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排水管出口,低屋面上迎水口位置放一塊瓷磚或條石,保持一定坡度,透過水管或水槽把雨水引流至下一級排水管,基本不會導致低層屋面被高屋面雨水沖刷破壞。
參考:屋面雨水排水方式
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在短時間內會形成積水,如果不能及時排除,則會造成屋面積水四處溢流,甚至造成屋面漏水,形成水患,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了有組織地排除屋面雨水,必須設定完整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屋面雨水排水系統可分為外排水系統、內排水系統和混合排水系
統。在設計時應根據建築物的型別、
結構形式、屋面面積大小、當地氣候條件及使用要求等因素來確定其排水方式。當經濟技術比較合理時,應優先採用外排水系統。1雨水外排水系統
雨水外排水系統各部分均設在室外,建築物內部沒有雨水管道,因
此不會產生室內管道漏水及地面冒水等現象。按屋面有無天溝,
外排水系統又可分為簷溝外排水和天溝外排水兩種方式。
1.1簷溝外爿眯系統。簷溝外排水系統又稱為水落管排水系統,該系統由簷溝、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組成,見圖。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沿屋面流入簷溝,然後流入雨水斗及水落管後,排入室外散水坡或地下管溝內。這種排水系統適用於一般居住建築、屋面面積較小的公共建築和小型單跨廠房等建築屋面雨水的排除。
簷溝常用鍍鋅鐵皮或混凝土製成。水落管多用26號鍍鋅鐵皮製作,介面用錫焊,斷面型式為圓形或方形。水落管也可採用UPVC管、鑄鐵管或石棉水泥管。水落管的佈置間距應根據當地暴雨強度、屋面匯水面積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來確定。據經驗,一般為15~20m設一根DN100mm的水落管,其匯水面積不超過250平方米;陽臺上的水落管可採用DN50mm。
1.2天溝外排水系統。天溝外排水系統由天溝、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組成。
該系統由天溝匯水後,流入雨水口和雨水立管,再由排出管流至室外雨水管渠。這種排水系統適用於長度不超過100m的多跨工業廠房,以及廠房內不允許佈置雨水管道的建築。
天溝外排水,應以建築的伸縮縫或沉降縫作為屋面分水線。天溝的流水長度,應結合天溝的伸縮縫佈置,一般不宜大於50m,其坡度不宜小於0.003。為防止天溝末端處積水,應在女兒牆、山牆上或天溝末端設定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溝上簷低50~100m。天溝的斷面型式可視屋面的情況而定,可以採用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半圓形。天溝的做法,一般為在屋面板上鋪設泡沫混凝土或爐渣,其上做防水層,上撒一層綠豆砂。天溝內用水泥砂漿抹面,也可採用預製鋼筋混凝土槽,表面用1:2水泥沙漿抹面。排水立管及排出管可採用鑄鐵管、UPVC管,低矮廠房也可採用石棉水泥管。
2雨水內排水系統
在建築物內部設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除系統稱為雨水內排水系統。該系統由廠房設有的天溝、雨水斗、連線管、懸吊管、立管和排出管等部分組成。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屋面流入天溝,然後再流入雨水斗,經連線管、懸吊管流入排水立管,再經排除管流入雨水檢查井,或經埋地幹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2.1雨水內排水系統分類。按每根立管接納雨水斗的個數,內排水系統分為單鬥和多鬥雨水排水系統。單鬥排水系統一般不設懸吊管,在多鬥排水系統中,懸吊管將幾個雨水斗和排水立管連線起來。單鬥系統較多鬥系統排水的安全性好,所以應優先採用單鬥雨水排水系統。
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內排水系統分為敞開式和密閉式。敞開式內排水系統是重力排水,由架空的管道將雨水引入建築物內埋地管道和檢查井或明渠內,然後由埋地管渠排出建築。這種系統如果設計和施工不妥,常引起冒水現象,但該系統可接納生產廢水排入。密閉式排水系統為壓力排水,在建築物內設有密閉的埋地管和檢查口,當雨水排洩不暢時,室內也不會發生冒水現象,該系統不能接納生產廢水排入。為安全起見,當屋面雨水為內排水系統時,宜採用密閉式系統。
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佈置與安裝。
1)雨水斗。對雨水斗的要求是洩水量大,鬥前水位低,水流平穩、通暢;攔截雜物能力強,摻氣量小。目前常採用65型和79型的雨水斗,65型為鑄鐵澆鑄,79型為鋼板焊制。
曬臺、屋頂花園等供人們活動的屋面上,宜採用平篦式雨水斗。多鬥雨水排水系統宜對立管作對稱佈置,並不得在立管頂端設定雨水斗。雨水斗與屋面連線處必須做好防水處理。雨水斗的出水管管徑一般不小於100mm。設在陽臺、窗井很小匯水面積處的雨水斗可採用50mm。
2)連線管。連線管的管徑不得小於雨水斗短管的管徑,連線管應牢固地固定在建築物承重結構(如桁架)上,管材可採用鑄鐵管或鋼管。
多鬥雨水排水系統中排水連線管應接至懸吊管上,連線管宜採用斜三通與懸吊管相連。變形縫兩側雨水斗的連線管,如合併接入一根立管或懸吊管上時,應採用柔性接頭。
3)懸吊管。懸吊管一般沿桁架或梁敷設,並牢固地固定其上。當採用多鬥懸吊管時,一根懸吊管上設定的雨水斗不得多於4個。懸吊管管徑不得小於其雨水斗連線管管徑,沿屋架懸吊時,其管徑不宜大於300mm,其敷設坡度不得小於0.005。與雨水立管連線的懸吊管,不宜多於兩根。懸吊管的長度超過15m時,應設定檢查口,檢查口間距不得大於20m,其位置應靠近牆柱。懸吊管一般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介面。在可能受到振動和生產工藝等有特殊要求時,可採用鋼管,焊接介面。
4)立管。立管一般沿牆、柱明裝,有特殊要求時,可暗裝於牆槽或管井內,但必須考慮安裝和檢修方便,要設有檢查口,並在檢查口處設檢修門。檢查口中心至地面的距離宜為1.0m。
立管的下端宜採用兩個450彎頭或大麴率半徑的90°彎頭接入排出管。
立管一般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介面,如管道有可能振動或工藝有要求時,可採用鋼管焊接介面,外刷防鏽漆。
立管管徑不得小於與其連線的懸吊管管徑。當立管連線兩根或兩根以上懸吊管時,其管徑不得小於最大一個懸吊管的管徑。在寒冷地區雨水立管應佈置在室內。
5)排出管。排出管的管徑不得小於立管的管徑。排出管管材宜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介面。當排出管穿越地下室牆壁時,應採取防水措施。
6)埋地管。埋地管不得穿越裝置基礎及可能受水而發生危害的地下構築物。埋地管的最小埋設深度可按建築內部排水管道有關規定確定。埋地管坡度應按工業廢水管道坡度的規定執行,並且不應小於0.003。封閉系統的埋地管道,應保證嚴密、不漏水。敞開系統的埋地管道起點檢查井內,不宜接入生產廢水排水管。
埋地雨水管道可採用非金屬管,但立管至檢查井的管段宜採用鑄鐵管。雨水封閉系統埋地管在靠近立管處,應設水平檢查口。
7)檢查井(口)。封閉系統埋地管道交叉處或長度超過30m時,應設水平檢查口,並應設檢查口井。
敞開系統埋地管道交叉、轉彎、坡度及管徑改變,以及長度超過30m處,均應設定檢查井。井內接管應採用管頂平接、水平轉角不得小於135°。
敞開式系統的檢查井內,應做高流槽,槽應高出管頂200mm。敞開式系統的排出管應先接入放氣井,然後再接入檢查井,以便穩定水流。3混合式排水系統
當大型工業廠房的屋面比較複雜時,可在屋面的不同部位,採用幾種不同型式的雨水排除系統,稱為混合式排水系統。
混合式排水系統可採用內外排水系統結合;壓力、重力排水結合;暗管、明溝結合等系統。具有形式多樣、使用靈活、容易滿足排水和生產要求等優點。
混合式排水系統右跨為封閉式直接外排水系統,中跨為敞開式,左跨為簷溝式。
在排水管出口,低屋面上迎水口位置放一塊瓷磚或條石,保持一定坡度,透過水管或水槽把雨水引流至下一級排水管,基本不會導致低層屋面被高屋面雨水沖刷破壞。
參考:屋面雨水排水方式
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和融化的雪水,在短時間內會形成積水,如果不能及時排除,則會造成屋面積水四處溢流,甚至造成屋面漏水,形成水患,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為了有組織地排除屋面雨水,必須設定完整的屋面雨水排水系統。
屋面雨水排水系統可分為外排水系統、內排水系統和混合排水系
統。在設計時應根據建築物的型別、
結構形式、屋面面積大小、當地氣候條件及使用要求等因素來確定其排水方式。當經濟技術比較合理時,應優先採用外排水系統。1雨水外排水系統
雨水外排水系統各部分均設在室外,建築物內部沒有雨水管道,因
此不會產生室內管道漏水及地面冒水等現象。按屋面有無天溝,
外排水系統又可分為簷溝外排水和天溝外排水兩種方式。
1.1簷溝外爿眯系統。簷溝外排水系統又稱為水落管排水系統,該系統由簷溝、雨水斗及水落管(立管)組成,見圖。降落在屋面上的雨水沿屋面流入簷溝,然後流入雨水斗及水落管後,排入室外散水坡或地下管溝內。這種排水系統適用於一般居住建築、屋面面積較小的公共建築和小型單跨廠房等建築屋面雨水的排除。
簷溝常用鍍鋅鐵皮或混凝土製成。水落管多用26號鍍鋅鐵皮製作,介面用錫焊,斷面型式為圓形或方形。水落管也可採用UPVC管、鑄鐵管或石棉水泥管。水落管的佈置間距應根據當地暴雨強度、屋面匯水面積和水落管的通水能力來確定。據經驗,一般為15~20m設一根DN100mm的水落管,其匯水面積不超過250平方米;陽臺上的水落管可採用DN50mm。
1.2天溝外排水系統。天溝外排水系統由天溝、雨水斗、排水立管和排出管組成。
該系統由天溝匯水後,流入雨水口和雨水立管,再由排出管流至室外雨水管渠。這種排水系統適用於長度不超過100m的多跨工業廠房,以及廠房內不允許佈置雨水管道的建築。
天溝外排水,應以建築的伸縮縫或沉降縫作為屋面分水線。天溝的流水長度,應結合天溝的伸縮縫佈置,一般不宜大於50m,其坡度不宜小於0.003。為防止天溝末端處積水,應在女兒牆、山牆上或天溝末端設定溢流口,溢流口比天溝上簷低50~100m。天溝的斷面型式可視屋面的情況而定,可以採用矩形、梯形、三角形或半圓形。天溝的做法,一般為在屋面板上鋪設泡沫混凝土或爐渣,其上做防水層,上撒一層綠豆砂。天溝內用水泥砂漿抹面,也可採用預製鋼筋混凝土槽,表面用1:2水泥沙漿抹面。排水立管及排出管可採用鑄鐵管、UPVC管,低矮廠房也可採用石棉水泥管。
2雨水內排水系統
在建築物內部設有雨水管道的雨水排除系統稱為雨水內排水系統。該系統由廠房設有的天溝、雨水斗、連線管、懸吊管、立管和排出管等部分組成。降落到屋面上的雨水沿屋面流入天溝,然後再流入雨水斗,經連線管、懸吊管流入排水立管,再經排除管流入雨水檢查井,或經埋地幹管排至室外雨水管道。
2.1雨水內排水系統分類。按每根立管接納雨水斗的個數,內排水系統分為單鬥和多鬥雨水排水系統。單鬥排水系統一般不設懸吊管,在多鬥排水系統中,懸吊管將幾個雨水斗和排水立管連線起來。單鬥系統較多鬥系統排水的安全性好,所以應優先採用單鬥雨水排水系統。
按排除雨水的安全程度,內排水系統分為敞開式和密閉式。敞開式內排水系統是重力排水,由架空的管道將雨水引入建築物內埋地管道和檢查井或明渠內,然後由埋地管渠排出建築。這種系統如果設計和施工不妥,常引起冒水現象,但該系統可接納生產廢水排入。密閉式排水系統為壓力排水,在建築物內設有密閉的埋地管和檢查口,當雨水排洩不暢時,室內也不會發生冒水現象,該系統不能接納生產廢水排入。為安全起見,當屋面雨水為內排水系統時,宜採用密閉式系統。
屋面雨水排水系統的佈置與安裝。
1)雨水斗。對雨水斗的要求是洩水量大,鬥前水位低,水流平穩、通暢;攔截雜物能力強,摻氣量小。目前常採用65型和79型的雨水斗,65型為鑄鐵澆鑄,79型為鋼板焊制。
曬臺、屋頂花園等供人們活動的屋面上,宜採用平篦式雨水斗。多鬥雨水排水系統宜對立管作對稱佈置,並不得在立管頂端設定雨水斗。雨水斗與屋面連線處必須做好防水處理。雨水斗的出水管管徑一般不小於100mm。設在陽臺、窗井很小匯水面積處的雨水斗可採用50mm。
2)連線管。連線管的管徑不得小於雨水斗短管的管徑,連線管應牢固地固定在建築物承重結構(如桁架)上,管材可採用鑄鐵管或鋼管。
多鬥雨水排水系統中排水連線管應接至懸吊管上,連線管宜採用斜三通與懸吊管相連。變形縫兩側雨水斗的連線管,如合併接入一根立管或懸吊管上時,應採用柔性接頭。
3)懸吊管。懸吊管一般沿桁架或梁敷設,並牢固地固定其上。當採用多鬥懸吊管時,一根懸吊管上設定的雨水斗不得多於4個。懸吊管管徑不得小於其雨水斗連線管管徑,沿屋架懸吊時,其管徑不宜大於300mm,其敷設坡度不得小於0.005。與雨水立管連線的懸吊管,不宜多於兩根。懸吊管的長度超過15m時,應設定檢查口,檢查口間距不得大於20m,其位置應靠近牆柱。懸吊管一般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介面。在可能受到振動和生產工藝等有特殊要求時,可採用鋼管,焊接介面。
4)立管。立管一般沿牆、柱明裝,有特殊要求時,可暗裝於牆槽或管井內,但必須考慮安裝和檢修方便,要設有檢查口,並在檢查口處設檢修門。檢查口中心至地面的距離宜為1.0m。
立管的下端宜採用兩個450彎頭或大麴率半徑的90°彎頭接入排出管。
立管一般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介面,如管道有可能振動或工藝有要求時,可採用鋼管焊接介面,外刷防鏽漆。
立管管徑不得小於與其連線的懸吊管管徑。當立管連線兩根或兩根以上懸吊管時,其管徑不得小於最大一個懸吊管的管徑。在寒冷地區雨水立管應佈置在室內。
5)排出管。排出管的管徑不得小於立管的管徑。排出管管材宜採用鑄鐵管,石棉水泥介面。當排出管穿越地下室牆壁時,應採取防水措施。
6)埋地管。埋地管不得穿越裝置基礎及可能受水而發生危害的地下構築物。埋地管的最小埋設深度可按建築內部排水管道有關規定確定。埋地管坡度應按工業廢水管道坡度的規定執行,並且不應小於0.003。封閉系統的埋地管道,應保證嚴密、不漏水。敞開系統的埋地管道起點檢查井內,不宜接入生產廢水排水管。
埋地雨水管道可採用非金屬管,但立管至檢查井的管段宜採用鑄鐵管。雨水封閉系統埋地管在靠近立管處,應設水平檢查口。
7)檢查井(口)。封閉系統埋地管道交叉處或長度超過30m時,應設水平檢查口,並應設檢查口井。
敞開系統埋地管道交叉、轉彎、坡度及管徑改變,以及長度超過30m處,均應設定檢查井。井內接管應採用管頂平接、水平轉角不得小於135°。
敞開式系統的檢查井內,應做高流槽,槽應高出管頂200mm。敞開式系統的排出管應先接入放氣井,然後再接入檢查井,以便穩定水流。3混合式排水系統
當大型工業廠房的屋面比較複雜時,可在屋面的不同部位,採用幾種不同型式的雨水排除系統,稱為混合式排水系統。
混合式排水系統可採用內外排水系統結合;壓力、重力排水結合;暗管、明溝結合等系統。具有形式多樣、使用靈活、容易滿足排水和生產要求等優點。
混合式排水系統右跨為封閉式直接外排水系統,中跨為敞開式,左跨為簷溝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