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歲月靜好6120911871205

    他們都選擇了最質樸的種田或者遊歷的生活,將自己的目光從信念抱負聚焦到了自然之間。心境變了,風格自然有所改變,山水田園不僅僅是一方田地一草一木,更是獨屬於這些行走山水間的詩人們的一份心境。

  • 2 # 仙女lisa2000929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一直傳為美談。詩人堅持高原理想和志趣,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孤高品格,成為後世正直文人的人生目標

    陶淵明給我的人生啟示,人不光是要有物質生活,精神生活也非常重要。一天忙忙碌碌,就光為了賺錢,這種人很空虛。對我而言,做什麼事都因該從中收穫,否則做了也跟沒做一樣。陶淵明的詩文代表了人的覺醒,人因該為了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奮鬥!當我們再次唸到“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詩的時候,便感到了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的自由與舒展。

    王維因為從小與佛結緣,人生沒有大的起落與衝突,總體來說仕途還是挺順利的。從他的佛學思想上來解讀王維。與神會相遇,在輞川置業是王維精神重大的轉折點,我們從小熟讀的王維詩幾乎都是王維在輞川居住的時候寫的,那些詩看似淺顯卻另有深意,夠我們咀嚼一輩子的了。

  • 3 # 使用者4206372968543

    從陶淵明的歸隱和他歸隱後的生活可以看出,陶淵明嚮往的社會是和平與安寧、自耕自食、無競逐、無虛偽、沒有相互壓迫和殘害的社會;追求的人生是淳樸真誠,淡泊高遠,無身外之求的人生;喜愛的人生環境,也是恬靜而充滿自然之趣的鄉村。由於這些追求,使他大多數的田園詩呈現出沖淡平和、曠潔悠遠的外貌,但其背後卻充滿了對現實社會的憎惡與不安,對人生短促、身感無所感的焦慮。所以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陶潛正因為並非渾身是靜穆,所以他偉大”。

    王維能與任何人都處得來,是因為他懂得放下身上和心上不必要的雜念與累贅,處理事情時只是處理事情,與人交只是與人交,都是真誠而又簡單的。他不計較得失,不在意得失,得失自然不會找上它來讓他夜不知寢食不知味了。

    但是小事不計較,大事可不能糊塗。比如“安史之亂”,安祿山佔領長安,他被迫接受了偽職,內心卻仍然忠心於大唐王朝,當時寫下的《凝碧詩》就真實地表達了這種情感。雖然人有懦弱的時候,但一定不要違背了自己的良心。因為世事無常,我們無法靠追逐外物而獲得滿足,只求自己無愧於心,任何事心安理得就夠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創維是國產品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