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次元小泱

    一 :「蘇」出自「己」姓。以國名為氏,據《元和姓纂》所載,周武王時,司寇忿生,受封於蘇國,後遷於溫,稱為蘇忿生,春秋時,蘇國被狄族所滅,其子孫以國名為氏。

    二 : 為鮮卑族複姓所改。據《魏書.官氏志》所載,南北朝時,北魏有代北複姓「拔略氏」隨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定居中原,代為漢姓「蘇」氏。

    家族名人

    蘇秦 (前?~前317) 字季子,洛陽人,戰國時縱橫家。與張儀同學於鬼谷子。早年曾外出遊說,然窮困而歸,後佩六國相印,為縱約長,使秦不敢東出函谷關,達十五年之久。後客於齊,被殺。

    蘇武 (前143?~前60)字子卿,西漢杜陵人(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南)。武帝時出使匈奴,單于脅降,不屈,被留十九年,仍持漢節。昭帝時,匈奴與漢和親,始得還,拜典屬國。宣帝立,賜爵關內侯,圖形麒麟閣。其著作流傳於今者,有詩四首、答李陵詩及別李陵等。

    三蘇 宋蘇洵與二子蘇軾、蘇轍皆有文名,世稱為「三蘇」。宋˙蘇軾˙次韻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見寄詩四首之三:「氈毳年來亦甚都,時時舌問三蘇。」醒世恆言˙卷十一˙蘇小妹三難新郎:「老蘇生下兩個孩兒:大蘇、小蘇。……天下稱他兄弟,謂之二蘇。稱他父子,謂之三蘇。」

    蘇軾 (1038~1101)字子瞻,宋眉州眉山人,為蘇洵長子。詩、詞、文、書、畫均有名,為文雄渾奔放,詩亦清疏雋逸,為北派大宗。王安石倡行新法,軾上書痛陳不便,得罪安石,被連貶數州。在黃州時,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後累官至端明殿侍讀學士。卒諡文忠。著有東坡集、東坡詞等。

    地望分佈:河南河內郡,陝西扶風郡,陝西武功郡。

    蘇姓起源參考之二

    蘇姓在當今中國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一,在臺灣排名第二十三。蘇姓出自古帝王顓頊高陽氏,是陸終長子昆吾的後代。顓頊生稱,稱生老童,老童生吳回,吳回生陸終,陸終有六個兒子,長子姓己,名樊,在夏朝時被封在昆吾,因此叫昆吾氏。昆吾有個兒子後來被封在蘇,建立了蘇國,他的子孫因此而姓蘇。後來,昆吾的後代中有個叫蘇忿生的,被周武王封在溫縣,建立了蘇國。後來,蘇國被滅,蘇國的子民就用蘇作為自己的姓氏。發展與演變:蘇姓世居河內,先秦時有一支徙居湖南,湖北,西漢時期,有蘇姓開始遷居陝西,山東,廣東等地,晉朝時,更是發展到河北,江蘇,浙江。唐代,蘇姓開始進入四川,福建,北宋年間,蘇姓擴充套件到了雲南,臺灣。蘇姓的主要聚居地有:溫縣,河內,洛陽,武功,扶風,杜陵,平陵,北海,桂陽,襄陽,邯鄲,藍田,趙郡,漳州,同安,新化,梅州,仙遊,興化,泉州,晉江,南安,永春,龍溪等。

    蘇姓起源

    關於蘇氏起源,歷代史書有不少記載。

    《元和姓纂》:“顓頊、祝融之後。陸終生昆吾,封蘇,鄴西蘇城是也。”

    《蘇洵族譜》:“蘇氏之先,出於高陽,高陽之子曰稱,稱之子曰老童,老童之子生重黎及吳回,重黎為帝嚳火正,曰祝融,以罪誅,其後為司馬氏。而其弟吳回覆為火正。吳回生陸終,陸終生子六人,長曰,為昆吾;次曰惠連,為嶺胡;次曰,為彭祖;次曰求言,為會人;次曰安,為曹姓;季曰季連,為華姓。六人者,皆有後,其後各分為婁姓,昆吾始已氏,其後為蘇、顧、溫、董。當夏之時,昆吾為諸侯伯,歷商而昆吾之後無聞。至周有忿生為司寇,能平刑以教百姓,周公稱之,蓋書所謂避開寇蘇公是也。司寇蘇公與檀伯達皆封於河,世世仕周,家於其封,故河南河內皆有蘇氏。”

    由上述可知,第一個以蘇為姓的昆吾,是顓頊帝的後代。他們最初的發源地,在今河南臨漳縣。到了周朝初年,官拜大司寇的蘇忿生被周天子封於河內,所以這個家族也就隨遷到今甘肅河內,在此繁衍滋長。其後世子孫逐漸向四處播遷,直至遍佈全國各地。

    根據《漢書》記載,塞外遼東烏桓族中,也有以蘇為姓的,進入中原後,千百年來漸漸與當地人融為一體,他們後代也成為蘇姓中重要一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雄海獅與雌海獅在身體大小上差不多,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