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蘇軍1941年12月發動的冬季大反攻,嚴重挫傷了德軍計程車氣,昔日摧枯拉朽般的進攻態勢變成了大潰敗。惱羞成怒的德國元首,不僅親自擔任陸軍總司令,撤換和逮捕了一大批高階將領,而且嚴令“不準後撤”,潰敗之勢才有所好轉。

    到了第二年4月底,蘇德雙方大規模戰事基本停了下來。隨著更多的兵員與裝備補充到位,德軍漸漸穩住了陣腳,不甘心的德國元首又在謀劃新的進攻方案。但這一次,他顯然“謹慎”了許多,甚至放棄了全面進攻以及對莫斯科的攻佔。

    由全面進攻改為重點進攻。

    蘇德戰爭爆發以來,經過10個月的廝殺,德國元首制定的“巴巴羅薩計劃”儘管給蘇聯造成了巨大損失,但其計劃攻佔列寧格勒、莫斯科和盛產石油的高加索地區均未實現。然而,在新的方案中,他卻將高加索地區作為重點,這是為何?

    首先,“巴巴羅薩計劃”的實施,讓德軍在整個東線戰場共計損失了160萬人,162個師僅有8個師滿編,而最具突擊能力的16個裝甲師,只剩下140輛坦克能夠使用。儘管東線德軍還剩下285萬人,但戰鬥力已被嚴重削弱,士氣也不高。

    也就是說,想要再次發動一次全面進攻,德軍仍需補充62萬人、各類火炮近9000門,坦克約2000輛。雖然德國元首盡全力“搜刮”兵力和補充裝備,但德軍戰鬥力僅恢復到開戰前的80%,只得集中優勢兵力用於重點方向,“逐個地解決”。

    其次,石油對於交戰中的蘇德雙方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儘管德國有羅馬尼亞的石油作為保障,但運輸的困難以及羅馬尼亞人的“貪婪”,讓德國元首不得不將奪取高加索的石油作為首要目標,而莫斯科和列寧格勒等,則自然排在第二位。

    更重要的是,德國元首認為蘇軍對德軍再次進攻其首都早有防備,而中央集團軍群實力已“大不如前”的事實,不如將計就計,放棄進攻莫斯科,集中兵力從北方和南方發動區域性攻勢更為妥當,特別是優先攻佔戰略要地——斯大林格勒城。

    在他看來,一旦奪取該城,不僅僅獲得蘇聯重要的工業中心和軍火基地,確保進攻高加索德軍的側翼安全,而且掐斷高加索地區與蘇聯中部的戰略交通線,並藉此卡住蘇軍的“油路”,加速戰爭程序,在美軍加入歐洲戰場之前解決蘇聯。

    但德軍依然向莫斯科發起了進攻。

    1942年4月,看似相對穩定的蘇德戰場,雙方都在秣馬厲兵,準備更大規模的戰役,而準備與蘇聯死磕到底的德國元首下達了第41號訓令,代號“藍色方案”。然而,作為非首要目標的莫斯科,卻首先遭到德軍的進攻,這是為什麼呢?

    按照德國元首的計劃,“在戰線中段放慢速度,在北面攻佔列寧格勒,並取得與芬蘭軍隊的陸上聯絡;在南邊集中優勢兵力,消滅頓河附近的蘇軍重兵集團,佔領高加索地區的油田,以及打通進入中東的通道,繼而與日本合力打擊英國”。

    這意味著德軍將暫緩進攻莫斯科。單從戰術上講,該計劃還是有可取之處的。就當時的形勢看,蘇軍的防禦重點依然在莫斯科,部署了約50%的兵力,而在南部只有約10%的兵力。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可以避實擊虛、出其不意。

    而德國元首之所以繼續進攻莫斯科,無外乎為了達到戰略欺騙和牽制蘇軍的目的。因此,在“藍色方案”實施前幾天,中央集團軍群4個集團軍向莫斯科發起了進攻,旨在“包圍並控制莫斯科地區,使蘇軍在戰略上失去利用這個地區的可能性”。

    甚至為了呈現出“假戲真做”的效果,“藍色方案”開始後,對莫斯科的進攻依然沒有停止,並公開宣稱德軍“在中部和南方兩個方向轉入了進攻”。於是,就有了“1942年德軍仍以莫斯科作為首要進攻目標”的假象。實際上,充其量只是佯攻。

    當然,南方作戰取得成功,德國元首的目標依然是莫斯科。選擇這一“謹慎”做法,既可以在諸多陸軍將領們面前“留一手”,也為了一旦沒有力量和能力進攻莫斯科,可以保住個人臉面,畢竟這是他擔任陸軍總司令後,指揮的第一次大規模進攻。

    在他的授意下,曼施坦因的第11集團軍首先發起了克里木(克里米亞)戰役,僅一週就佔領了刻赤半島,隨後又攻克了塞瓦斯托波爾要塞,佔領了整個克里米亞,打開了進攻高加索地區通道,為實施“藍色方案”爭取了一個“開門紅”。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昏侯門票包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