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佛系少女張泡泡

    作為一個今年上岸的考研狗來分析一下二戰這件事。首先你要分析考研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備考過程中效率不高?還是因為備考的不充分,很多知識點沒有理解透?還是備考期間學習方法不對?亦或是時間安排不夠合理,導致壓力過大?這些都是你該仔細考慮的。如果不想明白這些事情,即使二戰也是陪跑,考研是一個漫長的戰役,不僅需要你合理安排時間,制定計劃,還需要有高效的學習策略和方法。這是二戰前應該考慮的問題。如果你決定了要二戰,那麼就要制定好大體的框架,幾月要學到什麼程度,幾月該進入那個模組,幾月該總結,衝刺等等,先有一個大體的方向,然後再製定每天的細化目標,背多少單詞,做那本習題,複習那個專業知識點等等,只要你堅持這樣的計劃,每天按時完成,完成計劃就可以按時睡覺,長此以往,你不僅精神狀態很好,複習的進度也會很好。還有一點就是效率。效率對於考研狗來說真的太重要了,一定要提高完成計劃的效率。還有緩解壓力的方法,我的方法是去看電影,看新上映的電影,當然特殊時期,可以選擇跑步,騎行,聽音樂,或者是自己喜歡的其他事情。不要覺得放鬆就是浪費時間,放鬆可以化解焦慮,幫助你放鬆你的大腦,讓你的大腦不會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這有利於你提高的學習效率。二戰的你有很大的優勢,希望你能夠把握住優勢,發揮好自己的優勢。如果你決定二戰請一定要堅定,祝你能夠找到合適你的路。如果二戰,祝你上岸!加油!

  • 2 # zero剪輯

    作為一名今年調劑上岸的考生,我覺得二戰不二戰完全是自己的想法,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人是二戰可以一舉成名,有的人三戰四站也不會有機會。

    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考研結束的時候,我明白我的數學沒有發揮好,當時就明白我的研究生之路可能就此終止,也沒想著調劑。考試結束後的一週,毅然投入找工作的大軍,參加了工作的面試。

    後來收到了我第一份工作得錄用通知書,由於今年的疫情,在家裡待了幾個月。疫情的影響今年成績出來的也晚,我沒有報一絲的希望,也沒想著調劑,只想好好工作。家庭的原因我沒有二戰的機會,我的理由很簡單,我不可能再拿出一年的時間再去學習,甚至面臨著再次失敗。我在家裡遠端了工作了三個月後成績出來了。

    我的數學考的很差,其他科正常,想想去年的數學複習也花了很長時間,也不至於考的這麼差。總分與目標院校差了3分,心裡其實是有點不甘心的。但是想想自己已經有了工作,就好好工作,即使數學再多考了十幾分也很難能穩穩通過複試。就這樣我就繼續工作。

    真的是工作了才明白學生才是最幸福的時候,也是在工作得過程中才明白研究生學歷在找工作當中是多麼重要。明白學習是改變命運最直接的方式。5月20號調劑系統開始了,我那幾天心裡就一直想著自己是不是還有上學的機會,又想著調劑自己也沒有學習,感覺機會不大,又開始了糾結,害怕最終調劑不成功工作又沒了。

    猶豫真的是會壞很多事,我一點想調劑,一邊又害怕,結果那一個星期工作也沒做好。在一位已經工作兩年的學姐建議下我請了半個月的假期,好好準備了調劑複試。

    就這樣我通過複試,收到了擬錄取,前前後後用了兩週不到的時間。上岸之後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開心,我明白三年以後等著我的路將更加艱難,我必須從現在開始就要努力。

    我想說不是上了研究生未來的路就是一片光明,研究生上與不上與我們未來的道路方向有關,如果你的本科專業現在去找不到一個好的工作,如果你喜歡研究,如果你有信心踏實學習準備二戰,那你就二戰。如果你和我一樣,沒有二戰的信心,沒有二戰的條件,可以選擇工作或者調劑。未來的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管走到哪裡都要繼續加油。我也要加油

  • 3 # 考研時事熱點

    看了題主的經歷,覺得彷彿看到了整整一年前的我。再看看下面的答案,頗感失望,幾個高票答案都在說關於考研的事情,甚至有答案在回答應該怎樣考研??批評題主的複習戰略不對??“考研二戰後怎麼辦”這個問題真的需要這樣的解答嗎? 作為一個能夠感同身受過的人,在我的想法裡,這個問題重點應該在於“怎麼辦”。在經歷如此讓人絕望的失敗後,到底應該怎麼走,怎麼繼續,如何繼續、向前看,才是這時候的重點。關於考研這件事,對於所有考完的人來說,它都已經是過去時了,它的意義、方法或是經歷都是過去時了,就跟其他大大小小出現在我們生活中的事情一樣。題主描述了很多關於自己考研的事情,這些也是我考完後思來想去的東西。二戰失敗讓我甚至有了心理健康問題,經歷了人生中最痛苦的時期。但是,你如果想要度過這道坎兒,知道失敗後該怎麼繼續,首先就要把這個“失敗”的前提暫時放一邊。是的,這是你的現狀,但是這只是一個背景而已,它代表的東西,遠遠沒有你想的這麼多。你如果想往前走,就不能讓這樣的背景像蜘蛛網一樣纏著你,讓你沉醉在失敗的網中,無法自拔。拿出一張白紙,想想你下一步的計劃。記住,你面對的是一張白紙,而不是千瘡百孔的過去。你要想繼續考研、想工作,哪怕是想旅行休整都可以,因為這只是人生的一小段。也許,你會認為,一個人的一個決定很重要,可能會改變你的人生軌跡。但是,這裡我想分享一段笛卡爾在《談談方法》裡談到他有關於選擇的看法,大致意思是這樣的:在行動上儘可能果斷堅定。在做選擇時,即使無法分辨哪一個決定是最可靠的,也必須選定一種,哪怕他十分可疑,也毫不動搖,堅決遵循,從內心深處把它當作最正確、可靠的決定。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他這樣做了類比,假設你是森林裡迷路的旅客,你決不能胡亂的東走西撞,也不能停在一個地方不動,你要做的只是走出這片森林。儘管你走的這個方向,是你沒有在開始的時候深思熟慮決定的,只是偶然決定的,但你也不要由於細小的理由而動搖、而改變方向。因為這樣做,即便不能恰好走到目的地,至少最後可以走到一個地方,總比一直困在森林裡要強。在我並不豐富的人生經歷裡,我真誠的向題主、也向每一位考研失敗,或是遇到看似重大挫折不知如何重新開始的人分享這段感想。不論你是二戰還是三戰失敗,這都不是現在應該想的事情,下一步應該做什麼才是重點,而在這個“下一步”裡,你的行動更要比選擇重要的多。也許這個下一步,你還沒有想好,那就從不再思考自己為什麼失敗這個問題開始吧。

    ————獻給過去的自己,也獻給每一位考研失敗、或是經歷了其他失敗正在絕望中徘徊的人

  • 4 # 小袋子不是大袋子

    本人19年考研失敗,去年複習時全心備考,管理類,但由於方法有點不對,失敗了,差10來分,然而一點都不後悔,今年打算再戰,同校同專業,內心深處放不下考研這件事,也想再給自己機會,但前段時間還有些猶豫不定和害怕。

    考研結果出來的那一刻,我覺得我要崩潰了,當時其實覺得自己還是很有機會能考上的,卻失敗了,當時自己關在房間裡,腦子裡空白了很久,整個人被絕望又不甘,又無奈的情緒籠罩,似乎自從高考開始我的考試運就不怎麼樣,(高考考得不好,身邊的同學朋友都考得很好,就本人最差)有段時間一直很自卑,後來某契機之下燃起希望想考研,不想自己以後就那樣,不想後悔,自認是個普通人,沒有過人的智慧,唯想通過低成本的考研提升自己,然而,失敗了。

    心情極其複雜難受,在家又不想父母操心(當年高考成績出來後,萎靡了一整個暑假,家人也不好過,當時感覺整個世界都是黑色的),只能強顏歡笑,有時覺得自己都快人格分裂了。三月份離開家來到沿海某城市,當時很多事情沒想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沒有人可以給我答案,就是走不出來。找了一份國企的短期實習,想以此慢慢思考,內心真的不甘心吧,一直放棄不了,心裡卻又害怕,在公司認識的同事們都是很厲害的人,本科碩士都是國內名校或國外名校,他們的眼界很不一樣,很多都是工作了有幾年的人,都勸我繼續考,以過來人的身份,還有一個偶然認識的小姐姐,本科畢業沒有考研的,說她後悔了,後悔當時沒有考研,選擇聽了家人的話,勸我考。其實,說了這兩種不同的人給我的建議,主要是想說,很多時候自己內心其實本來就是有了決定,只是還太膽怯,太自卑,只是需要有人在背後給我們一個肯定,贊同的回答。

    另外,其實本人考研的目的,不是純粹為了就業,只是覺得自己還有很多需要提升的,不管是知識,還是思想,我不知道讀研出來後能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但我只知道,要是能有機會讀研,我一定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在那個期間,有好多的可能性,或許我就能體會到,生活真的很美好,還有讓我產生熱情的東西,讓我不至於像現在這樣,感覺不到生活的樂趣。加油吧,不管怎樣,未來很長,卻也很短,做了任何選擇,無法言論正確與否,都會需要付出代價,自己的人生是怎樣的,你有極大的掌控權。

    我的想法是,除非目前自己有份很好很好的工作,否則,二戰吧。畢竟未來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工作,為何不選擇自己當前最想做的事。

  • 5 # 偶爾裝糊塗

    又遇到這個問題了。

    每年大批學生(>=50人)問我,一戰敗了,要不要準備二戰?

    我從自身的經歷來說,家庭條件不好的,賺錢為第一,但得結合自身情況。

    很多家庭貧困的學生,不能保持很好的三觀,尤其是金錢觀。

    特別想賺錢,然後被社會上的各種人一眼識破,不僅賺不到,更浪費了大好的時光。

    學校就業辦,聯合社會黑心企業,一起坑害學生,特別是畢業季的時候,這些平時很難招到人的黑心企業便一下子冒出來了,使勁坑。

    招聘會上,那些心黑的招聘官和老闆一眼就看出來你是個窮孩子,然後各種花言巧語把你弄進去。你覺得做普工沒意思,想學技術?官面的文章會不會做?人事給到了沒有?沒有,那就隨便找個理由繼續幹你的普工吧!

    一家不行,那就再找一家,結果發現更坑更黑。

    心緒越來越不能平靜,眼看著周圍的同學一個個混的風生水起,自己卻一步錯步步錯,我的天哪,這貧困的人生到底還要迴圈多久?

    我本無意蹉跎歲月,奈何歲月蹉跎了我,無奈啊!

    家底厚的,或者獨生子的,另算。

  • 6 # 考場小公爺

    自主劃線院校的分數線相繼釋出,國家線還沒有出來,不要想當然地覺得自己考研失敗了,也許有意外的驚喜呢?

    如果確實百分百確定自己考研失敗了,而你自己又在思考是否值得二戰,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綜合考慮一下。

    1、考研的目的。自己選擇考研,到底是出於一個什麼目的?這個你需要再次明確一下。學習更多知識?提升文憑?拓寬朋友圈?如果你有強烈的考研的想法,那就不要猶豫,也不要害怕,果斷地選擇二戰。

    2、是否能吃的了二戰的苦。考研是一場艱難的戰役,用一年的汗水去準備那麼兩天的考試,考過研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辛酸。二戰考研自然更苦更累,你是否做好了更累的準備,你是否能堅持到最後,這個你都要問清楚自己。

    3、反思此次考研失敗的經驗。二戰考研是否還考同學校同專業,如果是同學校同專業,就要總結自己這次為什麼會失敗,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英語還是政治?數學還是專業?如果二戰,自己是否有信心去彌補此次複習的不足?

    是否二戰,其實真的都看你自己對研究生的渴望程度。如果真的不甘心,如果真的很想要,就勇敢地二戰吧,相信會有好的結果。

  • 7 # dhjsbd

    二戰過的老學姐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本人經歷過考研一戰,也經歷過二戰。現在咱們就聊一聊考研的那些事兒。人們都說不考研後悔一輩子,考研後悔3年。說實話我不後悔二戰考研,但我後悔我大學所選的專業。

    先聊一聊我一戰失敗的原因

    一、我還記得我那陣兒是16年參加第一次考研,我是在大三上半年準備考試的,準備考東北的一所985大學。我所考的科目有,數學二(54)、英語一(45) 、政治(60)、無機化學(90)(本人是化學專業)。說實話數學還算是我的強項,基本上90分還是可以能考的。因為我把大量的時間放在數學上,就是怕數學失敗。結果我那年考試漏題,導致數學二特別難。所以第一次考試分數數學才54分,結果我理所當然的沒有過國家線,連調劑的資格都沒有。

    二、我還記得我查完分數後的情況,當時腦袋是蒙的,感覺像是在做夢,夢遊一般,成績反反覆覆的看了好幾次,這才確定自己失敗了。

    我自己就是想要有個985學歷的夢,可是怎麼就這麼難啊。一想到自己起早貪黑,早早的去圖書館佔座,晚上10點左右回寢室,我的內心就特別的悲涼。

    我的朋友幾乎沒有二戰的,要麼考上,要麼找工作目標特別明確。

    只有我,十分的無助,父母都勸我放輕鬆,可是我真的很累,很累。我頭一次體驗過渾渾噩噩的感覺。幹啥都提不起勁兒。我拼命的止住眼淚可是,眼淚不停的往下流,本以為我可以不哭泣,結果還是不行。

    感覺整個天都要塌了。我整整一週什麼也吃不下,一直在想我為什麼考不上。得出了個結論,我把考研太在乎了,在乎的我幾乎抑鬱。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二戰考研。雖然我第一次考研失敗了,但我希望大家可以借鑑我的失敗經驗,不要走彎路。

    三、下面就說說各科該怎麼複習

    四、數學、英語一定把基礎打撈。數學就看李永樂老師的書就可以,不要看別的,浪費時間。多做真題。雖然我一戰成績是45,但二戰的成績是100,第二次考試我就是狠狠的刷真題,就這樣把分數提高了上去。雖然成績不是特別高。

    六、政治、專業課這兩個課短時間可以突擊。政治背肖秀榮的最後四套卷子就可以,看別的浪費時間。

    七、專業課我買了一個學姐的題,把題刷完了,考了90分。還有一點不要抱什麼小班,課程貴不說,還沒有用,浪費錢,最最重要的是浪費時間。本人的親身經歷。

    下面說說我的感悟

    一戰我準備時間是一年半,說實話準備的有點長。戰線拉的太長,其實一年的時間就足夠了。我當時合計著,越早準備考試,效果會越好,其實不然。效果糟糕透了,我的學習效率太低了。

    再加上我是一個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人,特別容易給自己施加壓力。由於我是寢室唯一一個考研的,就更容易崩潰。睡眠質量得不到保障。與他們沒有話題可以述說。人家不是忙著玩遊戲,就是出去玩。只有我一個早上8點早早的去圖書館,晚上10點回寢室。感覺寢室根本容不下我,我特別的難度,自己偷偷的哭了好幾次。每天心都特別累。每天負能量滿滿。自然而言考研失敗。

    失敗的原因如下:

    一、考研期間沒有與朋友交流,這是我說一下,最好有一個一起考研的小夥伴,不要自己傻呼呼的學習。不然容易學傻。

    二、如果條件允許的話,建議搬出去住。這樣可以晚上也繼續學習,不必擔心在寢室學習影響到其他人。

    三、不要負能量太多,多與小夥伴交流,不要把話憋在心裡,不然容易抑鬱。適當的釋放能量。

    四、不要戰線拉的太長,一年就足夠了。

    五、最最重要的是,保重好身體。我在一戰期間成功胖了10斤。

    一、二戰我跟小夥伴合租,說實話,不合租也沒有辦法。效果還是不錯,有個說話的人,起碼不寂寞。心情沒有抑鬱。二戰的我還是考之前的學校,哎,那個時候的我就是沒有死心的想法。非得要獲得研究生學歷文憑不可。一根筋,這次成績數學(100)、英語(60)還是靠那個萬能模板套,不過這回做真題了、政治(60)、專業課(90)。嘛,過300分了,但沒啥用複試刷下來了,調劑回了本校。

    二、難過是必然的,但那能怎麼辦呢,只能面對現實。我的很多本科同學都在本校讀研了,每次見面都感覺沒面子,我基本上都是強顏歡笑。故作輕鬆,心裡的苦楚只有自己知道。之前也說過我不後悔考研,但我後悔所選的專業。

    說點目前的狀況

    我目前研二,就讀的專業是化學工程與技術。每天的生活就是實驗室,每天重複做著實驗工作。看上去每天都很充實,實際上只是白白浪費時間而已。

    雖然我已經發了一篇SCI一作,第二篇論文正在寫。但還是覺得沒有意義。從早晚在實驗室呆著,重複做著螺絲釘釘的實驗,一個實驗最多可以重複做50遍,重複不要緊,就怕重複之後,導師來一句這個實驗方案有問題,這個方法不行,重新來過。心理只想MMP。白白浪費了幾個月的時間。

    希望大家不要跟我一樣,考上研究生後發現自己真的不喜歡本專業,還要考慮轉行的事兒。這可這是太悲催了。

    最後要不要二戰

    一、如果你自己覺得,我就想在自己本專業好好發展,但第一次考試沒有成功,我的建議是考。

    二、如果自己以後想要考公務員、銀行這兩個行業,我的建議是考,畢竟研究生的文憑在那兒。

    三、但如果就是單純的想要研究生文憑,例如我這樣,我的建議是不考。因為你畢業也還是做著跟本行工作不相關,還不如現在立刻馬上就去投簡歷。現在馬上就要春招了,抓緊找工作。

    如果大家有什麼想要發洩的,我可以當大家的樹洞。

  • 8 # 清爽自然高考和考研

    考研失利對大多數考生而言都要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比如2018年碩士研究生考試有238萬人報名,而全國招生68萬,意味著170萬(約佔82%)名考生被淘汰,若是首次失利對大多數人而言是常事,若二戰失利需要坐下來透徹分析原因所在,我身邊就有不少二戰失利,選擇三戰一舉成名的同學,我是傾向於繼續備考,三戰逆襲,我有以下建議:

    我們要深刻剖析原因,考研失利的原因有很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

    首先考研態度是否端正,我身邊不少考研者,口號喊的很響亮,就是不看其到自習室,直到進入衝刺階段,才知道緊張複習,匆匆上陣,只能匆匆敗陣,棄考,開始抱怨“研究生如何如何難考,再也不考,再也不遭這罪了。”總是再抱怨牢騷,自己首先打敗了自己;

    其次要分析自己的學習方法,好的學習方法才會有好的學習效率,方法不對就是在做無用功,我備考時借鑑了很多人的學習方法而後總結出自己的一套適合自己的複習方法,比如高數題海戰術法、英語“每天三個一”強化記憶法、政治“聯想記憶法”、專業課“歷年真題背記”法等;

    第三就是分析備考時間是否充分,想要考取985名校必然要比高考難很多,即使考取普通高校在過國家線的前提下還要看政治、英語、數學的單科成績要求,所以大家必須花費一番心血,充足的備考時間是獲得高分的一定條件,沒有時間保障,再好的學習方法也不會有太大進步,所以大家要想法設法擠時間。

    第四就是分析報考院校和專業的報錄比,是不是報錄比太高,競爭過於激烈,自己的實力或者複習水平與志願高校或者專業懸殊,也就是說報志願過高,還要分析院校是否縮招或者增加了接收保研生的比例,而統考人數相對減少。

    以上因素都分析清楚,你就會有自己答案!

  • 9 # 有尊嚴地活著

    1.如果家庭經濟條件許可,自己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還行,第一次考研離目標差距不大,是可以考研的,特別是沒有非常好的就業渠道的學生。特別是現在的社會環境下,本科基本是隻小麻雀,研究生起碼是隻鷹,如果說工作早積累幾年就一定可以超越研究生,我是不認同的,單位就業基礎經驗積累一般都是要3-5年的,複雜專業行業就需要8-10年,如醫生,能達到經驗廣度靠工作積累容易實現,能達到經驗縱深靠專業知識學習(系統化自學或考研),能系統自學專業比較少。所以說,考研準備只要在1年或2年內考上,都是可以的,都是證明自己學習和知識能力還是不錯的,也值得一試。

    2.人生是馬拉松,不是100米衝刺,早幾年就業和晚幾年就業差距不大,在一切向錢看的社會,讀書無用論還是甚囂塵上,很多專業領域要想發展沒有研究生是非常不行的,如:臨床醫學等,再如北京的中學老師招聘最低都是研究生學歷了,最好是有品牌的大學,公務員考試也越來越傾向於多招研究生,各地引進人才的補貼計劃,最低是碩士學歷。能多做知識積累,一次性讀完研究生是最好,待全職工作,再去考研在職碩士或中斷工作去考研就費勁了,能一鼓作氣是最好!做一件事,毅力和耐力很重要!

  • 10 # 考研Amy小姐姐

    我希望你最好先弄清自己為什麼考研?一旦你把這個問題弄清楚了,你這個疑問就不會有了。

    1.如果你是被家人逼迫,那麼我建議你還是放棄,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

    2.如果你很喜歡你的專業,嚮往更深層的領域發展,想嘗試科研工作,想做個科研人員,那麼加油。人難得有自己的喜歡的事情,三戰四戰又何妨。

    3.如果你只是想要那個畢業證,提高工資水平。那麼你需要去衡量你的專業現在有沒有好的發展前景?你的能力用你現在的學歷能不能有更好的未來?你提高教育層面的這幾年,你的工作經驗會不會趕超你碩士畢業的薪資?

    4.轉專業,每年都有很多跨專業的學生,這個真的慎重再慎重,你不要看到別人家的專業怎麼光鮮亮麗的一面,自己家的專業怎麼上不了檯面。殊不知他們也在羨慕著你,所以探究好另一個專業的內層,才看看值不值得付出那麼多。

    1.你真的認真去複習了嗎?或許你認為自己真的很辛苦了,但是你沒有看到比你更優秀的人,正在更加努力。

    2.你選擇的院校是不是太高了?相應的降低自己的目標院校,或許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3.你有沒有為了自己的目標院校,找師姐和專業課資料?其實選擇專業甚至方向的時候,不要只是奔著學校去,聽聽師姐的建議,你會受益頗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了劉備,而不是曹操或者孫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