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好!這是佛教和佛學常識,下面結合《金剛經》法義,從實修角度閒聊幾句,供參考。
【1、“三身”之教】
多部經文記載,佛有三身,應身(應化身)無量,遍在一切世界;報身(福報身)無量,遍在一切大乘菩薩世界;法身(法性身)唯一,無處不在。所以,凡見到“三身”理義時,都在說佛的本能,所顯無窮之形就叫“應身”,所用無上之智就叫“報身”,所在無心能及就叫“法身”。
【2、“三身”的特點】
經文常說為四類:(1)與因果原理相關。應身、報身都隨緣而現,無窮無盡,沒有一定;眾生在哪裡,有多少念頭,佛就隨其心所感,變現一個身形去度化他們,故應身和報身的說法本質都在講“因果法”,而法身與因果無關,不屬於一切法。(2)與普賢行願相關。《華嚴經》等大經講過,佛不離眾生,以眾生為體,施智啟慧,在此立願立行,沒有窮盡,故佛身與眾生同身,佛土與世界為一;三身不離世間,佛也常在無去。這個無上法義就叫“普賢願王”,佛佛皆如此;不如此不能成佛。(3)與觀心覺心相關。般若部經典常說,心即佛土,心即真佛;無心為智,觀心為行;覺心為願,無我為慧,則度眾生的“有形身”就叫應身、報身,“無形身”就叫法身。(4)與教育需要相關。眾生無量,不能證悟為佛,大病有二:貪執於“有”,被無明力所縛;貪執於“空”,被無明性所縛。為教導眾生破無明,需要根據其根基,靈活施教。凡說“應身佛、報身佛”教義,都在度貪於“有”的迷人;凡說“法身佛”教義,都在度貪於“空”的迷人,隨機宣化,沒有一律。
【3、“三身”之喻】
在佛家根本教義上講,佛的“三身”不可思、不可說、不可見、不可描述,與言語、文字、念頭無關,故經文常用比喻,間接啟示眾生,指出一個悟入的路徑。不論什麼經典,對“三身”的最終開示都落在“身為教具,如幻如影,並非真實,假說為名,不可執著”上。下面以今人習慣為例,略舉三事,貼近佛語:(1)種子(果實)與樹的關係。果實很多,就如可見的“應身”;大樹生果,就如可見的“報身”;果、樹的永恆繁衍性,就如不可見的“法身”。(2)燈與光的關係。光芒無量,就如可見的“應身”;燈體發光,就如可見的“報身”;燈之光性,就如不可見的“法身”。(3)鏡與人的關係。人在鏡前,能現的無量鏡影就如可見的“應身”;鏡體能照,就如可見的“報身”;鏡性恆常,就如看不見的“法身”。
【4、本經的“三身”】
本經屬於般若部經典,直講“法身”教義,專門度上根上智人,不是度中下根器者之說。因為“般若”具有無心性,離思、離念、離識、離言、離議,沒法表達和描述,所以僧師借用“法身”這個詞,為學人指一個覺悟佛義的方向。其實,本經“無法可說,無身可見”,既然以“無心”為入門,也就無所謂“法身”或“三身”了,這也是經文的無量隱義之一。若非要對號入座去探討“三身”,其方便解是:(1)四相=應身。眾生不覺,常在應身,又迷於應身,輪迴生死;佛菩薩已覺,雖顯應身,不迷於應身,超越生死。(2)福德=報身。若能無相,不起心念,則心中本有的無量福德能瞬間顯現,福報德報能無窮盡的展現,但言語蒼白,不能描繪,就叫“果報不可思議”。(3)法身=無為。若能無心,當下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叫成佛,齊等於佛。換言之,本經的“三身”不是概念和名詞,而是修證功夫,言不及義,說不能達,思必遠之。
【5、本經的人生意義】
經典都在開示此真,歷代僧師句句不離此法,教育都圍繞三點而說:(1)心即佛。佛萬能,心也萬能,人生之要,唯在覺心。修心就是在“無心”二字上下功夫,養成“見萬物不動心”的生存習慣,久而久之能徹悟自己的佛性,頓悟成佛,超越生死,一切圓滿。(2)心即世界。心生萬物,萬物皆心,故覺心就是不動念,不區別萬物的差異性,視萬物為真正的自己,永恆平等,不論彼此和差別。常用此智,就不會沉溺於“有”的迷局中,超越矛盾,再無痛苦。(3)身即虛幻。此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幻相隨因緣假合而成,是心迷惑後的暫時所現,並非真實。人的痛苦都從迷“身”開始,以假身為真,顛倒夢想,不覺執著四相(我、人、眾生、壽者)之愚。破四相,能破一切相(包括身相);離一切相,就叫佛。
總之,相隨念生,有心有相,無心無相,不論“三身”。閱經不動心,就叫“覺”;見字不起念,就叫“修”;聞經不思想,就叫“證”。如此積久,某一時刻將頓然恢復自己圓滿的佛性,當下能成佛。那時也就明白,無心之身是“應身”,無心之法是“報身”,無心之在是“法身”,三身是一,與言語無關,不必多此一舉的探究。
題主好!這是佛教和佛學常識,下面結合《金剛經》法義,從實修角度閒聊幾句,供參考。
【1、“三身”之教】
多部經文記載,佛有三身,應身(應化身)無量,遍在一切世界;報身(福報身)無量,遍在一切大乘菩薩世界;法身(法性身)唯一,無處不在。所以,凡見到“三身”理義時,都在說佛的本能,所顯無窮之形就叫“應身”,所用無上之智就叫“報身”,所在無心能及就叫“法身”。
【2、“三身”的特點】
經文常說為四類:(1)與因果原理相關。應身、報身都隨緣而現,無窮無盡,沒有一定;眾生在哪裡,有多少念頭,佛就隨其心所感,變現一個身形去度化他們,故應身和報身的說法本質都在講“因果法”,而法身與因果無關,不屬於一切法。(2)與普賢行願相關。《華嚴經》等大經講過,佛不離眾生,以眾生為體,施智啟慧,在此立願立行,沒有窮盡,故佛身與眾生同身,佛土與世界為一;三身不離世間,佛也常在無去。這個無上法義就叫“普賢願王”,佛佛皆如此;不如此不能成佛。(3)與觀心覺心相關。般若部經典常說,心即佛土,心即真佛;無心為智,觀心為行;覺心為願,無我為慧,則度眾生的“有形身”就叫應身、報身,“無形身”就叫法身。(4)與教育需要相關。眾生無量,不能證悟為佛,大病有二:貪執於“有”,被無明力所縛;貪執於“空”,被無明性所縛。為教導眾生破無明,需要根據其根基,靈活施教。凡說“應身佛、報身佛”教義,都在度貪於“有”的迷人;凡說“法身佛”教義,都在度貪於“空”的迷人,隨機宣化,沒有一律。
【3、“三身”之喻】
在佛家根本教義上講,佛的“三身”不可思、不可說、不可見、不可描述,與言語、文字、念頭無關,故經文常用比喻,間接啟示眾生,指出一個悟入的路徑。不論什麼經典,對“三身”的最終開示都落在“身為教具,如幻如影,並非真實,假說為名,不可執著”上。下面以今人習慣為例,略舉三事,貼近佛語:(1)種子(果實)與樹的關係。果實很多,就如可見的“應身”;大樹生果,就如可見的“報身”;果、樹的永恆繁衍性,就如不可見的“法身”。(2)燈與光的關係。光芒無量,就如可見的“應身”;燈體發光,就如可見的“報身”;燈之光性,就如不可見的“法身”。(3)鏡與人的關係。人在鏡前,能現的無量鏡影就如可見的“應身”;鏡體能照,就如可見的“報身”;鏡性恆常,就如看不見的“法身”。
【4、本經的“三身”】
本經屬於般若部經典,直講“法身”教義,專門度上根上智人,不是度中下根器者之說。因為“般若”具有無心性,離思、離念、離識、離言、離議,沒法表達和描述,所以僧師借用“法身”這個詞,為學人指一個覺悟佛義的方向。其實,本經“無法可說,無身可見”,既然以“無心”為入門,也就無所謂“法身”或“三身”了,這也是經文的無量隱義之一。若非要對號入座去探討“三身”,其方便解是:(1)四相=應身。眾生不覺,常在應身,又迷於應身,輪迴生死;佛菩薩已覺,雖顯應身,不迷於應身,超越生死。(2)福德=報身。若能無相,不起心念,則心中本有的無量福德能瞬間顯現,福報德報能無窮盡的展現,但言語蒼白,不能描繪,就叫“果報不可思議”。(3)法身=無為。若能無心,當下即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叫成佛,齊等於佛。換言之,本經的“三身”不是概念和名詞,而是修證功夫,言不及義,說不能達,思必遠之。
【5、本經的人生意義】
經典都在開示此真,歷代僧師句句不離此法,教育都圍繞三點而說:(1)心即佛。佛萬能,心也萬能,人生之要,唯在覺心。修心就是在“無心”二字上下功夫,養成“見萬物不動心”的生存習慣,久而久之能徹悟自己的佛性,頓悟成佛,超越生死,一切圓滿。(2)心即世界。心生萬物,萬物皆心,故覺心就是不動念,不區別萬物的差異性,視萬物為真正的自己,永恆平等,不論彼此和差別。常用此智,就不會沉溺於“有”的迷局中,超越矛盾,再無痛苦。(3)身即虛幻。此身是“地、水、火、風”四大幻相隨因緣假合而成,是心迷惑後的暫時所現,並非真實。人的痛苦都從迷“身”開始,以假身為真,顛倒夢想,不覺執著四相(我、人、眾生、壽者)之愚。破四相,能破一切相(包括身相);離一切相,就叫佛。
總之,相隨念生,有心有相,無心無相,不論“三身”。閱經不動心,就叫“覺”;見字不起念,就叫“修”;聞經不思想,就叫“證”。如此積久,某一時刻將頓然恢復自己圓滿的佛性,當下能成佛。那時也就明白,無心之身是“應身”,無心之法是“報身”,無心之在是“法身”,三身是一,與言語無關,不必多此一舉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