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授途徑不同。翰林待詔,也叫翰林供奉。“翰林”之名漢代已有,本指文學之林,是文翰薈萃所在。唐代開始作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質是“天下以藝能技術見召者之所處也。”文學、經術、僧道、書畫、琴棋、陰陽等各色人士以其專長聽候君主召見,稱“翰林待詔” 。待詔,就是等待皇帝的命令,隨時應詔。而翰林學士是皇上在現有朝廷官員中透過考試選拔到自己身邊、負責起草詔令、議論時政的一批官員。
二、官階性質不同。翰林待詔是一種官署名,是透過各級推薦,皇上徵召任命的一種官職,這些翰林待詔是靠這個官職獲得俸祿的。翰林學士本身不是官,無官階品秩,也不靠此拿俸祿。每個翰林學士在朝廷三省六部中都有一個實職,如吏部尚書。
三、作用地位不同。唐開元天寶年間,朝廷處於極盛時期,唐玄宗徵召的這些翰林待詔的主要職責,就是陪皇上玩,玩得高興,玩得高雅,玩得有層次。李白就是一個陪著皇上進行詩文娛樂的翰林待詔,皇上希望他寫的詩文就是潤色鴻業、佐佑王化,皇上與妃子玩得高興了,也是要寫的,如《清平調三首》。當然,李白作為詩文待詔,在翰林待詔裡,地位是最高的,再加上他與李唐皇室的某種特殊關係,也不排除會為玄宗皇帝寫一些與朝廷政事相關的文章。但總體而言,翰林待詔的工作,基本與朝廷政治無關。翰林學士則不同,唐玄宗時,翰林學士成為皇帝心腹,有“內相”、“天子私人”之稱。
四、辦公地點不同。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以前,翰林待詔和翰林學士都在翰林院裡一起辦公,史書稱之為“人才與雜流相處”。翰林院在皇上住的“宮城”內。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在原翰林院的南邊又蓋了一座辦公樓,作為翰林學士辦公的地方,中間有一堵牆隔開,只開了一個小門,北邊叫翰林院,南邊叫翰林學士院。
一、選授途徑不同。翰林待詔,也叫翰林供奉。“翰林”之名漢代已有,本指文學之林,是文翰薈萃所在。唐代開始作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質是“天下以藝能技術見召者之所處也。”文學、經術、僧道、書畫、琴棋、陰陽等各色人士以其專長聽候君主召見,稱“翰林待詔” 。待詔,就是等待皇帝的命令,隨時應詔。而翰林學士是皇上在現有朝廷官員中透過考試選拔到自己身邊、負責起草詔令、議論時政的一批官員。
二、官階性質不同。翰林待詔是一種官署名,是透過各級推薦,皇上徵召任命的一種官職,這些翰林待詔是靠這個官職獲得俸祿的。翰林學士本身不是官,無官階品秩,也不靠此拿俸祿。每個翰林學士在朝廷三省六部中都有一個實職,如吏部尚書。
三、作用地位不同。唐開元天寶年間,朝廷處於極盛時期,唐玄宗徵召的這些翰林待詔的主要職責,就是陪皇上玩,玩得高興,玩得高雅,玩得有層次。李白就是一個陪著皇上進行詩文娛樂的翰林待詔,皇上希望他寫的詩文就是潤色鴻業、佐佑王化,皇上與妃子玩得高興了,也是要寫的,如《清平調三首》。當然,李白作為詩文待詔,在翰林待詔裡,地位是最高的,再加上他與李唐皇室的某種特殊關係,也不排除會為玄宗皇帝寫一些與朝廷政事相關的文章。但總體而言,翰林待詔的工作,基本與朝廷政治無關。翰林學士則不同,唐玄宗時,翰林學士成為皇帝心腹,有“內相”、“天子私人”之稱。
四、辦公地點不同。唐開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以前,翰林待詔和翰林學士都在翰林院裡一起辦公,史書稱之為“人才與雜流相處”。翰林院在皇上住的“宮城”內。開元二十六年,唐玄宗在原翰林院的南邊又蓋了一座辦公樓,作為翰林學士辦公的地方,中間有一堵牆隔開,只開了一個小門,北邊叫翰林院,南邊叫翰林學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