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靈147204686
-
2 # 使用者379260747149
個小鎮,一個老人。
小鎮很小,小的只有一條主要街道。
老人也已經夠老,年輕些的甚至已經記不起他的名字,“七爺”,這是大家對他的官稱。
近些年來小鎮很興旺,不僅人丁,各家各戶的日子也越來越紅火,所以一到了過年小鎮上就非常熱鬧。小鎮的燈在七里五鄉是出了名的,哪個年夜也招來許多的人看燈。有人說這是因為小鎮的風水好,而這風水就是每當過年那條主要的街道上就掛滿了街燈。
街燈是小鎮的一景,一到臘月二十九,這街燈就高高地掛了起來,一行行,一串串,把這條街道照得徹夜通明。
七爺自己都記不清管這街燈管了多少年,小鎮上年輕的人更說不清,就知道管燈的是七爺,彷彿七爺管燈本就是天經地義的事。生產隊的時候有人給記個工分,有隊裡給出做燈的材料,後來生產隊沒了,七爺就在街上掛了個箱子,誰往裡放點錢就放點,七爺收了都是拿來做燈。所以這燈都是大家的,大家也都愛護這燈。
七爺不是個愛說話的人,除了指揮人們掛燈,他都很少說話,人們只知道掛好燈後他就一趟趟地在街上來回走,對著每一盞燈端詳了又端詳,看著來來往往看燈的人,對著那一街的流光溢彩。他也偶爾蹲下來,裹緊了身上的棉襖,掏出花兩毛錢一盒買的紅塔山抽上一顆,只要街上還有一個人,就會有七爺的身影。
突然有一年,縣裡有人知道了小鎮的燈,過年的時候來了幾個人,用拍電視的機器拍下了七爺掛的所有燈,還說要採訪七爺,再拍拍他如何製作這些燈。鎮上的幹部告訴縣裡來的人,說七爺的家太亂,因為他一輩子都是打光棍,他那個家只有他一個人能住,就把七爺叫到鎮長辦公的地方。縣裡的人在七爺這裡沒有問出什麼東西,因為七爺本就不喜歡多說話,說了怕是也沒用。後來,聽說七爺上了縣裡的電視臺,連同他的燈,也連同那許多看燈的人。
第二年鎮上一個發了的財主找到了七爺,叫七爺把街上收錢的箱子摘了,說所有做燈的費用他一個人出,只要求七爺在所有的燈上加上他的姓,七爺想了想,但竟把這麼好的事給拒絕了,最後,氣的那個財主說到了過年那天叫那條街道所有的燈停電。
固執的七爺還是照樣做他的燈,照樣在大街上指揮年輕的人掛燈,村裡有人知道了那件事,就有人來勸七爺,也有人去給那財主說好話。但是,沒有人能說得動那財主,也沒有人能說得動七爺,於是,在小鎮人的心裡就暗暗地多了一層擔憂。但七爺還是照樣用村裡人集起來的錢去買做燈所用的東西。
年終於到了,小鎮的表面上依舊是充滿了祥瑞,街道上也滿都是七爺掛的燈,人們看到,已經佝僂了腰的七爺,在街道上來回走著,他臉上那些溝渠顯得更深,眉頭也鎖得更緊。沒有人議論這件事,但每個人的心裡都有著擔憂。看燈的人越來越多,但剛點著一會兒的燈卻突然滅了,於是人群裡爆發了一片罵聲。
也不知道是誰提的意,人們自發地集中在一起,大家湊錢買來了蠟燭,年輕人幫著把蠟燭點著放進燈裡,於是,小鎮的街道上一片歡呼,人們又開始在街道上觀燈。
但是,這是小鎮的人們最後一次看燈,因為七爺走了,是過了年後重病一場走的,在他走的那天,小鎮的街道上掛滿了他自己製作的燈。但是,打那以後,再過年的時候小鎮的街變得黑暗了,這黑暗帶給小鎮的人無盡的彆扭,於是,就又想起了七爺,想起曾經不滅的街燈。
回覆列表
這本書以一段段故事的形式記錄了吳勇長老作為一位基督徒、一位長老的日常生活和經歷,以及在經歷每一件瑣事之後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