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雅虞1982
-
2 # 使用者704512092511
釉的發明
在距今約50萬年前人類學會了使用火。在使用火的過程中,人們發現被火燒過的泥土變得堅硬且有型,並且一些四邊向上兜起的"泥塊"還能夠儲存雨水。受此啟發,原始先民開始有意識地嘗試用泥土製作他們想要的器物並放到火上去燒。於是,人類發明了陶器。
時間到了商周時代,先民們在燒製陶器時又意外地發現了"釉"。(也可能夏朝就已發現,但目前論據不足)
(綠釉陶水亭,東漢)
商周先民在用火(窯爐)燒製陶器時,偶然發現出窯的個別陶器的表面有一些星星點點發亮的東西。這些東西如玻璃體般富有光澤、不吸(沾)水,明亮好看並且還能擦拭。於是,人們就開始留意這些閃閃亮的東西是怎麼來的?
經過多次觀察,人們發現造成"閃閃亮"的原因,是窯內的草木燃料經燃燒後其灰塵落到了器物表面所形成。根據這一發現,人們嘗試著把燃燒過的草木灰調成漿狀並將它們塗抹到陶坯的外表上,然後入窯燒製。
果然,陶器的表面形成了一層閃閃亮的東西——釉,就這樣發明了。
和許多科學發明過程一樣,釉的發明源於釉現象的發現。中國商周時期南方盛產印紋硬陶。所謂“硬陶”就是比一般泥質或加沙陶細膩堅硬,燒成溫度也比一般陶器高。陶工們在燒製印紋硬陶時偶然發現出窯的印紋硬陶的器表,特別是在器皿的口沿和肩部上有一層類似玻璃體的光澤。這層似玻璃體的光澤又是如何產生的呢?經過多次的觀察,發現這層似玻璃體的光澤是窯中燃料燃燒後的落灰所造成的。
商周時期,燒造陶器的燃料是草木,那落灰自然就是草木灰了。草木灰落在陶器(硬陶)上如何形成玻璃體的光澤?原來,草木灰中主要含有氧化鈣,氧化鈣與硬陶坯體表層的石英、長石等成分作用,把石英長石(主要玻璃原料)溶解熔化形成了玻璃體。這其實就是“釉”了,只是這不是人為施上的釉,是天然形成的釉。
於是,陶工們把這個釉現象的發現轉化成釉的發明,即把燃燒過的草木灰收集起來用水攪拌成漿狀,用手或毛刷工具把草木灰漿塗抹在用瓷土或類似瓷土作的器皿上入窯燒造。就這樣,瓷器就誕生了。當然此時的瓷器還處於萌發期,還不成熟,我們把這種剛誕生的瓷器稱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把這種“原始釉”稱為“灰釉”。“灰釉”這種高溫釉的發明是瓷器發明的重要條件。可以說,“灰釉”是瓷釉的鼻祖。在中國,“灰釉”從發明出來一直被歷代陶瓷工匠們延續使用。至今景德鎮還流傳著一句行話:“無灰不成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