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恩寺:又名上茶殿,在金頂左側。始建於明初,後毀,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修復,康熙丙辰年重建。有正殿三間,通面間13.7米,進深9米,石牆厚0.5米,殘牆高2米,殿門完好,寺院正門額陰鐫“敕賜承恩寺”五字,兩側配殿八間,全寺佔地1250平方米。現僅存部分殘牆。
鎮國寺:又名下茶殿,在上茶殿下方。始建於明初,在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解放後坍塌。佔地1100平方米,除正殿、偏殿、僧寮、廚房依稀可辨外,僅存四周殘牆。現該廟已重修。
九皇洞:一天然石洞,在老金頂。寬100多平方米,洞門為塊石砌成,現儲存完好。傳說明萬曆四十六年神宗皇帝之母李皇太后篤信佛教,前往此洞修煉。
通明殿:建於明代,在老金頂腳,離新金頂500米。據《銅仁府志》載:“敕賜碑在通明殿側”,方知道殿名,僅存遺址。
觀音殿:在新金頂半山凹隱處。始建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由信士向文泋主持捐資新修,嘉慶二十六年(1821年)重修,面積約20平方米。
釋迦殿、彌勒殿:均位於新金頂上,分列左右,中間有金刀峽相隔,有天橋連線。兩殿始建於明代,建築格局基本相同,面寬54米,進深55米。據道光《銅仁府志》載:“釋迦、彌勒殿兩屋面因風峭,不可瓦,冶以鐵”。殿內原各有佛像一座,彌勒像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戰亂遺失,咸豐二年(1852年)又鑄彌勒、觀音像各一尊,後均遺失。傳說釋迦、彌勒曾在此傳法,殿後各有巨石,左為曬經臺,右為說法臺。兩殿中間的金刀峽壁上刻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心題記遊詩一首:“梵淨嵯峨淨□天,崇尊五嶽共巍然,古今世相生成佛,來往誰來□此山。一鳳山頭開玉闕,九龍池畔擁金蓮,楚南迢地肯相謁,也是前身有此緣”。詳細記載了清初至民國260多年間梵淨山金頂釋迦殿、彌勒殿古建築演變和朝山盛況。1982年,省文化出版廳文物處與江口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先後修復了釋迦殿、彌勒殿,並雕刻木質佛像於殿中,還修建了天仙橋和上金頂的道路,使此成為人們旅遊和朝山拜佛的好去處。
《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碑:是梵淨山最為重要的文物,也是梵淨山的鎮山之寶。它位於新金頂東北500米處的老金頂腳,刻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高2.9米,碑心高1.85米,寬1.51米,碑上方陰鐫“敕賜”兩個大字,故俗名敕賜碑。字兩側為雲龍圖案,碑心鑲有陰鐫卷草紋。文字為北京戶部郎中李芝彥撰,碑文楷書,1349字,其中序文833字,附文516字,對梵淨山山形地貌、名勝風光、歷史沿革等有詳盡描述,內容豐富。是在梵淨山發現的時代最早、內容完整、儲存完好的文物。
承恩寺:又名上茶殿,在金頂左側。始建於明初,後毀,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修復,康熙丙辰年重建。有正殿三間,通面間13.7米,進深9米,石牆厚0.5米,殘牆高2米,殿門完好,寺院正門額陰鐫“敕賜承恩寺”五字,兩側配殿八間,全寺佔地1250平方米。現僅存部分殘牆。
鎮國寺:又名下茶殿,在上茶殿下方。始建於明初,在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清道光十年(1830年)、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建,解放後坍塌。佔地1100平方米,除正殿、偏殿、僧寮、廚房依稀可辨外,僅存四周殘牆。現該廟已重修。
九皇洞:一天然石洞,在老金頂。寬100多平方米,洞門為塊石砌成,現儲存完好。傳說明萬曆四十六年神宗皇帝之母李皇太后篤信佛教,前往此洞修煉。
通明殿:建於明代,在老金頂腳,離新金頂500米。據《銅仁府志》載:“敕賜碑在通明殿側”,方知道殿名,僅存遺址。
觀音殿:在新金頂半山凹隱處。始建於清雍正六年(1728年),由信士向文泋主持捐資新修,嘉慶二十六年(1821年)重修,面積約20平方米。
釋迦殿、彌勒殿:均位於新金頂上,分列左右,中間有金刀峽相隔,有天橋連線。兩殿始建於明代,建築格局基本相同,面寬54米,進深55米。據道光《銅仁府志》載:“釋迦、彌勒殿兩屋面因風峭,不可瓦,冶以鐵”。殿內原各有佛像一座,彌勒像於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因戰亂遺失,咸豐二年(1852年)又鑄彌勒、觀音像各一尊,後均遺失。傳說釋迦、彌勒曾在此傳法,殿後各有巨石,左為曬經臺,右為說法臺。兩殿中間的金刀峽壁上刻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心題記遊詩一首:“梵淨嵯峨淨□天,崇尊五嶽共巍然,古今世相生成佛,來往誰來□此山。一鳳山頭開玉闕,九龍池畔擁金蓮,楚南迢地肯相謁,也是前身有此緣”。詳細記載了清初至民國260多年間梵淨山金頂釋迦殿、彌勒殿古建築演變和朝山盛況。1982年,省文化出版廳文物處與江口縣人民政府共同投資,先後修復了釋迦殿、彌勒殿,並雕刻木質佛像於殿中,還修建了天仙橋和上金頂的道路,使此成為人們旅遊和朝山拜佛的好去處。
《敕賜重建梵淨山金頂序》碑:是梵淨山最為重要的文物,也是梵淨山的鎮山之寶。它位於新金頂東北500米處的老金頂腳,刻於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高2.9米,碑心高1.85米,寬1.51米,碑上方陰鐫“敕賜”兩個大字,故俗名敕賜碑。字兩側為雲龍圖案,碑心鑲有陰鐫卷草紋。文字為北京戶部郎中李芝彥撰,碑文楷書,1349字,其中序文833字,附文516字,對梵淨山山形地貌、名勝風光、歷史沿革等有詳盡描述,內容豐富。是在梵淨山發現的時代最早、內容完整、儲存完好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