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93074672864

    七情”最早見於《禮記·禮運》中,原文記載為:“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在《三字經》中也有記載:“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

    對比兩者所記載的內容不難發現,七情是人與生俱來的心理反應,最明顯的不過是“喜、怒、哀、樂”四種情愫。當然“憂、懼、愛、憎、欲”也是人每天都會有的心理反應,只是人們一貫喜歡說“喜、怒、哀、樂”罷了。

    說到七情必須得提一提佛教的“七情”。其實佛教的“七情”與儒家的“七情”大同小異,指的是“喜,怒,憂,懼,愛,憎,欲”七種情愫。

    所以七情是相對穩定的,是人與外界交流所表現出來的情感反應,始終貫穿著人與外界的互動的始終。

    那什麼是六慾呢?《呂氏春秋·貴生》首先提出六慾的概念:“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者。”那麼六慾到底由哪些構成?

    東漢哲人高誘對此作了註釋:“六慾,生、死、耳、目、口、鼻也。”可見六慾是泛指人的生理需求或慾望。說到底。人存活於世,想要要活得有滋有味,有聲有色,於是嘴要吃,舌要嘗,眼要觀,耳要聽,鼻要聞,這些慾望都與生俱來,不用人教就會。所以後來就有人把這概括為“見欲、聽欲、香欲、味欲、觸欲、意欲”共六慾。

    但一向提倡“看破紅塵,六根清淨”的佛家在《大智度論》中的說法與此相去甚遠,認為六慾是指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慾”定位於俗人對異性天生的六種慾望,也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情慾”。

    因此今天所說的“七情六慾”,一般地說,七情指的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但在醫家中的七情指的是喜、怒、憂、思、悲、驚、恐;六慾一般指的是生、死、耳、目、口、鼻;而在佛家六慾指的是色慾、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華欲、人想欲。

    不同的學術、門派、宗教對七情六慾的定義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說法都承認七情六慾是不可避免的。 通常的說法,六慾:色、聲、香、味、觸、法 ;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 。

    那麼為什麼七情六慾就包括這些呢?

    最初,古人只說人有四種感情,就是在《中庸》裡出現過的“喜、怒、哀、樂”。後人解釋說,人遇到所喜好的就會“喜”,遇到所厭惡的就會“怒”,得到所愛的就會“樂”,失去所愛的就會“哀”。

    因此不難看出“怒”因為“惡”而生,而“樂”也因為“愛”而生,所以在“喜、怒、哀、樂”之外,就加上了“惡”與“愛”,情感就從四種細分為六種了。

    當局者迷,很多人有時並不是很能敏感地感知自己的情緒的變化,甚至有些情緒之間並沒有明顯的界限,比如說“惡”和“怒”。但古人認為人在“怒”和“哀”這兩種情緒“將至而未至”之際,也就是情緒還沒到“怒”和“哀”的飽滿狀態時,中間還會產生“懼”,所以六種情感又被細分成了七種,這就是“七情”的由來。

    上面所說的七情中說的是“欲”,可《中庸》裡出現的是“樂”。這“樂”跟“欲”又是怎麼回事?

    原來古人認為“樂”和“欲”是相通的。因為人得到所愛的就會“樂”,而根據古人的理解“欲”是貪慾。那之所以會愛,是因為有“貪慾”,所以“樂”和“欲”是相通的。

    但“貪慾”這個詞,在這裡並不全是貶義。它指的是人本能的需求,比如眼睛需要看到東西,耳朵需要聽到聲音。就是《禮記》裡所說的,七情是“弗學而能”的。

    至於“六慾”的說法,最初是來自《呂氏春秋》。其記載道:“所謂全生者,六慾皆得其宜也。”這話的意思就是,“全生”的人,“六慾”都是得到了適當的滿足的。

    所謂“全生”,是人修身養性的最高境界。雖然這裡古人沒有具體指出“六慾”都包括什麼,但後人註釋說,是“生、死、耳、目、口、鼻”,來泛指人的各種慾望。

    “七情六慾”古人有古人的解法,今人也有今人的理解。

    七情,即七種情緒:喜怒哀懼愛恨憐。六慾,即六種慾望:求生欲、求知慾、 表達欲、表現欲、舒適欲、情慾。人的所有情緒,都可歸納為上述七情;人的所有慾望,都可歸納或分解為上述六慾。

    人的情感自然豐滿,也很豐富多彩,但千萬不要氾濫;而人的慾望往往也是無窮盡,呈現一種“一山還比一山高”的狀態,可不要忘了人痛苦的根源是人內心的慾望,所以有“欲”可以,但也不要過於膨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洮河黃河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