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無人回答,進來簡單聊兩句。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要多瞭解明朝的制度,這個也是個相對比較合理的制度,他和今天的美國的三權分立有點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也是大相徑庭)。這個制度是明中期才形成的,明後期體現的非常明顯,特別是魏忠賢時期。皇帝,內閣,太監。內閣是擬定具體方案的,太監是批覆的,皇帝是做決定的人。這三方正常是平衡狀態,所以明朝皇帝權力比清朝要小很多(萬曆用了幾十年也沒有把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當這三方其中兩方走一起,另一方就很弱勢了。皇帝,文官走的近,就沒有太監什麼事兒。比如嘉靖,崇禎;皇帝,太監走的近,文官就沒什麼存在感,比如天啟,正德,成化,這種時期特別容易出大太監,明朝臭名昭著太監的數量在歷代是數一數二的;太監和文官走的近(僅此一例),萬曆早期,皇帝就沒什麼話語權。正常皇帝和太監走的近,所以文官集團在明朝中後期多個時間段被打壓,天啟時期尤為明顯。魏忠賢控制朝堂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首先是搞定了皇帝的乳母客氏,獲得了皇帝的支援。這時候朝廷大事,他就具有了決策權,得不到他的支援很多事情就做不了。但這個時候,他的權力還沒有熏天,因為剛剛說到過,內閣不擬定方案,你也只能批個寂寞。你想做什麼事情,沒有人報上來,你也幹不了。所以魏忠賢的第二步就是拉攏文官,就是結黨拉打手。明朝的文官還是有些風骨的,但畢竟還有很多無底線無原則的小人,魏忠賢用了很長時間才籠絡了一幫人,包含內閣的高官。這時候的魏忠賢就是明朝權力最大的人,東林黨這些人毫無還手之力,因為彈劾他的文書根本送不到天啟的桌上。你彈劾他的文書還沒有寫完,他就先把你搞死了(魏忠賢的東廠和錦衣衛可謂把情報工作做到了極致),好容易楊漣把文書遞上去結果還被不識字的天啟給坑了。所以魏忠賢在後期搞生祠,九千歲的時候,朝堂幾乎已經沒有敵手了。這個時候黨派很多,大家看到的都是魏忠賢打擊東林黨,也足以推斷出東林黨的權勢也是最大的,所以魏宗賢死後,東林黨也有一家獨大的味道。現在網上很多人幫魏忠賢洗白,這個我是不贊同的,魏忠賢確實不是好人也沒有為國為民的心,但他比東林黨好這是事實。有句俗話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魏忠賢是要維護大明的江山不垮,他才能榮華富貴,所以他做什麼事情是有度的,無論是稅務還是遼東戰局,他總有些底線的。東林黨就不一樣,只要對我不利那就不行,該搞還得搞,無論這個人這個人是否利國利民。這幫人又有文化還有手段,所以破壞力驚人。遼東失利,除了崇禎的性格問題,東林黨也要負主要責任。國內民變不斷,除了天災之外,東林黨也是要負主要責任。所以壓垮明朝的兩座大山,都有東林黨的推波助瀾,明朝倒了他們還可以投降滿清,繼續自己的榮華。所以東林黨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書生誤國指的就是這幫人(東林黨當然也是有好人的,但擰不過大流,也就隨大流了)。所以很多網友說魏忠賢活著明朝說不定延續的更久,魏忠賢自己可能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對崇禎的發難應對不足。
看到無人回答,進來簡單聊兩句。要回答這個問題,其實就要多瞭解明朝的制度,這個也是個相對比較合理的制度,他和今天的美國的三權分立有點異曲同工之妙(當然也是大相徑庭)。這個制度是明中期才形成的,明後期體現的非常明顯,特別是魏忠賢時期。皇帝,內閣,太監。內閣是擬定具體方案的,太監是批覆的,皇帝是做決定的人。這三方正常是平衡狀態,所以明朝皇帝權力比清朝要小很多(萬曆用了幾十年也沒有把自己最喜歡的兒子立為太子)。當這三方其中兩方走一起,另一方就很弱勢了。皇帝,文官走的近,就沒有太監什麼事兒。比如嘉靖,崇禎;皇帝,太監走的近,文官就沒什麼存在感,比如天啟,正德,成化,這種時期特別容易出大太監,明朝臭名昭著太監的數量在歷代是數一數二的;太監和文官走的近(僅此一例),萬曆早期,皇帝就沒什麼話語權。正常皇帝和太監走的近,所以文官集團在明朝中後期多個時間段被打壓,天啟時期尤為明顯。魏忠賢控制朝堂也是花了很多心思的,首先是搞定了皇帝的乳母客氏,獲得了皇帝的支援。這時候朝廷大事,他就具有了決策權,得不到他的支援很多事情就做不了。但這個時候,他的權力還沒有熏天,因為剛剛說到過,內閣不擬定方案,你也只能批個寂寞。你想做什麼事情,沒有人報上來,你也幹不了。所以魏忠賢的第二步就是拉攏文官,就是結黨拉打手。明朝的文官還是有些風骨的,但畢竟還有很多無底線無原則的小人,魏忠賢用了很長時間才籠絡了一幫人,包含內閣的高官。這時候的魏忠賢就是明朝權力最大的人,東林黨這些人毫無還手之力,因為彈劾他的文書根本送不到天啟的桌上。你彈劾他的文書還沒有寫完,他就先把你搞死了(魏忠賢的東廠和錦衣衛可謂把情報工作做到了極致),好容易楊漣把文書遞上去結果還被不識字的天啟給坑了。所以魏忠賢在後期搞生祠,九千歲的時候,朝堂幾乎已經沒有敵手了。這個時候黨派很多,大家看到的都是魏忠賢打擊東林黨,也足以推斷出東林黨的權勢也是最大的,所以魏宗賢死後,東林黨也有一家獨大的味道。現在網上很多人幫魏忠賢洗白,這個我是不贊同的,魏忠賢確實不是好人也沒有為國為民的心,但他比東林黨好這是事實。有句俗話叫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魏忠賢是要維護大明的江山不垮,他才能榮華富貴,所以他做什麼事情是有度的,無論是稅務還是遼東戰局,他總有些底線的。東林黨就不一樣,只要對我不利那就不行,該搞還得搞,無論這個人這個人是否利國利民。這幫人又有文化還有手段,所以破壞力驚人。遼東失利,除了崇禎的性格問題,東林黨也要負主要責任。國內民變不斷,除了天災之外,東林黨也是要負主要責任。所以壓垮明朝的兩座大山,都有東林黨的推波助瀾,明朝倒了他們還可以投降滿清,繼續自己的榮華。所以東林黨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書生誤國指的就是這幫人(東林黨當然也是有好人的,但擰不過大流,也就隨大流了)。所以很多網友說魏忠賢活著明朝說不定延續的更久,魏忠賢自己可能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對崇禎的發難應對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