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伸個懶腰再睜眼

    蓋茨比老師:不管採訪還是寫作,都要以平等的姿態,細膩的內心,去把握人物的情感,去呈現人物和故事的本來面貌,這是一個寫作者的基本修養,也是寫作者的最大樂趣。

    蓋茨比老師分享了《三步寫出精彩故事》,經過反覆研讀其文稿,我提煉為以下三點:解讀了精彩故事必備的兩大要素,即人物立體多元、故事能引發共鳴;以實踐為基礎,以思考和總結為積澱,詳細分解三步精髓,高屋建瓴,又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人心”、“人性”縱貫全文,真正詮釋了人物故事以“情感取勝”的本真。

    (一)

    寫人故事,感己人生,我想大體是相通的吧。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書,關係中成長,矛盾中求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綻放生命,或平凡素雅,或璀璨奪目,或跌宕起伏,或平鋪直敘……

    誰還沒有點故事呢?那能否成就精彩故事,除了故事本身,更重要的在於寫者是否具有讀懂、參悟、駕馭故事的能力,是否具有識得人心、悟得人性的能力,唯如此,才能真正抵達、撼動讀者的內心,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

    無疑,識人心、懂人性,是一種長期修煉的內在功力,也是撼動人心的關鍵。

    (二)

    “女人心,海底針;女人心,飄渺的雲。”人們常常以此來形容女人的心,變化難測,琢磨不透。其實,如果我們能透過紛繁複雜的現象看到其本質,人心人性也就由無常變有常了。

    人心人性,立體多元,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人心人性不只美好,諸如大家普遍認同的善良、正義、豁達、勇敢、賞識等等。而且還有醜陋不堪的一面,諸如自私、邪惡、狹隘、怯懦、嫉妒等等的一面。正是它的多面立體才使得我們有血有肉,有欲有求,很難去簡單地評判一個人對錯好壞。

    印度電影《起跑線》中的主人公拉吉,如果讓一個孩子去評價,他用欺騙手段獲得女兒的入學資格,很定屬於壞人啦。但對於一個經歷過孩子擇校之苦的家長而言,就更容易理解男主在大的社會環境下選擇的無奈,進而引起情感的共鳴。

    對於人心人性,我們只有從實踐出發,結合社會背景和作為特殊個體的個人的環境經歷加以解讀,每個人的行為乃至命運,才能夠順理成章。

    (三)

    生命的意義在於活出真實的自我。自我的真實是什麼樣子?恐怕我們中很多人回答不出來或者回答不完整。即便是能說出來的真實,也往往是經過大腦主觀加工和語言修飾表達後的多層過濾的結果,具有了美顏效果。

    人心人性,素面朝天,不止天生麗質,還有斑駁不勻,暗瘡點點。

    真實的素顏,有時讓我們不敢直視,更不敢輕易示人。所以人們追求美顏、化妝、整容。倘若真的遇到美人出鏡,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整的吧,美顏的吧”,因為我們多數懼怕自己素面朝天。很多時候,我們無法面對真實的自我,尤其是自我中的那一點點難以啟齒、那一點點瑕缺不堪、那一點點嫉閒妒才。

    而一個不敢正視自我內心的人,談何識人心,懂人性?正如蓋茨比老師所說“打動自己才能打動別人”。所謂共鳴,不就是人心和人性中的共性嗎,它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人心和人性中。

    識人心懂人性,先修煉一顆淡定從容、勇敢無畏的堅定內心吧。面對真實的人心和人性,我們只需跳出主觀情緒,還原和呈現它本來的樣子,不去評判和綁架,而由讀者去感知共鳴。

    (四)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晚清重臣張之洞,在那個朝局混亂,天下紛爭的年代,能扶搖直上獨善其身的秘訣,恐怕就在這裡了。

    人心人性,深藏遁形,不止紛繁複雜,還有真假難辨。

    這裡的實踐既包括自己的親歷親聞,也包括他人的歷聞。

    記得在回答“我寫不出文章該怎麼辦?”這個話題中,有一個回答讓我難忘,“那就去菜市場和醫院裡轉轉。”言語簡單,卻道出了真諦,離開了實踐的寫作,無異於無病呻吟。試想,一個從來沒有擠過公交車的人,你給他講述擠車的心情,他會理解嗎?如果再來一句,“那麼擠,打車不就行了”,豈不更是讓你窩火。

    然每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我們所經歷的也是無法選擇的。當然,我們也不可能為寫出精彩故事,去親歷所有的坎坷挫折、人生困頓,那我們不妨走進書海。透過閱讀來認識自己,理解社會,解決問題——找到認識的工具方法,透過閱讀來參悟人性,透過閱讀來拓寬人生的廣度,提升人生的高度。

    為解決教育教學困惑,為寫出深度教育類文章,半年來涉獵了中外心理學書籍30多本,邊做筆記,邊寫心得,並反思教育教學中的困惑,分析事件的成因、心理學依據及相應地解決對策,教育故事中的人物不再扁平化,而是立體多元,有血有肉,對學生的也多了份理解,多了份幫助。

    識人心懂人性,需要修煉一雙慧眼。在紛繁複雜的表象中,在真假混雜的現象中,讓我們用修煉的火眼精金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參透人心,悟到人性。

    結束:

    識人心懂人性,才能在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中和諧相處,才能實現人心相通,人性共振的最高境界,也必然能引發共鳴,撼動人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會怎麼處理,已分手男友送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