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54188383803

    一、楷書

    如今一般所說的楷書,是從漢隸逐漸演變而來的,按照時期劃分,可分為魏碑和唐楷。

    魏碑是指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書體,它可以說是一種從隸書到楷書的過渡書體,魏碑經常帶有漢朝隸書的寫法在其中,因此它的楷書性質還不成熟,但正因為這種不成熟性,也就造成了百花齊放的場面,意態奇異,形成了一種獨特的美,康有為評價有“魏碑十美”。

    而狹義的楷書則是指到唐朝以後逐漸成熟起來的唐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的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中唐的顏真卿,晚唐的柳公權。我們常說的楷書四大家“顏柳歐趙”。

    楷書一般來說是靜態的書體,運筆速度較緩慢,注重筆壓的加力,因此必須選用筆鋒尖齊,筆腰較強健的毛筆,所以以狼毫和羊毫製成的兼毫筆為主,兼毫筆之筆鋒柔暢,筆腰有力富彈性,在於點劃、轉折方面,容易收放。

    純羊毫毛筆的筆性較柔,除特別嘉好者,很少人用來寫楷書,如果要用純羊毫毛筆寫楷書,必須功力足,運筆認真,才能達成效果。

    二、行書

    行書是一種統稱,分為行楷和行草兩種。它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源的,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

    它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像楷書那樣端正。實質上它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的運筆速度較快,抑揚變化較多,筆畫之間似連非連,新手可選用筆鋒稍長,筆毛稍硬的狼毫或者鼠須,會更好控筆,據說王羲之的《蘭亭序》用的就是鼠須筆。

    當然,加健兼毫一類的筆也是可以的,功力深厚者用純羊毫也是沒有問題的。

    三、草書

    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形成於漢代,是為了書寫簡便在隸書基礎上演變出來的。

    草書分為章草和今草,而今草又分大草(也稱狂草)和小草,在狂亂中覺得優美。

    草書是按一定規律將字的點劃連字,結構簡省,偏旁假借,並不是隨心所欲的亂寫。草書符號的 主要特徵之一是筆畫帶鉤連,包括上下鉤連和左右鉤連。隸化筆法的橫勢傾向,為左右鉤連的草化提供了依據。章草筆法用“一”形,今草筆法用“s”形。這是兩者的根本區別。運筆放縱、點畫狼藉的又稱大草或狂草。

    草書運筆自由,筆畫流暢,因此在選筆時可以選用柔軟的羊毫。

    四、隸書

    隸書,一般認為由篆書發展而來,字形多呈寬扁,橫畫長而豎畫短,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

    根據出土簡牘,隸書起源於戰國。傳說程邈作隸,漢隸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

    因隸書多逆筆突進,所以選筆時應選用適宜逆筆中鋒的筆,比如羊毫和兼毫。

    五、篆書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筆法瘦勁挺拔,直線較多。起筆有方筆、圓筆,也有尖筆,手筆“懸針”較多。

    大篆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儲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

    小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型,其特點是形體均勻齊整、字型較籀文容易書寫。

    標準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

    篆書的書寫過程中,主要是中鋒運筆,所以選用羊毫比較適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演講的英語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