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日本二三事
-
2 # 風雲焦點說
第一,前車之鑑。
日本曾經和蘇聯打過,他一直覬覦蘇聯的資源,日本內部分為“北上”和“南進”兩個陣型,但是大家都知道,經過北上和蘇聯的諾門坎一戰,日本大敗,蘇聯靠著巨大的人員優勢和機械化裝備,使得日本慘敗,日本只能和蘇聯維持互不干涉的平衡狀態,由此改為了“南進”太平洋的計劃,轉而偷襲了珍珠港。
第二,兵員不足。
當時日本的多數精英被拖在了中國戰場上,戰線太長,他們被拖在了中國戰場的泥淖中無法自拔,加上諾門坎戰役的慘敗,中國抗日意志的堅強,蘇聯駐守的兵力始終在五十萬以上,使得日本不敢輕舉妄動去攻打蘇聯。
第三,德國在歐洲節節勝利。
德國在歐洲節節勝利,沒有對手,只剩一個英國苦苦支撐,所以德國對於自己可以攻佔蘇聯很有信心,如果這樣的話,希特勒也未必願意看到他討厭的日本來蘇聯分一杯羹(他曾經稱日本人是沒吃飽的大笨牛,雖然是在偷襲珍珠港胡說的,但是內心一直對日本不滿意)。
-
3 # 密探零零發
嘿嘿,不是小日本不聯手德國進攻蘇聯,而是小日本進行了一場嘗試,但被直接老毛子打蒙圈了,而去找自己後來的美國爸爸幹了一仗,並且引發一些列連鎖反應,不進坑了自己,還坑了隊友。
二戰期間,日軍制定了“北進”和“南下”兩個戰略,日本陸軍和海軍為此爭論不休,終於在1939年爭出了結果,決定選擇“北進”戰略,企圖進攻蘇聯,佔領西伯利亞掠奪更豐富的戰略資源,順便與自己的法西斯同盟國德國東西夾擊蘇軍,一場二戰中日軍和蘇軍的第一次戰鬥就此拉開了序幕。
1939年5月,日軍在位於中蒙邊境海拉爾以南200公里的諾門罕地區的蘇蒙聯軍發動了大規模試探性戰略進攻。隨即小日本和老毛子動用了幾十萬精銳部隊,在諾門坎這個地方進行一場長達4個多月的激烈交鋒。由於小日本軍事思想和武器準備的落後,被老毛子揍得慘不忍睹,最後灰溜溜地撤回去了,這就是二戰著名的諾門坎戰役。
小日本在諾門坎戰役的慘敗,使其領西伯利亞掠奪更豐富的戰略資源,順便與自己的法西斯同盟國德國東西夾擊蘇軍的企圖落空。這一下小日本徹底被老毛子打老實了,直接放棄了“北進”戰略。日本隨即選擇了“南下戰略”,他們為了得到石油、橡膠等資源,只能進攻英美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美日之戰一觸即發。日本先下手為強,於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隨即,美國對日本宣戰,美國加入世界反法西斯的行列,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
綜上所述,二戰不是日本和德國沒有聯手進攻蘇聯的打算,而是日本這個隊友太弱了,直接被老毛子打趴下了。隨後,日本這個豬隊友偷襲珍珠港,招惹美國,更是自取滅亡,正應那句話“不怕神一樣的敵人,只怕豬一樣的隊友!”各位,你們說呢?
-
4 # 飄揚的紅五星
德國,日本為何不聯手進攻蘇聯,這是一個有趣的問題。作為軸心國中兩大軍事強國,日本在蘇聯的遠東方向,德國在蘇聯的西部方向,最好的結果,是二者合圍蘇聯。然而實際並不是想的如此簡單。
首先就是日本。1939年,日本軍隊中,陸軍和海軍依然互相看不慣,矛盾激化。陸軍高層執著的認為,日本最大的對手就是蘇聯,中國被滅亡是時間的問題。而因為歷史和意識形態的原因,日本對於蘇聯軍隊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日俄戰爭時期,日本陸軍認為其黃軍是亞洲最強陸軍,所以積極想北上,與蘇聯展開較量。日本海軍則屬於南下派,積極想爭奪南太平洋諸島,獲得豐富的石油等戰略性資源,以維持和擴大日本的勢力範圍。達成稱霸亞洲,構建大東亞共榮圈。其實這也是有點無奈,日本資源有限,海軍作為燃料大戶,必須取得足夠的燃料。這是一個南下的驅動力。
在對蘇聯軍隊沒有清醒認識前,日本陸軍對待蘇聯的態度非常不穩定。首先,由於中國戰場和南太平洋戰爭原因,日本陸軍不願意將過多兵力投入到新戰場,而日本陸軍中,尤其是關東軍,上下卻非常想北上跟蘇聯人展開一次較量。1939年,日本和蘇聯在諾門坎地區爆發了著名的諾門坎戰役,無比自信的日本陸軍首次見識了蘇聯機械化軍隊的無比強大威力。雙方在陸戰空戰全面交火,蘇聯諾門坎戰役的統帥就是朱可夫!諾門坎戰役以日本撤出諾門坎告終,此戰役也直接導致日本放棄北上進攻蘇聯的決心和念頭,轉而在中國東北進行積極防禦。
而歐洲,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正式啟動巴巴羅薩作戰計劃。開戰時,德國閃擊英雄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兩個星期時間就深入蘇聯腹地二百公里以上!1941年8月,德國軍隊已經對蘇聯莫斯科地區以及其南部的斯大林格勒地區形成包圍之勢。但德軍此時也明顯出現頹勢。由於戰線過長,德軍沒有足夠的燃油和過冬補給,到底首先打斯大林格勒地區還是莫斯科地區,德軍上下也有不少爭論,最終,希特勒做出決定,德軍分為兩部分,中央集團軍群進攻莫斯科,南方集團軍群繼續圍攻斯大林格勒地區,以取得南部石油等資源,1941年8月,德軍分為兩部分在蘇聯南部地區運動,一路北上,一路南下,這便是8月南北大分兵。古德里安當時對此非常失望,因為在他看來,德國如果集中力量進攻莫斯科,那莫斯科近在咫尺,垂手可得!莫斯科保衛戰進行得極為慘烈,蘇聯集中了三個方面軍部隊,125萬人集中包圍莫斯科,輪人數,德軍還佔有優勢,德軍至少還有150萬人的規模以上!然而莫斯科保衛戰卻最終以蘇聯付出慘烈代價為勝,導致德國無法繼續西進。
回覆列表
我們都知道德國在1941年發動進攻蘇聯的戰爭,而在戰前其實日本國內就有兩種說法,分別是北進論和南進論。北進論就是說以蘇聯為假想敵,南進論即為向英美殖民地東南亞地區以及太平洋地區發動進攻。日本的北進論支持者是日本的陸軍,而南進論支持者是日本的海軍。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日本選擇了南進論,進攻美國珍珠港,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最終“贏來”了兩顆原子彈,直接導致無條件投降。
但是如果當時日本選擇了北進,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實際上在國際社會上也是討論不停,因為當時德國直接打到了蘇聯的首都,發生了著名的莫斯科保衛戰,當時蘇聯從西伯利亞召回不對精銳死守莫斯科,在德國強烈的進攻下也是風雨飄搖,雖然在一系列的條件下,德國最終失敗。但是在當時的時間點,如果日本從南部北進,按理論上來說,莫斯科完全沒有招架之力,日本的做法完全可以左右蘇德戰爭的走勢。日本沒有參加蘇德戰爭也可以看出當時同盟關係的一些裂縫,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牢固。
看待這個問題,那麼就需要看日本為什麼發動戰爭了。原因很簡單,為了資源和土地。而德國也是抱著同樣的目的在右中立條約的情況下依然向蘇聯發動了閃電戰!我們都知道美國大發了戰爭財,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美國的本土並未受到戰爭的牽連,美國在戰時向日本提供了很多物資上面的支援。1940年末,日本田中新一做成了『大東亜長期戦爭指導要綱』,提出將在1941年5,6月份結束南方作戰,將此兵力用於北方,1941年,德國進攻蘇聯以後,日本內部也爆發了進攻蘇聯的說法,日本的東條英機野心狂妄,發動了85萬人,提出了“南北並進”作戰的想法。
▲上圖是日本發動北進的假想圖
但是,1941年7月,日本進駐了法國佔領的印度尼西亞南部,有損了美國的利益(美國的石油和物資也不是從本國而來的!),當時美國決定對日本全面禁止出口,導致日本戰爭物資匱乏,按照當時日本軍隊物資的記載,石油儲備只能使用2年,戰時只能使用1年半。北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聯合德國達到蘇聯和得到庫頁島的石油資源,更多的物資石油日本是分不到的。再者,西伯利亞屬於冰層覆蓋的大地,物資雖然較多,但是都是處於未開發的狀態,及時日本當時得到,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日本軍內部出現了對蘇聯進攻不可的聲音,日本決定以南方資源地帶為中心,(主要是荷蘭和英國殖民地的資源)發動了南進!
筆者深知回答不盡完善,還請更多相關答主補充。
《外華人用《孫子兵法》解讀巨頭亞馬遜戰略!究竟如何論述?》
《美國製裁中興,會對美國和日本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探秘公用語是英語的日本“國中國”?!連員工都不用日本人!》
《日本人都從中國買什麼東西?!看島華人民如果玩轉“淘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