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臨安居士

    楊萬里:文章蓋一世,清節勵萬世

    南宋“中興四大詩人”中,楊萬里和陸游在當時的名聲最大,用錢鍾書先生的話說是,儼然等於唐詩的李白和杜甫。這不特是因為楊萬里的詩多,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四千多首,而且,還因為他是宋朝杜甫。這不特是因為楊萬里的詩多,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四千多首,而且,還因為他是宋朝杜甫。這不特是因為楊萬里的詩多,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四千多首,而且,還因為他是宋朝詩風轉變的主要推動者和實踐者,開創了更加新鮮潑辣的“誠齋體”寫法,被譽為一代詩宗,留名千古。同時,楊萬里之所以名聲卓著,還在於他立朝剛毅,為人正直,一生不慕榮利、不阿世俗、不懼威權、不怕打擊、堅守氣節、保持本真,從而成為了歷代士大夫楷模,好評如潮,元人解縉便讚揚他說:“文章足以蓋一世,清節足矣勵萬世!”

    一、求學名師,終身自厲

    楊萬里(1124—1206),字廷秀,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人。他出生於一個書香之家,在父親的影響和教育下,從小刻苦讀書,四處求學,除了接受正常的儒家詩書教育外,還學到了許多做人處世的道理,其中,有兩位老師對他的影響至深,一位是王庭珪,另一位是張浚。

    王庭珪是一位有膽有識的愛國詩人,與楊萬里同郡,也為吉州人。當年,時任樞密院編修官的胡銓,因為反對與金和議,主張北伐,向宋高宗上書乞斬秦檜,遭到秦檜貶官報復。在政治主張上高度一致的王庭珪寫詩支援胡銓,結果也被秦檜流放嶺南。楊萬里拜其為師時,王庭珪已因秦檜去世而恢復自由秦檜,遭到秦檜貶官報復。在政治主張上高度一致的王庭珪寫詩支援胡銓,結果也被秦檜流放嶺南。楊萬里拜其為師時,王庭珪已因秦檜去世而恢復自由秦檜,遭到秦檜貶官報復。在政治主張上高度一致的王庭珪寫詩支援胡銓,結果也被秦檜流放嶺南。楊萬里拜其為師時,王庭珪已因秦檜去世而恢復自由,他的北伐主張和剛正品格,對楊萬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紹興二十四年(1154),楊萬里舉進士,從此步入仕途,先任贛州司戶參軍,後調任永州零陵(今湖南永州零陵區)縣丞。在永州,楊萬里幸運地結識了被秦檜排擠而貶官於此的原宰相張浚。張浚是一個大學問家,曾受教於理學家譙定,為程頤的再傳弟子,學識淵博,而且以堅定的抗金主張聞名朝野,是那個時代的中流砥柱式的人物。這樣一位大學問家、大政治家在身邊,哪能錯過?因此,楊萬里到永州後,非常急切地希望拜張浚為師。

    然而,當時的張浚屢遭放逐和打擊,心情抑鬱,閉門謝客,更無閒心授徒教學。但楊萬里求師心切,一連三次上門求見拜師,遭到拒絕。楊萬里仍不死心,他因與張浚的兒子張栻交好,便求張栻推薦,最後在張栻的力薦下,才得以拜於其門下,成為張浚的學生。

    張浚是個學問家,要麼不接受這個學生,一旦接受,便盡心竭力,諄諄教誨。他以“正心誠意”之學教育楊萬里。正心誠意出自《禮記·大學》,是儒家倡導的一種道德修養境界。正心,即心要端正,不存邪念。誠意,即意必真誠而不自欺。意思是,只要意真誠、心純正,達到道德上的自我完善,就能實現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理想。張浚的學問、節操以及力主抗金的愛國精神,給了楊萬里至深的影響,楊萬里服膺其教,將自己的書房取名“誠齋”,自號為“誠齋野客”,而且,“終身厲清直之操”。可以說,是張浚和王庭珪這些大家名士的教誨,成就了楊萬里的學問和品格。

    二、立朝剛毅,堅守大節

    作為張浚的門生,楊萬里的人生經歷註定離不開這位名臣的影響。

    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趙構以“倦勤”為由,禪位於養子趙昚,是為宋孝宗宋高宗趙構以“倦勤”為由,禪位於養子趙昚,是為宋孝宗宋高宗趙構以“倦勤”為由,禪位於養子趙昚,是為宋孝宗。宋孝宗上臺後,銳意恢復,起用主戰的張浚為相,積極準備北伐。張浚拜相後,推薦楊萬里入朝任職,被任為臨安府(今浙江杭州)教授。接到任命的同時,楊萬里又接到了父親去世的訊息,於是,未赴任而歸家丁憂了。

    就在楊萬里丁憂期間,張浚也因北伐失敗,在憂憤中離開了人世。乾道三年(1167),楊萬里到達臨安,拜見了因領導“採石大捷”而升任樞密使的虞允文,上《千慮策》三十篇,其中包括 “君道”“國勢”“治原”“人才”“論相”“論將”“論兵”“刑法”“民政”等等,他在文中總結了南宋以來治國的教訓,批評了屈辱的外交,提出了促進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的良方,充分顯示了他的遠見卓識和文韜武略,虞允文讀後不禁大聲讚歎道:“東南乃有此人物!某初除,合薦兩人,當以此人為首。”於是,立馬推薦。

    在虞允文的推薦下,乾道六年(1170),楊萬里出任隆興府奉新(今江西奉新)知縣。在奉新,他的能力得到了施展。古代的國家治理當中,徵收賦稅是頭等難事,催繳太急,擾民;而公差不能自律地順手牽羊,又傷民。同為“中興四大詩人”的范成大,就在詩中描寫過一個貪得無厭的公差,他在百姓已經賦稅的情況下,還通過驗看交租“文書”,索要酒錢,可見,這種敲詐勒索現象在當時司空見慣。同時,官府若方法不當,百姓又抗稅不繳。面對這種兩難情況,楊萬里在奉新縣採取了收稅新規,一方面嚴禁公差隨意下鄉徵稅,另一方面又將未交稅的百姓名單張榜,公開曝光,既杜絕了敲詐勒索,又讓百姓互相監督。這些措施推行後,百姓心服口服,稅收如期繳納。

    不久,虞允文出任宰相,他和另一位宰相陳俊卿,共同推薦楊萬里,於是,楊萬里被召回朝,任命為國學博士。入朝之後,在威嚴的皇帝和大臣身邊工作,楊萬里不但沒有戰戰兢兢,反而遇事敢言,剛正不阿。當時,宋孝宗和虞允文打算重用張說為籤書樞密院事,相當於武相。張說是外戚(太上皇趙構的連襟),此人又品行不端、口碑較差。因此,方案一提出,時為宋孝宗侍講的張栻認為不可,結果惹怒宋孝宗,將他貶官出朝。當那些膽小怕事的朝官都噤若寒蟬之際,作為小小國學博士的楊萬里卻挺身而出,極力反對放逐張栻,他上疏規勸宋孝宗收回成命,又上書指責曾有恩於自己的虞允文,朝野為之震驚。

    至乾道九年(1173),楊萬里一直在朝為官,不過因其性格剛正,耿介切直,未得大用。淳熙元年(1174年),宋孝宗任他為漳州知州,後調任常州知州。淳熙八年(1181),楊萬里調任廣東提點刑獄,恰遇福建強盜沈師率軍進犯梅州,楊萬里率軍征討,一舉剿平。宋孝宗得報後,贊他有“仁者之勇”,贈他直祕閣榮銜,遂有重用之意。

    淳熙十一年(1184),宋孝宗召楊萬里入朝,出任尚書右郎,後又任吏部員外郎、吏部郎中。宰相王淮敬重楊萬里,有一次問他什麼事是宰相的先務之急,楊萬里答曰人才,並上書《淳熙薦士錄》,極力推薦朱熹尚書右郎,後又任吏部員外郎、吏部郎中。宰相王淮敬重楊萬里,有一次問他什麼事是宰相的先務之急,楊萬里答曰人才,並上書《淳熙薦士錄》,極力推薦朱熹尚書右郎,後又任吏部員外郎、吏部郎中。宰相王淮敬重楊萬里,有一次問他什麼事是宰相的先務之急,楊萬里答曰人才,並上書《淳熙薦士錄》,極力推薦朱熹等飽學之士六十人,均先後得到了朝廷的任用。

    其實,宋孝宗一直非常欣賞楊萬里的才學,也多次有大用之意。不久,宋孝宗為太子趙惇選擇授書講學的侍讀,也相當於太子的老師,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楊萬里,宋孝宗對他的青睞和重視,可見一斑。然而,儘管皇帝信任有加,但楊萬里耿直性格絲毫未變,遇到不平一聲吼。

    淳熙十四年(1187),太上皇趙構病逝,在選擇配饗其廟大臣的時候,翰林學士洪邁不待集體商議,便以已故宰相呂頤浩等人姓名上報宋孝宗。楊萬里聽說上報名冊中沒有那位將一生都付諸抗金北伐的宰相張浚時,當即上書,力言張浚當配饗高宗廟,說洪邁獨以呂頤浩等人上報,簡直是“指鹿為馬”。這無異於將洪邁比喻為趙高,而將宋孝宗比喻為秦二世胡亥,其疾惡如仇的性格,暴怒無遺。這下卻惹怒了宋孝宗,他看完奏章惱怒地說:“萬里以朕為何主?!”馬上將秦二世胡亥,其疾惡如仇的性格,暴怒無遺。這下卻惹怒了宋孝宗,他看完奏章惱怒地說:“萬里以朕為何主?!”馬上將秦二世胡亥趙高,而將宋孝宗比喻為秦二世胡亥趙高,而將宋孝宗比喻為秦二世胡亥,其疾惡如仇的性格,暴怒無遺。這下卻惹怒了宋孝宗,他看完奏章惱怒地說:“萬里以朕為何主?!”馬上將楊萬里驅逐出朝,貶官筠州(今江西高安)。

    雖然楊萬里被貶官了,但朝廷大小官員對他的膽識和勇氣卻十分佩服,“公論偉之”。楊萬里剛正不阿的性格,也給後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紀曉嵐在論及此事時,就讚歎道:“萬里立朝多大節。若乞留張栻,力爭呂頤浩等配享及烖變應詔諸奏,今具載集中,丰采猶可想見。”(《四庫全書紀曉嵐在論及此事時,就讚歎道:“萬里立朝多大節。若乞留張栻,力爭呂頤浩等配享及烖變應詔諸奏,今具載集中,丰采猶可想見。”(《四庫全書紀曉嵐在論及此事時,就讚歎道:“萬里立朝多大節。若乞留張栻,力爭呂頤浩等配享及烖變應詔諸奏,今具載集中,丰采猶可想見。”(《四庫全書》)

    三、淡泊名利,不戀權位

    淳熙十六年(1189),宋孝宗自稱太上皇,傳位於太子趙惇,是為宋光宗。宋光宗曾受教於楊萬里,有師生之誼,為太子之時還親書“誠齋”二字賜楊萬里,可見師生融洽。

    宋光宗主政,即將楊萬里從筠州召入朝,任為祕書監(掌古今經籍圖書、國史和實錄等)。楊萬里秉性不改,剛剛入京,就連續三次上書宋光宗,大談“帝王治道之要”,即五要:“一曰勤,二曰儉,三曰斷,四曰親君子,五曰獎直言。”希望宋光宗親君子,遠小人,勤儉治國,務實擔當。句句都堪稱藥石之言。

    然而,正如宋孝宗在位,上面有個太上皇趙構、處處掣肘一樣,宋光宗的上面也有一個太上皇趙昚。宋孝宗雖退居二線,但影響依舊,何況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的宋光宗,其氣宇和識見遠不如其父,他甚至還是個非常懼內的皇帝,這些特點註定了他在位期間,不會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作為。因此,對於楊萬里的藥石之言,他不過禮貌性的迴應而已,背地裡卻早已束之高閣。然而,楊萬里還是不忘諄諄教誨,時不時地上一札子,將滿腔的恢復理想和政治抱負,寄希望於這位剛剛登上至尊之位的皇帝。這樣,宋光宗的尊敬,漸漸變成了敷衍。

    南宋三代皇帝,從宋高宗、宋孝宗到宋光宗,雖然都對楊萬里的才情欣賞,但他們對楊萬里毫無忌憚的言論卻無一例外地不喜,甚至厭惡,尤其是宋高宗和宋孝宗。宋高宗當年朝堂策論,楊萬里將他比作毫無進取之心的晉元帝,宋高宗就非常不快地說:“楊某殿策比朕為晉元帝,甚道理!”還評價他:“楊萬里直不中律。”意思是說,楊萬里這個人不講規矩。宋孝宗也曾說:“楊萬里有性氣。”意思是,楊萬里這個人有性格。都不約而同地對他暢言無忌的性格進行了批評。對此,楊萬里毫無檢討,還得意地自贊道:“禹曰‘也有性氣’,舜曰‘直不中律’。自有二聖玉音,不煩千秋史筆。”可謂“死不悔改”。

    所以,當《孝宗聖政》稿成時,按規矩應由楊萬里為進奉官,但宋孝宗還記著“萬里以朕為何主”,不但不高興由楊萬里進奉,反而施加影響,將楊萬里調出朝,任江東轉運副使。紹熙二年(1192),又改任贛州知州。此時,楊萬里已年近古稀,年老體衰加上對現實的失望,使他心灰意冷,當即辭官不赴,告老乞飼,宋光宗挽留不住,只好讓他以祕閣修撰、提舉萬壽宮。

    其實,楊萬里一貫淡泊名利,不迷戀權位。南宋同為吉水人的羅大經,在其筆記《鶴林玉露》中說,楊萬里在朝為官並不短,但他從未有久留之意,一直準備存著一筆由京城回老家的路費,鎖在小箱中,藏於臥室,還反覆告誡家人不許購物,以免成為歸家的累贅,天天如同一個整裝待發的歸客,真是視權勢富貴如浮雲。

    四、不畏權貴,悲憤而逝

    在政治上,楊萬里力主抗戰,反對屈膝乞和。他向皇帝進呈的《千慮策》,以及其他向宋孝宗和宋光宗的多次上書,無一不是力陳恢復大計,批評投降誤國,其愛國之心歷久彌堅。同時,這種愛國情懷在經過無數次失望和打擊之後,又轉化為了內心深深的憂慮,這在他的一些詩歌中得到了印證。

    紹熙元年(1190),宋光宗命楊萬里到淮河邊迎接金國派來的“賀正使”,楊萬里徘徊在淮河邊,遠眺對岸的中原故地,禁不住憂憤難當,當即當下《初入淮河》幾首絕句,其中一首曰:“兩岸舟船各背馳,波痕交涉亦難為。只餘鷗鷺無拘管,北去南來自在飛。”

    淮河原為宋朝腹地,如今卻成了宋、金國界,淮河兩岸漁民本是一家,如今不得不背道而馳,形同陌路,只有天上的鷗鷺無人管束,自在飛翔。他在詩中將一江隔兩國、同胞苦分離的痛苦,作了婉轉而深沉的表達,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乞飼後,楊萬里便回到了吉水,幽居老家,不再入朝。

    紹熙五年(1194),宋孝宗病逝,宋光宗卻拒絕主持喪禮,朝野為之譁然,大臣趙汝愚、韓侂冑等人在太皇太后吳氏的支援下,迫使宋光宗退位,擁立嘉王趙擴為帝,是為宋寧宗。後來,韓侂冑將趙汝愚排擠出朝,以擁立之功,官拜宰相。

    韓侂冑任相後,獨斷專權,不可一世。慶元六年(1200)前後,韓侂冑獲賜吳山下的皇家園林——南園,獲賜南園後,他花巨資對南園進行了整修和完善。工程才告竣,因楊萬里德高望重,又是槃槃大才,韓侂冑遂請楊萬里為南園作記,給自己臉上貼金,並許以高官為報。楊萬里回覆道:“官可棄,記不可作!”嚴詞拒絕,誓死不從,絲毫沒有遮掩和迴旋,一派凜然正氣如昨。韓侂冑碰了一鼻子灰,轉而寫信請陸游作,陸游答應了他的請求,作了《南園記》,而且,陸游用詩一般的語言,將《南園記》寫成了一篇傳世佳作。然而,此記一出,陸游卻名聲受損,有人謂之:“由是失節,清議非之。”

    韓侂冑當政,楊萬里對他深惡痛絕,因此憂憤成疾,家人都不敢將朝中之事講給他聽。開禧二年(1206)某日,一遠房親戚前來做客,和楊萬里談起韓侂冑當國,如何專橫,如何跋扈。而且,韓侂冑在未作充分準備的情況下,貿然發動對金國的北伐戰爭。

    楊萬里雖然一輩子都夢想著北伐金國,恢復中原,但韓侂冑這種為鞏固個人權威而兒戲似地發動戰爭,這是非常草率的,更是對國家、民族和百姓極不負責任的。所以,楊萬里聞之,慟哭失聲,立刻讓家人拿來紙筆寫下:“韓侂冑奸臣,專權無上,動兵殘民,謀危社稷,吾頭顱如許,報國無路,惟有孤憤!”隨後,筆落而逝,享年八十三歲。

  • 2 # 木山文

    南宋人把陸游,范成大,楊萬里和尤袲稱作"中興四大詩人",陸,楊在當時的聲名尤大。

    楊萬里(1127一1206),字廷秀,自號誠齋,江西吉水人。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進士,歷任太常博士,寶謨閣直學士等職。他在"荊溪集自序"中說:"予之詩,始學江西諸君子,既又學後山五字律,既又學半山老人七字絕句,晚乃學絕句於唐人。……戊戌作詩,忽若有悟,……步後園,豋古城,採擷杞菊,攀翻花枝,永珍畢來,獻予詩材,蓋麾之不去,前者未應,而後者已迫,渙然未覺作詩之難也。"

    這種師法自然,不師法古人的創作方法,基本上是符合文學藝術反映現實的規律的。但是在他全部的詩作中,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數量很少,在思想性上沒有達到必要的深度。他往往只是把社會生活現象作為自然景色的點綴。就是在大量的風景詩裡也沒有概括性很高而激動人心的作品。所以他的詩幾乎可以說是首首可讀,卻沒有什麼驚人的傑作。

    船離洪澤岸頭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乾方是遠,中流以北即天涯!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一一初入淮河

    吳儂一對好兒郎,只要船行不要忙。著力大家齊一拽,前頭管取到丹陽。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笠是兜鍪簑是甲,雨從頭上溼到胛。喚渠朝歺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時未匝,照管鵝兒與雞鴨。一一插秧歌

    梅子留痠軟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常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一一閒居初夏午睡起

    梅雨芹泥路不佳,悶來小歇野人家。綠萍池沼垂楊裡,初見芙蕖第一花。一一將至建昌

    這些都是有相當水平的好詩,形象鮮明,含義明白易懂,口語化也達到一定的程度。藝術上的優點是很明顯的。但它們的思想性我們總覺得還有不滿足的地方。"初入淮河"二首,是楊萬里奉命到淮河去迎接金使時寫的。淮河是南宋小朝廷的北疆,也是它和金兵對壘的前線,淮河以北的廣大國土當時都淪陷在敵人手裡了。凡是有愛國心的人,身歷此境,當然有無限感慨。楊萬里誠然在這些詩裡也表露了沉痛的心情,但比起陸游的愛國詩篇來,就覺得他的愛國感情還不是那麼強烈的。"竹枝歌"和"插秧歌"都是寫勞動人民的生活的。這兩首詩語言的口語化都很突出,"插秧歌"更具有豐富的形象,但詩人的感情和那些船伕,農民卻有很大的隔膜。他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把它們流血流汗的艱苦生活當作一幅圖畫來欣賞,卻沒有表露著多少同情。拿"插秧歌"來比一下李紳在"古風"中所寫的"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念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4句詩,那麼這兩者思想性的高低是十分清楚的。楊萬里的主要興趣確實在自然景色上面。上面所舉6首詩中最後的兩首,不過是他千百首這一類詩中極小的部分,但我們從這兩首詩中就可以看出他對於芭蕉,柳花以及綠萍,芙蕖所構成的景色是多麼意趣洋溢,從而在作品中注入濃厚的感情,詩也就寫得動人了。

  • 3 # 天馬行空獨往獨來

    《過鬆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空喜歡。

    正入萬山圈子裡,一山放過一山攔。

    這首哲理詩樸實平易,生動形象,表現力強。詩人藉助景物描寫和生動形象的比喻,把層巒疊嶂,峰迴路轉的自然景觀寫得活靈活現,同也寫出了山間行路的感受,包含深刻的人生哲理。

    高宗紹興二十四年中進士,授贛州司戶參軍,後任臨安府教授,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尚書左司郎中兼太子侍讀,祕書監,寶謨閣學士等職。開禧二年,因痛恨宰相韓侂冑弄權誤國,憂憤而死,官終寶謨閣文士,諡“文節”,追贈光祿大夫。他一生主張抗金,,始終反對屈膝議和。立朝剛正,正直敢言,指謫時弊,無所顧忌,因而始終不得重用。曾提出一整套振興國家的方針策略,充分顯示了他的政治才能。

  • 4 # 來杯涼水

    宋朝著名詩人,政治家,他的詩歌善於以景抒情,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藉助荷花漫開表達出送別之情,隱喻荷花再次開放時,友人會不會再次歸來。

    還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等都是其詩歌名句,意境高遠

  • 5 # 使用者春花有意

    楊萬里(1127——1206)字廷秀,號誠齋。吉水(今屬江西)人,南宋著名詩人,他一生作詩兩萬多首,是中國文學史上寫詩最多的作家,傳世者僅四千餘首。

    楊萬里一生秉性耿直,不阿權貴。主張抗金,曾多次上疏指責朝政,忤權相韓侂冑,遂家居十五年不出,因憂憤國事,成疾而死。詩與尤袤、陸游、範大成齊名,世稱為“中興四大詩人”

    楊萬里的作品內容比較充實。從他一生的創作過程來看,分為三個階段,開始初學“江西體”;中年轉學王安石及晚唐詩;最後終獨立門戶,自成一家,時稱“楊誠齋體”。他的作品多能反映人民生活和抒發愛國情感,想象豐富新穎,語言通俗明暢,尤好以俚言俗語入詩。又擅長描寫自然景物,狀寫逼真,清新活潑,故姜夔有“處處山川怕見君”的戲語。

    下面我們就見識一下他這幾方面的寫作特色。

    描寫勞動人民生活和抒發愛國感情的代表作如《插秧歌》:“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描寫農民緊張的勞動生活情景,感情熱烈,形象生動。還有《初入淮河》:“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表露了作者沉痛的愛國感情。但楊萬里寫詩的主要興趣在自然景物方面,如《閒居初夏午睡起》:“梅子留酸酸齒牙,芭蕉分綠與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閒看兒童捉柳花。”以及《將至建昌》詩中寫綠萍、芙蕖,都是景色動人,興趣洋溢。他的詩歌特色是形象鮮明,含意明白,口語化的語言很多,形成了他那獨特的風格,所以嚴羽《滄浪詩話》稱為“誠齋體”。

  • 6 # 方可圓

    楊萬里是一位愛國詩人,他一生力主抗戰,反對屈膝投降。

    他為官清正廉潔,盡力不擾百姓。

    他立朝剛正,遇事敢言,無所顧慮。韓新建南園,請他做一篇“記”,許以高官相酬,萬里堅持不做。表示“官可棄,記不可作”,以止數事,可見其為人。詩人葛天明誇他:”脊樑如鐵心如石”,並非溢美之詞。

    楊萬里一生熱愛農村,體恤農民,也寫下了不少反映農民生活的詩篇,寫出了對風調雨順,安居樂業的喜悅和期盼,都具有非常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備受人民的喜愛。

  • 7 # 湖北老衛

    楊萬里是南宋時期江西吉水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官至寶謨閣學士。他和范成大、陸游、尤袤號稱“中興四大詩人。"

    楊萬里早年從江西派入手,中年以後,轉而批判江西派的弊病,進而走上師法自然的創作道路,形成了他自己的獨特風格,被世人稱之謂“楊誠齋體"。

    所謂“誠齋體",其一是富於幽默詼諧的風趣,其二是想象新穎,其三是語言自然活潑。如他的《下橫山灘望金華山》:“篙師只管信船流,不作前灘水石謀。卻被驚湍旋三轉,倒將船尾作船頭。"寫的是日常生活,都不無寓意,並不見有窮酸氣、迂腐氣。

    楊萬里還是一位關心國家命運和同情人民疾苦的詩人。他現存的四千多首詩中,有一部分是直接抒發愛國感情和反映農民勞動生活的作品。

    總之,楊萬里是南宋時期一位自具面目、在藝術風格上頗有貢獻的重要作家。

  • 8 # 肖邦老師的課堂

    我們認識楊萬里是從楊萬里的詩《小池》開始的。小時候語文課本中學到這首詩時,我們一直認為楊萬里是一個詩人,但具體來講,他是一個愛國詩人,文學家,南宋四大家之一。四大詩人是尤袤(mào),楊萬里,範大成,陸游。

    楊萬里在《千慮策》中,總結了歷史教訓,批評了朝廷的無能,提出了振興國家的策略。他力主抗戰,反對求和,他痛陳國家利病,力排投降,愛國之情溢於言表。

    像這樣的詩,楊萬里寫了有很多,反映農民生活,勞動的詩,也都表達了他愛國,愛民的思想,只是他生不逢時,所以難有作為,只能通過寫詩來表達他的愛國情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應不應該普及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