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杜海詩書畫印

    詩聖杜甫至目前為止並無書作被發現和流傳,亦無片紙隻字墨跡遺世,所以並無讓人直觀的書法印象和概念。但從歷史狀況、人文環境和其涉及書畫方面的詩來看,其書法應該是不錯的,其詩句“書貴瘦硬方通神”一直成為書法審美的一個重要理念和名句,由此不難想象其書法水平和成就如何。

  • 2 # 長江39563631

    《杜甫書法很棒~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查了一下國內外各種拍賣會,只發現蘇軾的《功甫帖》,和黃庭堅的《砥柱銘》高價拍賣,還有李白的《上陽臺帖》,看李白那大氣磅礴的尺方,就能涉想老杜那“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們神來之筆,如果留下片紙,要比黃山谷的賣4.3億的《砥柱銘》,一定要高不少,詩聖杜甫是一位集大成的詩人,在存世的一千四百餘首詩中,有一百多首論及書法,其中記錄了與書法家的交往、書法家生平事蹟及對書法作品的評價與感悟等。杜甫雖沒有墨跡傳世,但其書法審美觀卻對後人影響深刻。

    杜甫論書詩中多次提到自己的審美觀,大都是,“瘦硬”、“通神”、“靜心”、“尊古”等。杜甫尚“瘦硬”的審美觀影響深遠,但這與其所生活的時代的有矛盾,和當時以胖為美的審美觀卻大相徑庭。究其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杜甫崇古體之書風,書法“瘦硬”自古有之,杜甫的書法審美觀是對歷史的傳承;二是,盛唐以“豐肥”審美為尚,杜甫是對此時審美的矯正。安史之亂,唐由盛轉衰,杜甫懷念初唐時的勵精圖治,自然對初唐的“瘦硬”審美也頗為懷念;三是,杜甫家世及交遊之影響。

    杜甫祖父及父親都能寫得一手好字。他在《壯遊》裡說過童年: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成年後,杜甫與眾多著名的書畫家交好,審美觀自然會受友人影響。加之杜甫自身的偏好及所處的環境,都會對其審美觀有所影響。杜甫書法審美觀影響之深,特別是對書法‘’崇古‘’的“瘦硬‘’之觀點,他的書法及理論在當時影響巨大,遺憾的是,今天看有一千多首杜詩流芳千古,卻沒留下一片紙。下面是山水大師陸儼少價值連城的《杜甫詩冊》

  • 3 # 吃素的穿山甲

    唐代是中國文化的一座高峰,詩歌與書法均呈登頂之姿,在文化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唐代詩人中精通書法的比比皆是,論及書法的詩作也蔚為大觀,《宣和書譜》中載:“書法至唐,自歐、虞、柳、薛振起衰陋,故一時詞人墨客,落筆便有佳處”。由此可見,唐代詩人書法作品儘管留下來的不多,但李白的《上陽臺帖》、杜牧的《張好好詩》等墨跡可窺一斑。

    具體到杜甫的書法作品水平如何?由於時代久遠,墨跡闕如,很難“有圖有真相”,但從杜甫諸多詩作中論及書法來看,杜甫的書法水平應該自我感覺不錯,但實際水平的高低在歷史上爭議頗大,各種說法不一,褒者貶者皆有之。

    至於杜甫是否有墨跡存世,這點在書法史上有爭論,具體的作品就是於四川巴中縣南龕的一通摩岩石刻《判府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據說這是杜甫的傳世真跡。

    這件作品到底是否是杜甫所寫,最早的記述見清代,光緒二十七年(1901) 葉昌熾曾得《嚴武摩崖題詩》拓本,他一方面認為杜甫書跡,但同時也懷疑是宋人偽作。由此可見這件作品甫一面世,對其是否是杜甫所書就存在極大的爭論,但越來越多人傾向此作品乃後人偽作,其詩應該是宋代詩人萬某詩作《南山九日》,此石刻當是宋人所刻,後面的“乾元二年杜甫書”七個字當是清人加上去的,這一觀點越來越得到絕大多數人士認同。從拓本來看,這七個字明顯與前面正文在結體、筆意上均大不相同,此說應該可以成立。除此之外,也有人認為洞庭湖中的和射洪縣金華山兩處石刻是杜甫所書,但均沒有真正定論。

    再來談下杜甫的書法水平。

    從杜甫諸多詩作來看,杜甫有一首詩《壯遊》,是其晚年對自己一身的追述性回憶,其中有“九齡書大字,有作成一囊”之句,據此可以看出杜甫對自己的書法水平還是頗為自得的。至於杜甫(712-770年)的書法美學觀點,他留下了許多論述書法觀點的詩作諸如《觀薛少保書畫壁》《觀張旭草書圖》等都具有讀到的見解,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在其詩作《李潮八分小篆歌》中所提出的“書貴瘦硬方通神”之說,這種書法美學觀點在書法史上很有影響力,對盛唐時期書法豐腴肥美的的觀點提出了與之相反的見解,參見同時期的唐代書法大家顏真卿(709-784年)的作品號稱“顏筋”,書作就是典型的肥美豐腴的代表,而後唐代書風的轉變至柳公權(778-865年)就以骨力見長,世稱“柳骨”,唐代這種代表書風發展方向與杜甫提出的書法美學觀點近乎一致。據此來看,杜甫在書法審美上的獨特眼光對推動唐代書風的轉變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

    後世諸人論及杜甫書法中,觀點不盡相同。

    認為其書法水平不值一提的最著名的是宋米芾,他在《海岳名言》中認定杜甫“不能書”,比如:

    “老杜作《薛稷慧普寺》詩(指《觀薛稷少保書畫壁》)雲:‘鬱郁三大字,蛟龍岌相纏。’今有石本得視之,乃是勾勒倒收筆鋒,筆筆如蒸餅。”又曰:“薛稷書慧普寺,老杜以為‘蛟龍岌相纏’。今見其本,乃如柰重兒握蒸餅勢,信老杜不能書也。”

    但歷史上也有人持相反觀點的也大有人在,如明代陶宗儀《書史會要》中謂杜甫“於楷、隸、行無不工者”。元代鄭杓在《衍極》卷四《古學篇》稱“太白得無法之法,子美以意行之”,劉有定注曰:“子美……善楷、隸、行書。”明胡儼自言“嘗於內閣見子美親書《贈衛八處士》,字甚怪偉。”

    由此可見,對杜甫的書法歷史上見其真跡者的觀點儘管不同,其書法作品也許在歷史上職業書家眼中水平不高,但在非職業書家中當屬上上之作。據此推論,杜甫書法技藝可能有不足之處,但從其論書並綜合後人觀點分析來看,其書法水平應該還是很高的,基本上與唐代詩人整體書法水平並齊或者略高。

  • 4 # 子衿書法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筆落紙如雲煙。

    杜甫的詩讀過不少,他的書法,卻沒有見識過。也沒有相關資料談及他書法的記載。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是他對書法的鑑賞能力。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這是杜甫詩《飲中八仙》中對草聖張旭的描寫。如果他對書法的鑑賞僅僅停留在楷書階段,對張旭的書法就不可能欣賞得了。欣賞不了,怎麼可能把張旭的書法寫入詩中呢?

    他在另一首《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中作序,序文中也提到張旭。

    “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 ,豪蕩感激。

    由此可見,杜甫對張旭的書法推崇備至。以杜甫詩作作為書法創作的題材,則以懷素寫的《秋興八首》最著名。懷素與張旭齊名,在中國書法史中,佔有重要地位他所寫的《秋興八首》,氣勢磅礴,起伏跌宕。風捲殘雲,酣逸神飛。

    杜甫的詩,是歷代書法家們最喜愛的書寫題材。如果杜甫不是在唐代書法鼎盛的時期,或許就會有他的書法作品流傳下來。遺憾的是他的詩作太優秀,太偉大。以他的書法和詩作相較,就不值一提。就像書聖王羲之一樣,如果王羲之的書法很普通的話,我們就會認識到他的其他方面的才能。

  • 5 # 詩書彭城

    謝謝誠邀!在中國古代毛筆是最主要書寫工具,琴棋書畫是很多的讀書人愛好。杜甫作為大唐詩聖,對詩歌造詣很高,同時也寫過不少有關書法方面的詩,詩歌與書法好多方面有相通之處,他的書法不會差到哪裡去。由於戰亂頻發,很多書法作品毀於戰火,存世量很少如李白的唯一書作《上陽臺帖》。杜甫詩歌的名氣過大 ,蓋過了其書法作品的名氣也未可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南卡萊羅納州與北卡來羅納州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