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老龔166916589
-
2 # 叢中笑6603
此話差矣。
說蜀國是失敗者,難道吳國不是,最後被晉滅掉,魏國不是?最後被司馬懿的兒子吞了。
劉備自空手打天下,從桃園結義開始,屢戰屢敗,最後遇到高人諸葛亮,三顧茅廬,請出山來輔佐自已打天下。
聯吳攻曹,西取成都,建立蜀國基業,諸葛亮名垂千古。蜀國的興衰是由各種因素促成的,它的興亡是由各種歷史原因決定的,與諸葛亮的名垂千史沒有關係。
諸葛亮成就了蜀國,僅這一條,諸葛亮在史書上就是一位值得書寫的人物,這是無法改變的。
-
3 # 超風行者
政治原因:受到“正統”之合理性與法律性的影響,古代為了穩固“家天下”的政治手段
主觀原因:劉備的“正面”形象託大了身邊所有人,“群臣和”是古代統治階級嚮往的關係
宣傳原因:隆中對及前後出師表能夠起到承前啟後的客觀作用
現實原因:割據勢力與地方人文景觀之共同的精神寄託
思想原因:忠君思想是統治者希望的政治工具
-
4 # 小瘋瘋34
其實簡單,就一句話——歷代君王都太希望得到一位“諸葛亮”了。
不論三國志或者三國演義,都給了諸葛亮極高評價。“智近乎妖”的三國演義自不必說,三國志(三國策)也好後人的各種三國評論也好,諸葛亮“內政十分優秀,軍事也能比肩好的將領,外交能力尤其優秀”沒錯吧。再加上潔身自好和絕對忠誠,哪位皇帝不想要,不羨慕?
-
5 # 李本軍之說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杜甫的這首詩,簡明扼要地介紹了諸葛亮的一生:有功,有名,有遺憾,或許還有一些痛恨。這首詩,表達出杜甫對諸葛的敬仰之情和惋惜之意,千百年來廣為傳唱。
有功,功蓋三分國。為報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諸葛亮竭心盡力輔佐劉備建立蜀漢政權。
魏蜀吳三國鼎立,曹魏政權“挾天子以令諸侯”,同劉備孫權相比,名正言順地繼承了漢王朝的家業。曹操討董卓、誅呂布、滅袁紹、伐劉表,統一了長江以北,氣勢恢宏。曹操討伐東吳時在長江之上橫槊賦詩,正如他說:如果沒有我,不知道會有多少人稱王稱霸呢?曹魏雖說是脅迫了漢獻帝禪位,但基本上也算得上是正統。
東吳孫權,有乃父孫堅及其兄孫策打下的良好基礎,據有六郡八十一州的富庶之地,將廣兵足,人民富裕。孫權血氣方剛年輕有為,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戰時,魏蜀吳三國主要人物的年齡對比:
曹操:54
劉備:48
孫權:26
諸葛亮:28
同曹操和劉備相比較,孫權基本上就是小字輩。但他對大兵壓境的曹操毫不畏懼,面對一些主張向曹操請和的文武,拔劍砍掉書案一個角:還有誰膽敢再說投降的,看到沒,就和這個書案的下場一樣!赤壁大戰孫權取得全勝,有力地鞏固了政權,打消了曹操統一全國的念頭。
同根正苗紅的曹操和官二代孫權相比,劉備就是一個草根逆襲的代表。雖然他自稱身上流淌著漢家王朝的正統血脈,但明眼人都知道,那隻不過是給自己貼金罷了。依公孫瓚,依袁紹,依呂布,依曹操,依劉表,基本上所有有勢力的人,他都依附過。五十多歲時還沒有一個立足之地,被曹操追迫的還要去依孫權。身為大漢皇族宗室的劉備,去求那個比自己矮了一輩的孫權,實在是抹不開面子,諸葛亮的show time到了。到江東憑自己三寸不爛之舌戰群儒,有理有據有節,既讓孫權同意了聯劉抗曹,還沒失了劉備的面子。
赤壁之戰後巧取荊州,總算是給劉備找到了一個立足之地。有了荊州這塊根據地,西取巴蜀成了當務之急,畢竟荊州處於曹魏和孫吳的夾縫中,終歸不是久留之地。諸葛亮協助劉備基本上兵不血刃就奪得了劉璋據守的蜀地,之後又進一步向北拓展,取得了張魯佔據的漢中。
取得了蜀和漢中的劉備,對諸葛亮佩服的五體投地。想想自己,在沒遇到諸葛亮前,所有能依附的大人物,基本上都攀附過,年過半百的自己卻沒有任何根基。有了諸葛亮之後,自己據有了富庶的天府之國,還有了可以做為屏障的漢中和荊州,這一切,是自己和關張趙馬黃完全無法做到的!
劉備為報關羽為呂蒙所殺的大仇,舉全國之力討伐東吳,但猇亭一戰兵敗,退居白帝城,並最終在這裡結束了顛沛流離的一生。白帝城的託孤之恩,讓諸葛亮更加感覺到自己身上的責任。後主劉禪是什麼樣的人,劉備知道,諸葛亮更清楚,基本上就是一個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主。對於當時的時局,蜀漢政權處處都落下風,時時刻刻都面臨著威脅。這樣的一個熊孩子,這樣的局面,值得自己費心勞神嗎?
魯迅先生評價劉備“多善而近偽”,不是沒有道理的。劉備白帝城託孤,是他一生中最後表現出來的偽善的一面。劉備自知命不久矣,對從成都趕來的諸葛亮說: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成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為成都之主。這一席話說的諸葛亮“撲通”一下跪倒在地,汗流浹背,頭都磕出血了。
這是什麼話?
有這樣託孤的嗎?
我知道你的本事大,我的孩子有點不大聰明,如果你覺得這孩子可以輔佐呢,你就盡心盡力輔佐他;如果你覺得這孩子沒救了,你乾脆就自己幹得了,即使稱王稱霸我也管不著了!
與其說是託孤,還不如說是道德的綁架。
後劉備時代,諸葛亮謹記“教誨”,憑一己之力支撐著劉氏的蜀漢政權。他在《出師表》裡說: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託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先是平定了南方虎視眈眈的孟獲,保障了穩定的後方,然後六出祁山,討伐中原,雖未能成功,但諸葛亮對劉備的耿耿忠心,以及對知遇之恩的忠實報答,足可以名垂青史。
有名,名成八陣圖,只用了一些亂石頭堆,就把侵犯蜀國的東吳陸遜大軍嚇退了。這個故事情節不見於史實,但八陣圖實際可考。
諸葛亮之名,最早出自被後世稱為“好好先生”的水鏡先生司馬徽之口:臥龍鳳雛得其一可安天下。他的意思是說,諸葛亮和龐統這兩個人,如果能得到其中一個,就可以安邦定國了。
徐庶走馬薦諸葛,又一次給了諸葛亮出山的美譽。徐庶被曹操騙走,劉備多有不捨,“吾欲盡伐此處樹木”,因為大樹擋住了劉備的視線。徐庶大為感動,折返馬頭,對劉備說,隆中有奇士,如果得到他,就好像是“周得呂望、漢得張良”。劉備顯得不大相信,追問了一句,和你比怎麼樣?徐庶回答說,我和這個人相比,“譬如駑馬並麒麟、寒鴉配鸞鳳耳”,並說此人“管(仲)、樂(毅)殆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
司馬徽和徐庶,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對諸葛的才能同時讚不絕口,充分說明了諸葛亮當時已經聲名遠播。
再看看當時的對手是如何評價他的。
東吳大都督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同是東吳大都督的陸遜:孔明真臥龍也!
一生的對手司馬懿:吾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也!真天下奇才也!
鍾會巧取蜀國,在諸葛亮墓碑前恭恭敬敬地獻上三牲,虔誠跪拜。
再看後世對諸葛亮的評價:
杜甫:長星昨夜墜前營,訃報先生昨日傾。虎帳不聞施號令,麟臺惟顯著勳名。 空餘門下三千客,辜負胸中十萬兵。
還是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白居易:託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後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陸游:出師一表既盡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南宋大將宗澤(曾為岳飛老師),北伐不成,臨終之際,口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英雄相惜,令人垂嘆!
有遺憾,遺恨失吞吳。諸葛亮為報劉備三顧之恩,先是安定了蜀漢政權的大後方,然後便著手準備北伐中原,試圖統一天下,以完成劉備的遺願。
以諸葛亮的聰明才智,不可能不知道北伐中原統一天下的難度有多大。但“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這與其說是一個戰略性的選擇,不如說是一種責任和擔當。
諸葛亮在“隆中對”裡說: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這是對劉備的承諾,也是自己的責任。以蜀漢政權的實力,如果不能夠主動出擊,等來的就是魏和吳的聯手夾攻。與其等死,不如找死。找死還可能有成功的機會,即使不能成功,也是死得其所,悲壯慷慨;等死,就意味著在屈辱中苟活偷生,會留下千古無能的罵名。
六出祁山,真正體現出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壯烈精神。
這種精神,正是千百年來為人稱頌的“忠誠擔當”。
這種精神,正是中華民族不畏強權勇於挑戰的真實反映。
這種精神,正是自古以來文人士大夫所追求的“留取丹心照汗青”!
諸葛亮做為一國之相,為官清廉,兩袖清風,堪為萬世楷模。他臨終前寫給後主劉禪的信中說,自己家裡全部的財產“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臣死之日,不使內有餘帛,外有贏財”。這樣的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治己之苛,治家之嚴,治國之殷,歷史上能有幾人?
從三顧茅廬出山之後,火燒新野,火燒樊城,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取荊州,奪西川,戰漢中,定南蠻,六出祁山,掃蕩中原,最後星隕五丈原,死諸葛嚇退活仲達,千百年來,諸葛成為了智慧的化身。
看看關於諸葛亮的這些諺語俗語:
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錦囊妙計,空城計,揮淚斬馬謖,事後諸葛亮,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對了,搬上了舞臺的諸葛亮也不少,諸葛亮弔孝,收姜維,三氣周瑜,群英會,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失空斬”。
最後,還是以杜甫的這首《蜀相》,來緬懷這位千古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6 # 寧靜的愛
歷史不是由勝利者書寫的,而是由“正義”者書寫的。即便你是勝利者,也要把自己“偽裝成”正義者。
首先,“勝利”一次根本就是個偽命題。因為不同歷史階段對過往的評價和書寫角度是不同的。三國作者羅貫中,本是元末明初生人,從這個時間節點向上看去,不管蜀國還是魏國都是失敗者,因為明朝才是讀者認知裡的真正勝利者(從我們的角度來看,也並非勝利者)。
其次,歷史書的書寫一定是具有意義的。能夠客觀展現歷史是一方面,能夠推動歷史文明的不斷髮展史更重要的一面。也就是說,歷史書要有正能量,能夠為後人提供對美好的期望與嚮往。而這一點最重要的便需要落實在小說人物形象之上。
諸葛亮作為蜀國的重要人物,承接並傳承了兩代蜀國君主的救國救命的偉大志向,是比較符合作者的塑造需要的。故而,他可以作為正面形象的代表。其根本目的是為了宣傳“草根逆襲”的歷史觀念,這與明朝的開國皇帝的經歷無疑不謀而合,故而,能夠為後世的人們樂於誦讀傳揚。也為朱元璋的上位做了非常正面的鋪墊和正名。
-
7 # 半拙先生
成功與失敗,不能簡單地以是否統一全國為評價標準。蜀國從無到有,從弱到強,從無立錐之地到跨荊、益兩州,這難道還不算成功!
蜀國最後的覆滅,是在諸葛亮歸天之後。我們會反思諸葛亮在蜀國的所作所為,吹毛求疵地批判諸葛亮的窮兵黷武。但是,誰的心理沒有這樣一個聲音:要是諸葛亮能夠活得更久一點,那蜀國說不定就一統天下了!對於諸葛亮的批判遠遠沒有對諸葛亮的遺憾來得多。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諸葛亮是在他最輝煌的時候隕落的。上方谷一把大火,燒的司馬懿丟盔棄甲,險些喪命!而在這神來之筆後,諸葛亮溘然長逝。在誰都為諸葛亮歎服之時,他卻悄然退場。誰會忘記一個把自己胃口吊的足足的,卻再也不給答案的人呢!
從諸葛亮的功績來看,自從諸葛亮出山,劉備集團就有如神助,順風順水,一路逢凶化吉,不斷壯大。誰都不會忽略諸葛亮的功勞。
最後一點,劉備集團是正統,是愛民如子的典範,諸葛亮輔助這樣的團隊那是正義的化身。
被三國演義刻意塑造的諸葛亮形象,又豈會隨隨便便就湮沒於歷史!
-
8 # 千里獨行俠客能
諸葛亮雄才大略,足智多謀不出茅廬已知三分天下,當時就被東漢學術界稱為“臥龍先生”。為報劉備三顧茅廬的知遇之恩出山輔佐劉備。特別在劉備屢戰屢敗如喪家之犬快要玩完時諸葛亮渡江入吳,舌戰江東群儒,達成孫劉聯盟。諸葛亮在東吳又是借箭,又是借東風一大波神操作 ,玩弄得曹操周瑜一幫大咖一愣一愣的。《三國演義》赤壁之戰這一部分簡直把諸葛亮寫成了全知全能的神仙。最終到處流浪的劉備竟然擁有了益州荊州(主要是四川和兩湖)大片土地,在成都稱皇帝繼續漢家正統。實現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宏偉目標。《三國演義》中劉備只是個草鞋販子愛哭鬼,這番大事業全仗諸葛亮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諸葛亮還是忠君愛國的典範,不僅對劉備忠心耿耿,就算對待後主子劉禪這個扶不起來的阿斗,也是殫精竭慮宵衣旰食輔佐他十餘年,真的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有諸葛亮內修政務外御強敵。阿斗才樂得吃喝玩樂非常愜意。大家有興趣可以讀一下諸葛亮的兩篇《出師表》一定會被他被蜀漢的忠誠感動得哭到稀里嘩啦的。雖然劉備掛了諸葛亮始終不忘與他在茅廬中制定的興復漢室的韜略,六出祁山興兵伐魏,可惜出師未捷,病死五丈原。諸葛亮的忠義之心真是蒼天可表啊。
在民間諸葛亮就是智慧的化身,打仗中他創立了百戰百勝的八卦陣,超級弓箭諸葛弩,古代定位系統孔明燈,傳說吃的饅頭也是他發明的 。至於他的運輸神器木牛流馬,能不吃不喝不燒油不用電在 山路上運輸軍糧 ,更讓現代科學家們大跌眼鏡望塵莫及了。當然這些發明創造不能全加給諸葛亮,木牛流馬這玩意更要有待證實。但足以表明民間對諸葛亮智慧的崇拜。
這位兄臺說蜀國是失敗國,我不敢苟同《三國演義》開篇就道“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歷史的長河中又有什麼是非成敗呢?所以華人不以成敗論英雄,對失敗的英雄更加敬仰。這也是諸葛亮流傳千古的原因吧,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智慧和忠義的代名詞。
-
9 # 布衣隴山
蜀漢丞相諸葛亮是有史以來,品德,能力,形象三個方面最豐滿的人物,所以能夠流傳千古。
一個人是否流傳千古,不僅要能力強大,更要品德高尚,品行端正,睿智聰慧,還要要相當數量可圈可點的巨幅創舉。
那麼,蜀國明明是三國的失敗者,為什麼諸葛亮是流傳千古的正面人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蜀國的失敗是歷史大環境以及多種因素所決定的,諸葛亮縱然是一代英豪,但不可能憑一己之力扭轉乾坤。
我認為蜀國的衰弱失敗與其領導人劉備的剛愎自用,義氣行事不聽勸阻,為給關羽報仇,一意孤行,以及重要將領關羽等孤傲短視,破壞諸葛亮既定的“東聯孫吳,北拒曹操”大計方針有必然的關係。
所以,蜀國的失敗,這筆賬不能算在諸葛亮一個人頭上。
其次,諸葛亮是中華民族智慧的化身。
諸葛亮在三國故事裡,從三顧茅廬出現,他博學多才,聰明智慧,年紀輕輕就輔助劉備,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火燒赤壁,華容道釋曹。終於促成三國鼎立的歷史格局。
後來又七擒孟獲,陳情《出師表》,五伐中原,期間又發明木牛流馬運輸軍糧,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巧施空城計,嚇走司馬懿等等。都是華人婦孺皆知,膾炙人口的故事。諸葛亮這樣的智慧,這樣的人物,體現了華人對智慧的定義和釋詮。且在整個歷史上絕無僅有,也就不得不流傳千古。
再次,諸葛亮是一代良相的代表人物,集歷代良相的品質,是所有華人都喜歡的人物。
華人骨子裡都是痛恨置國家和人民利益於不顧的奸臣,讚美赤膽忠誠於國家利益,忠心於大眾利益的英雄人物。諸葛亮從出山到五伐中原後病逝五丈原,一生一世忠誠於劉備恢復漢室的事業,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全面體現了華人傳統的價值觀,更符合普通華人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的樸素價值觀。歷代歷朝封建皇帝都對諸葛亮的行為大加褒獎和肯定,這樣的人物當然會受到華人千古懷念。
最後,諸葛亮形象豐滿,符合華人對美好事物的定義。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對於美好事物,包括英雄人物,古聖先賢等的追求,讚美,歷來是這個人價值觀的集中體現,諸葛亮集英雄,賢賢,智慧於一身,其行為,讓社會各個階層,行業都給予充分的肯定,成了社會各個階層,行業學習的榜樣。這樣的人當然就成了流傳千古的正面人物形象。
總之,縱觀中國歷史人物,才華,品德,形象超過諸葛亮的人還真不多,所以,諸葛亮就成了流傳千古的正面人物。
回覆列表
《三國志》本是文言史書,沒一定學歷者是無法閱讀理解。《三國演義》著者是元未明初的浙江人羅貫中,是蘇州軍伐張士誠的幕僚。
在元未全國狼煙四起,軍伐割據,故蘇(蘇州)霸主張士誠佔領江,浙,皖一帶,部分土地,浙江賢土,包刮施耐奄,羅貫中等文人賢士都投奔蘇州張士誠為幕僚,張士誠也聲勢不小。後被農民起義軍,朱元璋從鳳陽起義,佔領了南京,後與江州(今九江)軍伐陳友良,大戰鄱陽湖,陳友良乘艨艟戰艦在鄱陽指揮全軍作戰,偶然被冷箭射中面門而死。陳友良滅亡後。朱元璋派大將常遇春,攻打蘇州,蘇州城破張士誠被捉,解往南京被殺(另有一說是向東沿海方向逃走進入太倉地區百花奄被常遇春放火燒死)。同時張士誠手下的幕僚也被俘,施耐奄,羅貫中……等,隨軍俘入南京,朱元璋要留用羅貫中當官,而被緩詎,並要求歸田,經朱元璋同意後,回浙江過著耕讀生活。在這期間,就開始寫《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全書指導思想,他分析了東漢末年同元末明初大至相同,特別對自已亡國(蘇州王)的處境。意想寄託在三國的諸葛亮身上,所以諸葛亮是羅貫中的偶像塑造。
羅貫中限於《三國志》的史實,就寫了白話《三國演義》,利用‘演義’二字,大加虛設。將三國中平淡的諸葛亮,只要遇到以文言出場的諸葛就抓住不放,進行藝術性加工。舉例‘初出茅廬三把火’,在史書上沒有幾句話,可在羅貫中的筆下成了多個章回。從荊州劉奇求計開始,接著,舌戰群儒,借東風,草船借箭,三氣周瑜,爭奪荊州,諸葛亮弔孝等等,羅貫中寫得有聲有色。可是在三國史書只僅僅幾句話。在後三國六出祁山中的,失,空,斬和死諸葛嚇退活司馬亦是如此。
所以。諸葛亮成為千古名人,千古紅人,在很大程度上同著者羅貫中的筆下是分不開的,史中諸葛亮同演義中諸葛,判屬二人。
結尾,諸葛亮助劉備末成大業,羅貫中助張士誠亦未成大業。一個出於漢末,一個出於元未,既是同病相憐,又是著者羅貫中的人生處境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