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3
回覆列表
  • 1 # 大漠孤煙97180966

    國醫對於多疾病有很好的治療效果,但是對於肺結核,療效不佳,這個不可以相信偏方驗方,雖然我很推崇國醫,但是要尊崇實事!不了盲目相信國醫!

  • 2 # 使用者65410032147

    我曾經治癒過一例肺結核病人,不是偏方,是老師留下來的湯劑方,用了一個禮拜,後來我又給了兩樣藥當茶喝。一個月,患者和他母親都向我來酬謝過。

  • 3 # 真意999999

    這個我不是醫生!我覺得還是不要去相信偏方好!要相信科學!相信中國的醫學!尤其是中國的中醫是幾千年的發展歷史!找一個正規的大醫院!然後去找一個好的中醫!好好的治療!祝你早日恢復健康!

  • 4 # 剪遍巴爾坦

     治療肺結核可以採用皮老鴨湯

      皮老鴨湯是民間的小偏方,治療肺結核的效果很好,主要就是可以準備老鴨和地骨皮,其次就是生薑,利用這三種配量來把老鴨做成切塊,然後在用中藥攪合在一起包成湯藥,新增適量的清水即可,可以治療肺結核的乾咳現象。

      白童子雞的治療方法

      白童子雞的配量主要就是童子雞和天冬,裡面也要新增有白芨和蜜百合等中藥,這些中藥是為了煮成藥包一樣的東西,童子雞剛開始做的時候,要去除雜毛,最好是可以把藥包放在童子雞的腹中,然後進行燉煮,熟了以後可以多喝湯,效果不錯。

      白果和水果汁的配合

      可以利用白果和甘蔗以及新鮮的藕片,主要就是把水果弄成汁,成為水果汁的狀態,然後在新增進蜂蜜和白果,稍微要煮的熟一些,然後在放在罐子內,當然這種方式是不能馬上喝的,需要放置1-2個星期才可以服用,可以幫助患者潤肺。

    關注胸毛哥,給你不一樣的呵護

  • 5 # 安平解裘康愛線上

    肺結核早就有特效藥物,異煙肼。這個完全可以治癒肺結核,有沒有什麼偏方已經沒有意義了。有療效確定,可以治癒的正規藥物,問什麼偏方可以治療,還有意義嗎?

  • 6 # 遠走才能高飛

    桂東草藥,治癆蟲特效。一,百部,二,百合,三,十大功勞,四,矮地茶,五,夏枯球,六,葛根蟲,七,水楊柳。七藥合用,十大功勞為主藥,矮地茶臣輔主藥,餘藥各等分,虛贏者,服羊肉湯七天,上述藥草熬湯去渣服十四天。間三歇五,再服上藥,二療程見效。忌服用西藥,魚蝦,及其腐臭發物。試用者可私信。

  • 7 # 畫心竄媒

    肺結核是一種頑固性的傳染疾病,目前民間流傳的偏方收效甚微,所以不要抱有僥倖心理,最科學最奏效的治療方法是根據醫院專科醫生的治療方案,在傳染期最好進行強制隔離,運用專門的結核藥物聯合治療,期間要遵照醫囑按時按量不間斷用藥,按療程服用,如果是原發性結核病一般用藥四至六個月就可以治癒,由於結核藥毒性強,副作用大,要隨時檢查肝腎功能,吃一些保肝護腎的藥物,不要結核病沒治好,肝腎全壞了。。

  • 8 # 白老師談健康

    肺結核是具有傳染性的慢性虛弱疾患,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及身體逐漸消瘦為特徵。

    本病名稱,歷代所用甚多,變遷不一。以其傳染性而言,有“屍疰”、“勞疰”、“蟲疰”、“毒疰”、“傳屍”等名。根據症狀特點為名者,《外臺秘要》有“肺痿疾”、“骨蒸”;《儒門事親》有“勞嗽”;《太平聖惠方》有“急癆”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開始以“癆瘵”定名;《濟生方》用“癆瘵”以統諸稱,沿用至晚清;現今通稱為肺癆。

    對本病為傳染病的認識,《肘後方》就有“……累年積月,漸就頓滯,以至於死,死後復傳至旁人,乃至滅門”的記載。《外臺》引崔氏《別錄》也有“無問少長,多染此疾,嬰孺之流,傳注更苦”的傳染性記載。

    【病因病機】

    概括歷代醫家認識,肺癆的致病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為外感“癆蟲”;二為內傷體虛,氣血不足,陰精耗損。“癆蟲”之說起源於《肘後備急方·治屍注鬼注方》,也有稱“瘵蟲”、“肺蟲”等。《三因極一病證方論·癆瘵諸證》: “諸證雖曰不同,其根多有蟲。”《醫學正傳》:“其侍奉親密之人,或同氣連枝之屬,薰陶日久,受其惡氣,多遭傳染。”明確指出,癆蟲傳染是形成本病的唯一因素,因直接接觸本病患者,“癆蟲”侵入人體為病,如問病弔喪、骨肉親屬與患者朝夕相處,都是導致感染的條件。而正氣虛弱與外感“癆蟲”則互為因果,凡先天稟賦不強,後天嗜慾無節,如酒色過度、青年早婚、憂思勞倦、或大病久病失於調治等,耗傷氣血津液,正氣先虛,皆可致“癆蟲”乘虛而入。正如《古今醫統》所言:“凡人平素保養元氣,愛惜精血,瘵不可得而傳,唯夫縱慾多淫,苦不自覺,精血內耗,邪氣外乘。”並提出“氣虛血痿,最不可入癆瘵之門,弔喪問疾,衣服器皿中皆能乘虛而染觸”。《外臺秘要》:“嬰孺之流,傳注更苦。”說明小兒發育未充,婦女胎產體弱者最易感染。

    本病病變部位主要在肺。《證治匯補·傳屍癆》說“雖分五臟見症,然皆統歸於肺”。在病變發展過程中,與脾腎兩髒關係密切,也可涉及心、肝,甚至傳遍五臟,故有“其邪輾轉,乘於五髒”之說。在病理性質方面,基本以陰虛為主,並可導致氣陰兩虛,甚則陰損及陽。《丹溪心法》有“勞瘵主於陰虛”之說。《醫門法律·虛勞門》認為“陰虛者,十常八九;陽虛者,十之一二”代表了多數醫家的看法。具體說來,由於病情有輕重之分,病變發展階段不同,涉及臟器不一。因此,病理也有轉化演變,初起肺體受損,肺陰受耗,肺失滋潤,表現肺陰虧損之候;繼則肺腎同病,兼及心肝,而致陰虛火旺;或因肺脾同病,導致氣陰兩傷;後期肺脾腎三髒交虧,陰損及陽,可趨於陰陽兩虛的嚴重局面。

    【發病機制及病理】

    肺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支桿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結核菌傳播的主要途徑為呼吸道,人型結核菌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結核菌數量、毒力不同,巨噬細胞非特異性殺菌能力不同,其引起的病變轉歸亦不同。如機體免疫功能狀況較好,且結核菌菌量不多或毒力不強,則雖有結核菌感染也不導致發病或早期感染灶迅速臨床痊癒,同時建立機體的感染免疫。若機體免疫功能狀況較差,而結核菌菌量較多或毒力較強時,則導致結核菌感染而發病。肺結核病有三種基本病變:滲出性病變、增殖性病變、乾酪樣壞死。

    一、滲出性病變

    在結核病炎症早期或病變惡化時出現。滲出的白細胞最初以中性粒細胞為主,之後很快被巨噬細胞和淋巴細胞所代替。滲出性病變如發生在漿膜腔,則可呈漿液性或漿液纖維素性炎症。在結核病菌數量大、毒力強、機體抵抗力降低或變態反應性增高情況下,滲出性病變可向乾酪樣壞死發展,甚至液化形成空洞。機體免疫力強則病變可完全吸收或轉為增殖性病灶。

    二、增殖性病變

    滲出性病變隨著時間推移,當結核菌量小、毒力弱時,致敏淋巴細胞增多,形成特有的結核結節。結核結節中央為朗格漢斯細胞,而周圍則由類上皮細胞包繞,淋巴細胞相互交錯呈片狀增生的細胞層。結核結節中不易找到結核菌。類上皮細胞為主的結核性肉芽腫,有淋巴細胞浸潤,多見於乾酪樣壞死病灶、空洞壁或竇道周圍。

    三、乾酪樣壞死

    肉眼可見淺黃色或灰黃色粟粒或細豆粒大小塊狀物,外觀似乳酪。鏡檢下,組織細胞先呈渾濁腫脹,繼而細胞漿發生脂肪性變,細胞核溶解破碎或破裂,直至組織完全壞死形成壞死灶,內含大量結核菌。乾酪樣壞死可發生液化,呈灰黃或灰白色、質地較軟的細豆渣狀、膿狀、糨糊狀或膠凍狀物質。在乾酪樣變發展過程中,病灶周圍可逐漸被肉芽組織包繞。

    由於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的不同,細菌的數量多少、毒力大小各異,所引起的病理變化程度也不一樣,通常以三種基本病變型別相互轉化、交錯或同時存在,呈現病變多樣性。而在多種病變共存時,則常以一種病變為主。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

    1.臨床表現

    多見午後低熱,可伴乏力、盜汗、食慾減退、體重減輕、面頰潮紅、婦女月經失調等。臨床以咳嗽、咯血、胸痛為多見。

    2.體徵

    病灶小時,多無異常體徵。若病變範圍較大,叩診呈濁音;聽診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和鎖骨上下、肩胛間區細溼囉音。空洞性病變位置表淺而引流支氣管通暢時,有支氣管呼吸音或伴溼囉音;巨大空洞可出現帶金屬調空甕音。當病變廣泛纖維化或胸膜增厚粘連時有患側胸廓下陷、肋間變窄、氣管移位與叩診呈濁音,而對側可有代償性肺氣腫體徵。

    3.實驗室輔助檢查

    (1)痰結核菌檢查:不僅是診斷本病的主要依據,也是考核療效、隨訪病情的重要指標。痰菌陽性說明病灶有傳染性。若排菌量多(每毫升10萬條以上),直接塗片檢查易呈陽性,為社會傳染源。痰菌量少(每毫升1萬條以下),可用集菌法。培養法更為精確,除能瞭解結核菌有無生長繁殖能力外,還可作為藥物敏感實驗和菌型鑑定。另外,標本在體外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擴增結核菌DNA,40條結核菌記可有陽性結果,但時有假陽性或假陰性。

    (2)胸部X線檢查:可以早期發現肺結核,還可以對病灶部位、範圍、性質、發展情況和治療效果作出判斷,對決定治療方案很有幫助。必要時還可以採用點片或者特殊體位(如前弓位)攝片、體層攝片及支氣管造影等。熒光縮影X線檢查適用於集體肺部健康檢查。肺結核常見的X線表現有:纖維鈣化的硬結病灶(斑點、條索、結節狀,密度較高,邊緣清晰),浸潤性病灶(雲霧狀、密度較淡、邊緣模糊),乾酪性病灶(密度較高、濃密不一)和空洞(有環形邊界的透光區)。肺結核病灶一般在肺的上部,單側或雙側,存在時間較長,常有多種性質不同的病灶混合存在和肺內播散跡象。肺部CT檢查有助於發現微小或隱蔽性病變,瞭解病變範圍及組成。

    (3)結核菌素試驗(OT):普查用1 ∶2000的OT稀釋液0.1ml(5IU),在左前臂屈側做皮內注射,經48~72小時後測量面板硬結直徑,如小於5mm為陰性,20mm以上或局部發生水皰與壞死者為強陽性反應。OT試驗陽性僅表示結核菌感染,但並不一定患病。如用高稀釋度(1IU)做皮試呈強陽性者,常提示體內有活動性結核灶。OT試驗陰性反應除提示沒有結核菌感染外,還可見於結核菌感染4~8周內,應用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者,或營養不良及麻疹、百日咳等病人。嚴重結核病和各種危重病人對結核菌素亦可無反應或弱陽性。

    (4)其他檢查: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可有白細胞減少或類白血病反應。活動型肺結核血沉可增快,但對診斷無特異性價值。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檢測結核病人血清中特異性抗體,主要對診斷肺外結核可提供一些參考。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對發現支氣管結核、吸取分泌物、解除阻塞及摘取活組織做病理檢查等均有重要價值,有助於與其他疾病作鑑別診斷。

    二、鑑別診斷

    1.肺癌

    中央型肺癌常有痰中帶血,肺門附近有陰影,與肺門淋巴結結核相似。周圍型肺癌呈球形、分葉狀塊影,有時與結核球需要鑑別。肺癌多發生在40歲以上男性,常無毒性症狀,而有刺激性咳嗽、明顯胸痛和進行性消瘦。X線等影像學檢查,結核球周圍可有衛星病灶、鈣化,癌腫病灶邊緣常有切跡、毛刺。胸部影像學檢查、痰結核菌和脫落細胞檢查、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活組織檢查等均有助於鑑別診斷。注意肺癌與肺結核並存的可能,對於多項檢查不能排除肺癌者應考慮剖胸探察,以免失去手術機會。

    2.肺炎

    有輕度咳嗽、低熱的支原體肺炎、病毒性肺炎和過敏性肺炎(嗜酸細胞肺浸潤症)在X線上有肺部炎症徵象,與早期浸潤型肺結核相似。對於這些一時不能鑑別的病例,不急於採取抗結核治療。支原體肺炎在短時間內(2~3周)可自行消散;過敏性肺炎血中嗜酸性細胞增多,且肺內浸潤常呈遊走性。細菌性肺炎有發熱、咳嗽、胸痛和肺內大片炎症,需與乾酪性肺炎相鑑別。細菌性肺炎起病急驟,除高熱、寒戰外,口唇可有皰疹,咳鐵鏽色痰,痰中結核菌陰性,而肺炎球菌等病原菌陽性。在有效抗生素治療下,肺部炎症一般可在三週左右完全消失。

    3.肺膿腫

    浸潤型肺結核伴空洞需與肺膿腫鑑別。肺結核好發於上葉鎖骨上下或下葉背段。後者起病較急,發熱高,膿痰多,痰中無結核菌,但有多種其他細菌,血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增多,抗生素治療有效。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伴繼發感染時易與肺膿腫混淆,後者痰結核菌陰性。

    4.慢性支氣管炎

    老年慢性支氣管炎症狀酷似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但前者X線檢查僅見肺紋理加深或正常;後者X線則顯示結核病灶,痰結核菌陽性。

    5.支氣管擴張

    有慢性咳嗽、咳痰和反覆咯血史,需與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相鑑別。支氣管擴張痰結核菌陰性,X線平片多無異常發現或見區域性肺紋理增粗或捲髮狀陰影,支氣管造影檢查可以確診。

    【辨證要點】

    本病臨床特點有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四大主症。辨證一般多按病理屬性,結合臟腑病機進行分證。區別陰虛、陰虛火旺、氣虛的不同,掌握肺與脾、腎的關係。臨床總以肺陰虧損多見,病位主要在肺。治療總以補虛培元和治癆殺蟲為原則。

    本病與虛勞、肺痿在臨床表現中有相似之處,臨診當予以鑑別。首先肺癆具有傳染性,不同於虛勞和肺痿。其次,虛勞緣於內傷虧損,是多種慢性疾病虛損證候的總稱,五臟並重以腎為主,辨證以陰陽為綱;而肺癆則病位在肺,以陰虛為主,後期可見陰陽俱損,五臟皆傷,亦可從虛勞重症辨證;肺痿以肺葉萎弱不用、咳吐濁唾涎沫為主症,亦與肺癆咳嗽、咯血、潮熱、盜汗四大主症有所區別。

    【辨證施治】

    1.肺陰虧虛證

    證候:乾咳,咳聲短促,痰中時有帶血,如絲如點,色鮮紅,午後手足心熱,面板幹灼,或有少量盜汗,口乾咽燥,胸部隱隱悶痛,苔薄,邊尖質紅,脈細或兼數。

    證候分析:陰虛肺燥,肺失滋潤,故乾咳少痰;肺損絡傷,則痰中時夾血絲、血點,而胸悶隱痛;陰虛內熱,可見手心面板灼熱;肺陰耗傷,故口乾咽燥;舌薄質紅,脈細或兼數俱屬陰虛之候。

    治法:滋陰潤肺。

    方藥:月華丸加減。

    方中沙參、麥冬、天冬、生地、熟地滋陰潤肺;百部、川貝潤肺止咳兼能殺蟲;阿膠、三七止血和營;茯苓、山藥健脾補氣。另加玉竹、百合等滋補肺陰,白及補肺生肌止血。若痰中帶血絲可加仙鶴草、藕節、白茅根等和絡止血。若低熱可酌加銀柴胡、功勞葉、地骨皮、青蒿等清熱除蒸。

    常用食療方:生梨、甘蔗、山藥、薏苡仁、木耳、老鴨、豬肺、百合、麥冬、天冬、沙參、玉竹等。

    (1)梨膏:鴨梨20個。去核,榨汁,兌入蜂蜜,小火熬成膏,每次20ml,每日2次。功效:潤肺止咳,生津利咽。適用於肺結核陰虛肺熱,咳嗽喘促,口燥咽乾。

    (2)蒜白粥:紫皮蒜20g。每瓣去皮,在沸水中煮兩分鐘後撈出。然後取大米50g,洗淨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將撈出之蒜放入粥中攪拌均勻。另加白及粉3g,與大蒜粥同服或食粥後再服。每日2次,早晚各1次。適用於肺結核乾咳痰血者。大蒜雖屬辛溫食物,但據實驗證明,大蒜具有較強的抑制結核桿菌的作用。

    (3)枸杞葉茶:枸杞葉50g。煎湯代茶飲服。功效:補虛益精,清熱止渴。適用於早期低熱口乾者。

    (4)五汁飲:荸薺190g,梨100g,藕100g,鮮蘆根50g,麥冬25g。共洗淨絞碎取汁,飲服。功效:養陰生津,清熱潤肺。

    2.陰虛火旺證

    證候:咳嗆氣急,痰少質黏,或吐稠黃多量之痰,時時咯血,血色鮮紅,午後潮熱、骨蒸,五心煩熱,顴紅,盜汗量多,口渴,心煩,失眠,性急善怒,胸脅痛,男子可見遺精,女子月經不調,形體日漸消瘦,舌質紅絳而幹,苔薄黃或剝,脈細數。

    證候分析:肺病及腎,肺腎陰傷,虛火內灼,煉津成痰,故咳嗆氣急、痰黏或質稠色黃;虛火灼傷血絡,可致咯血反覆發作;水虧火旺則潮熱骨蒸;營陰外洩故夜臥盜汗;肝肺絡脈不和,乃致胸脅痛作;心肝火炎,故心煩失眠、善怒;相火偏旺則夢遺失精;衝任失養故月經不調;陰精耗傷以致形體日瘦;舌絳苔黃或剝,脈細數系陰虛燥熱內盛之象。

    治法:滋陰降火。

    方藥:百合固金丸合秦艽鱉甲散加減。

    方中百合、麥冬、玄參、生地、熟地滋陰潤肺生津;鱉甲、知母滋陰清熱;秦艽、銀柴胡、地骨皮、青蒿清熱除蒸;川貝母、百合補肺止咳。另加白及、百部補肺止血殺蟲;龜板、阿膠、五味子滋腎養陰。若咳嗽痰黏或色黃量多者酌加桑白皮、馬兜鈴、魚腥草等清化痰熱;咯血不止者可加丹皮、山梔、紫珠草、大黃炭等涼血止血;血出紫暗成塊伴胸痛者可加三七、血餘炭、花蕊石、廣鬱金等化瘀和絡止血;盜汗甚者可加烏梅、煅龍骨、癟桃幹、煅牡蠣、麻黃根、浮小麥等斂營止汗,失音或聲音嘶啞可加鳳凰衣、核桃肉、白蜜以調肺腎,通音聲。

    常用食療方:生地、百合、冬蟲夏草、枸杞、沙參、麥冬、玉竹、阿膠、黃芩、黃柏等。

    (1)百合粥:幹百合20g,燕麥50g。兩味如常法煮粥,分2次服用。適用於肺結核盜汗乾咳者。

    (2)蠶豆葉茶:新鮮蠶豆葉250g。洗淨用清水煎湯取汁飲服。功效:止血。適用於肺結核咯血者。

    (3)五汁膏:鮮藕(去節)、甘蔗(去皮)、鴨梨(去皮、核)、鮮懷山藥、鮮百合各500g,霜柿餅200g,蜂蜜200g。藕、梨、甘蔗、山藥、百合洗淨後切碎榨汁。柿餅搗泥加入蜂蜜置鍋內加熱溶化,並加入五汁攪勻,煮沸後冷卻收貯於瓶內。每服1~2匙,溫開水送服。適用於肺結核骨蒸勞熱、乾咳咯血者。

    (4)金針菜燉豬肉:金針菜50g,瘦豬肉150g。金針菜水發後洗淨,肉洗淨後切成塊狀。兩味置鍋內加水用文火燉酥,加入味精及鹽等調料適量。功效:養血平肝、止血。適用於肺結核咯血低熱、消瘦乏力者。

    (5)龜板粉:烏龜殼250g。置瓦片上煅燒存性,研成細末,用棗泥和丸。每服6g,每日2次,兩個月為一療程。功效:滋陰潛陽,補血止血。適用於肺結核空洞低熱、咯血者。

    3.氣陰耗傷證

    證候:咳嗽無力,氣短聲低,痰中偶或夾血,血色淡紅,午後潮熱,熱勢一般不劇,面色白,顴紅,舌質嫩紅,邊有齒印,苔薄,脈細弱而數。

    證候分析:肺脾同病,陰傷氣耗,清肅失司,肺不主氣而為咳,氣不化津而成痰,肺虛絡損則痰中帶血,氣虛不能衛外,陽陷入陰,故見氣虛身熱、怕風、自汗,陰虛則內熱、盜汗;脾虛不健則食少、便溏;氣陰兩傷故面白顴紅、舌質嫩紅、脈細弱而數。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保真東加減。

    方中黨參、太子參、黃芪、白朮、茯苓、炙甘草補益肺脾之氣;天冬、麥冬、生地、熟地、當歸、白芍以育陰養榮,填補精血;地骨皮、黃柏、知母以滋陰退熱。另加白及、百部以補肺殺蟲。咳嗽痰稀,可加紫菀、款冬、蘇子等溫潤止嗽。若有痰溼症狀者,可配半夏、陳皮、茯苓。若咯血可酌加阿膠、仙鶴草、三七配合補氣藥共奏益氣攝血之功。骨蒸盜汗者可加鱉甲、牡蠣、烏梅、銀柴胡等補陰配陽,清熱除蒸。若便溏、腹脹、食少等脾虛症狀明顯者,應酌加扁豆、苡仁、蓮肉等甘淡健脾之品,忌用地黃、麥冬、阿膠等滋膩之品。

    常用食療方:常用山藥、扁豆、薏苡仁、核桃、小麥、百合、芡實、茭白、枸杞葉、大棗、人參、黨參、黃芪、冬蟲夏草、沙參、地黃、甘草等。

    (1)山藥百合湯:山藥50g,百合30g,霜柿餅30g。三味置鍋內加水煮熟後,隨意服用。適用於肺結核低熱、盜汗乾咳、咯血者。

    (2)蟲草老鴨煲:老雄鴨1只,冬蟲夏草15g,麥冬30g,陳皮15g,胡椒粉1g,蔥2根,生薑5片。鴨去毛及內臟洗淨,將蟲草用溫水浸發後洗淨,同麥冬、陳皮一起納入鴨腹中,用線絞緊後置鍋內,加入清水用武火煮沸,氽去血水,然後加入胡椒粉、蔥、姜及適量黃酒,改為文火燜至鴨肉酥爛,再加入鹽及味精適量即可。適用於肺結核乾咳、氣喘、盜汗消瘦、納谷不佳者。

    (3)黑魚湯:活黑魚1條,蒜20g。黑魚去鱗及內臟,清水洗淨,鍋中清水先煮沸,再投入黑魚及蒜,用文火煮2小時,再加入鹽及味精等調料,佐餐用。適用於潮熱盜汗,消瘦乏力者。

    (4)蛤士蟆銀耳羹:蛤士蟆油15g,銀耳30g。兩味先用冷水浸發2~4小時,然後洗淨,置鍋內加水適量,用文火煮2~3小時,以稠黏為度,加入冰糖適量,分2次服用。適用於肺結核盜汗、低熱、咳嗽、咯血者。

    (5)西米芡實大棗湯:西米50g,芡實50g,大棗10枚。三味洗淨後同置鍋中,加水用文火煮成稀粥狀,加冰糖適量,分2次服用。適用於肺結核,久病消瘦,納呆便溏者。

    其他還有雞蛋銀耳羹、百合黃精粥、魚腥草雞蛋、胎盤雞湯丸、蚤休煲豬肺、參白豬肺蒸銀耳、參芪三七蒸豬肺、參術山藥蒸牛肉、參菜百合蒸烏雞等亦從前法而出,變換食物及藥物的烹煮方式,達到輔助治療的目的。

    4.陰陽兩虛證

    證候:咳逆喘息少氣,痰中或見夾血,血色暗淡,潮熱,形寒自汗,盜汗,聲嘶失音,面浮肢腫,心慌,唇紫,肢冷,五更腹瀉,口舌生糜,大肉盡脫,男子滑精、陽痿,女子經少、經閉,舌光質紅少津,或舌淡體胖邊有齒痕,脈微細而數,或虛大無力。

    證候分析:陰傷及陽,肺脾腎三髒並損,肺虛氣逆則喘咳,聲道失潤,金碎不鳴而聲嘶。脾腎兩虛,故見浮腫、腎洩;病及於心,乃致心慌、唇紫;虛火上炎則口舌生糜;衛虛則形寒自汗;陰傷則潮熱盜汗;精氣虛竭,無以充養形體,資助衝任之化源,故女子經少或經閉,大肉盡脫;命門火衰故男子滑精、陽痿;舌光質紅少津,或舌淡體胖邊有齒痕,脈微細數、虛大,俱系陰陽交虧之候。

    治法:滋陰補陽。

    方藥:補天大造丸加減。

    方中人參、黃芪、山藥補肺脾之氣;杞子、龜板育陰精;鹿角、紫河車助陽氣;地黃滋腎陰。另加麥冬、阿膠、五味子、當歸、白芍滋養肺腎。若腎虛氣逆喘息可配冬蟲夏草、鐘乳石等攝納腎氣;心慌可加紫石英、丹參合方中遠志鎮心寧神;若五更腎瀉者則可加煨肉蔻、補骨脂。

    【其他治療】

    一、中成藥

    1.雲南白藥

    每次1支,每日3次,用於肺結核咯血。

    2.白及粉

    每次3g,每日3次,治療肺結核痰中帶血。

    3.蛇膽川貝液

    每次1支,每日3次,治療肺結核兼有痰熱咳嗽。

    4.猴棗散

    每次1支,每日2次,治療肺結核痰濁咳嗽者。

    5.養陰清肺膏

    每次10~20ml,每日2~3次,開水沖服,用於肺結核肺陰不足咳嗽。

    6.生脈飲

    每次1~2支,每日3次,治療肺結核氣陰兩虛者。

    7.玉屏風口服液

    每次1支,每日3次,治療肺結核氣虛自汗者。

    8.六味地黃丸(濃縮丸)

    每次8粒,每日3次,用於肺結核腎陰不足者。

    9.金水寶(人工蟲草菌絲粉)

    每次3粒,每日3次,用於肺結核肺腎兩虛者。

    二、針灸

    1.肺陰虧損型

    取穴肺俞、尺澤、中府、膏肓俞。咯血配孔最、魚際。膏肓俞用補法,其餘各穴用平補平瀉法。

    2.陰虛火旺型

    取穴大椎、太溪、孔最、三陰交。經閉配血海,遺精滑洩配關元,心煩不寐配神門、復溜。大椎用瀉法,其餘各穴用平補平瀉法。

    3.氣陰耗傷型

    取穴肺俞、脾俞、足三里、太溪。潮熱配大椎、間使,盜汗配陰郄、後溪,便溏配天樞、氣海。太溪用平補平瀉法,其餘各穴用補法。

    【臨證經驗】

    先生於上世紀50年代起致力於肺結核的研究,他透過對1000例患者的臨床調查研究發現,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表現基本符合傳統中醫對“肺癆”的認識,以陰虛為多見,其中又以肺陰虛為主。如單純使用養陰清肺法辨證治療,雖然可以緩解症狀,但對痰菌轉陰和病灶的修復效果卻不明顯。在查閱大量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久病必瘀的理論,以及肺結核病灶呈現纖維增殖和乾酪壞死的病理表現,最終定下了“清肺、殺蟲、行瘀”的治療原則,創研了“芩部丹”用於治療已產生耐藥性的慢性空洞型肺結核復治病例,療效顯著。隨後,又發現一些肺結核患者的療效與異煙肼相仿,在此基礎上不但擴大了“芩部丹”的使用範圍,而且進一步研製了退潮熱、治膿痰、止咯血、降盜汗、調節免疫的“三草片”、“複方功勞葉”針劑、“雪花片”、“保肺片”、“八寶養肺湯”等系列抗癆中成藥,為治療肺結核開闢了新的途徑。

    一、臨證特色

    1.肺結核辨證以陰虛為本

    歷代醫家對於肺癆分型有陰虛和陽虛之分,用藥也有甘寒和甘溫之爭,但一般臨床還是主張陰虛為多,認為肺癆患者臨床常見陰虛諸症。如《丹溪心法·勞瘵十七法》雲:“勞瘵主乎陰虛。”《壽世保元·勞瘵》亦云:“夫陰虛火動,勞瘵之痰,由相火上乘肺金而成之也。傷其精則陰虛而火動,耗其血則火亢而金虧。”喻嘉言謂:“按虛癆之症,陰虛者十常八九,陽虛者十之一二。” 早在1959年,先生就曾調查分析了各種型別的1000例肺結核患者,發現陰虛佔605例(60.55%),陽虛為40例(4%),陰陽兩虛259例(25.9%)。陰虛病例中則又以肺陰虛為最多,佔所有病例的46.1%,佔陰虛病例的77.8%;肺腎陰虛次之,佔所有病例9%,佔陰虛病例14.9%;陰陽兩虛病例中以肺脾虛最多,佔所有病例的18.1%,佔陰陽兩虛病例70%。由此證實,肺結核以陰虛尤其是以肺陰虛為主,多為肺脾腎三髒受累的傳統認識。同時,在肺結核患者病情進展期,中醫辨證為虛證尤其是五臟虛的比例逐步增加,而在吸收好轉期患者,中醫辨證正常的比例較多。但在調查中也發現,在1000例肺結核患者中有96例沒有任何症狀,四診為正常,其中包括浸潤型肺結核和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患者,而肺結核手術後的79例患者卻有72例(佔91.1%)辨證屬於虛證(陰虛40例、陽虛8例、陰陽兩虛24例),西醫臨床上已經成為無肺結核的病人且痰菌也陰性,但中醫辨證卻為虛證。這些情況說明,傳統中醫對肺癆病的認識的確是從實踐中總結而來,但由於古代診斷、治療水平和營養水平遠不如當代,因此歷代醫家往往只能獲得對重症肺結核患者的觀察及治療經驗。如今,隨著肺結核診療手段的發展,尤其胸部X線檢查、痰菌檢查等,使現代肺結核患者早期就能夠被發現,在典型“肺癆”症狀(咳嗽、咯血、潮熱、盜汗、消瘦)出現之前就得到治療,故現代單純的肺結核患者臨床表現到達“癆”的程度者並不多見。另外,化學藥物、手術治療也改變了肺結核的自然程序,具有肺癆症狀的患者也並非一定有痰菌陽性或者有活動性病灶,所以現代肺結核患者的辨證和歷代醫家的描述之間出現了不同,兩者並不完全符合。

    2.中西醫融合診治肺結核

    傳統中醫由於條件的限制,主要採用察外以知內的方式,從不斷積累的臨床病例中獲得經驗並加以傳承。現代醫學能夠深入人體內部,察覺原先無法獲知的資訊,而化學藥物尤其是抗菌藥物的使用提高了臨床治療能力。先生在肺結核診治的探索過程中,善於學習現代醫學的先進理念和研究成果,洋為中用,與傳統中醫整體辨證有機結合,才能提高療效。因此,從上世紀60年代起,先生就帶領他的研究小組在耐藥性肺結核復治病例的診療和療效評價中大膽地引入了中西醫結合的新思路,並獲得了矚目的成效。

    首先在肺結核的診斷方面,運用胸部X線攝片和痰菌作為結核診斷依據的同時配合運用中醫四診進行辨證,為治療方法的選擇提供更為貼切的依據。開展的大型臨床調查在為中醫辨證提供客觀依據的同時,也發現中醫辨證“癆瘵”與X線以及痰菌診斷並不一致,傳統方法辨證為“癆瘵”的患者多病情比較嚴重,而部分已經有空洞的肺結核患者按照中醫四診卻沒有任何發現,這從另一個方面也說明中醫學必須跟隨時代進步引入現代檢測手段加以豐富和提高,說明傳統認識的“肺癆”、“癆瘵”和現代醫學診斷的肺結核不能完全等同,兩個不同醫療認知體系感知的疾病可以互相借鑑、互相印證,但不能機械地在病名之間畫等號。

    治療上,根據肺結核乾酪樣壞死和結核結節的特有病理表現,病期較長、病灶纖維化較多的臨床特點,以及病變區域性由於淋巴血管破壞和區域性迴圈不良,造成病變不易痊癒等情況,提出這與傳統中醫認為病人感受外邪後,臟腑失和,氣機阻滯,血行受阻產生瘀血內停而出現的結塊有相似之處。另外,根據本病多為慢性程序,“久病必瘀”、虛實兼夾的臨床特點,也需要加用活血藥以祛瘀生新,改善病灶周圍的血液迴圈,幫助藥物滲透以增強療效。因此,在肺結核治療清肺瀉火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使用活血化瘀法,創立了清肺解毒、行瘀殺蟲的治療法則,並根據從《本草綱目》中得到的啟發,選用黃芩結合肺癆傳統用藥“百部”殺蟲止咳、潤肺化痰,再充實了丹參和桃仁兩味藥物,研製出了“肺一號”合劑應用於臨床,後來在不斷臨床驗證及精簡用藥、改變劑型要求下,原方中去除了桃仁這味藥,劑型改為片劑,創制出了“芩部丹”,大大提高了病人的痰菌轉陰率,也使部分患者多年不愈的空洞得以閉合。

    在肺結核療效評價方面,不但觀察病人臨床症狀的改變情況,還將胸部X線攝片獲得的病灶改變情況和痰菌檢查作為療效評定的標準,引入統計學的觀點,對藥物的治療效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定。隨著病例的積累,又將病例治療範圍從難治性肺結核擴大到初治肺結核,同時設立西藥對照組進行療效對比,並採用抑菌試驗、動物實驗和拆方研究以期進一步瞭解治療藥物的作用機理,從而將傳統中醫僅採用辨證論治治療、觀察病人臨床症狀改變並積累經驗的做法,與現代醫學講究科學、客觀研究理念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將肺結核中醫診療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3.肺結核治療當扶正與祛邪並舉

    上世紀50年代,傳統中醫在治療“癆病”時強調陰虛火旺,治療多偏重養陰清熱,但治療效果不理想,痰菌往往不能轉陰。先生透過對1000例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調查證實,肺陰虛證在肺結核患者中佔較大的比例,這和歷代文獻描述一致,但卻無法解釋在治療過程中,運用養陰潤肺之劑痰菌難以轉陰,尤其對耐藥性肺結核痰菌陰轉更為困難。為此,先生帶領研究小組查找了大量古代文獻,發現唐宋以來,就有“骨蒸”、“熱毒”與“瘵蟲”有關的記載,治療方面也提出了除蒸解毒、治癆殺蟲等等法則,這些見解為進一步發掘中醫藥治療肺結核打開了思路。在對肺結核“久病必虛”的病機認識基礎上,考慮傳染病原體的存在所引起的病因病理特點,並結合臨床實踐,認識到祛邪和解毒的重要性,提出扶正和祛邪並舉的治療原則。

    扶正和祛邪本就是中醫學治療疾病的兩大法則,扶正是對病人機體說的,祛邪是對病邪說的,也就是扶正氣之虛,祛病邪之實。扶正有助於祛邪,祛邪也有助於安正。正氣虛的人容易得肺癆病,在治法上有扶正達邪的方法;另一方面,正氣雖不甚虛,同樣也會因為邪甚而得病,外在並無虛象者,此時邪實是存在的。《本事方》說“留而不去,其病則實”,在對肺結核臨床調查的過程中也看到有病例確診患病卻並無虛象,在這一階段,著重祛邪是有積極意義的,況且病邪不去,則會損傷正氣,雖初病無虛象但久之必有正虛,李時珍認為“邪火煎熬,則陰血漸涸也”,此時邪火是因,陰虛是果。所以,從肺結核病整個病程來說,“陰虛”與“火旺”本有內在聯絡且互為因果。就如王清任《醫林改錯》所述“因虛弱而病當補弱而病可痊,本不弱而生病,因病久致身弱,自當去病,病去而元氣自復”。在肺結核的治療上滋陰可以降火,降火可以保陰。因此,先生根據扶正和祛邪的辯證關係,提出了瀉火行瘀的治療方法,並創制了“芩部丹”。同樣,在對“芩部丹”臨床觀察中發現該藥除了能有效提高結核病人痰菌陰轉率外,陰虛等其他症狀也得到了改善,同時也印證了“因邪致虛,當先驅邪,邪去則虛體自復”的思路。從上可見,在對肺結核的中醫治療過程中,虛和實是相對而言的,沒有絕對的虛,也沒有絕對的實,所謂虛和實無非是在不同階段有所偏重而已,可以說扶正和祛邪是一對既矛盾,又相輔相成的共同體,關鍵是要根據不同的時期以及病人的體質而有所偏重。在臨床用藥加減過程中,發現肺陰虛症狀明顯者,在“芩部丹”的基礎上加入沙參、玄參、麥冬之品;腎陰不足者加入滋補腎陰之品,臨床症狀改善顯著,這就為後來研製的“保肺片”提供了依據。扶正可以達邪,邪去可以安正是兩者的辯證關係。

    4.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

    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是貫穿於中醫學的一個具有獨特含義的治療法則,也是最能體現中醫學辨證論治的一個核心內容。對於肺結核出現張力性空洞或繼發感染的患者,具有發熱、痰血、黃痰或有腥臭味等,辨證類似中醫肺癰證,根據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理論,在百部、黃芩、側柏葉等有效治療藥物的基礎上,選用民間治療肺癰的魚腥草和治療肺癆咯血的鹿銜草,加上此類病例多呈纖維乾酪病變,病灶有如結塊包圍,因此加用軟堅散結治療瘰癧的夏枯草組成“三草片”,治療耐藥性肺結核芩部丹無效的頑固病例50例,三個月療程結束。治療結果為咳嗽、咳痰有效率為60%,咯血有效率76%,潮熱71%,痰菌陰轉率25%,胸部X線攝片病灶好轉11例,加重4例,其餘無變化。與此同時,分析部分難治性肺結核病例由於結核菌耐藥性以及肺部大量纖維增殖和乾酪樣壞死,並且病變區域性淋巴血管破壞和瘀塞不通,一般藥物口服達不到效果,如《千金方》記載“肺蟲居肺間,蝕肺系,故成瘵疾,咯血聲嘶,藥所不到,為難治也”。在疾病這一階段,需要採用其他治療方式,嘗試運用涼血退虛熱並且滋肝腎、強腰膝的功勞葉配伍清肺洩火的一見喜(穿心蓮)組成“肺4號針劑”,選擇治療咳嗽、哮喘、咯血,並且有疏通淋巴管的澤前穴以及健脾化痰治療痰多咳嗽的豐隆穴進行穴位注射,觀察了56個難治性肺結核病例,經過1~2.5年的穴位治療,半數以上患者症狀消失,痰菌陰轉者14例,胸片病灶稍見吸收好轉者19例。

    另外,在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理論指導下,芩部丹等治療肺結核的藥物也推廣到肺外結核,如盆腔結核、腎結核、鼻咽結核及面板粟粒性狼瘡的治療上。

    5.免疫調節是提高肺結核療效的有效手段

    隨著科學研究的進步,對肺結核患者免疫功能變化在結核病發病及病情進展中的認識不斷得到提高。自上世紀80年代起,先生透過大量臨床觀察和實驗研究,在證實肺結核病人總體呈細胞免疫功能下降,體液免疫亢進趨勢的同時,發現陽虛病人T淋巴細胞低於陰虛組,但在統計學處理上無差別,而B淋巴細胞陽虛組明顯高於陰虛組。這一研究成果啟發了先生,在肺結核治療中,應當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平衡免疫失調,充分運用中醫正邪理論進行治療。先生曾選擇陰虛肺結核患者24例,以玄參、南北沙參、麥冬、黃芩、百部、丹參、夏枯草為基本方。兼肺腎陰虛者加黃精、首烏、女貞子;兼肺氣虛者加黃芪(或黨參)、白朮、功勞葉。治療三個月後,潮熱13例,11例消失,2例減輕,其淋轉率由61.8%升至72.7%;盜汗14例,12例消失,2例減輕,其淋轉率由64.4%升至72%。而無潮熱、盜汗的病例淋轉率改變不明顯,說明患者中毒症狀與細胞免疫變化有密切關係。結核桿菌屬於胞內菌,其毒力與在單核巨噬細胞中存活和增殖的能力有關。結核患者的病情和療效與細胞免疫所反映的強弱有關。在臨床上病情重、療效差的無反應型患者,幾乎無抗結核菌的特異性細胞免疫反應,機體抗結核菌的免疫力主要依靠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協同的細胞介導免疫。先生觀察了100例浸潤型肺結核病人,陰虛和陽虛肺結核病人的T淋巴細胞計數均顯著低於正常值,陽虛較陰虛病人更低,但在統計學上無差別,但B淋巴細胞則相對高於正常值,且以陽虛病人為著。對31例肺結核陰虛證患者治療前後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試驗(CMC)觀察也表明,透過前方三個月的治療,患者CMC從30.5±7.6提高到35.6±7.2(P<0.01),且CMC的變化與痰菌陰轉沒有明顯關係。臨床觀察和實驗都證實,養陰法不但可以有效治療患者潮熱、盜汗等中毒症狀,而且可以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失調狀況,從而有效提高治療效果。

    6.其他治療經驗

    (1)清熱涼血治療肺結核咯血:咯血是肺結核主要症狀之一,也是促使部分患者就醫而發現肺結核的原因。在肺結核疾病發展過程中,咯血是病灶惡化損傷血管的徵兆,這種情況尤其在空洞型肺結核患者中更為常見。咯血也會影響病人情緒,導致病灶擴散;而且長期咯血也會損傷病人元氣,導致疾病不易痊癒。所以,治療咯血是肺結核治療中一個關鍵問題。肺結核導致咯血除了抗癆治療外,及時止血相當重要。如唐容川所說“此時血之原委,不暇究治,唯以止血為第一要法”,其治血四法也以止血為首要。中醫止血方法很多,肺結核咯血當著重在清熱洩火、涼血止血。一方面在於熱傷肺絡,火盛則迫血妄行;另一方面,肺結核病機為骨蒸熱毒,是邪火煎熬。在止血階段,依從《血證論》所載“正雖虛而邪則實……故不去其邪,愈傷其正,虛者益虛,實者愈實矣”;“火熱相搏則氣實,氣實則逼血妄行,此時補腎水以平氣,迂闊之說也,補心血以配火,不及之治也,故唯有瀉火一法……去其邪以存其正”的論述,採用祛邪瀉火的原則。治療中以連翹、黃芩、鮮生地、銀花、地骨皮等清熱瀉火;茜草根、生蒲黃、仙鶴草、側柏葉、茅根、藕節等涼血止血。根據辨證咳嗽加前胡、白前、杏仁、貝母等;胸悶痰多者加旋覆花、代赭石、陳皮、半夏、牡蠣等。曾觀察肺結核咯血病例30例,均在兩週內止血,其中80%在一週內完全止血。對反覆咯血的20例患者隨訪一年,15例未再復發,5例雖有發作但咯血量及次數均有減輕。另外,咯血是否復發與病灶輕重程度、病程長短及有無空洞密切相關。對於病情重、病程長且伴有空洞的患者治療後容易復發,在治療見效後應當儘量避免誘發因素,如劇烈咳嗽、繼發感染及過度勞累等,並及時控制結核病灶的發展,加強抗癆治療。

    (2)固衛斂汗治療肺結核盜汗:盜汗是肺結核中毒症狀之一,常常反覆出現,影響病人生活質量。肺結核伴有盜汗常為肺結核病灶活動的象徵,隨著抗癆藥物的應用,病灶好轉,盜汗也可隨之消失。但部分病例由於病情不穩定,或因病情纏綿甚久,引起體虛表弱,則容易發生盜汗不止。盜汗反覆發作,損耗津液,會導致病人消瘦,情緒低落,影響康復。治療當固衛斂汗,用黃芪、白朮、糯稻根,佐以大棗、甘草為基本方進行治療,可以獲得良好療效。對於兼症較多的患者,還可以隨證加減,如形寒背冷加桂枝湯,和營固表;如虛寒較甚,四肢不溫,苔白膩而厚,可加附子、乾薑等溫陽散寒;兼有顴紅,心煩,舌剝質紅等加沙參、丹參、左牡蠣、麥冬、五味子等清肺斂陰,進一步可用當歸六黃湯瀉火固表。曾辨證治療盜汗患者50例,服藥後多在三天內見效,用藥一週後停藥,其中45例又隨訪3~6月,僅13例復發,復發病例仍以前法辨證用藥有效。

    (3)清熱解毒、益氣託膿治療結核性膿氣胸:結核性膿氣胸是肺結核中比較難治的一種,往往伴有支氣管胸膜瘻的形成,病情纏綿,外科手術也不易根治。結核性膿氣胸根據其不同臨床階段,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急性發作時類似中醫肺癰,慢性階段又類似肺痿,認為《金匱要略》將肺癰和肺痿歸納在一起有其一定的科學性。“肺痿之病……若口中闢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此為肺癰,咳唾膿血”。這實際上已經是對這類疾病兩個階段的描述。本病的治療法則,根據其臨床見症:胸痛、潮熱、咳唾黃痰,甚則膿血,當以攻邪逐痰為主,通常用清熱解毒、化痰消濁法。但本病為慢性消耗性疾病,病程長,機體虧損當予以調理,否則清熱解毒雖有好轉但仍易復發,此時當以益氣補肺、養血育陰之法善後。曾用清熱解毒、益氣託膿法治療兩例結核性膿氣胸,取得了較好的療效。

    二、驗方舉要

    1.芩部丹(肺1號)

    組成:百部、黃芩、丹參。

    功效:清瀉肺火,活血化瘀。

    適應證:用於初治肺結核和難治性肺結核。可以緩解潮熱、盜汗等中毒症狀,促使痰菌轉陰和病灶吸收。效果類似異煙肼。

    2.三草片(肺2號)

    組成:鹿銜草、魚腥草、夏枯草。

    功效:清肺消癰排膿。

    適應證:可與芩部丹合用治療難治性肺結核,尤其適用於肺結核伴有繼發感染或合併支氣管擴張病例,有助於空洞閉合和痰菌陰轉。也可用治機化性肺炎、肺癰、肺熱痰多。

    3.雪花沖劑(肺3號)

    組成:六月雪、白花蛇舌草、七葉一枝花。

    功效:清熱涼血。

    適應證:用於肺結核合併咯血,可有效緩解潮熱、咯血等諸症,也可用於肺熱咳嗽、咽喉腫痛。

    4.複方功勞葉針劑(肺4號)

    組成:功勞葉、一見喜。

    功效:清熱涼血。

    適應證:可用於肺結核輔助治療,可以有效緩解肺結核中毒症狀,有助於痰菌陰轉和空洞閉合。建議用澤前、豐隆穴。

    5.八寶養肺湯

    組成:玄參、南沙參、北沙參、麥冬、黃芩、百部、丹參、夏枯草。

    功效:養陰清肺。

    適應證:用於肺陰虛型肺結核的輔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肺結核患者低下的細胞免疫功能,緩解症狀,減少復發。

    6.保肺片

    組成:補骨脂、核桃肉、菟絲子、杜仲、川斷、熟地、覆盆子、當歸、甘草。

    功效:補益肺腎。

    適應證:用於肺腎兩虛型肺結核的輔助治療,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狀,減少復發。

    三、驗案舉例

    例1:纖維空洞型肺結核

    樊某,男,17歲。

    初診:2001年7月3日。

    主訴:咳嗽半年。

    病史:半年前咳嗽,發現左上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曾經以雷米封、異煙肼、乙胺丁醇化療。因肝功能損傷停藥,目前僅服用異煙肼,空洞始終未閉合,痰菌已經轉陰。咳嗽,無痰,納可,大便調,夜寐安。

    舌脈: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細弦。

    辨證:肺熱痰凝。

    治則:清肺寬胸,益氣養陰。

    處方:鹿銜草30g,黃芩18g,夏枯草12g,炙百部12g,大丹參12g,平地木30g,六月雪12g,野蕎麥根30g,魚腥草15g,生甘草9g,廣鬱金9g,全瓜蔞12g,黃芪15g,防風9g,防己9g,白朮15g,功勞葉15g,生側柏葉12g,天門冬12g,麥門冬12g,玄參12g。14帖

    二診:2001年7月17日。

    服藥後咳嗽止,無不適,原方14帖。

    三診:2001年7月31日。

    大便溏薄。兼顧脾胃,以健脾化痰。

    處方:炙百部9g,黃芩18g,平地木30g,功勞葉15g,青皮9g,陳皮9g,夏枯草12g,鹿銜草18g,六月雪12g,板藍根15g,姜半夏9g,佛耳草12g,玄參12g,沙參12g,懷山藥12g,薤白頭12g,雲茯苓18g,川楝子9g,炒延胡9g。14帖

    四診:2001年8月14日。

    連日低熱,大便溏薄。舌質紅,舌苔薄白。

    處方:炙百部18g,黃芩30g,鹿銜草18g,平地木30g,功勞葉15g,青皮9g,陳皮9g,姜半夏9g,黃芪9g,防風9g,防己9g,懷山藥12g,芡實9g,白朮9g,夏枯草18g,六月雪12g,生側柏葉12g。14帖

    五診:2001年8月28日。

    低熱已退,大便水樣,每日1次,無腹痛。健脾益胃,原方加荊芥炭9g,防風炭9g,煨木香9g,谷芽9g,麥芽9g,改白朮為焦白朮15g。14帖。

    六診:2001年9月11日。

    大便時有黏凍,餘無不適。

    處方:炙百部15g,黃芩15g,連翹12g,平地木30g,功勞葉15g,全當歸12g,赤芍藥18g,白芍藥18g,炙紫菀9g,鹿銜草18g,馬齒莧15g,懷山藥12g,苡仁18g,荊芥炭9g,防風炭9g,焦白朮15g,芡實9g,煨木香9g。14帖

    七診:2001年9月25日。

    大便仍然不成形。前方加蓽澄茄9g。14帖。

    八診:2001年10月9日。

    結防所攝片:右上空洞已經閉合。

    九診:2001年10月23日。

    口乾,口苦,口臭,大便仍不成形,每日1次。舌質淡紅,舌苔薄白。

    處方:炙百部15g,黃芩12g,連翹12g,平地木30g,功勞葉15g,六月雪12g,芡實9g,焦白朮15g,豬苓12g,茯苓12g,女貞子12g,杜仲9g,黃精12g,鹿銜草18g,夏枯草12g,苡仁18g,野菊花9g,白蒺藜12g,炙雞金4.5g。14帖

    十診:2001年11月6日。

    大便溏。

    處方:炙百部18g,黃芩18g,鹿銜草18g,連翹12g,女貞子12g,黃精12g,苡仁18g,荊芥炭9g,防風炭9g,焦白朮12g,煨木香9g,懷山藥12g,芡實9g,夏枯草12g,側柏葉12g。14帖

    十一診:2001年11月20日。

    無不適,大便較前好轉,仍然不成形。

    處方:苡仁18g,蓽澄茄9g,百部9g,黃芩18g,鹿銜草18g,連翹12g,女貞子12g,黃精12g,荊芥9g,防風9g,焦白朮18g,煨木香9g,懷山藥18g,芡實9g,夏枯草12g,側柏葉12g。14帖

    十二診:2002年1月15日。

    大便已經成形,無不適,所以自己停服中藥一月。今日攝片複查,右上肺見纖維條索影。

    處方:炙百部12g,黃芩18g,鹿銜草18g,連翹12g,女貞子12g,焦白朮12g,煨木香9g,懷山藥12g,芡實9g,夏枯草12g,柴胡9g,前胡9g,赤芍藥18g,白芍藥18g,六月雪12g。7帖

    隨訪:半年後複查胸片,右上肺少量纖維條索影。患者無不適。

    按:綜觀全案,百部、黃芩、鹿銜草、連翹仍然是貫穿全案的主藥,充分體現了“清肺瀉火,殺蟲行瘀”的治則。由於合併空洞,本例在一診處方中,參合了鹿銜草、魚腥草、夏枯草三味,此乃治癆經驗方“三草片”的組成。但與其他病例不同,該例患者脾虛不耐清肺祛邪法,三診開始出現大便溏薄。脾為肺之母,肺虛耗奪脾氣以自養則脾亦虛,脾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上輸以養肺,則肺愈虛,肺脾同病臨床常見,治療上須注意健脾培本,所謂“培土生金”。故本案以炙百部、黃芩、鹿銜草、夏枯草、六月雪清肺殺蟲,對脾胃虛弱者有一定的影響,配合用懷山藥、芡實、白朮、雲茯苓、煨木香、蓽澄茄等健脾利溼。扶正不忘祛邪,祛邪兼顧扶正,使患者不至攻伐過度,又不至留邪成弊。

    例2:肺結核膿氣胸

    汪某,男,54歲。

    初診:1980年5月29日。

    主訴:低熱四月。

    病史:患者有肺結核病史40年,左上空洞形成,先後經衛生營養療法及兩次人工氣胸術共6年,以後又服用異煙肼等治療,空洞癒合。1980年1月起,長期發熱,痰多黃稠,兼帶膿性,胸片檢查發現左側膿胸伴左上液平存在,經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及鏈黴素注射乏效;又經利福平、乙胺丁醇及卡那黴素等治療發熱未退,乃停用西藥。胸片顯示膿氣胸如前,當前潮熱,體溫38℃左右,黃痰多,胸悶不暢,面色少華,精神萎靡。胸片顯示左側胸膜廣泛增厚粘連、左上液平存在。

    舌脈:舌質紅剝少津,脈滑。

    辨證:肺熱陰虛。

    治則:清肺育陰,寬胸化痰。

    處方:鹿銜草30g,魚腥草30g,夏枯草30g,蛇舌草30g,半枝蓮30g,蚤休30g,功勞葉30g,平地木30g,玄參9g,全瓜蔞9g,廣鬱金9g,川楝子9g。7帖

    二診:藥後身熱未清,易汗仍宗前方去川楝子,加沙參、青蒿、地骨皮各12g,糯稻根60g煎湯代水。上方加減連服一月。

    三診:午後低熱稍減,但仍有37.7℃~38℃,少氣,動則喘促,神疲乏力,納谷不香,脈來濡細。呈中氣不足,清陽下陷之象。加益氣和中之品,攻補兼施。

    處方:黃芪9g,炙甘草4.5g,鹿銜草30g,半枝蓮30g,蚤休9g,蛇舌草30g,連翹9g,魚腥草30g,青蒿9g,銀柴胡4.5g,秦艽9g,牡蠣30g,野蕎麥根30g。14帖

    四診:藥後兩週,低熱已減,最高在37.5℃左右,易汗,眠少。前方佐孩兒參9g,大棗5只,淮小麥30g,脫力草15g。

    以後在上方基礎上,根據辨證稍有加減,連服兩月,咳嗽咳痰均減,潮熱明顯好轉,上午體溫正常,午後一般在37.4℃以下,發熱持續時間縮短,舌質紅剝少津漸見改善,面有神色。同年8月複查胸片,左上膿腔陰影明顯吸收好轉,液平消失。治療後一年隨訪,情況良好,胸片病灶繼續在吸收中。

    按:結核性膿氣胸根據其不同臨床階段,其表現多種多樣。本例除痰多黃稠外,潮熱經久不退,因此首選清熱消癰的魚腥草、鹿銜草和夏枯草,用於治療肺熱痰多、空洞形成的肺結核患者。考慮到本例膿腔較大,病情遠較一般空洞型肺結核複雜,因此配伍蛇舌草、半枝蓮、蚤休等加強解毒排膿的作用。方中野蕎麥根除了清熱解毒外,尚有活血化瘀的作用。本例患者由於病情遷延,體質虧損,經過治療潮熱雖減,但病情不穩,時有起伏,辨證加入黃芪、炙甘草、當歸、生地等益氣補肺、養血育陰之品,症狀明顯減輕,X線胸片複查示膿腔縮小,液平消失。隨訪一年,情況良好,療效穩定。在這裡運用益氣養血劑,為借鑑中醫瘡瘍科治療氣血不足的瘡瘍內陷或久潰不斂時採用黃芪、生地託瘡生肌、透膿排膿,促使收口的治療方法。

    例3:浸潤型肺結核

    王某,男,51歲。

    初診:1972年2月23日。

    主訴:身熱、胸痛、咯黃稠痰。

    病史:1966年冬天起咳嗽發熱。胸片提示右肺結核伴空洞形成。久用一線抗癆藥物已經無效。來診時,身熱、胸痛為甚,動則氣急,咳嗽,咳痰黃稠,口中作幹。以往有慢性支氣管炎病史。胸片示兩側肺紋理增深,右肺上中有浸潤乾酪樣病灶,肺中空洞內徑2~3cm。

    舌脈:舌稍紅,苔黃膩,脈滑數。

    辨證:肺熱痰戀。

    治則:清肺除蒸,止咳化痰。

    處方:百部18g,黃芩9g,丹參9g,延胡索15g,姜半夏9g,陳皮4.5g,炙紫菀9g,貓爪草90g。7帖

    二診:1972年3月2日。

    藥後熱減,胸痛改善。原方再服7帖。

    三診:1972年3月16日。

    熱退胸痛已除,但咳嗽痰多未已,氣急如前,按原方出入。

    處方:百部18g,黃芩9g,丹參9g,陳皮9g,姜半夏9g,炙蘇子9g,杏仁9g,桔梗6g,延胡索15g。7帖

    四診;1972年3月23日。

    咳痰已減,脈滑,苔薄白帶黃。原方加魚腥草30g,海浮石18g,橘貝半夏曲3g(沖服)。以後按前方加減,並給予橘貝半夏曲連續沖服3個月,除有時氣急外,胸片示:右側浸潤型病灶吸收好轉,空洞縮小(1cm×1cm),以保肺片善後。

    按:肺結核的中醫治療一般以甘寒養陰為大法,用大量養陰藥物治療。但在實踐中發現肺結核的陰虛是由於“火旺”過盛而灼煉津液所致,只有著重於瀉肺火,才能釜底抽薪,去其病根。本例身熱痰黃,苔黃膩,脈滑數,說明其火勢亢盛,痰熱留戀,故重用清肺除蒸,兼以止咳化痰之藥。這樣兩者相互配合,在較短期間內就收到顯著的效果。

    例4:肺結核毀損肺

    孫某,男,74歲。

    初診:2001年11月22日。

    主訴:發熱一月餘。

    病史:患者有肺結核右肺毀損、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病史,因“發熱伴咳喘一月”於2001年10月19日住院治療。患者入院前五週,咳喘加劇,發熱,體溫38℃。入院後痰培養5次均提示黴菌生長,經過抗黴菌治療目前痰培養已經陰性,但患者仍然有午後發熱,體溫波動在36.5℃~38℃之間,當前給予抗癆治療。既往在1956年曾經有肺結核病史,右側氣胸、血吸蟲病史,為鋼鐵廠修爐工。當前患者咳嗽,咯吐白色泡沫痰,口乾,盜汗,體溫下午升高,無惡寒,自覺潮熱,消瘦,納差,大便調,夜寐安。

    舌脈:舌質紅幹,苔中焦黃而膩,脈細。

    辨證:肝鬱肺熱,溼濁中阻。

    治則:清肺疏肝,和營化溼。

    處方:黃芩30g,鹿銜草30g,炙百部12g,開金鎖15g,平地木18g,功勞葉18g,青皮9g,陳皮9g,柴胡9g,前胡9g,厚朴6g,石菖蒲18g,夏枯草30g,徐長卿30g,赤芍藥12g,白芍藥12g,桂枝6g,當歸12g,荊芥9g,防風9g,威靈仙12g,生草12g。

    隨訪:用藥後患者發熱降低,原方加六月雪繼續服用,熱退咳止後出院。

    按:本例患者考慮肺結核復發合併細菌感染,發熱以午後為主,舌質紅幹但舌中焦黃而膩,說明中焦溼濁內盛與鬱熱交雜為病,當予一定的清熱解毒藥物,卻不可過於苦寒,避免損傷脾胃,化溼瀉濁終究需要脾胃運化疏導。津液、水溼當由氣機推動,擬酌情選用疏肝利氣之品。處方選用黃芩、鹿銜草、開金鎖、夏枯草、功勞葉、百部清肺化痰止咳;平地木、青皮、陳皮、柴胡、川樸疏肝理氣;石菖蒲、徐長卿、威靈仙、荊芥、防風祛風除溼;桂枝、當歸、赤芍藥、白芍藥、生草調和營衛。其中徐長卿、威靈仙為臨床治療風溼常用藥,在呼吸道疾病中同樣可以辨證運用,對於外感風寒、風熱之邪與溼邪間雜為病者都可以選用。另外,患者發熱不退,雖然已經一月但究其根源仍然為外邪襲表,營衛不和,因此在清肺熱的基礎上配合調和營衛的桂枝湯,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即所謂甘溫除熱法。同時發熱日久,恐入血分,赤芍藥、當歸都為血分要藥,藥性平和,酌情運用理血藥物,氣血同治,往往可以奏效。

    例5:肺結核球

    蔡某,男,40歲。

    初診:1968年4月20日。

    主訴:咳嗽,時有痰血,胸痛1年。

    病史:1967年經常咳嗽痰血,胸片示右上肺球形病灶為4cm×4cm。用鏈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鈉等治療效果不顯,並有藥物反應。囑作右上肺切除術。但患者有顧慮而來中醫治療。現咳嗽胸痛,時有痰血。

    舌脈:舌稍紅,苔白膩,脈小滑。

    辨證:痰熱壅肺,瘀血內滯。

    治則:清肺化痰,活血祛瘀。

    處方:百部18g,黃芩9g,丹參12g,夏枯草12g,秦皮12g,薏苡仁12g。2帖

    二診:1968年4月22日。

    上藥服後無不良反應,繼服原方一月餘。

    三診:1968年6月1日。

    上訪服後胸痛見減,痰血也少。再予原方10劑。

    四診:1968年6月11日。

    胸痛已除,但時或咳嗽痰多,苔白膩。前方去薏苡仁,加冬瓜仁9g,車前子9g。

    以後每隔一個月左右隨訪1次,以芩部丹(百部18g,黃芩9g,丹參9g)方及夏枯草等隨證加減。連服一年後,咳嗽胸痛等症均除,但胸片複查無改變。再服一年,右上球形病灶顯著縮小為2.5cm×2.5cm。於1970年6月恢復工作。隨訪兩年,情況良好。

    按:肺結核病應用清肺除蒸之法,可獲一定效果。但也有不少病例(如肺結核球形病變),由於肺部病變呈大量纖維增殖和乾酪樣壞死,病變區域性淋巴血管破壞和瘀塞不通,僅用清肺除蒸法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從中醫學理論來分析,此例胸痛患者時有痰血,屬瘀血積塊的徵象,“不通則痛”。故用活血祛瘀的藥物,以改善病變部位的新陳代謝,有利於病變的修復,是依據了“祛瘀生新”、“通則不痛”的施治方法。方中夏枯草原為軟堅散結之藥,中醫常用治瘰癧,現仿此意而治肺結核球,意在加強活血祛瘀作用。實踐證明,結核球外圍纖維病灶給治療帶來一定困難,本例病者服藥一年,病灶變化不大,但堅持治療兩年後還是收到了效果。

    例6:肺結核咯血

    李某,男,40歲。

    初診:1980年11月8日。

    主訴:反覆咯血2年。

    病史:患者有肺結核病史6年,曾用異煙肼治療5年,鏈黴素共計超過200g,對氨基柳酸鈉兩年餘。診斷為兩側浸潤型肺結核、浸潤進展期,右上肺伴有空洞形成。痰檢陽性。當前患者咳嗽痰多、胸悶,近兩年幾乎每隔半個月咯血1次,每次50~200ml不等,伴午後潮熱。

    舌脈:舌邊尖紅,苔薄黃膩,脈象弦滑帶數。

    辨證:熱傷肺絡,迫血妄行。

    治法:瀉火清肺,涼血止血。

    處方:鮮生地15g,銀花9g,黃芩9g,鮮蘆根30g,茜草根15g,生蒲黃9g(包),仙鶴草15g,藕節炭5只。7帖

    二診:1981年12月4日。

    服用上方5帖血即止,一年來未再咯血。近日負重,咯血又現,量少,色鮮紅,目前有少量痰血。予前法加減。

    處方:側柏葉9g,肥知母9g,黃芩9g,藕節5只,天花粉9g,百部18g,丹參9g。7帖

    上方服用7帖,咯血及痰血均止。以清金保肺之劑調理數週。隨訪8個月未再咯血。

    按:肺結核咯血多見肺熱傷絡、迫血妄行,治療遵從清熱瀉火、涼血止血之法。本例患者雖已咯血反覆發作近2年,但究其舌脈仍屬一派熱象,此時當以止血為先。方中鮮生地、鮮蘆根、茜草根、生蒲黃、藕節炭、仙鶴草涼血止血,銀花、黃芩清肺瀉火,方簡而效現,5帖血止。一般肺結核咯血復發往往與病程、病灶輕重及有無空洞關係密切,該患者結核空洞常年未閉,且痰菌陽性,前期抗癆治療無效,自然咯血反覆發作。此時應及時控制結核病灶的發展,加強抗癆措施,患者在服用中藥的同時加強了抗癆治療,也是咯血能夠控制的原因。

    例7:肺門淋巴結核

    竺某,男,39歲。

    初診:1970年4月。

    主訴:胸痛、嗆咳、消瘦,肺門陰影半年。

    病史:1969年7月患者因低熱、消瘦、納減、盜汗等症到當地醫院就診,經胸透及攝片,發現兩側肺門陰影增寬,呈團塊狀。側位片顯示肺門處有一卵圓形巨大致密塊狀物(4.5cm×6.5cm)。曾診為“縱隔腫瘤”。經化療、放療等,病灶未見縮小。同年8月,右上鎖骨下發現1~2cm腫大的淋巴結,活檢病理報告為淋巴結核。用鏈黴素、異煙肼、對氨基水楊酸合併治療,半年後肺門陰影仍然存在,乃轉中醫治療。就診時,患者訴胸痛、嗆咳、消瘦。予以停用鏈黴素和對氨基水楊酸,維持異煙肼口服。

    辨證:痰瘀互結。

    治法:消瘀化痰散結。

    處方:小金片,每次5片,每日2次。

    兩個月後,胸痛、嗆咳等稍有改善,但胸片未見好轉。繼續服用小金片3個月,複查胸片兩上肺門橫徑為7.0cm,側位片顯示卵圓形陰影大部分吸收消散。服用小金片6個月後,於同年10月停藥。12月胸片複查,肺門正常,陰影消散。本例連續隨訪11年,1981年6月隨訪,胸片顯示兩肺野及肺門陰影均呈正常,病情未見覆發。

    按:本例患者開始抗癆治療後採用三藥聯用,未見療效,改用小金片服用5個月後腫塊消失,說明小金片對肺門淋巴結核是有效的。小金片組成為馬錢子、地龍、全蠍、附子、半夏、五靈脂、乳香、沒藥等,方中含有有毒藥物,但由於配伍得當,炮製得法,本例患者服用達半年之久未見副作用。

    【各家經驗】

    雖然抗結核藥物療效確定,但在現代抗結核藥物發現並傳入中國之前以及傳入中國之初,中醫藥在肺結核防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積累了大量臨床經驗。當前,由於化學藥物毒副作用強、存在耐藥菌且治療療程長、病人不易堅持服藥等各種原因,當代中醫名家也堅持從中醫學寶庫中繼續尋找治療肺結核的治療方法和治療藥物,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為解決肺結核治療中的難點問題提供了新的途徑。

    一、鄧鐵濤診治經驗

    鄧老認為《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介紹了不少治療肺結核的理論和經驗,比如資生湯、十全育真湯、醴泉飲、一味薯預飲、參麥湯、珠玉二寶粥、沃雪湯等,故臨床多用之。他指出,現代抗癆藥的確療效顯著,遠勝於中藥,但未能解決結核病的一切問題,中醫藥有其優勢,必須用中醫“正與邪”的觀點指導實踐,才能圓滿解決藥物毒副作用、耐藥性等各種問題。

    二、朱良春診治經驗

    朱老認為,肺結核之咳嗽稱癆嗽,乃責之脾肺。脾本喜燥,但燥熱太過,則為焦土,而生機將息,故咳嗽便秘;脾屬土,土敗則金衰,金衰則亦發咳嗽。脾為後天氣血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脾胃長期受損,必致氣血來源不足,內不能和調五臟六腑,外不能灑陳於營衛、經脈,故見四肢倦怠、食少身熱、神疲形瘦、關節疼痛、全身痠軟、潮熱盜汗諸症,中醫歷來主張培土生金治肺癆。培土生金乃指透過調補脾胃,以達到治療肺病的一種中醫獨有的治療大法,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是中醫治療肺結核病的一大優勢。因此,朱老宗張錫純之法創制保肺丸、地榆葎草湯、肺癆膏等治療肺結核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其保肺丸組成:地鱉蟲、紫河車(各)120g,百部180g,制首烏、白及(各)450g,共碾粉末;另以生地榆、葎草、黃精(各)180g煎取濃汁泛丸,烘乾或曬乾,每服9g,每日2~3 次。保肺丸中紫河車、黃精同用,融甘溫甘涼於一爐,相互監製,但又妙在溫涼並用,兼培陽土、陰土,培土以生金。在臨床中如遇長期發熱者配合地榆葎草湯,其組成:生地榆、懷山藥(各)30g,青蒿子、葎草(各)20g,百部15g,甘草6g,每日1 劑,水煎服。如屬頑固性肺結核或空洞,配合外敷肺癆膏,其組成:幹蟾皮、壁虎、乳香、沒藥、蜈蚣共粉碎,攪入市售之外科黑膏藥肉內,用軟豬皮廢角料做成膏藥備用,用時微火烘軟,敷在肺俞、膻中等穴,三日一換。另外,其弟子又自創芪術黃精六味湯,與前藥配合治療厚壁空洞頗有卓效。藥用:生黃芪30~60g,生白朮15g,炙黃精30g,生地20g,懷山藥35g,山茱萸、丹皮(各)20g,茯苓30g,地鱉蟲10g,川黃連2g,每日1劑,水煎服。同時服保肺丸,每次9g,每日2 次;再配合外敷肺癆膏敷肺俞、膻中穴。

    三、沈炎南診治經驗

    沈氏認為,對肺結核治療,一是要燮理陰陽,使之恢復平衡,根據陰虛程度、有無兼夾火熱亢盛,以及有無耗氣傷陽等情況來決定治療大法;二是要根據五行生剋乘侮規律來調理臟腑,使之恢復正常關係。其中以調理肺、脾、腎三髒為主並創立了肺結核治療七法,其中清金保肺、培土生金、滋腎固精為基本法,其餘四法為輔助法。

    1.清金保肺法

    主要用於肺陰虛,選用北沙參、明黨參、麥冬、玉竹、玄參、生地、百合、桑葉、枇杷葉、百部、川貝、生牡蠣之類。如陰虛有火,可選加黃芩、桑白皮、魚腥草、知母、天花粉之類清瀉肺火;如兼肺氣虛,可選加黨參、太子參、茯苓、北芪、五爪龍之類;如有自汗、盜汗者,可據情酌加糯稻根、浮小麥、五味子、麻黃根、煅龍骨、煅牡蠣之類。

    2.培土生金法

    脾氣虛者,選用異功散、參苓白朮散;脾陰虛者,選用太子參、西洋參、懷山藥、黃精、茯苓、扁豆、石斛、麥冬、薏苡仁、蓮子、芡實、甘草之類;並可酌加麥芽、谷芽、山楂葉之類運脾化滯。

    3.滋腎固精法

    主要用於腎陰虛,選用三才封髓丹、二仙丹,酌加冬蟲夏草、黃精、山萸肉、杞子、沙苑子之類。遺精夢洩者,可酌加龍骨、牡蠣、蓮子、蓮鬚、蓮心、白果、夜交藤、五味子之類;如陰損及陽,陰陽兩虛者,可酌加人參、核桃肉、紫河車、山萸肉、肉蓯蓉、蛤蚧尾之類助陽生精,但應注意勿過用溫燥動火之劑。

    4.養陰柔肝法

    主要用於肝陰虛,選用白芍、甘草、阿膠、黃精、首烏、杞子、女貞子、旱蓮草、桑椹子、生地、石決明等。如肝火偏亢者,可酌加黃芩、梔子、丹皮、夏枯草、水牛角、羚羊角之類清瀉肝火;如肝木橫逆犯土,則重用芍藥以平肝木。

    5.養心安神法

    主要用於心陰虛,心神不安之證,用生脈散酌加柏子仁、酸棗仁、茯神、百合、珍珠母、夜交藤之類。如心火上炎,可合導赤散加燈心草以導火下洩。

    6.滋陰降火法

    用於陰虛火旺之證,選用知柏地黃丸、犀角地黃湯。如骨蒸勞熱者,可選加地骨皮、銀柴胡、白薇、秦艽、青蒿、鱉甲、龜板之類。

    7.寧絡止血法

    用於咯血、咯血之證,選用桑葉、玄參、麥冬、生地、旱蓮草、仙鶴草、側柏葉、茜草根、紫珠草、艾葉、大小薊、藕節、白及、茅根、參三七、花蕊石之類,止血兼化瘀。如為肺絡灼傷,與清金保肺法合用;如為肝火上逆,與犀角地黃湯合用;如大量咯血,止血藥炒炭用,並飲用新鮮童便以救急;氣隨血脫者,用獨參湯以救脫。

    四、周仲瑛診治經驗

    周老根據中醫治療肺癆“補虛培元,抗癆殺蟲“的原則,提出從陰虛毒瘀治療肺結核,施以養陰潤肺、清熱解毒、化瘀散結之法,藥用南北沙參、麥冬、百合養陰潤肺,黃芩清肺化痰解毒,白薇、地骨皮、功勞葉清降虛火,貓爪草、澤漆、百部化痰散結,穿山甲、失笑散活血化瘀散結,太子參、黃芪益氣養陰。諸藥合用,共奏扶正補虛、解毒活血之功。

    五、王蔭卿診治經驗

    王老認為肺癆治法應該殺蟲解毒,通利二便以祛其邪;滋陰散結,以固其本。自制基本方加減治療。基本方:馬齒莧、忍冬藤、連翹、白茅根、瞿麥、紫石英、蒲公英、茺蔚子(各)12g,百部9g,大黃2g,木通3g。若咯血加側柏炭15g,藕節30g。王老認為本病發作乃素來陰虛勞倦之體,復感癆蟲,毒熱蔓於肺,耗陰動血。馬齒莧、忍冬藤、連翹、大黃、百部清熱解毒、殺癆蟲;白茅根、瞿麥、木通解熱毒,導熱從小便而出為輔,瞿麥亦能殺蟲;茺蔚子活血而兼有清熱之功;大黃引熱下行,利大腸傳導,清解上焦瘀滯以利肺氣;紫石英降逆止咳。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馬齒莧、忍冬藤、連翹、百部、大黃等都有抗結核桿菌作用;紫石英在方中能促進肺結核病灶鈣化。

    六、方以正診治經驗

    方老治肺癆,多從補益氣血、養陰清熱、行氣化痰著手。遣藥多習用:①烏梅、山萸肉、山楂、木瓜、馬齒莧等酸味藥,化陰生津以和陰陽;②白芷、葎草花、夏枯草抗癆專藥以療肺癆;③廣陳皮、川楝子、香附子、瓜蔞殼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氣,氣順則一身津液亦順;④潞黨參、北芪、懷山藥等益氣以生精血,取其“損其肺者益其氣”;⑤膠質藥阿膠、魚鰾膠等血肉有情之品,能養血填精、修補空洞。

    七、顧丕榮診治經驗

    顧老認為大凡癆病,陰虛者居多,自創陰平湯。因思骨癆多屬陽虛,用陽和湯有效,遂舉一反三,將陽和湯中溫補營血之熟地,改用滋陰清熱之生地;性溫助陽之鹿角膠,改用性寒滋陰之龜板膠,且有補血止血之功;破陰和陽之乾薑、肉桂,改為清熱解毒抗癆之黃芩、黃連;溫化寒痰之白芥子,改為清熱潤肺化痰之貝母;辛溫發散之麻黃,易為養陰斂汗之桑葉,兼治勞熱咳嗽、盜汗;解膿毒之生甘草,改為甘平補脾、潤肺止咳之炙甘草;合用百部殺蟲,治骨蒸勞熱。全方一改陽和湯溫陽補血,散寒祛痰之義,而成滋陰清熱、潤肺化痰、殺蟲抗癆之方,從而使陰虛得養,虛火得平,故以“陰平湯”名之。顧老根據症狀變化,在陰平湯基礎上,隨證加味。若骨蒸潮熱,加青蒿、銀柴胡、知母、鱉甲;咯血加阿膠、白及、三七;兼肝鬱者,加逍遙散;肝火旺,加龍膽瀉肝湯;久病陰傷及氣,肺脾同病者,加四君子湯或參苓白朮散;脾溼壅盛,舌苔厚膩者,加平胃散,以剛柔並進;肺病及腎,陰虛火旺者,加三才封髓丹、知柏地黃丸或大補陰丸;肺氣虛易感冒者,用玉屏風散;若病延日久,由癆成損,形成空洞,則加白及、合歡皮、月華丸,以養陰生肌填孔;洞口硬化,加生牡蠣、炙鱉甲,以軟堅散結。

    【現代研究進展】

    一、病因病機

    金雷等認為本病常因體質虛弱或精氣耗損過甚,癆蟲乘機侵襲引起。其病變部位雖然在肺,但因脾為生化之源,脾虛則水谷精氣不能上輸於肺,肺津不足,無以自養,肺陰日虛;腎為先天之本,腎精虧損則虛火上擾,肺部津液受灼也可使肺氣化源不足。因此,本病的發生發展與脾、腎兩髒的關係極為密切。賴平芳、趙健宏等認為肺結核患者咯血多數是瘀熱互結,絡損血溢而致;許志萍等分析102例肺結核進展期患者的血液流變學指標發現,患者顯著高於健康人組(P<0.01),血瘀證組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雖高於非血瘀證組,但差異不顯著(P>0.05),表明肺結核進展期患者的血液處於高黏滯狀態,血瘀證組和非血瘀證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高黏滯血癥,從中也發現非血瘀證組患者即使無血瘀證的臨床表現,但其血液亦處於高黏滯狀態,有類似血瘀證的隱潛性變化,故其本質仍屬血瘀證範疇。嶽玉民等認為急性粟粒型肺結核病人,中醫辨證從痰飲學說來看屬於痰溼阻肺,水液內停的痰飲範疇。武維屏認為結核病患者體質以陰虛為主,病位主要在肺,以後則其邪轉乘於五髒,其中以脾腎受累為多;或肺腎同病,陰虛火旺;或肺脾同病,氣陰兩虛,最終肺脾腎皆虧,陰陽兩虛。治療上,無論結核菌是否耐藥,當以陰陽氣血為綱,五臟虛候為目,進行辨證分析。

    二、辨證論治

    1.辨證分型

    雷芳玉等將肺結核分為肺陰虛型、肺氣虛型、肺陽虛型、肺腎陰虛型、肺脾兩虛型、肝火刑金刑、心肺兩虛型、陰虧陽損型等八個證型,提出六大立法配伍原則:①扶正固本: 以滋陰、益氣、補血之品培元固本,扶正祛邪,即增強機體抗病能力和免疫功能。②抑菌祛邪: 在辨證施治的前提下,選擇據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有抑制結核菌作用的中藥配伍組合,擬在增強化療藥物的抗結核菌作用。③培土生金: 遵循五行生剋制化的原理,透過健補脾胃使津液(營養物質)充分輸佈於肺,肺脈得以濡養,則根本以固。④滋養肝腎: 以保肝益腎類中藥拮抗、防治化療藥物的毒副反應(肝損害、眩暈、耳鳴等)亦與金水相生之理相合,消除木火刑金之弊。⑤活血化瘀: 針對久病夾瘀、久病入絡,適當選用一定數量的活血化瘀類中藥,以改善微迴圈,抑制纖維增生,利於藥物滲透,促進病變吸收、 空洞閉合。⑥標本兼治: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慢性病則標本兼治,以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趙澤英分析100例肺結核患者發現,肺陰虛佔54%,肺腎兩虛佔44%,其他為肺氣虛8例、肺脾兩虛14例。辨證治療:肺陰虛採用二冬二母湯(天冬、麥冬、知母、貝母)、肺氣虛採用補肺湯(黨參、黃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肺脾兩虛用四君子湯(黨參、雲苓、白朮、甘草)、肺腎兩虛用四君子東加金水六君煎(熟地、黨參、雲苓、白朮、陳皮、黃精、山萸肉、澤瀉、五味子)。

    2.治則治法探討

    姚丹提出透過五臟生克關係和臟腑表裡聯絡治療肺結核,分為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佐金平木法、通腑治肺法,分別選用參苓白朮散、麥味地黃丸、黛蛤散合瀉白散、小承氣湯隨證加減。孔憲華將肺結核分為初治、復治、恢復穩定期治療三個階段,提出當以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法為基礎進行治療,自擬結消散:黨參、黃芪、沙參、玄參、壁虎、夏枯草、烏梢蛇、當歸、丹參(各)500g,穿山甲150g,白及、百部(各)500g,蜈蚣100條,全蠍150g。共為細末,每服10g,每日3次,三個月為一個療程,曾治療68例肺結核患者取得較好療效。

    3.古方論治

    (1)滋陰潤肺:王花端以月華丸(天冬、麥冬、生地、熟地、山藥、百部、沙參、川貝母、茯苓、阿膠、三七、白菊花、桑葉) 加減治療肺結核100 例。結果:治癒67 例,顯效23 例,無效4 例,好轉6例,總有效率達96%。王革新以百合固金湯(生地、熟地、百合、芍藥、當歸、貝母、生甘草、玄參、桔梗,加百部、功勞葉) 加減,配合西藥化療方案2HERZ/4HR,治療肺結核76 例,六個月為一療程。結果:顯效25 例,好轉42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88.16 %。宋龍英等用仿清燥救肺湯:冬桑葉、生石膏、胡麻仁、枇杷葉(各)10g,沙參、杏仁(各)15g,麥冬、阿膠(各)12g,甘草5g。治療肺癆咯血,設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6例,兩組病例均使用雷米封、利福平、乙胺丁醛、吡嗪醯胺、泰利必妥和鏈黴素等抗菌藥物,治療組同時加服中藥“仿清燥救肺湯”。結果:治療組顯效15例,有效40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達98.21%;對照組顯效3例,有效49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達92.86%。

    (2)養陰清熱:袁志興以保真東加減配合西藥治療肺結核,設治療組與對照組各30例,對照組單純西藥治療,治療組採用西藥加保真東加減口服,每日1劑。組成:黨參、黃芪、炒白朮、茯苓(各)15g,炙甘草、天冬、麥冬、生地、熟地、柴胡、當歸、白芍、地骨皮、貝母(各)10g,白及、炙百部(各)15g。隨訪情況:治療組無一例因抗結核藥的毒副反應而終止治療;對照組有五例因抗結核藥的毒副反應而終止治療,三例因其他原因而終止治療,兩例因結核病復發而再次住院治療。毒副反應比較:肝功能損害治療組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消化道毒性反應,治療組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

    (3)益氣補血:賀雲翔應用3HSRZ/6HR方案化療同時,並用中藥當歸補血東加四君子東加減治療初治、菌陽、繼髮型肺結核60例,與單純3HSRZ/6HR方案治療60例對照觀察。治療組在前三個月強化期內同時服用中藥。兩個月後痰菌陰轉率,治療組明顯高於對照組;三個月後,肺部病灶的顯效率,治療組亦明顯高於對照組;化療結束後,胸部X 線表現的後遺損害,治療組低於對照組。陳文昌用八珍散(紅參、白朮、茯苓、當歸、川芎、白芍、桔梗、遠志等)口服治療重症肺結核33例,療程1~3個月,X線、痰排菌、植物血凝素面板試驗複查,均取得較好療效。

    (4)補益肺脾:塗鍾馨用薯蕷丸治療肺結核22例。組成:懷山藥600g,當歸、桂枝、神曲、生地、扁豆(各)200g,炙甘草560g,新開河參、阿膠(各)140g,川芎、白芍、白朮、麥冬、杏仁、防風(各)120g,柴胡、桔梗、茯苓(各)100g,乾薑60g,白蘞40g,共為細末,大棗200枚去核為膏,煉蜜和丸。結果:治癒4例,顯效16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0.91%。

    (5)活血化瘀:夏發鏞用血府逐瘀東加減(桃紅、當歸、川芎、赤芍、柴胡、枳殼、牛膝、桔梗、甘草、白芥子、旋覆花)治療結核滲出性胸膜炎,經X線胸片複查,全部治癒的52例中無任何後遺症。

    (6)調補肺腎:農文燕對60例3型肺結核病人分中西醫結合、西醫兩組治療,全部病例予2HRZS(E)/4HR方案抗癆、護肝治療。中西醫結合組加服六味地黃丸,西醫組加服肌苷片、肝泰樂,均治療一個月後複查胸片觀察療效。結果:中西組病灶吸收率顯著高於西醫組(P<0.101),總吸收率高於西醫組(P<0.05)。

    4.自擬方劑

    (1)培土生金湯:尹德軍自擬培土生金湯治療重型肺結核42例。組成:條參、懷山藥、薏苡仁、白朮、茯苓、砂仁、蓮子、甘草、大棗,煎湯溫服,每日1劑,10劑為一療程。結果:痊癒32例,好轉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2.86%。

    (2)抗癆合劑:陳小紅運用抗癆合劑治療復治肺結核。組成:青皮、炙乳香、炙沒藥、枸杞(各)10g,血竭15g,全蠍4g,蜈蚣2g,龜板、蒼朮、硃砂、煅珍珠(各)20g,砂仁25g,雄黃0.3g,蟾酥0.03g。42 例患者均予2HRZE(S)/6HRE,另加泰利必妥口服,每日2次,每次0.2g,治療過程中均用護肝藥。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服用抗結核藥物的同時,加用抗癆合劑。當完成整個療程治療時,治療組痰菌陰轉率為90.5%,對照組為66.7%。

    (3)抗癆散:李守信等以純中藥製劑抗癆散(蜈蚣、冬蟲夏草、紫河車、菌靈芝、牡蠣、丹參等) 治療肺結核病2139 例,治癒1926例,佔90.04%,總有效率96.96%。療程最短2月,最長14月。

    (4)養肺丸:陳喜超等採用自擬養肺丸( 瓜蔞仁300g,白及100g,白果100g,桔梗75g,百合100g,懷山藥150g,雞內金100g,黃精75g,砂仁50g,田七100g) 與抗癆西藥合治肺結核40例(治療組),並與西藥(鏈黴素、異煙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醯胺等三聯以上) 常規抗癆治療肺結核40 例(對照組) 作對照。治療組西藥使用同對照組,加服養肺丸。兩組均以15天為一個療程,如無不良反應,兩組均連續治療3~4 個療程後,全部藥物均改用口服給藥,繼續抗癆治療7~10個月。治療組在3~4個療程後的顯效率為75%,對照組顯效率為52.5%,兩組差異有顯著性。

    (5)健肺丸:龐德湘介紹蘇元老師運用健肺丸配合中醫辨證治療肺結核29例。組成:胡黃連、當歸、川貝(各)10g,烏梢蛇15g,崗松20g,大黃8g,川芎6g,黃芪、龜板、白及各12g。製作方法: 上藥共研末,煎湯提純,製成粉末顆粒劑,裝膠囊,每粒0.46g,相當於生藥8g。服藥時間最長4個月,最短2個月。結果:痊癒25例,顯效3例,無效1例(中途放棄治療),總有效率96.5%。

    (6)壯土固金丸:王敬琪報道關蓬閣老中醫自擬壯土固金丸治療肺結核。組成:砂仁15g,蓮肉25g,薏苡仁20g,紫菀15g,麥冬15g,白芍20g,玄參25g,白朮25g,陳皮20g,馬兜鈴20g,山藥75g,人參10g,沙參30g,五味子15g,川貝20g,白及9g,冬花20g,百合10g。煉蜜為丸,每次10g,每日3次,口服。

    (7)託毒固金湯:江秀成等應用自擬託毒固金湯配合抗癆藥治療51 例頑固性肺結核。組成:黃芪50~100g,大棗20~30g,生地、粉丹皮、當歸、川芎、棗皮(各)20g,白朮15g,茯苓、懷山藥、麥冬(各)30g。治療2~6 月後,有效49 例,無效2 例,有效率為96.1%。

    (8)結核散:張政等擬結核散1號+2號並用SHRE治療患者60 例。1號方:蛤蚧、蝮蛇、珍珠、白及、黃芪、三七。2號方:黃芩、魚腥草、夏枯草、鱉甲、百部、三七、甲珠、全蠍。設單純SHRE化療組60 例為對照,三個月為一療程。結果:中藥組的痰菌轉陰率、空洞閉合率和病灶吸收率均較顯著(P<0.05) 。

    (9)蟲草丸:孫麗霞等自擬蟲草丸(冬蟲夏草、紫河車、沙參、麥冬、生地、天葵子、炙百部、川貝、杏仁、茯苓、參三七、白及) 配合短程化療2SHR/4HR為治療組;對照組採用短程化療方案2SHR/ 4HR、劑量、用法同上。結果:經治兩月,臨床症狀改善率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而痰轉陰率及空洞閉合有效率無明顯差異;經治六月,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

    (10)金盾膠囊:李伯棠等以金盾膠囊(由蜂蛹、貓爪草、黃連、百部、冬蟲夏草、苦參等藥組成,將上述藥物粉碎、研細,裝入膠囊,每粒合生藥為0.4g,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每兩週複查1次病情,三個月為一療程,然後繼續鞏固用藥一療程)治療難治性肺結核133例患者中,96例治癒(症狀消失,肺部病灶吸收、鈣化,血沉正常),34例好轉(症狀改善,肺部病灶部分吸收); 3例無效(症狀及病灶均無變化),總有效率為97.74%。

    4.單方治療

    盧雯在靜滴異煙肼聯合短程化療的基礎上加用複方丹參注射液治療肺結核。對照組60 例,治療組62 例,均採用2SHRZ/4HR方案。治療組在化療強化期前兩個月用異煙肼靜滴外,加用複方丹參注射液。維持治療階段停止靜滴,口服藥至療程結束。結果:兩組痰菌逐周累計陰轉率差別不顯著。X 線改變情況:治療2~4 個月後,顯效率有顯著差異。空洞改變情況、閉合率有顯著差異。黃黨生等用中藥製劑黃芪注射液與抗結核藥物聯合使用治療老年塗陽肺結核50 例。對照組用2HRZ/4HR,治療組在上述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治療結果:在痰菌陰轉率、症狀改善、病灶吸收等方面,治療組均優於對照組。

    5.有毒中藥的運用

    陳碩林自擬複方蜈蚣散(蜈蚣600條,參三七100g,白及、紫河車各200g,百部、貓爪草各2000g。其中前四味研粉製成膠囊服用,後兩味水煎,以上100天為一個療程劑量)為主配合異煙肼、乙胺丁醇等兩聯化療治療肺結核36例。對照組以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吡嗪醯胺、丁胺丁醇為主進行三或四聯化療。療效比較:治療組36例,顯效14例,有效15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0.54%。對照組20例,顯效2例,有效7例,無效11例(其中惡化7例),總有效率為45%。治療組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尤其是在空洞閉合方面更為顯著。趙秀菊用巴蠟丸(巴豆100g,黃蠟100g製成丸)為主配合百合固金丸加減治療5例耐藥結核患者,其中2名肺結核咯血治療一年半後,胸片顯示兩肺結核鈣化,空洞閉合,隨訪三年無復發。趙奎君等比較了12種狼毒的體外抑菌活性,發現抑菌作用最強的為狼毒大戢,其次為大狼毒、月腺狼毒、毛大狼毒,海芋也有較好的抑菌作用,為臨床應用狼毒類治療結核病提供了一定的實驗依據。

    6.其他療法

    韓承鎮用肺愈湯(白及20g,地榆炭20g,炙百部10g,側柏葉10g,生地20g,沙參20g,麥冬20g,茅根30g)隨證加減,配合垂體後葉素穴位注射,取主穴為止紅穴(前臂內側中線曲澤穴下4寸),輔穴為孔最、尺澤、曲池。雙側止紅穴交替使用,配以輔穴1~2個,每日1次,治療肺結核咯血病人58例,全部有效,其中47例在4天內止血。方崇理報告一例採用培土生金法配合灸法治癒的難治性肺結核病例,病人正規抗癆治療11個療程無好轉故轉中醫治療,方氏辨證運用歸芍異功散隨證加減,並灸左右膏肓穴,兩個月後複查胸片,顯示病灶吸收,隨訪一年未復發。

    三、肺結核治療中的難點和中醫藥優勢

    治療上,基於現代抗結核藥物具有明確的療效,因此對於肺結核初治病人尤其是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多認同現代醫學化學治療方式以及預防管理模式。但當前肺結核治療中仍然存在相當多的疑難問題需要解決,成為中醫藥發揮優勢的領域。

    1.難治性肺結核形成因素

    (1)臨床因素:造成肺結核難治的臨床因素較為複雜,不堅持規範用藥或全程用藥是失敗的主要原因。萬傳貴分析了108例難治性肺結核,其中中斷治療原因包括:經濟困難、不能忍受副作用、醫務人員處置不當、認為“好轉”自行停藥等多種因素。同時,由於傳統藥敏試驗結核菌培養耗時很長,無法及時提供藥敏資訊,對選擇敏感藥物造成了困難。

    (2)結核菌耐藥因素:自抗結核藥物在臨床應用以來,結核菌就體現出了一定的耐藥性,而且隨著抗結核藥物使用時間延長,耐藥菌株在不斷擴大,耐抗結核藥物的種類不斷增加,耐多種結核藥物的結核菌的比例也在不斷增長。即使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結核耐藥菌株就已經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因此,結核菌耐藥是造成肺結核難治的主要原因。據統計,中國結核病原發耐藥率高達18.6%,總耐藥率為27.8%,耐多藥率(MDR,同時耐異煙肼和利福平)為10.7%,耐藥肺結核不但導致患者服用現有的藥物無法治癒,更重要的是,多藥耐藥性結核的出現預示著多藥耐藥性可能引起全國甚至全球大流行。

    (3)併發症或合併症:糖尿病患者由於高血糖、高酮體血癥而有利於結核菌繁殖,同時低蛋白血癥造成白蛋白、IgG降低使結核菌受抑制程度降低造成肺結核的難治性;艾滋病患者由於艾滋病毒抑制淋巴細胞,尤其是抑制CD4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功能,使隱匿性結核病灶惡化或外源性肺結核感染,同時結核可以啟用CD4陽性淋巴細胞,促進艾滋病毒複製,加速艾滋病程序;呼吸道感染、塵肺、精神病、膿胸、氣胸、慢支肺氣腫、肺心病等都是可以增加肺結核的難治性。

    另外,由於妊娠、肝病、不願意接受化療,以及病人無法接受正規化療等因素均可造成結核的難治性。

    2.中醫藥優勢

    (1)對難治性肺結核的治療:焦最嬋等治療114例難治性肺結核,其中中西結合治療103 例,完成6~8個月治療40例,9~11個月39例,12個月以上24 例,最長用藥達24個月。中藥為本院研製,國家批准的參芪益肺丸、百地滋陰丸及潤肺化核膏,西藥為從未用過的藥物如卡那黴素(K)、丁胺卡那(A K)、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乙(丙)硫異於胺、捲曲黴素(C)、力克肺疾(D)、對氨柳酸鈉(P)、安奇、羅紅黴素等選擇無交叉耐藥的4~6種藥物聯合應用,待有藥敏結果後,依藥敏結果並結合臨床調整用藥。痰菌陽性的48例患者全部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經治療6個月以上或完成療程,痰結核菌檢查34 例陰轉,陰轉率為70.8%,胸部X 線總吸收率為76.7%,症狀改善率為97%。另外11 例(痰菌陰性4例,未查7例)因西藥反應重,尤其一用西藥就出現肝功能異常,或嚴重的消化道副反應患者,不願接受西藥治療及妊娠者怕胎兒畸形,拒絕西藥治療,而採用上述純中藥治療,其中中藥治療6~8個月3例,9~11個月5例,12個月以上3 例。胸片及症狀改善情況,痰菌檢查結果為原4例陰性者仍為陰性,X 線總有效率63.6%,症狀改善率100%。李伯棠等自擬金盾膠囊(蜂蛹、貓爪草、黃芪、百部、冬蟲夏草、苦參)治療難治性肺結核133 例(耐藥57例,因藥物反應而停藥76例),服藥6 個月後,治癒(症狀消失、病灶吸收鈣化、血沉正常)96 例,總有效率98%。雷素英等治療難治性肺結核64例,隨機分成兩組,中西醫結合組32例,單純西藥對照組32 例。西藥化療方案均為3HZKETH/ 3HZETH/ 6HTHE,治療組在西藥基礎上加用自擬方藥(百部、黃芪、麥冬、海浮石、炙杏仁、百合、枸杞子、川貝母、桔梗、夏枯草、焦三仙、甘草) 加減,每日1 劑,水煎服,隨訪1 年。治療組痰轉陰者25 例中,2 例於停藥1 年內痰菌復陽,X 線胸片病灶增多(2/25);對照組15例痰菌轉陰者中,有6 例於停藥1 年內細菌學復發,X 線胸片示病灶增多(6/15),兩組間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李同霞等在復治病例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肺癆寧(南沙參15g,生地黃20g,熟地黃20g,玄參15g,麥冬10g,黃精10g,五味子5g,當歸10g,牡丹皮10g,女貞子10g,茯苓20g,黃芪15g,陳皮6g,甘草3g)治療氣陰兩虛型復治肺結核患者34例,對照組採用常規抗結核治療33例。治療3個月後,治療組痰菌陰轉率為94.1%,與對照組75.8%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治療6個月後,治療組痰菌陰轉率雖仍高於對照組,但差異無顯著性;兩組胸部X線病灶吸收率在6個月後有顯著差異,治療組優於對照組(P<0.05)。

    (2)免疫調節作用方面:結核病高耐藥率以及多種藥物耐藥結核菌的不斷擴散使單純抗結核藥物化療往往不易收到良好療效。隨著對難治性肺結核研究的深入,其與病人免疫功能異常的關係越來越受到重視。結核免疫屬於細胞免疫,是由T淋巴細胞介導的有單核巨噬細胞參與的一個複雜免疫應答過程。結核病患者的免疫特徵是細胞免疫功能低下、體液免疫水平升高,這種情況與病情的輕重有關,病情愈重愈為明顯。不少報道提示成功的化療可使結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復或接近健康人水平,有人採用多項指標測定結核病患者化療前後的免疫功能,證明免疫功能恢復的程度與病情好轉呈平行關係。近幾年來免疫調節劑治療結核病的研究十分活躍,WHO 在上世紀90 年代制定的結核病研究與發展戰略規劃中,亦提出化學療法與免疫療法相結合的研究方案,眾多報告顯示在化療的同時輔以免疫增強劑以調節結核病患者的免疫功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和風雲等對33例復治塗陽肺結核患者化療的同時聯合黃芪注射液治療,治療組有效率包括痰菌陰轉、病灶吸收、空洞閉合、臨床症狀改善等方面的療效均優於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意義。且治療組至治療結束時,無一例因抗結核藥的毒副作用而被迫停藥。湯禮文采用口服金水寶膠囊3粒,每日3次,配合短化療方案治療38例復治活動性肺結核取得滿意臨床效果。在治癒率、總有效率、病灶吸收、空洞閉合及病菌轉陰率方面均優於單純短化組(P<0.01),中毒症狀改善情況也顯著優於短化組(P<0.05)。

    劉豔科用自擬結核方(黃精、百合、百部、白及、白芥子、前胡、田三七、絲瓜絡、知母等),每日1 劑配合常規化療;對照組則在常規化療基礎上加用黃芪注射液,共治療陰虛血瘀型肺結核患者112例,觀察30天。發現兩組患者治療後T淋巴細胞亞群(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顯著提高,與治療前比較差異顯著(P<0.01);組間比較CD4 /CD8 有明顯差異性(P<0.05),而CD3、CD4、CD8 則無顯著性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結核方對陰虛血瘀證肺結核患者的X線病灶吸收程度以及症狀緩解方面有明顯差異(P<0. 05)。王鴻程等用扶正中藥沖劑(紅參須、茯苓、白朮、刺五加、山茱萸)每次20g,每日3 次口服,配合常規抗結核治療,連服30天為一療程,與常規抗結核治療相比,治療後兩組CD3、CD4均有增加,但治療組明顯高於對照組,已接近正常值,差異顯著(P<0.01)。李同霞等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肺癆寧(南沙參15g,生地黃20g,熟地黃20g,玄參15g,麥冬10g,黃精10g,五味子5g,當歸10g,牡丹皮10g,女貞子10g,茯苓20g,黃芪15g,陳皮6g,甘草3g)治療氣陰兩虛型復治肺結核患者34例,對照組採用常規抗結核治療33例。結果顯示,治療後3個月,兩組γ-干擾素和白介素-12均較治療前有顯著提高(P<0.01),其中治療組γ-干擾素較對照組高,兩者有顯著差異(P<0.01);白介素-12較對照組明顯增高(P<0.05)。

    (3)減少抗結核藥物毒副作用:回生靈課題組報道:回生靈對肝臟和胃腸道有保護作用,能增加機體對化療藥物不良反應的耐受性,療效顯著(P<0.01)。袁志興對肺結核患者抗結核治療時應用保真湯(黨參、黃芪、炒白朮、茯苓、炙甘草、天冬、麥冬、生地、熟地、柴胡、當歸、白芍、地骨皮、知母、白及、炙百部) 加減,觀察60 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均予聯合抗結核治療,治療組給予保真東加減口服,每日1 劑;對照組予維生素C 3.0g ,維生素B60.1g,10%氯化鉀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內靜滴,每日1次,肝功能損害明顯低於對照組(P<0.05) 。

    (4)肺結核症狀控制:由於肺結核病人發熱、盜汗、咯血等症狀的控制並不與病灶緩解同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也削弱了治療的依從性。根據中醫辨證論治的特點,近代醫家發現中醫藥配合化療可以有效改善病人肺結核症狀。

    周桂香等認為肺結核發熱高低起伏,病程較長,屬於中醫“日晡熱”、“潮熱”、“骨蒸熱”範疇,且多伴有盜汗自汗,並不能完全用陰虛一概辨之。其發熱既有陰虛也有陽虛所致者,既有虛證表現又有實證表現,因此按照臨床辨證將肺結核發熱分為陰虛、陰虛火旺、氣陰兩虛和陰陽俱虛四型,分別運用相應湯劑進行治療,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周平楨等採用當歸六黃東加減治療結核中毒症狀(低熱、咳嗽、食慾不振、盜汗、乏力等),治療組38 例,對照組35 例,兩組治療方案均為2HREZ/4HR。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服加減當歸六黃湯(當歸12g,生地20g,黃連4g,黃芩12g,黃柏15g,黃芪50g)。結果:兩組結核中毒症狀消失時間,治療組低於對照組。樹秀珍等應用瀉心湯(大黃、炒黃芩、黃連)泡服治療肺結核咯血60 例;設止血敏、抗血纖溶芳酸對照組52 例。兩組均予抗癆、抗感染等治療。結果:中藥組近期療效顯著(P<0.05)。許申等採用清肺止血湯(仙鶴草、藕節炭、血餘炭、蘆根、黃芩、生地、橘紅、梔子、知母、薏苡仁、桔梗、甘草) 化裁治療180 例,與單純對照組70 例(用垂體後葉素、止血敏、氨甲苯酸止血加西藥抗癆) 治療比較。結果:中藥組在咯血及症狀控制時間方面均優於對照組(P<0.01)。

    張書金等將104例肺結核盜汗患者分組,對照組53例常規抗結核治療,治療組51例在此基礎上加用自擬黃芪鱉艽湯(黃芪15g,鱉甲20g,秦艽10g,青蒿10g,地骨皮12g,當歸10g,烏梅10g,煅龍骨、煅牡蠣各30g,浮小麥10g)為基本方隨證加減。治療一週後,治療組有效率100%,對照組88.68%,兩者差異顯著(P<0.01)。

    【小結】

    迄今,全球已有20億人感染了結核菌,每年新發結核病患者880萬例,其中390萬為傳染性結核病例,每年約有200萬人死於結核病。據衛生部公佈的全國法定報告傳染病疫情顯示,2006年肺結核發病數為1127571例,死亡數3339例,佔當年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數和報告死亡數第一位,所以說肺結核病在中國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目前,DOTS化療方案被認為是比較有效的治療結核病的方法,但除了積極治療已患病人群,更應該重視肺結核病的防控。雖然抗結核化療藥物具有高效性,但結核菌耐藥性、抗結核藥物的毒副作用等是當前治療中的難點問題,中醫藥在這些領域擁有其優勢。

  • 9 # yg2585

    肺結核還是西醫治療更優於中醫的,不過可以兩者配合治療,既可改善患者症狀,也可減輕西醫抗結核藥的副作用。所以中西醫結合治療,是發展的主要方向。

  • 10 # 龍吟天下570

    肺結核治療的祖傳秘方 :

    純天然一單味中草藥、一隻家禽、一份適量食糖。

    藥治有緣人。有不服者可以公開挑戰,不要使用陰招舉報或其他手段以矇蔽大家的眼睛。

    抹黑中醫中醫藥是無恥行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上週中了1500萬,沒告訴家裡,想和老婆離婚,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