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364567671807

    並不是的,耳機是個有機體,無論是動鐵還是動圈,還是平板靜電,靈敏度和阻抗都是要分開看的,而且我們看到的值是指耳機輸入1mw 功率下,1khz的響度是多少db 多少阻抗,並不是全段的響度能達到多高 阻抗有多高。而靈敏度越低,需要輸入的電流也就越多。而且耳機單元的相位阻抗並不是恆定的,哪怕是相位阻抗幾乎平滑如絲的平板耳機,同樣取的是1khz值。相位阻抗是一個有高低起伏的曲線,隨著頻響而變化,而對於多單元耳機來說是非線性曲線。只有直流阻抗,才是恆定值。舉個例子:hd800 1khz下測得阻抗只有300歐左右,0-600hz卻高達500-600歐,這就是為什麼它的中低頻比較難推出來,到了高頻又會重阻抗又會重新拔高,所以延展也不容易推出來,這種怪獸般的條件導致hd800對耳放的效能要求極其苛刻。阻抗越大,那麼要讓他正常運作,前端需要提供的電壓也就越大,但這跟單元的效能關係並不是最大的,振膜的效能以及磁體 音圈也就是換能方式才是最核心的,喇叭是一個有機體。這就是為什麼阻抗和靈敏度都並不決定單元素質的原因,還有很多諧波失真 立體聲分離度 盆架的設計是否合理,音圈的高低等等等等的引數 硬條件影響著。音圈說來說去就是多少匝數 什麼材質結構 純度多少等等等等的問題。舉個例子:鋁音圈聲音比較乾脆直接,因為質量輕,響應快,但阻抗比銅音圈會高些,但銅音圈沒有鋁音圈那麼容易過熱,也能承受更大的電流,更容易推出喇叭的低頻,這也是為什麼銅音圈做出來的耳機往往聽著更有“人味”,所以耳機單元和喇叭常用銅音圈,當然也有銅包鋁音圈也就是ccaw,這種音圈在做入門級耳機時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這在音箱上比較常見,至於再細分導體截面型別是圓還是扁等等這些我就不細說了。這基本不是非業內人士需要考慮的問題。一般人只管聽就好。我們總說前端輸出阻抗至少要和耳機阻抗有一個對應值,像c4這種老一代磚機,設定是輸出中阻抗型別的前端(當然可以磨機讓他可以驅動好低阻),接入低阻抗耳機,中低頻會被削弱,高頻可能會過量,而中阻抗耳機類似pk1 150歐就沒有問題,高阻抗耳機因為輸出能力不夠,低頻也推不出來,聲音比較薄亮,顯得比較空曠(也許聽起來不糊也是優點吧)一個前端有全範圍有效的阻抗輸出對於現在的磚級隨身聽來說並不難,這得益於耳放模組的適應面廣,但這並不是說明驅動力高或低,要綜合整個引數來看。我覺得這個阻抗大小各有各的設定需求(靈敏度最好能高就高,因為這反映了耳機的響應能力),作為一個耳機研發者,我個人相對推崇低阻高敏,但這樣的耳機可能在某些平臺上比較難控制,也可能因為前端對低阻輸出的噪聲抑制不夠,導致變成底噪拾取器,設計難度太高,所以高階耳機基本會選擇一個高阻設定,當然你也會發現現在的高階耳機的阻抗呈現一個下滑趨勢,這是隨著音訊裝置發展導致的必然的潮流。我個人則喜歡阻抗32歐左右的設定,靈敏度最少在108db以上,這樣的耳機在各種平臺都可以提供相對可靠的控制力。我一個低阻音圈就能驅動好的單元我為啥選擇高阻音圈去驅動呢,沒事找事幹是不?其實就是因為振膜不好控制才會去選擇高阻設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己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