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萊(Negeri Brunei Darussalam) , 位於加里曼丹島(舊稱婆羅洲)的西北岸,面積5,765平方公里,國土被砂勞越州的林夢分割為東西互不相連的兩部分。在地理上,汶萊與新加坡、馬來半島、泰國、越南隔著南中國海相望。在馬來語裡,Darussalam 是和平之邦的意思。
汶萊是亞洲古老王國之一,大約在第8世紀時建立王朝,十五世紀開始成為強大回教王國。後來西方殖民勢力入侵,慢慢削弱了蘇丹王國的統治勢力,而在1888年成為英國的保護邦。1906年開始委任英華人作參政司,對國家的事務提出之諮詢,1959年和英國談商訂立新憲法,成為自治邦,英國負責汶萊國之外交,安全與防務。
1984年1月1日汶萊獲得全面獨立,不久即加入聯合國,併成為英聯邦和亞細安成員國之一。
汶萊以盛產石油和天然氣聞名於世,並靠此兩項資源而成為世界富國之一,其國民收入為2.5萬汶元(合1.48萬美元),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口只有33萬700人(1999年統計),其中馬來回教徒佔絕大多數(67.4%);華人人口為49,300人,佔總人口的14.9%,土著與其他種族約17.7%,馬來人和華人和睦相處,互相扶持。
--------------------------------------------------------------------------------
華人移民
汶萊古稱渤泥國,在宋元時期,汶萊和中國有著貿易關係,中國商人已有在汶萊歇腳的記錄。1972年,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汶萊發掘得南宋古墓碑,從墓碑鐫刻的文字,可知該碑立於1264年。墓主是蒲氏,可能是泉州回教徒。
據傳說,明末清初時金門人閩浙總兵黃順慶流落汶萊,被汶萊蘇丹召為駙馬。由於鄉親關係,當時即有金門人移居汶萊。此說尚待考證,但1600年代,汶萊的黃金,胡椒及其它香料無疑會吸引大批華商到來定居。
17世紀後期,汶萊地方動盪不安,華人帆船與居民才不得不離境,不過到了18世紀初,華人又捲土重來,建造船隻,栽植胡椒,成了汶萊王國當時最主要的歲入源泉。
據汶萊第一次人口調查顯示,1911年汶萊的華人有736人。1929年,汶萊發現了富饒的油田,華人移民蜂擁而至。這期間,從砂勞越、新加坡與香港的華人技工來到汶萊,在石油工業中尋找工作,其它華人則從事耕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汶萊加速發展步伐,鋪設基礎設施,製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從而吸引更多華人移民的遷入。到了1991年,華人人口已達40,621人,但其中一半是手持1至3年短期工作準證的臨時居民。在52%的華人永久居民中,只有23%是公民,剩下的29%尚未取得公民權。
華人社群
汶萊華人聚居在城市的現象特別明顯,他們主要聚居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馬來奕市(Kuala Belait)、詩利亞市(Seria)與都東市(Tutong)。斯里巴加灣市是行政、貿易與商業中心;馬來奕市與詩里亞市位於馬來奕縣,是油田分佈地,都東市周圍則為農業區。
汶萊華人社群由福建人(主要是金門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潮洲人與興化人等組成,這些方言群分佈在不同的地域:福建金門人聚集在首都;客家人、廣府人與海南人則分佈在馬來奕縣。
經濟活動
二十世紀初期,汶萊華人或從事農耕,或經營小生意,以維持生計。1960年,隨著汶萊基礎設施的擴建,引進了許多華籍工程師,技術人員,機器技師,專業人士,銷售人員,建築工人與經理,華人職業範圍因此擴大了。90年代,華人在批發業,零售業,飲食與旅館業佔有重要比例(36%),其次是建築業,佔20%。其餘華人則從事金融、保險、產業與商業的投資或在這些行業服務。建築業工人多來自東馬與西馬,多數是臨時工人。華人建築公司承建斯里巴加灣市一些宏偉的高樓大廈,如蘇丹舊皇宮、汶萊博物館、國會大廈等。此外,華人為響應1980年代政府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的呼籲,也開始向製造業投資。
政治地位
汶萊在憲制上實行君主立憲制,世襲的蘇丹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同時擔任總理和國防部長要職。官方語言為馬來語,回教為國教。而以馬來、回教、君主為國家立國觀念。因此華人並不享有政治地位,也不允許成立政治團體和政黨。華人要成為汶萊國公民,須在當地住上20年,並需透過馬來文考試,甚是不易。汶萊現有人口近五萬人,其中取得汶萊國籍的不到1萬人。
社團組織
汶萊政府允許華人結社活動,目前大約有40個社團,每個社團多則達三、四百人,少則幾十人的也有。有的社團人員相互有交情,也有一人參加幾個社團的。因汶萊華人人口少的關係沒有宗親會與姓氏社團。現有社團主要分地緣、業緣、學緣、宗教、文學、福利與互助、文化與娛樂及體育等八類。
其中較為活躍的社團有以下19間:
地緣性社團
1.馬來奕瓊僑公會
2.馬來奕福州公會
3.客屬公會
4.瓊州公會(斯市)
5.廣惠肇公會
6.大埔同鄉會
7.福建會館
業緣性社團
8.斯市中華商會
9.馬詩中華商會
10.馬詩華人機器公會
11.汶萊建築商公會
學緣性社團
12.汶萊留臺同學會
13.汶中校友會
14.中正校友會
宗教團體
15.騰雲閣
文學團體
16.汶萊留臺同學會寫作組
文化與娛樂會社
17.汶萊群聲音樂社
18.斯市廣惠互助社
體育團體
19.汶萊籃球總會
華文教育
為教育華人子弟,汶萊華人早在1916年就開始興辦學校。根據汶萊政府公報,汶萊第一所華文學校創辦於1916年,即現在斯市中華中學的前身-汶萊市中華學校。1931年1月,馬來奕縣華人亦倡辦了中華學校;至1938年詩里亞華社亦創辦了中正學校。汶萊現有華校共8間(5間小學與3間中學),它們並非直接由會館創辦,但會館每年都有所捐獻;很多會館的理事也兼任學校董事。
汶萊華校,無論規模之大小,地區之遠近,除華文之傳授外,同時傳授國文及英文,以配合政府推行之雙語政策。而華人之固有文化風俗,道德倫理之傳授,尤為重視。
由於學校傳授三種語文,並在教育政策上配合政府之教育政策,故在招生方面並不侷限於華裔;許多巫籍、印籍及其他土著學生也報讀華校,人數有日增之趨勢。
名校之師資除本地教師外,也聘請亞細安成員國之合格專業教師執教,而其中以馬來西亞之教師佔大多數;其中數間華校更有政府委派之校長,以協助校務及行政管理。
汶萊華校,除個別學校之考試外,也參加政府會考,小學畢業班參加P.C.E.小學會考;中學生則參加B.J.C.E.初級中學會考或G.C.E.中學會考,華校生參加這些會考,都有不俗的表現,較之其它源流學校,並不遜色。而華校在各領域活動方面,表現也可圈可點;如全國學警操演比賽,華校曾多次奪魁;其他如科學、體育、美術等比賽方面,華校生的表現也令人刮目。
中學
1.婆羅乃中華中學(斯市)
2.馬來奕中華中學
3.詩里亞中正中學
小學
4.都東中華學校
5.九汀中華學校
6.那威中華學校
7.淡布廊培育小學
8.雙溪嶺中嶺小學
汶萊(Negeri Brunei Darussalam) , 位於加里曼丹島(舊稱婆羅洲)的西北岸,面積5,765平方公里,國土被砂勞越州的林夢分割為東西互不相連的兩部分。在地理上,汶萊與新加坡、馬來半島、泰國、越南隔著南中國海相望。在馬來語裡,Darussalam 是和平之邦的意思。
汶萊是亞洲古老王國之一,大約在第8世紀時建立王朝,十五世紀開始成為強大回教王國。後來西方殖民勢力入侵,慢慢削弱了蘇丹王國的統治勢力,而在1888年成為英國的保護邦。1906年開始委任英華人作參政司,對國家的事務提出之諮詢,1959年和英國談商訂立新憲法,成為自治邦,英國負責汶萊國之外交,安全與防務。
1984年1月1日汶萊獲得全面獨立,不久即加入聯合國,併成為英聯邦和亞細安成員國之一。
汶萊以盛產石油和天然氣聞名於世,並靠此兩項資源而成為世界富國之一,其國民收入為2.5萬汶元(合1.48萬美元),位居發展中國家前列。人口只有33萬700人(1999年統計),其中馬來回教徒佔絕大多數(67.4%);華人人口為49,300人,佔總人口的14.9%,土著與其他種族約17.7%,馬來人和華人和睦相處,互相扶持。
--------------------------------------------------------------------------------
華人移民
汶萊古稱渤泥國,在宋元時期,汶萊和中國有著貿易關係,中國商人已有在汶萊歇腳的記錄。1972年,傅吾康(Wolfgang Franke)在汶萊發掘得南宋古墓碑,從墓碑鐫刻的文字,可知該碑立於1264年。墓主是蒲氏,可能是泉州回教徒。
據傳說,明末清初時金門人閩浙總兵黃順慶流落汶萊,被汶萊蘇丹召為駙馬。由於鄉親關係,當時即有金門人移居汶萊。此說尚待考證,但1600年代,汶萊的黃金,胡椒及其它香料無疑會吸引大批華商到來定居。
17世紀後期,汶萊地方動盪不安,華人帆船與居民才不得不離境,不過到了18世紀初,華人又捲土重來,建造船隻,栽植胡椒,成了汶萊王國當時最主要的歲入源泉。
據汶萊第一次人口調查顯示,1911年汶萊的華人有736人。1929年,汶萊發現了富饒的油田,華人移民蜂擁而至。這期間,從砂勞越、新加坡與香港的華人技工來到汶萊,在石油工業中尋找工作,其它華人則從事耕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汶萊加速發展步伐,鋪設基礎設施,製造了很多就業機會,從而吸引更多華人移民的遷入。到了1991年,華人人口已達40,621人,但其中一半是手持1至3年短期工作準證的臨時居民。在52%的華人永久居民中,只有23%是公民,剩下的29%尚未取得公民權。
--------------------------------------------------------------------------------
華人社群
汶萊華人聚居在城市的現象特別明顯,他們主要聚居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市(Bandar Seri Begawan)、馬來奕市(Kuala Belait)、詩利亞市(Seria)與都東市(Tutong)。斯里巴加灣市是行政、貿易與商業中心;馬來奕市與詩里亞市位於馬來奕縣,是油田分佈地,都東市周圍則為農業區。
汶萊華人社群由福建人(主要是金門人)、廣府人、客家人、海南人、潮洲人與興化人等組成,這些方言群分佈在不同的地域:福建金門人聚集在首都;客家人、廣府人與海南人則分佈在馬來奕縣。
--------------------------------------------------------------------------------
經濟活動
二十世紀初期,汶萊華人或從事農耕,或經營小生意,以維持生計。1960年,隨著汶萊基礎設施的擴建,引進了許多華籍工程師,技術人員,機器技師,專業人士,銷售人員,建築工人與經理,華人職業範圍因此擴大了。90年代,華人在批發業,零售業,飲食與旅館業佔有重要比例(36%),其次是建築業,佔20%。其餘華人則從事金融、保險、產業與商業的投資或在這些行業服務。建築業工人多來自東馬與西馬,多數是臨時工人。華人建築公司承建斯里巴加灣市一些宏偉的高樓大廈,如蘇丹舊皇宮、汶萊博物館、國會大廈等。此外,華人為響應1980年代政府推行經濟多元化政策的呼籲,也開始向製造業投資。
--------------------------------------------------------------------------------
政治地位
汶萊在憲制上實行君主立憲制,世襲的蘇丹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同時擔任總理和國防部長要職。官方語言為馬來語,回教為國教。而以馬來、回教、君主為國家立國觀念。因此華人並不享有政治地位,也不允許成立政治團體和政黨。華人要成為汶萊國公民,須在當地住上20年,並需透過馬來文考試,甚是不易。汶萊現有人口近五萬人,其中取得汶萊國籍的不到1萬人。
--------------------------------------------------------------------------------
社團組織
汶萊政府允許華人結社活動,目前大約有40個社團,每個社團多則達三、四百人,少則幾十人的也有。有的社團人員相互有交情,也有一人參加幾個社團的。因汶萊華人人口少的關係沒有宗親會與姓氏社團。現有社團主要分地緣、業緣、學緣、宗教、文學、福利與互助、文化與娛樂及體育等八類。
其中較為活躍的社團有以下19間:
地緣性社團
1.馬來奕瓊僑公會
2.馬來奕福州公會
3.客屬公會
4.瓊州公會(斯市)
5.廣惠肇公會
6.大埔同鄉會
7.福建會館
業緣性社團
8.斯市中華商會
9.馬詩中華商會
10.馬詩華人機器公會
11.汶萊建築商公會
學緣性社團
12.汶萊留臺同學會
13.汶中校友會
14.中正校友會
宗教團體
15.騰雲閣
文學團體
16.汶萊留臺同學會寫作組
文化與娛樂會社
17.汶萊群聲音樂社
18.斯市廣惠互助社
體育團體
19.汶萊籃球總會
--------------------------------------------------------------------------------
華文教育
為教育華人子弟,汶萊華人早在1916年就開始興辦學校。根據汶萊政府公報,汶萊第一所華文學校創辦於1916年,即現在斯市中華中學的前身-汶萊市中華學校。1931年1月,馬來奕縣華人亦倡辦了中華學校;至1938年詩里亞華社亦創辦了中正學校。汶萊現有華校共8間(5間小學與3間中學),它們並非直接由會館創辦,但會館每年都有所捐獻;很多會館的理事也兼任學校董事。
汶萊華校,無論規模之大小,地區之遠近,除華文之傳授外,同時傳授國文及英文,以配合政府推行之雙語政策。而華人之固有文化風俗,道德倫理之傳授,尤為重視。
由於學校傳授三種語文,並在教育政策上配合政府之教育政策,故在招生方面並不侷限於華裔;許多巫籍、印籍及其他土著學生也報讀華校,人數有日增之趨勢。
名校之師資除本地教師外,也聘請亞細安成員國之合格專業教師執教,而其中以馬來西亞之教師佔大多數;其中數間華校更有政府委派之校長,以協助校務及行政管理。
汶萊華校,除個別學校之考試外,也參加政府會考,小學畢業班參加P.C.E.小學會考;中學生則參加B.J.C.E.初級中學會考或G.C.E.中學會考,華校生參加這些會考,都有不俗的表現,較之其它源流學校,並不遜色。而華校在各領域活動方面,表現也可圈可點;如全國學警操演比賽,華校曾多次奪魁;其他如科學、體育、美術等比賽方面,華校生的表現也令人刮目。
中學
1.婆羅乃中華中學(斯市)
2.馬來奕中華中學
3.詩里亞中正中學
小學
4.都東中華學校
5.九汀中華學校
6.那威中華學校
7.淡布廊培育小學
8.雙溪嶺中嶺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