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是郝小仙呀
-
2 # 冬日暖陽陽ya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
待到重陽日, 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過故人莊》)
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宋 朱熹《春日》)
-
3 # 感恩的心30803219
1、晴曉初春日,高心望素雲。彩光浮玉輦,紫氣隱元君。縹緲中天去,逍遙上界分。鸞驂攀不及,仙吹遠難聞。禮候於斯睹,明循在解紛。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2、寧靜的夏夜月朗風清,總是能給我一種清逸嫻靜的感覺。明淨清澈如柔水般的月色傾灑,清光流瀉,意蘊寧融。月色柔和而透明,輕盈而飄逸。
3、初夏時節,各色野花都開了,紅的、紫的、粉的、黃的,像繡在一塊綠色大地毯上的燦爛斑點;成群的蜜蜂在花從中忙碌著,吸著花蕊,辛勤地飛來飛去。
4、大地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毛衣,枯黃的揚樹葉和鮮豔的楓葉飄落下來,好象是幾隻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關於描寫風景優美的句子。雖然寒霜降臨,可青松爺爺還穿著碧綠碧綠的長袍,顯得更加蒼翠。花園裡,菊花爭芳鬥豔,紅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勝收。柿子樹上的葉子全都落了,可黃澄澄的柿子還掛在指頭,像一個個大大小小的橘黃燈籠,紅通通的海棠把樹枝都壓彎了。
5、海是那樣美,那樣靜,可是,總能讓人發現她不一樣的美,讓我們共同感受大自然的美!將來,海會更加藍,草會更加綠,我們將生活在美的世界。
6、冬天,鵝毛般的大雪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地上撲的是雪,厚厚的,軟軟的;房上落的是雪,白皚皚的,又松又軟;樹上蓋的是雪,積雪把樹枝壓彎了腰。太陽照在白雪山上,發出耀眼的光芒。
-
4 # suyang
1、《題松汀驛》
張佑
山色遠含空,蒼茫澤國東;
海明先見日,江白迥聞風。
鳥道高原去,人煙小徑通;
那知舊遺逸,不在五湖中。
青青的山同遠方的天空連成一片,望去迷迷濛濛,在那水國的東邊,海水是很明亮的,所以先看見了太陽;江水是很清白的,雖遠也聽得風聲。那邊有一極狹小的鳥道,可從高原走過去;這地方人煙稠密,別有小路可通。那知道舊時隱逸的人,已不在五湖裡面了。
2、《野望》
王績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南山惟落暉。
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這是詩人在東皋地方避亂時候做的詩。我住在東皋地方,到傍晚時候,舉頭望著天空,想起自己遷徙無定,卻到什麼地方去依靠呢?看那許多樹木,都染著秋天的顏色,許多山嶺,塗上了落日的餘暉。那些牧牛的人,趕著小牛回去;還有打獵的馬,帶著禽鳥歸來。怎奈兩下見面,並沒有一個人認識,我只得效仿古時的伯夷叔齊,唱著那采薇的曲子了。
3、《秦州雜詩》
杜甫
鳳林戈未息,魚海路常難;
候火雲蜂峻,懸軍幕井榦。
風連西極動,月過北庭寒;
故老思飛將,何時議築壇?
鳳林地方的干戈,到現到還沒有平靜,魚海地方的道路,行走常感著困難。候望臺上的烽火濃煙滾滾,似雲峰一般高峻;孤懸邊地的軍隊,帳幕中的井水都乾涸了。晚來邊風很大,連西極的星斗,也吹得搖搖欲動;月光照著北方的邊庭,又覺得很是寒冷的。那些故舊父老們,思念著一個和漢朝李廣般的飛將軍,只不知什麼時候,才議定築壇拜將的禮節呢?
4、《望秦川》
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
遠近山河淨,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
客有歸歟嘆!悽其霜露濃。
我方從長安出來,天光還早,回頭望去,秦川是很遠的,見那太陽正出徵東面的山峰上。遠近各處的山河,都覺得明淨異常,迤逶曲折的城關,卻不知有多少重。秋風吹起的聲音?似從萬家竹林裡送來的,寒氣染成的霜色,似在五陵松樹上一般。有一個在外作客的人,起了不如歸去的感嘆,那一種涼悽景況,比著秋天的霜露差不多一樣的濃厚呢。
5、《渡揚子江》
丁仙芝
桂楫中流望,空波兩畔明;
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
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
更聞楓葉下,淅瀝度秋聲!
我乘船渡江的時候,向著中流一望,只見江面一片空曠,兩岸都很分明。那一邊有樹林的,開闢了揚子驛舍;這一邊有山嶺的,顯出了潤州城垣。這時海疆盡服,又喜邊警肅清;江上寒多,只因有北風吹來。又聽得林子中的楓葉落下,不住地淅淅瀝瀝,從岸邊送過來秋聲呢。
6、《幽州夜吟》
張說
涼風吹夜雨,蕭瑟動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遲暮心。
軍中宜劍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邊城將,誰知恩遇深!
北地的涼風,吹送那夜雨來,這一片蕭瑟景象,振動了寒冷的樹林。我正在這個時候,雖在高堂上宴飲;怎能忘卻遲暮的心思。軍營裡面,佐酒取樂,只宜舞劍;但是邊塞上所最注重的,卻是胡笳的聲音。倘使沒做過邊疆的將領,誰知道聖恩待遇的深厚啊!
回覆列表
1、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2、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李白《早發白帝城》
4、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秦觀《鵲橋仙·纖雲弄巧》
5、溪雲初起日沉閣,山雨欲來風滿樓。——許渾《咸陽城東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