麥赤黴病在全世界普遍發生,主要分佈於潮溼和半潮溼區域,尤其氣候溼潤多雨的溫帶地區受害嚴重。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關鍵詞:小麥 赤黴病 防治方法   一、發病症狀   小麥赤黴病從苗期至成熟期均可以引起苗枯、莖腐和穗腐,其中又以穗腐危害最重。穗腐主要發生在灌漿至乳熟期,先個別小穗受害,最初在穎殼上出現水漬狀淡褐色病斑,後擴充套件到穎殼合縫處或小穗基部出現粉紅膠質黴層,並可蔓延到穗軸和相鄰小穗,後期在病部出現紫黑色小顆粒,病小穗內的籽粒皺縮、乾癟並有白色至粉紅色黴。苗枯是由種子或土壤殘體帶菌引起的,一般少見,先芽鞘和幼根呈褐色水漬狀腐爛,後擴充套件到真葉和子葉發病呈褐色,病苗黃瘦以至枯死,一般自苗期開始。   二、病原及發病規律   麥類赤黴病是由多種鐮刀菌侵染引起的,它們都是兼性寄生菌。在中國,優勢種為禾穀鐮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n Schw,它的有性世代玉米赤黴菌Gibberella zeae(Schw.)Petch約佔90%以上,其他病原菌還有燕麥鐮刀菌Fusarium ave-naceurn(FT.)Sace、黃色鐮刀菌FuJOnum culmorum(W.G.Smith)Sace、串珠鐮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和銳頂鐮刀菌Fusarium acuminatum(E11.et Er.)Wr等。經致病力測定,初步檢測出在禾穀鐮刀菌不同菌系中致病立有所不同。   在自然光照下,子囊殼形成速度較快遮光條件下延緩或不形成子囊殼。玻璃遮光時紫外光受玻璃所阻也會延緩子囊殼的形成和減少子囊殼數量。因此,用紫外光處理,可促進子囊殼形成。不論在自然光照或遮光情況下形成的子囊殼,均能良好地產生子囊孢子。   此病的病原菌主要是玉蜀黍赤黴菌,屬子囊菌亞門,其無性世代為禾穀鐮刀菌。帶病種子是引起苗腐的主要來源。引起穗腐的初侵染主要來源於稻樁、玉米、棉、麥稈及稻草上的子囊孢子,病穗可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灌漿至成熟期侵染率逐漸降低。溫度高低和溼度大小是影響發病輕重的主要條件。發病的適宜溫度為25℃,春季氣溫回升雨日多,有足夠的溼度,田間出現病穗早,流行往往比較嚴重,反之則發病推遲。另外,氮肥過多,戀青晚熟可延長感病期,抗病力減退;排水不良,田間溼度大均能加重病害發生。   三、發病條件   1、氣候:小麥抽穗開花階段氣溫高、溼度大,對赤黴病發生極為有利。溫度在15℃以上就能發病,25℃最適宜。春季氣溫回升早,又有足夠的溼度,病害就提早發生。在25℃的適溫和連續36小時以上的飽和溼度下,病害潛育期只需2天,低於或高於這一溫度,或溼度不足,潛育期就延長。小麥赤黴病菌具有較強的腐生能力。病菌可在病麥穗、稻樁和玉米秸稈上腐生越冬,來年形成一種叫做子囊孢子的傳播體,隨氣流傳播。而要預測病害在當年的發生程度,小麥揚花期至灌漿期的降雨量和降雨次數都是最重要的依據。   2、菌源量:越冬菌發生量的多少是病害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越冬帶菌率高的地區和年份發病重。但是越冬菌發生量的大小,又與春季田間溫溼度有關。溫溼度高的,子囊子殼發生時就大;反之,就少。   3、栽培管理:品種之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同一品種的不同生育期的感病性亦有差異。一般生育前期較抗病,生育後期較易感病。各生育期中以開花期最易感染,抽穗期次之,乳熟期再次之,至蠟熟期發病就很輕微。播種早的,抽穗、成熟早,常能躲過易感病的抽穗開花階段,發病輕。反之,播種晚的,成熟期延遲,開花期容易遇到陰雨,加重危害。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田間溼度大,施用氮肥過多、過遲,植株生長衰弱或徒長,植株抗病力降低,因此發病重。   四、傳播途徑   小麥赤黴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小麥收穫後,小麥赤黴病病菌在病殘體、土壤中腐生外,還可以繼續侵染玉米、高粱、水稻等作物,並在這些作物病殘體上進行腐生或越冬。第二年春天,小麥開花,環境條件適合時,病菌子囊孢子從殘留的花葯侵入小麥穗,也可直接穿透表皮或自然孔口侵入,繼而侵染小穗的花器和穎殼而導致發病。在適合條件下,病菌侵入兩天後即可出現症狀,繼而在病穗上產生大量粉紅色黴層。   五、防治措施   收穫後要深耕滅茬,減少菌源。適時播種,避開揚花期遇雨。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採用配方施肥技術,合時施肥,忌偏施氮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1、農業措施:選用抗病、耐病品種,增施磷、鉀肥,適期早播等管理,增強植株抗病能力,減輕危害。   2、藥劑防治:防治重點是在小麥揚花期預防穗腐發生。一是把握施藥時期:當抽穗期間天晴、溫度高,麥子邊抽穗邊揚花,在始花期(揚花10~20%)施藥最好。抽穗期低溫、日照少,麥子先抽穗後揚花,在始花期(10%揚花)用藥。用50%多菌靈或70%甲基託布津可溼性粉800~1200倍液噴霧,或25%丙環唑乳油10-15毫升,隔5-7天防治一次,也可用機動彌霧機噴藥。此外小麥生長的中後期赤黴病、麥蚜、灰飛蝨、粘蟲混發區,再加入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每畝20-30克加98%磷酸二氫鉀100-150g或尿素,既兼治了害蟲,還預防了乾熱風。

  • 8 # 鄂東三農

    目前怎樣防治小麥赤黴病?答案:小麥赤黴病目前正是高發期,以農業防治和藥劑防治兩種方法。發病原因。

    小麥揚花灌漿時,如遇連陰雨,可能突然造成嚴重損失,或引起堆垛時黴爛,造成豐產不豐收。受害的麥粒含有毒質,吃了能引起頭暈、嘔吐、腹痛等中毒現象。發病主要是高溫,高溼,陰雨天氣,寄生在小麥植株內的赤黴病菌突然發作,危害非常大。

    發病症狀。

    小麥赤黴病有苗枯、穗枯和莖腐三種,一般以穗枯為主。孢子在乾燥的條件下,可以活一年以上,即使長期冰凍也不會凍死。此菌的腐生性很強,土壤潮溼時,就在表土層的枯落葉上繁殖。小麥抽穗前後,在這些殘株特別是稻樁上產生子囊殼。小麥從抽穗到成熟,空氣中子囊孢子數量很多,是病菌侵染穗部的主要菌源。4月中旬至5月下旬盛發。

    發病條件。

    在開花灌漿階段,最容易得病。氣溫高與發病速度有關,15℃時為7~5天,18~20℃時為4~5天,25℃時為2天。分生孢子發芽的適溫為28℃,子囊孢子發芽適溫為30℃。兩種孢子發芽時都需要的高溼度。大氣相對溼度在80~100%時最容易發病。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小麥抽穗、揚花時期,雨水較多,如果連續下雨5天以上,溫度以在20~25℃以上,就有發生穗枯的可能。

    防治方法。

    一,農業防治。秋耕適當加深,消滅稻樁,減少菌源。加強麥田管理,做好清溝排漬工作,排水好的田塊,子囊孢子數量少,發症輕。選好種,種子純度高,抽穗開花整齊,感病的危險期可以縮短。

    二,藥劑防治。用50%二硝散一斤,加水200斤,調勻噴霧;每畝噴藥液200斤,可能兼治稈鏽病。或噴灑0.5~0.8波美度種石硫合劑。還可以用滅菌丹和代森鋅噴霧。可用多菌靈噴霧。

    總結,五月是小麥赤黴病高發期,要做好田間管理和藥物防治,減少赤黴病危害。【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 9 # 付老師種植技術團隊

    前幾天一個種植戶給我打電話,他說,付老師,今年我種的小麥赤黴病發生非常嚴重,又要減產了。自己也打了防治赤黴病的農藥,可是為什麼最後還是發生了呢,會不會是買到假藥了呀。

    隨著病蟲害防治的宣傳,一大部分種植戶都有預防病蟲害的意識,但是有時候方法不對,預防效果並不明顯。

    有些種植戶進入一個誤區,只要沒有連陰雨,小麥赤黴病就不會發生。種植密度過大,田間的溼度過大就會引發小麥赤黴病的爆發,不能等到出現病害再去防治,一定要做好預防。

    還有些是因為去年的小麥發病比較嚴重,秸稈沒有經過處理就直接還田,造成菌絲生存到次年侵染小麥發病。

    另外就是很多種植戶懶省事,在打藥的時候,一畝地就打30斤的水,這樣很難保證藥液均勻的噴灑,最少要打兩桶水,最好是在打藥的時候能夠加上增效劑,比如有機矽等。

    小麥赤黴病一旦發生,很難控制,一定要在發生之前進行防控,種植戶不要存在僥倖心理,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 10 # 農村小小夢

    小麥赤黴病,是小麥產區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它是一種“喜歡”溫暖、潮溼環境的病害,在中國小麥栽培地區均有發生;受氣候環境的影響,尤其在東南沿海和長江中下游麥區危害最為嚴重。小麥赤黴病不僅影響小麥的產量,還會降低小麥的品質。減少出粉率,麵粉的顏色差,被侵染過的小麥,不僅營養價值降低,而且口感也大打折扣。

    發病症狀

    小麥在整個生長髮育期,多個部位均可侵染受害。形成苗腐,莖腐,稈腐,穗腐或白穗等現象,在田間以穗腐最為常見。

    1,穗腐

    發病初期在小穗穎殼基部,出現水浸狀淡褐色斑點,病情擴充套件後可達全穗發病。天氣潮溼時,病穗上穎殼合縫處,或小穗基部會長出一層粉紅色黏膠狀黴層,如穗軸染病還可出現白穗的現象。染病的種子皺縮,表面有白色或粉紅色黴層,而且人畜食用後,還有“中毒”的危險。

    2,莖、稈腐爛

    莖腐在小麥幼苗至成熟期間均可發生,莖基部受害後產生褐變,後期麥苗基部變軟、腐爛,致全株死亡。稈腐一般多發生在小麥上部,發病初期在葉鞘處可見水浸狀褪綠斑點,病情擴充套件後病部以上變黃,影響抽穗和穗的質量。

    3,苗腐

    小麥赤黴病苗腐,一般是由種子帶菌導致的結果。種子在萌發至幼苗時期,先是幼芽變褐色,然後根冠腐爛,造成小麥出苗困難或出苗後逐漸枯死的結果。田間溼度大時,病部也可以長出粉紅色黴層。

    發病條件

    小麥赤黴病的病原物具有寄生和腐生的特性,尤其是腐生能力強,寄主範圍也廣泛,可以在多種作物殘體上越冬,也可在土壤、種子、稻草、秸稈、雜草等處越冬,成為下茬作物的初染源。

    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的原因是:田間越冬的菌源數量,和適宜的氣候環境;充足的菌源數量,和小麥生育期適宜的氣候條件是造成小麥赤黴病發生的主要因素。另外,還和我們的小麥品種抗性,栽培管理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小麥齊穗後20天最易染病,如此時期間雨水多,田間溼度大,可造成大流行。其中,在小麥揚花期的降雨量,降雨天數和田間的相對溼度,是決定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

    防治措施

    小麥赤黴病具有爆發性和間歇性,我們應充分了解它的發病特點和發病條件,利用手裡的資源做好充分的防治工作。在防治上以農業防治為主,結合選用抗、耐病性品種與化學防治為輔,一定會有較理想的防治效果。

    A,選用抗、耐病性強的品種栽培,我們應結合當地的氣候條件,選用適當的品種。

    B,田間應合理灌溉,排灌要方便,做到旱能澆水,澇能排水,雨過地乾的效果,儘可能的減少田間的溼度。

    科學合理施肥,避免過量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增強植株的抗病能力。播種前田間應深耕細耙,徹底清理田間的作物殘體,以減少初侵染菌量。用種要注意純度,儘量不使用帶菌種子播種。

    C,小麥始花期到灌漿階段,是用藥劑防治赤黴病的關鍵時期。在小麥揚花初期,可使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甲基託布津等藥劑噴霧防治。也可用這兩種藥劑,對種子做拌種處理,也有不錯的防治效果。

  • 11 # 北方農村網科技總顧問

    省工省力又高效,關鍵兩遍藥:返青後(到抜節期前後),抽隨後(到揚花前),採取“爆發力8組合”進行一噴八防,各噴一次[爆發力多抗增產劑+藍色晶典“一補六”微肥+吡唑嘧菌酯殺菌劑+戊唑醇殺菌劑+苯醚甲環唑殺菌劑+乙蒜素殺菌劑+高含量功夫菊脂殺蟲劑(100%純藥一克)+高含量吡蟲啉殺蟲劑(相當於100%純藥2克),另外再加滲透劑和增效劑],可以預防多種病害,多種害蟲,通知預防乾旱,凍害,鹽鹼,倒伏等8大不良威脅,增產顯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定義一個好電影,只是票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