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燦燦公子

    《雍正王朝》中,大清國出現了七十年以來的一個大丑聞,刑部產生冤案,竟然讓無辜的人冒名頂替死刑犯被砍頭。這事驚動了康熙,他下旨嚴查冤案,並且要追查到底。

    因為刑部一直是太子管理,出現了這個冤案,太子難辭其咎。康熙開始不信任太子。這時候,四阿哥胤禛和八阿哥胤禩都有意追查刑部冤案,他們分別找到了各自的謀士進行分析。

    佟國維給八阿哥的建議是追查冤案,鄔思道給四阿哥的建議是不追查冤案

    理由:皇上正好想借機整頓吏治,要八阿哥主動承擔追查冤案的差事,藉此博得康熙的器重。而鄔思道給四阿哥的建議是,一定不能追查冤案,因為此事牽扯到太子,如果追查到底,將會得罪很多人,最後不容於天下,不容於皇帝。

    結果是,八阿哥因為追查冤案,本想借機扳倒太子,卻沒有成功,還得到康熙“其心可誅”的評價。

    當時想不明白,覺得佟國維沒有鄔思道高明,但是如果仔細考慮下,其實他們說的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的,都很高明。

    論雙方的實力對比

    八阿哥胤禩早就有“八賢王”的美譽,善於拉攏人,同時掌管戶部多年,相當於國家的財政部門,是屬於有實權的人物,江南的任伯安每年都會源源不斷的給八阿哥送幾百萬兩銀子,所以八阿哥胤禩當時是很得人心的。

    佟國維是當朝重臣,上書房大臣之一,號稱“佟半朝”,他們佟氏家族與愛新覺羅家族世代聯姻,佟氏是當時的大家族。而佟國維一直支援的人又是八阿哥。

    所以佟國維敢提出讓八阿哥追查冤案,他們的黨羽眾多,不害怕太子的黨羽,而且正好可以利用這次追查刑部冤案,把太子的黨羽一網打盡。

    四阿哥胤禛的實力當時比起八阿哥就很弱了,四阿哥的一直以孤臣自居,在朝中就沒有大臣支援。當時隆科多還沒有被任命為九門提督,張廷玉對胤禛有好感,但是也不敢主動支援四阿哥胤禛,十三阿哥胤祥又被康熙圈禁起來。

    四阿哥就是孤家寡人一個,他沒有實力去追查刑部冤案,因為太子畢竟是做了三十多年的太子,黨羽眾多,鄔思道的提議是正確的。

    論雙方收拾殘局的能力

    假如因為追查刑部的冤案,太子被扳倒,那麼從收拾殘局的能力再來看兩人的建議是否正確。

    佟國維和八阿哥是有收拾殘局能力的。他們八爺黨的黨羽也有很多,即使把太子黨的人都撤換掉,佟國維依然能穩定政局。從哪可以看出來呢,舉薦新太子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佟國維一句話,就能讓官員聯名上折保舉八阿哥為新太子,都讓康熙感覺到威脅。

    鄔思道和四阿哥是沒有收拾殘局能力的。當時四阿哥名義上還是太子黨的人,如果太子一旦倒臺,四阿哥將會立刻成為八爺黨打擊的物件,而且太子黨的其它成員也不會來支援四阿哥。

    其實這些四阿哥看的是明明白白,他早就有意把追查冤案的差事甩給八阿哥,所以故意把自己折騰生病,演了一出好戲,讓八阿哥追查冤案,最後八阿哥得到康熙“其心可誅”的評價。

  • 2 # 勇戰王聊歷史

    對於追查刑部冤案,佟國維作為八爺黨核心人物,他堅定的支援八爺參與此案;而作為四爺黨的核心人物,鄔思道卻勸阻老四不要參與此事。兩個人對於他們的“主子”,提出不同的建議,主要是兩個主子所處立場不同。

    首先,刑部是太子主管,太子肯定是擺脫不了干係。查刑部冤獄,就是查太子。

    老八一直是太子黨的死對頭,而老四是太子黨的人。老八審理刑部冤獄,等於打擊對手。而老四要是查刑部冤獄,就等於“窩裡鬥”。老四辦這事,肯定不合適。老四本來就是個冷麵“孤王”,要是再查了太子,就會再加上一條罵名:不顧兄弟骨肉親情了。

    其次,最主要的是,查太子,就等於打康熙爺的臉,動搖過本,就等於是“廢太子”!

    俗話說得好,家醜不可外揚。這個道理,鄔思道懂,張廷玉也懂。

    康熙拿著八爺送過來的肖國興的供訴,來找張廷玉。張廷玉一看,肖國興把太子都賣了。張廷玉第一反應是燒了肖國興的供訴,不能讓這個醜聞曝光。康熙也明白張廷玉的用意,馬上讓圖裡琛將肖國興押往寧古塔,不讓任何人接觸肖國興。動太子就是動搖國本。國本不能動,江山社稷不能亂。所以,鄔思道不讓老四查此案。

    最後,八爺黨為了扳倒太子,可以不擇手段!

    老八率領的八爺黨在朝廷上佔據了優勢地位,黨羽眾多。能跟著老八混的,都是為了“名利”,不受道德約束。老八頂著“賢王”的帽子,其實就是劇中的“嶽不群”。無論何時,老八總是在收買人心。這種人,辦事很虛偽,內心很邪惡。

    所以,老八才做出了假冒康熙名義,“誘審肖國興”的事。老八不怕肖國興說出誘審的事嗎?老八顧不著這麼多的事,只要能扳倒太子,當上皇帝,他連親爹都能殺。也是因此,劇中才有了老八把老十四送給康熙的壽禮,調換成死鷹的事。大壽之時,將康熙氣暈了。

    老八不怕背上“廢太子”的名聲。因為,八爺黨都是他用“錢”和“官位”收買的。這些人給錢給官就行。

    佟國維和老八是一種人。佟國維為了能保住家族的持續繁榮,能想出讓隆科多和他分別保舉兩位皇子的計謀。在佟國維眼中,只要能讓家族長盛不衰,就是自己死也沒關係。所以,佟國維也不管康熙的想法和國家的臉面,全力支援老八扳倒太子。

  • 3 # 我是一個小書蟲

    同樣一件事,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了不同的見解主要原因是四爺和八爺的處境不一樣。此時八爺實力強大,是皇位的有力爭奪者,而四爺是皇位潛在的爭奪者,兩者不同的處境,是佟國維和鄔思道提出不同見解的根本原因。

    四爺是皇位爭奪戰中實力弱小的一方,或者說是落後的一方,鄔思道不讓四爺追查刑部冤案有以下原因。

    1 四爺追查刑部冤案,為他人做嫁衣裳 。

    此時朝廷中當皇位最有力的競爭者是太子和八爺,太子黨和八爺黨明爭暗鬥,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實,追查冤案這件事非同小可,也是太子黨和八爺黨鬥爭的焦點,此時四爺如果追查冤案,必然會牽涉到太子,不論是太子繼續當太子還是太子被廢,得利的都是是八爺和太子,自己冒著風險,卻為別人做嫁衣裳。

    2 四爺追查冤案,會使自己裡外不是人。

    四爺是太子的人,四爺一直支援太子,在太子心中和皇帝心中,四爺都是太子的人,四爺如果追查刑部冤案,毫無疑問會牽涉到太子,太子的地位受到動搖,或者太子會被廢。

    那麼結果就是:四爺打擊了自己一直以來的支持者,四爺會被看作忘恩負義的小人,而且太子黨會對四爺恨之入骨,就連康熙皇帝也可能會懷疑四爺,認為四爺居心不良,給太子使絆子,下黑手,此時的四爺是有嘴說不清,裡外不是人。

    3 四爺藉此機會,看清時局。

    太子黨和八爺黨圍繞著刑部冤案的鬥爭,四爺不但從中可以看清雙方的實力和策略,最主要的可以摸清康熙皇帝的底牌,康熙皇帝的態度,這有這樣,為下一步採取行動制定最好的策略。

    八爺的處境就不一樣了,他實力強大,可以說是皇位爭奪戰中,處於老二的位置,所以佟國維提出了八爺主動追查刑部冤案的策略,有以下原因。

    1 八爺必須扳倒太子才有機會。

    無論八爺有多少支持者,實力有多強大,只要太子不被廢,將來的皇位肯定是太子的了,所以說從八爺的角度看,追查刑部冤案是個扳倒太子的好機會,所以佟國維建議八爺出手追查刑部冤案。

    2 只要扳倒太子,皇位就是自己的了。

    八爺在朝廷中有眾多支持者,素有“八賢王”的美名,而且八爺和佟國維都認為皇上對太子失去了耐心,只要扳倒太子,那麼將來的皇位就是自己的了。

    這場皇位爭奪戰就像一場比賽,太子處於領先位置,八爺處於第二位,是有力的爭奪者,四爺落在後面,面對這個扳倒太子的機會,出手的肯定是處於第二位的八爺,而不是後面的四爺!

    所以佟國維和鄔思道對追查刑部冤案,有不同見解的主要原因就是四爺和八爺的所處的位置不同。

  • 4 # 日小堯茗居

    本是“尖酸刻薄”的雍正皇帝在滿清王朝的歷史上讓文人墨客貶低的破爛不堪,如今火了!好像都在喜歡他的刻薄,因為雍正帝懲治貪官汙吏。

    電視劇《雍正王朝》雖然不能代表歷史,但是沒有脫離歷史人物的主體,一個活生生的雍正皇帝他是真實存在的,雖然經過了藝術加工,事件是否屬實,那就靠自己的判斷,只不過當做一個故事罷了。

    《雍正王朝》的追查刑部大案,說是太子一手導演的,也是滿清王朝開國以來最為丟人現眼的事件。

    佟國維與老八一拍即合

    沒人知道買賣人命大案的背後主謀是太子胤礽,特別是康熙帝就更不知道了,康熙帝如果知道是太子胤礽乾的也就不去查了,為什麼?丟人現眼,堂堂一國之儲君缺錢花,用買賣人命賺錢,聞所未聞。

    有兩個人懷疑到了太子胤礽,一個是四阿哥胤禛,一個是希望太子胤礽出事的八阿哥胤禩。康熙帝想徹查刑部大案,必須由眾皇子其中的某一位接差,到底誰去妥當?

    當夜八阿哥胤禩來到了他的後臺重要支持者“佟國維”家裡,老奸巨猾的佟國維是何許人,他是康熙帝的老丈人,也是康熙帝的舅舅,又是上書房大臣,根硬的很!

    佟國維是八阿哥胤禩的後臺老闆,他支援八阿哥胤禩接這差事,借這個轟動朝野的大案在康熙帝這兒露露臉,別把功勞讓四阿哥胤禛搶了去。八阿哥胤禩又是一番心思,他已經懷疑太子胤礽了,他想借此徹底扳倒太子胤礽,自己上位。

    後臺硬不如智商高

    這邊的四阿哥胤禛已經答應了康熙帝的差事,可回到雍親王府如此這般一說;鄔思道不同意!

    理由是:如果牽連到太子胤礽,就此扳倒太子將不容於朝廷,更是被康熙所不容!另一層;如果此刻太子由四阿哥胤禛辦理倒臺了,必將惹火燒身,遭到八爺黨的圍攻。

    實際四阿哥胤禛已經有了他自己的萬全之策,即答應父皇康熙帝辦差取得康熙帝的好感,又能退出這個燙手又不討好的差事,苦肉計。

    四阿哥胤禛的“苦肉計”,只有鄔思道看明白了,四阿哥胤禛更陰險,帝王心術比他老子有過之而不及。

    對胤禩的評語:其心可誅!

    八阿哥胤禩的介入,買賣人命大案的事實證明;的確是太子黨所為,但是太子胤礽真的不知道此事,那八阿哥是如何把此事按到太子胤礽的頭上?後來康熙帝明白了。

    太子胤礽就管著刑部、戶部、吏部等重要部門,刑部侍郎黃體仁、肖國興二人揹著太子以命換錢,八阿哥胤禩在審訊的過程中,私自採取非正常手段迫使肖國興造口供陷害太子胤礽,所以就有了八阿哥胤禩的連夜進宮的把戲。

    胤禛躲災,八阿哥胤禩倒黴

    八阿哥胤禩套取審理肖國興口供一事敗露於圖裡深押送肖國興去黑龍江寧古塔的路上!

    肖國興一直叫屈不斷,說出了真實情景,圖裡深回京如實奏報了康熙帝,康熙帝聽了連說兩個“其心可誅”來評語八阿哥胤禩。

    在徹查刑部大案的差事上,四阿哥胤禛與鄔思道棋高一籌,雖然八阿哥胤禩的後臺老闆是根子硬的佟國維,畢竟判斷失誤,此時的康熙帝對八阿哥胤禩已經徹底失去了信任感,註定了他與皇帝位置無緣。

  • 5 # 微風山谷1381

    《雍正王朝》裡追比國庫欠款之後不久,大清國又發生了駭人聽聞的刑場上死囚被調包一案,康熙震怒,決心徹查此案,以正官場風氣,由於此案關係錯綜複雜,有可能牽扯到眾位皇子,所以康熙在和幾位上書房大臣商議後決定選派一位阿哥來主審此案,於是,圍繞此案的主審人選,一場激烈的明爭暗鬥開始了。

    八阿哥胤禩因為此案牽扯到九阿哥門人,對自己是否應該爭取主審此案猶豫不決,於是找個時機,偷偷拜會當朝宰相佟國維,並向他當面請教,佟國維深知康熙整頓朝廷司法衙門的決心已定,強烈建議胤禩接下這個差事,並以胤禛為例告訴胤禩在康熙眼裡,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的道理,同時勸告胤禩不必投鼠忌器,該怎麼辦就怎麼辦,爭取儘快而漂亮地結案,給康熙一個好印象。另一邊胤禛也想接手此案,懲治司法腐敗,以正官場風氣,然而其智囊烏先生卻力勸胤禛不要接手此案,按照烏先生的分析,此案審結之時就是太子被廢之日,太子被廢是一定的,但這個人不應該是胤禛,因為胤禛一直被認為是太子一黨,現在太子因胤禛而廢,叫人難以接受,另外太子在其位已三十多年,在朝中的勢力早已盤根錯節,根深蒂固,主導廢黜太子的人會得罪太多的人,多半不會有好下場,胤禛更不應該去做這樣的人。最終胤禛聽從烏先生的意見託病避開了這個差事,胤禩順利取得了主審的資格。

    同樣的一件事,佟國維和烏先生卻做出了截然相反的解讀,其原因何在?有句話叫做位置決定腦袋,佟國維和烏先生分別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對這件事的理解會有偏差就是這個道理。在佟國維看來,刑場換死囚一案擺明了會牽扯到太子,因為一個案犯從提審過堂到判罪,再到秋後驗明正身押赴刑場處決,中間不知要經過多少個環節,想冒名頂替這沒有刑部上下各級官員的緊密配合是根本做不到的,換言之此案預示著在刑部而言必然是窩案,而此時主管刑部的太子即使不是主謀也定然罪責難逃,對此他佟國維明白,康熙也一定明白,但即使這樣康熙仍然下決心徹查此案,就說明在康熙心中對太子已經失望透頂,太子的被廢幾乎就是板上釘釘的了,既然如此,何不讓胤禩拿到這份功勞,去扳倒太子,然後取而代之呢?況且胤禩在朝中一直人緣極好,聲望極高,將來極有可能登基九五,自己又是當朝宰相,到時候自己在眾官員中為胤禩說句話何愁他胤禩做不了皇帝?所以在佟國維看來現在的胤禩不怕出頭 ,多積累功勞,多積攢人脈才是最緊要的。

    而在烏先生這邊,胤禛還沒有公開奪嫡,還被視為太子一黨,尤其是胤禛一直以孤臣自居,在朝野上下沒什麼人脈關係,被眾人稱為冷麵王,人們大多是怕他而不是親近他,如今再為扳倒太子而得罪一大幫人,到時候恐怕連他烏先生也不知道該怎麼幫他了,況且太子在太子位上一待就是三十多年,即使被廢在康熙的心目中的情分也很難說就點滴不存了,如果胤禛帶頭扳倒太子,康熙心中難免會存有芥蒂,而這對於胤禛的上位是極為不利的,總的來看,太子必然會被扳倒,但這個人不能是胤禛。

    後來事情的發展一如烏先生所料,胤禩成功扳倒太子,並如願得到了廉郡王的爵位,一時風頭無二,但由於其取得供詞的手段頗為陰損,行事風格過於陰暗,令康熙深感不滿,事實上已經被排除在了儲位之外,而胤禛則巧妙的躲開了主審此案的這顆暗雷,正式吹響進軍大位的號角了。

  • 6 # 夢露居士

    因為鄔思道有大智慧,而佟國維只有小聰明。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佟國維與鄔思道有三次間接的較量,每一次佟國維都一敗塗地。

    第一次就是追查刑部冤案。

    這個情節的前情是,胤禛接下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結果辦得一塌糊塗,不僅沒有按期追回欠款,還逼死了老臣魏東亭。結果康熙僅僅象徵性地處罰了胤禛,罰了他的俸祿。

    這次事件讓佟國維看到,在康熙那裡,不怕你辦錯事,就怕你不辦事。因此佟國維鼓勵八阿哥追查刑部冤案。不過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些差事能辦,有些差事不能辦,比如刑部冤案就不能辦。

    為什麼呢?因為太子多年執掌刑部,出了這麼大的冤案,太子難辭其咎。查此案,就會牽扯到太子,這是廢太子的前奏。

    而在中國古代,太子被視為國家的根本,所以有正義感的大臣都會選擇維護太子,這是中國古代的“政治正確”。如果一個皇帝要廢太子,或者長期不立太子,都會引起大臣們的反對,比如萬曆因為立太子的事,和群臣鬧了幾十年彆扭,還賭氣不上朝。

    所以,如果想把做了幾十年太子的胤礽拉下馬,必然會遭到大臣們的反對。果然,八阿哥胤禩把刑部肖國興供出太子的供狀交給康熙後,竟被張廷玉擅自燒了。而康熙一開始還很讚賞胤禩,等他回過味來,就開始罵胤禩“其心可誅”了。

    所以,這是佟國維第一次輸給鄔先生。

    第二次是推舉新太子。

    康熙是真想推舉新太子嗎?並不是,歷史上有哪個太子是大臣們推舉出來的?更何況康熙這麼乾綱獨斷的皇帝,怎麼會讓大臣們推舉太子呢?

    所以,康熙讓大臣推舉新太子,有兩個目的:一,經過廢太子風波,康熙發現自己的兒子們各懷鬼胎,他想用推舉新太子的方式看看眾皇子都有多大勢力;二,康熙廢太子辦得太過倉促,所以他想讓群臣們再把胤礽推舉出來,畢竟胤礽做了幾十年太子,群臣對他總會有些感情嘛。

    所以鄔先生讓胤禛和胤祥推舉胤礽為太子。

    而佟國維則下了一步蠢棋,他居然想用民意來影響天心,想透過串聯的方式把八阿哥推舉上太子之位。殊不知,他的這種做法近乎結黨營私,大大犯了康熙的忌諱。所以康熙讓他回家養老去了,還連累八阿哥在康熙那裡失寵了。

    第三次是康熙的臨終安排。

    胤禩用一隻死鷹替換了十四阿哥的壽禮後,康熙自知命不久矣,他把張廷玉、馬齊等幾位重臣都撤了職。胤禛大惑不解,鄔先生說,這是在保護這幾位大臣。因為康熙知道自己死後,眾皇子必然發生明爭暗鬥,如果這幾位重臣支援了新皇帝登基,立下擁立之功,日後很可能驕縱跋扈,不容於新皇帝。

    然而偏偏有一個人,康熙沒有撤職,反而對他委以重任,讓他輔佐胤禛登基。這個人就是隆科多。顯然康熙給隆科多挖了一個坑,故意把擁立大功送給他,再加上隆科多本就輕浮狂躁,日後必然囂張跋扈。

    佟國維就沒有看到康熙的深意,他還以為這是佟家的機會來了,囑咐隆科多一定要按康熙的意思來做。

    雍正登基後,果然隆科多膽大妄為,居然勾結八也逼宮,自然是一敗塗地。

  • 7 # 待我施為地煞變

    爭奪皇位決不是兩個人在鬥,而是兩個集團的人在鬥。

    贏的那方升官發財,輸的那方就會坐冷板凳、罷官革職,甚至人頭落地了。比如,胤禛勝利了,胤祥能成為與國同休的鐵帽子王,田文鏡能從縣令升成巡撫,李衛能從一個小廝成為兩江總督。而失敗的那方,程文運就人頭落地了。

    當然了,程文運絕不是搭進去一條命就了事的。因為十三爺是殺了程文運奪兵的,怎麼證明他這樣做的合法性呢?只有把程文運定義為妄圖謀朝篡位、顛覆大清、炸燬地球的壞蛋。這樣他全家能不被滿門抄斬,被髮配到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就阿彌陀佛了。

    所以,太子即將二次被廢時,他幾個手下比他還急,就算九死一生,也要拼死一搏。

    第一集裡太子就給胤禛說〖老四 怎麼說你也是我的人〗。可以看出,胤禛是太子集團的得力大將,甚至說是二號人物。

    在追查刑部冤案之前,鄔思道就說,太子掌管刑部多年,上次賣官鬻爵還國庫欠款,康熙已經十分不滿,只是隱忍不發,等太子自我改正。現在這件事比上次更嚴重,追查到底,太子肯定被廢。

    如果胤禛追查,不較真追查的話,康熙肯定不滿意,原來對胤禛“冷麵王”的好印象會一掃而空。較真追查的話,太子肯定被廢,而跟隨的一大幫子人,將要前途暗淡,甚至被罷官奪爵。

    在他們眼裡,這一切都是胤禛造成的,他將是天字第一號叛徒,跟他結下不共戴天之仇。被自己的集團這樣看了,胤禛單槍匹馬一個人,再加個胤祥,還想奪取皇位?

    太子的師父王剡,知曉鄭春華被胤禛偷偷保起來了。他為保胤禛,不惜捨命逼死鄭春華。如果是胤禛導致的太子被廢,他還會這樣嗎?他去康熙那告一狀,胤禛會怎麼樣?

    老八、佟國維則不一樣了,他們都是老八集團的。本來就跟太子集團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當然要趁此機會搞倒太子,才有機會自己上位。

    佟國維的戰略規劃是對的,不接管這個差事只會坐以待斃。可惜老八耍了點詐術,騙出肖國興的供詞,被康熙知道後,罵他〖其心可誅〗。

  • 8 # Mer86

    先講一下故事的背景。康熙發現太子徇私舞弊的事,下令嚴查。佟國維對康熙說,這個事大臣查不了,只有皇子才可以查。八阿哥找到佟國維,佟對老八說:皇上不怕幹錯事,就怕不幹事,力挺八阿哥接這個案子;鄔思道則提醒雍正,誰查這個案子誰就會失寵,力勸他不要趟這個渾水。

    後來老八聽了佟國維的建議,查了刑部的案子後,屁事沒有,還被封為廉郡王;雍正聽了鄔思道的建議,沒躺著個渾水,無功也無過,但是為了避嫌,把身體搞病了。

    佟國維和鄔思道的為什麼會提出截然相反的建議呢?不要過度解讀,這是因為編劇對兩個人的角色定為不一樣。

    佟國維和鄔思道有很大的區別,這個區別就在於佟國維是凡人,而鄔思道是個BUG。鄔先生存在的意義,是為了讓觀眾看得懂劇情;他說的話,也是為了讓觀眾看的不那麼燒腦。就拿刑部冤獄案來說。

    鄔思道對雍正說:不論是誰,只要他扳倒了太子,都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最終也將不容於皇上。

    這三個“不容於”,很多人都不理解是什麼意思。我解釋一下:

    不容於天下,指的不是平民老百姓。小老百姓哪知道宮裡的秘事?這裡的“天下”,其實指的是天下的旗人。(旗人會四處散佈謠言,後來雍正就吃了旗人亂傳謠的虧。)

    不容於朝廷,指的並不是全部官僚。八爺黨巴不得太子倒臺,老八怎麼會不容於他們呢?這裡的“朝廷”,指的是朝廷中的太子黨羽和其他有奪嫡企圖的阿哥的黨羽。(太子倒了,太子黨必然要把怒火發在老八身上。其它阿哥的黨羽也會煽風點火。)

    不容於皇上,指的是康熙。(康熙會調查幕後的底細)

    這麼一解釋,鄔思道所說的三個“不容於”的意思就是很清楚了:如果雍正這種沒有勢力的人搞倒了太子,那麼太子餘黨的火力就會瞄在雍正身上。到時候雙拳難敵四手,肯定會被人上摺子淹死。康熙為了平息事端,只能拿雍正當替罪羊了。

    所以,鄔思道不建議雍正查這個案子。是因為雍正是個孤臣,沒有自己的勢力。但是這個理由貌似對老八就說不通了,因為老八有自己的勢力,而且還是勢力最大的阿哥。

    所以,鄔思道說的三個“不容於”,在邏輯上存在兩個非常大的硬傷。

    並且,編劇在臺詞上也耍了一個心機。

    請注意!鄔思道對雍正說結果,是清查刑部冤獄案的最終結果。編劇在鄔思道的臺詞上耍了一個心機。老八查案後,一開始屁事沒有,但是最終結果是失去了康熙的信任,在康熙面前失寵了。

    但是問題來了,也就是第一個邏輯硬傷!

    鄔思道說的的話,結論是對的,但是過程有問題。因為老八查刑部的案子,並沒有不容於全天下、不容於朝廷、不容於皇上。相反,老八因為搞翻了太子,反而獲得了朝廷中的中立官員的支援。尤其是佟國維和馬齊的支援!老八是勝利者才對。老八後來失寵,是因為他誘供肖國興,使用不正當的手段弄倒太子;再加上八爺黨的勢力太大,康熙不得不打壓他。

    所以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老八最終失寵,其實跟查不查刑部冤獄沒有關係。這是鄔思道的“不容於”的第一個邏輯硬傷。

    第二個邏輯硬傷——前後矛盾。

    鄔思道在說三個“不容於”之前,還說了一小段話,他說:皇上下令徹查,就是因為皇上有廢太子的想法。結案之日就是太子被廢之時。

    那麼,鄔思道的話,前後就有矛盾了!康熙到底是想廢太子呢?還是不想廢呢?康熙到底是想查刑部的案子,還是不想查呢?

    康熙想查,就一定要讓皇子去查。清查結果就是查案的這個皇子要倒黴,要承擔不容於天下的後果。不想查,那鄔思道前面說的就都是廢話了。難不成,康熙想找一個兒子,讓他蒐集太子受賄的證據。廢掉太子後,再讓這個兒子成為眾矢之的,成為權力鬥爭的替死鬼?

    這完全就說不通!如果按照鄔思道的說法來理解,康熙簡直就是一個超級腹黑老爹,故意挖坑給雍正和老八跳。一個在劇中號稱仁君和慈父的人,能幹出這種操蛋事,於情於理都是說不通的。(如果萬一沒有鄔思道的建議,雍正是不是就掉坑裡了?)

    對於這個說不通的劇情,我特意去翻了一下原著。發現原著小說中的刑部冤獄案和電視劇完全不是一回事。

    原著的刑部冤獄案,簡單的說。是康熙點名讓老八去查,跟雍正一點關係都沒有。目的是為了考驗老八,看看老八是不是也像太子一樣,背地裡淨幹這種齷齪事。結果不出康熙所料,老八草草結案,康熙對他很失望。(所謂的賢明都是裝出來的)

    所以鄔思道建議雍正不要查,主要是為了保護雍正不被其它阿哥攻擊。至於他說的三個“不容於”,其實在邏輯上有很大的硬傷。不用過度解讀。

    這只是編劇為了讓老八栽跟頭,加快劇情進度才故意生編了這麼一段,原著中沒有,並且邏輯存在硬傷的劇情。因為編劇已經提前知道了原著小說中的結果——老八失寵了。

    為了要讓老八失寵這個最終結局與原著裡面對的上號。編劇故意讓鄔思道神神叨叨的說幾句邏輯有硬傷的話。這一來,就可以直接告訴觀眾最後的結果,讓觀眾看的不那麼迷糊;二來可以起到神話鄔思道,矮化佟國維的目的。為後面鄔思道超神、佟國維倒臺做鋪墊。

    簡單點說,鄔思道開了上帝視角。不能說鄔思道說的話不對。因為最終結果是對的,老八失寵了。但是過程不符合正常邏輯,完全是為了迎合原著中的最終劇情結果,開了上帝視角,故意硬掰。(主要還是為了讓觀眾看的不那麼費勁)

    至於佟國維建議老八查案子,我覺得這才是一個正常人做出的正常決定!

    因為老八在大臣中的評價很好,八爺黨的勢力也很強。鄔思道所說的三個“不容於”,對他一點影響都沒有。因為老八的勢力足以與太子黨抗衡。康熙既然已經想廢太子了,那麼他就不會拉偏架。他會坐看八爺黨和太子黨爭鬥,最後再將兩夥人一鍋端。

    對於佟國維來說,誰輸誰贏都無所謂。他的目的只是為了搞倒太子,只要不讓太子登基就可以了。關於佟國維的背景,電視劇裡面沒有介紹,簡單說一下。

    佟國維的大哥佟國綱跟明珠關係很好,佟家和明珠結成一派,遭到了索額圖的敵視。康熙親征噶爾丹時,索額圖借刀殺人,把佟國綱派到最前線送死,佟老大被準噶爾的亂箭射死。至此,佟國維跟索額圖就結仇了。

    因為索額圖支援太子的原因,佟國維自然也是反太子黨。索額圖倒臺後,太子就成了他要搞倒的物件。因為他怕太子會給索額圖平反昭雪,對自己不利。所以只要誰能搞倒太子,佟國維就支援誰。

    這麼一說,佟國維的目的就很清楚了。他建議老八去查,只是要搞倒太子。八阿哥的勢力最大,他倆聯合是最優的選擇。康熙有廢太子的意圖,佟國維也感覺到了,順水推舟讓老八去幹,最終只為扳倒太子。(老八能輔則輔,不能輔也無所謂。他對所有阿哥一視同仁——太子除外)

    總結:刑部冤獄案是《雍正王朝》電視劇的中硬傷比較多的章節。開天眼的鄔思道,淨出餿主意的佟國維,邏輯上的硬傷,一切都是為了劇情而服務——讓老八失寵。

  • 9 # 楊角風發作

    在《雍正王朝》中,阿蘭找到老十三胤祥的府上,說張五哥頂罪判了死刑,讓老十三胤祥救他。

    隨後就出現了康熙帝劫法場的事件,事後針對追查刑部冤案一事的差事,為什麼佟國維給老八胤禩支招接,而鄔思道卻給老四胤禛出招不接呢?

    一、佟國維的心機(一):

    康熙帝從法場救下張五哥之後,緊急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前來議事。

    三位大臣行禮後,佟國維先發話:

    “天子輦下首善之區,發生了這樣駭人聽聞的枉法之事,臣等自知失察,請皇上處分。”

    為什麼說佟國維才是隱藏最深的人呢,這裡就能看出來,他這句話就給刑部一案定了性,這是駭人聽聞的枉法之事。

    那麼康熙帝怎麼辦?

    康熙帝此時並不能表態,其實他心中明白,這樣查下去自然會查到太子胤礽頭上,而他顯然還沒有做好準備,於是讓他們說。

    佟國維繼續發話:

    “臣擔心一層一層徹查下去,會牽扯到朝廷的根本,投鼠忌器又將無功而返。”

    這句話非常有水平的,怎麼出來個“又”呢?

    其實就是影射前面的追繳戶部欠款一事,最後的結果就是無功而返,那麼這次刑部冤案,康熙帝是不是還想讓它就這麼過去?

    康熙帝顯然也聽明白了佟國維的話裡話,質問他:

    “那你說這個投鼠忌器,這個器是誰呀?”

    二、佟國維的心機(二):

    康熙帝隨後又問:

    “這個又,這個又什麼意思?”

    佟國維一看目的已經達到,來了句:

    “聖明莫過於皇上,有些事,不是臣子們所能明言啊。”

    這句話算是徹底惹惱了康熙帝,不能明言朕要你們宰相干嘛?

    這時候馬齊也神補刀,提到宰相的職責在於管理百官,對於百官之上,皇子們就不歸宰相管了。這一句話就等於給這個案子定性為了皇子違法事件了,等於是把康熙帝將軍在這裡。

    這時候康熙帝終於表了態,不管查到誰,都要依法處置!

    有了康熙帝的這個表態,就等於給了佟國維一個訊號,這個訊號就是太子胤礽此時在康熙帝心中的地位,已經不比以前了,甚至有可能在這次刑部冤案後被廢。

    佟國維在康熙帝身邊待了這麼多年,可謂老謀深算,從南方賑災到追繳戶部欠款,兩個差事中太子胤礽表現的相當愚蠢。

    康熙帝已經多次不滿意太子胤礽的表現,從一開始太子胤礽關於如何賑災的回答;到後來老四胤禛辦好賑災的事後,太子胤礽對老四胤禛的不良評價;再到追繳戶部欠款一事,太子胤礽多次當著康熙帝的面說老四胤禛壞話,最後還誤會康熙帝的意思,擅自推遲追繳日期。

    最後康熙帝也自我感慨:

    “這就是我大清將來的皇帝嗎?”

    三、老八胤禩的心思:

    事情一出,老八胤禩就跟老九胤禟在發火,一邊發火一邊把跟任伯安相關的信件和賬單撕毀:

    “……連你也脫不了干係!”

    面對老九胤禟的抱怨,老八胤禩又說了一通話,這句話是重點,要牢記:

    “我身為皇子,我平平安安的,我這一輩子踏踏實實地做一個富翁就是了,我幹嘛要操這麼多心?管這麼多的事?”

    他說他幹嘛要操這麼多心,其實就是說,本來他想做個富翁就是了,結果出了這個事,讓他不得不操心!

    隨後,他支走了老九、老十、老十四,自己站了一會兒,然後讓管家準備一頂小轎,不要讓別人知道。

    其實這時候的老八胤禩已經下定決心,要接下追查刑部冤案的差事,而接下這個差事最原始的目的是,為了解救老九胤禟,避免最後查到他的頭上。

    這就是老八胤禩追查刑部冤案一事最開始的初衷,但是為了確保自己的差事能順利,他偷偷去見了首輔大臣佟國維。

    結果佟國維跟老八胤禩一見面就先說了:

    “八爺應該知道皇上那兒,不怕做錯事就怕不做事……這一次,皇上十分希望有人能出來……八爺,其有意乎?”

    這就是明知故問了,老八胤禩要是沒有意乎,他吃飽了撐得半夜來找佟國維你啊?

    四、老四胤禛的心思:

    與此同時,老四胤禛的府上,他跟鄔思道也針對刑部一案到底接不接而爭論開了。

    老四胤禛的意思是要好好整頓一下刑部,好好治治那些違法之人,畢竟這個事涉及到了任伯安、任季安、劉八女,他想起之前在江夏鎮的一切,此時不報仇,更待何時?

    結果鄔思道不讓他接,他疑惑的問為什麼,鄔思道講了一句很有分量的話:

    “這次刑部冤案審結之時,就是太子被廢之日啊!”

    鄔思道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假如康熙帝不想廢太子,那麼他就該讓太子胤礽自行清理刑部。但是康熙帝沒有這樣做,就證明對太子胤礽失去了最後的信任!

    而如果因為此事搬倒了太子,那麼將不容於天下,不容於朝廷,從而不容於康熙帝。

    其實這時候的老四胤禛心中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他也想把這些貪贓枉法之人繩之以法,另一方面又聽到鄔思道分析會幹掉太子胤礽。

    第一個方面他可以放棄,但是扳倒太子,他並沒有準備好,並不是他不想,而是此時不能!

    顯然,佟國維也是看出了這一點,只是沒有看到扳倒了太子胤礽之後的那一點,在這裡,他跟鄔思道的判斷走了相反的方向。

    鄔思道認為扳倒太子胤礽後,辦這個差事的人就成了罪人,而佟國維認為扳倒太子胤礽後,辦這個差事的人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太子。

    五、康熙帝的心思:

    只是他們都沒有猜對康熙帝的心思,從康熙帝的心中,他也並不想太子胤礽最終被廢,之所以讓人下令查案,也是當時在氣頭之上,下不了臺而已。

    而老四胤禛也有自己的考慮,雖然他聽了鄔思道的話,但是並沒有照著他說的做,第二天仍然跟康熙帝主動請纓接案子。

    此舉可以說是試探性的進攻,假如康熙帝一口就答應了他,那麼就證明,老四胤禛以後跟皇位沒戲了,而且老四胤禛此時還是太子胤礽的人,就等於康熙帝還是想保太子胤礽。

    假如是這個結果,老四胤禛回去一樣會把自己弄病,從而巧妙的即套了康熙帝的態度,又把自己推的一乾二淨,還給康熙帝留下一個為民做主的好印象。

    果然,後來老四胤禛病了後,康熙帝有點惱火:

    “什麼?四阿哥病了?”

    這時候李德全講的是自己親眼看到的,高燒昏迷不起。

    大內太監總管李德全為什麼會去老四胤禛的府上呢?

    顯然,這是去傳旨,不然的話,沒事往那跑幹嘛?

    結果康熙帝的態度是馬上叫太醫過去,要把四阿哥的病儘快治好。

    顯然,他從心裡是想讓老四胤禛查該案的,也就證明鄔思道和佟國維都猜錯了,即使老四胤禛最後查到了太子胤礽頭上,康熙帝也會找個理由給圓過去的,根本不會導致太子胤礽被廢!

    那麼老八胤禩後來採取的什麼方式查案?張廷玉又為何大膽燒掉了奏摺?康熙帝又為什麼改變態度,說自己的兒子病好不了了呢?這個兒子到底是老八胤禩,還是太子胤礽?我們下個回答再講!

  • 10 # 大霖論歷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筆者試著分析一下。

    劇中的刑部冤案可以說是清王朝立國以來最大的一起冤假錯案,也是一起最大的醜聞,性質之惡劣、牽扯人員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於是,朝野震怒、輿論譁然。

    龍顏大怒的康熙帝下令徹查此案!

    如何開展工作,康熙先徵求上書房首輔大臣佟國維的意見。佟國維自然很清楚這件案子的分量,這絕對不是一般的刑事案件,牽扯到國事和康熙的家事。如果徹查,肯定會查到太子頭上,這等於在不知不覺間捲入了皇帝的家事,特別是太子。鬧不好會被康熙以謀害太子的罪名處置,自己的前任明珠、索額圖的下場就是最好的證明。

    但是這麼大的事,他作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大臣面對皇帝的詢問,不能不有所表態。“天子輦下首善之區,發生了這樣駭人聽聞的枉法之事,臣等自知失察,請皇上處分。臣擔心一層一層徹查下去,會牽扯到朝廷的根本,投鼠忌器又將無功而返。聖明莫過於皇上,有些事,不是臣子們所能明言啊。”

    佟國維的話至少表達了三層意思

    第一、朝廷出了這麼大的醜聞,我們做臣子的沒有及時察覺,是嚴重的失職行為。

    這實際上是推卸責任,這麼大的案子,地方官從上到下都知道了,你們為眾官之首,怎麼可能不清楚?

    第二、查一下去一定會涉及到國家的根本。這意思再明白不過,實際上就是對映太子嘛,畢竟刑部歸太子分管,死刑判決書最後也是由太子簽字。說到底,這件醜聞最大的幕後主使就是太子。

    第三、查,可以,但是這件事非同小可,皇上您得給個明確態度,我們好照章行事。

    佟國維當然十分明白,一旦徹查下去,查到太子頭上把案子坐實了,那麼肯定會掀起一場波瀾。鬧不好康熙為了平息朝局會拿他當替罪羊,畢竟太子是皇帝的親兒子。因此,搞清楚康熙對這件事的真實態度才能有的放矢。

    那康熙是什麼態度呢?佟國維想到的這些他想到了,佟國維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

    慢慢往下看。

    再確定要查這件案子後,康熙就下詔:“誰能拿下這件案子,馬上封親王!”這實際上就透露出了康熙的態度:查肯定是要查,不然對天下沒交代,便宜那些為非作歹的不法之徒。讓誰查?康熙劃定了範圍,那就是從皇阿哥當中選擇一人擔任審判官。

    這個其實就已經表明了一個態度,那就是既要查案子,又不希望事態擴大。選擇皇阿哥更是要儘可能的把國事化為家事,把事態置於自己的控制之下。無論是佟國維還是鄔思道,恐怕都能揣摩透康熙的這個心思,同時也都認為康熙對太子已經徹底失去了信任。而後者也就成為兩人不同策略的分水嶺。

    同樣的事,四阿哥和鄔思道又是怎麼個心思呢?四阿哥一開始倒是非常希望實心實意的處理好這件事,再說了,當事人是曾經在江夏鎮救過他的張五哥。但是經鄔思道一番分析後,他心裡犯嘀咕了。其實鄔思道和佟國維想的差不多,都認為此事之後太子必然倒臺。唯一不同的一點就是在對待此事的態度上。佟國維認為此事之後必然生出新的太子,在大臣們中人緣頗好的八阿哥如果再有這件事的功勞,會順理成章的成為太子。鄔思道認為這件事既然會引發朝野動盪,對於素有“冷麵王”之稱的四阿哥不會太有利,很可能會落下個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結果。況且本身因為之前江南賑災和追繳庫銀的兩件事,四阿哥已經把朝野上下的人都得罪了,辦理此事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另外,鄔思道還遇見到此事如果真的涉及到太子時,康熙自然會從大局出發以穩定朝局為名採取保全太子的作法。就和當年處罰明珠和索額圖是為了保全大阿哥和太子是一個道理。這一點是佟國維所始料不及的!因此,後來在議定新太子的事情上也被康熙強令下課,實際上是為了保全八阿哥。

    那麼康熙的態度呢?前文說過佟國維想到的他想到了,佟國維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那麼鄔思道想到的和沒想到的他是不是也想到了呢?答案是肯定的。

    令佟國維和鄔思道都沒有想到的是康熙對這件事的決斷力和在保全皇子的方式方法上與之前截然不同!後來八阿哥把肖國興的供詞呈給康熙,康熙馬上下令將肖國興判處無期徒刑,然後下旨結案!

    作為國家最高領導者,玩平衡術是基本功。借這個事情看看眾皇子在大是大非問題上的基本態度,標準就是對處置國事和家事的平衡力。尤其是對家事的處置能力和態度,當然,前提是不能把太子給弄下去以免影響了朝局。所以,從這個前提上說,四阿哥是最合適人選。因為他是太子的人,自己多方提點,想必也會明白聖意。因此,康熙在得知四阿哥病了以後馬上要太醫給他治病。

    看見四阿哥的病一時之間很難治好,那就治好選擇那個在朝野之間素有“八賢王”之稱的八阿哥了,同時也可以試試所謂的“賢”是平衡國事和家事的真賢還是收買人心、圖謀不軌的假賢。

    結果,康熙以保全太子而穩定朝野的目的達到了,八阿哥真賢還是假賢也試出來了。

  • 11 # 一滴入魂AAA

    倆人的立場不同,代表的利益群體不同!站在哪個山頭就要唱那個山頭的歌!其次佟國維當時是上書房首輔大臣,在朝廷中不黨而黨,鄔思道官場經驗為零!全靠自己的聰明才智!一個問題兩種主張!得到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散戶如何判斷莊家籌碼成本,精準抄底逃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