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哥iouyh福小鋪

    只要看看美日的太平洋戰爭與後來的諾曼底登陸就知道,300艘戰艦是什麼的概念。

    太平洋戰爭,美國用來封鎖、攻擊和打造輸送補給的各型號的戰艦就達到3-4萬艘;

    諾曼底登陸,盟軍用來進攻和運輸的船就達到上萬艘。

    所以說,300的數量與以萬為單位的數量比起來,丘吉爾能放心?

    顯然不會放心。

    再加上德國雖然水面力量不強,但擁有空中和潛艇的優勢,英國在大陸戰役敗北後,守護國門與保障生存都成了嚴重的問題。

    既要維持補給線,又要嚴防死守,還得顧及北非的戰役。

    300艘,別開玩笑了,能玩得動?

    明顯是不可能,捉衿見肘的窘境已經是很高看英國當時的海軍實力。

  • 2 # 雷姐的機械空間

    首先,我們回溯第一次世界大戰,讓我們看看在一戰中英國海軍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再對比二戰。在一戰中,義大利參與協約國陣營,參與對付為數不多的奧匈帝國海軍,皇家海軍的主要方向便是北海封鎖和在地中海對付奧斯曼土耳其,並且防範德國潛艇,為帝國和殖民地資源運輸和貿易做出保障,保護“大英帝國海上交通線”:蘇伊士運河,馬耳他島,塞普勒斯和直布羅陀。

    英國海軍將第一艦隊改名為“大艦隊”(Grand Fleet)來對抗德國公海艦隊,艦隊的任務是對德國進行海上封鎖,保衛英國海岸等。1914年8月28日即首戰告捷,大艦隊在黑爾戈蘭灣伏擊了德國艦隊並取得勝利。1915年1月24日在多格爾沙洲再次勝利擊敗德國艦隊。同年5月31日,日德蘭海戰爆發,雖然大艦隊最終的損失比德國公海艦隊多,但是最終壓制了對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大艦隊一直掌握著北海海域的控制權,阻斷了德國對外貿易的交通線。

    再看奧斯曼戰線,奧斯曼帝國龐大而腐朽,絕大多數的海軍力量採購自歐洲各列強,例如在一戰前夕,奧斯曼土耳其採購了英國阿姆斯特朗公司的一艘戰列艦,命名“蘇丹奧斯曼一世”,在一戰爆發前期,“蘇丹奧斯曼一世”下水,但是在英國和土耳其日漸緊張的關係下,英國海軍部下達了扣留“蘇丹奧斯曼一世”的命令,在這艘船交接儀式時,一個連的英國士兵端著刺刀奪走了這艘船,後被英國命名為“阿金科特”。土耳其海軍費拉不堪,在地中海也曾爆發了因布羅斯海戰等小規模衝突,但從賈馬爾·帕夏1815年南下試圖攻取蘇伊士運河失敗後,奧斯曼和英國的戰線就在西奈半島徘徊,奧斯曼土耳其軍隊基本無法威脅到大英帝國的海上交通線,協約國可以在地中海地區展開軍事行動,例如著名的加里波利登陸戰,協約國方曠日持久的登陸準備和澳新軍團的運輸就得益於大英帝國龐大的海上運輸能力。

    在一戰中,廣泛的制海權讓大英帝國可以基本保障本土和殖民地之間的資源運輸,兵源補給,貿易,也可以通過制海權在任意地區發起軍事行動,還主導了美國的輿論資訊控制和對美的貿易,導致美國加入協約國的道路。大英帝國的艦隊數量應對眾多的需求便遊刃有餘。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情況就大不相同了軸心三國德意日,義大利直接威脅到了大英帝國的海上生命線,馬耳他島岌岌可危,非洲軍團的進軍目的更是放在了蘇伊士運河上,雖然有塔蘭託這樣的勝利,但是英國在地中海的行動範圍,行動規模都比上一次世界大戰減小很多,不能像之前那樣行駛自如了。

    從北海的挪威到法國布列塔尼全部落入了軸心國手中,英國不但要防禦北海,還要從基爾運河開始防範大西洋一側的德軍艦隊,更不要說巡遊在大西洋上獵殺英國商船的潛艇了。這一切領土範圍的改變直接讓英國海軍的工作量成倍的增長,同時還要看緊維希政府的法國殘存海軍,防止其落入納粹手中。

    在遠東殖民地發生的事情也讓英國揪心不已。日本發動“大東亞戰爭”,在短暫的時間內攻取了大量東南亞領土,新加坡淪陷,英國殖民地軍隊連遭敗仗,英國在遠東的海上航道也遭到打擊,派去遠東的Z艦隊全軍覆沒,遠東日本的一系列軍事行動,讓英國海軍的壓力雪上加霜。

    在大西洋海上,破壞海上交通線的潛艇神出鬼沒,擊沉了大量的英軍商船,英國海軍放在保護商業航線上的軍艦逐年增多。德國海軍俾斯麥也參與了破交行動,但被英國海軍擊沉。

    英國海軍在二戰面臨的挑戰和問題相對第一次世界大戰要多的多,不難想象當丘吉爾考慮全球形勢和英國海軍數量時說出這句話的情景了。同時,海軍作戰的理念也在改變,很多舊的,大型的無畏艦,超無畏艦時代留下了的大炮鉅艦已經無法應對新的挑戰,大英帝國也必須更換軍備。

    航空母艦和空軍的應用大大增加了,塔蘭託戰役中,英軍航母就載著舊式戰機擊沉了義大利海軍,空襲北海“存在艦隊”提爾皮茨時,空軍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老而舊的大型戰列艦無法應對無限制潛艇戰,皇家橡樹等戰列艦沉下了水底,英國海軍不得不使用新的方法和技術來應對水下的敵人。這一切都讓英國的壓力劇增,並且讓這個列強依向了擁有更大工業能力的美國。

  • 3 # 賀五窩

    丘吉爾在二戰爆發前歷任英國的海軍大臣、陸軍大臣和空軍大臣,這樣一位在海陸空三軍都有供職經歷的政治人物,對德國海軍的忌憚並非空穴來風。

    首先,這種擔憂代表的更多是戰略上的重視。英國是一個島國,不論是向外擴張還是對內防禦,海軍永遠是第一戰鬥力,重視海軍就是重視本國軍事力量的根基。任何一個國家如果有能力壓縮英國的制海權,切斷外界和英國本土的聯絡,就將迫使英國變為一座孤島,這基本意味著英國已經出局了。

    除了對英國本土的威脅,海上補給線也是英國人的命脈,看看德國狼群戰術的戰績,2800多艘商船,將近1500萬噸的排水量,有效的減緩了盟軍進攻的步伐。

    從下圖中,我們不難看出,法國投降後,英國的局面已經岌岌可危。

    即使獨自面對德國壓力,正在經歷著“倫敦大轟炸”和“不列顛空戰”的至暗時刻,丘吉爾依然能夠鎮定自若的發表那段著名的演講——《我們誓不投降》。這種安全感就來自於英國本土並未受到實質性的壓迫。我們假設這個時候,德國軍隊並不是集結在英吉利海峽對岸,而是在鉅艦護航的運兵船中,我相信丘吉爾的演說會是另一番情景。

    高喊著“在海灘上戰鬥”的丘吉爾,絕對不敢邀請德國人登陸,來一場陸軍的硬碰硬,這一點,連美國人也不敢。馬歇爾花了三分鐘就說服羅斯福援助歐洲,打擊德國,理由就是如果德國5個師團在美國海岸線任意地方登陸,他們可以想佔領哪裡就佔領哪裡。

    其次,這種擔憂並不是無所依據,德國人常常自嘲,說自己是一流的陸軍,二流的空軍,不入流的海軍。可在一戰期間,德國海軍可是權威人士眼中的世界第二海軍強國,其公海艦隊僅次於英國皇家海軍,而且還在日德蘭海戰中重挫皇家海軍。即使後來受限於凡爾賽條約,沒有高等級的艦船,但是海軍的戰術素養和經驗傳承還在,這些可遠比花錢花時間就可以建造的軍艦要重要的多。基於U型潛艇的狼群戰術就得益於德國海軍對潛艇更為深刻的認知。

    當德國海軍服役了兩條現代化戰列艦,“俾斯麥”號和“提爾皮茨”號時,丘吉爾盛讚它們為“造艦史上的傑作”,轉頭著就不惜調動皇家海軍的一半力量擊沉了前者,又為後者的沉沒專門研發“高腳櫃炸彈”。這些動作無不證實了丘吉爾對德國海軍的防範。

    戰術上來說,狼群戰術只能搞搞破壞和偷襲,如果讓德國海軍的水面常規艦隊成了氣候,有能力護衛陸軍執行轉移、登陸的作戰方案,等於給本就凶猛異常的陸軍加上了翱翔的翅膀,對整個戰局將造成巨大的影響。

    除了上面這些原因,德國海軍帶給丘吉爾的“私人創傷”應該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直接導致丘吉爾從海軍大臣任上被解職的達達尼爾海峽之戰,就有德國海軍的身影,而後德國潛艇千里奔襲斯卡帕灣時,丘吉爾乘坐的軍艦就曾被德國潛艇擊中,萬幸的是德國人發射的魚雷竟然並未爆炸,這才讓丘吉爾僥倖逃過一劫。難怪丘吉爾1940年臨危受命救人英國首相時,深有感觸的說道:“戰爭中最讓我膽戰心驚的就是德國潛艇的威脅。”

  • 4 # 煮酒閒話

    二戰前期的英國仍然是全球霸主,300多艘軍艦,主力艦大概不到100艘,其他都是巡洋艦,驅逐艦還有其他輔助艦艇。皇家海軍還要分佈在全球以保衛帝國的利益,在大西洋區域性上,對德海軍並沒有壓倒性優勢。

    英國打完一戰其國力其實是下降的,在一戰時,6艘戰列或者戰巡只是皇家海軍的一個戰列分隊,到二戰時,6艘戰列/戰巡就是皇家海軍本土艦隊的主力了。

    另外英國人為了維持他一攤子軍艦,花銷甚大,實際上艦船的平均年齡都偏大,很多關鍵效能也比不過德國人一票一戰後重新設計的戰艦,皇家海軍戰艦新的新,舊的舊,比較難發揮出戰鬥力。

    另外德國人的戰術選擇很流氓,在明知道不可能從皇家海軍哪裡獲取制海權的情況下,德海軍存在的目的就是騷擾乃至切斷英國的補給線。德國人的艦船也是根據這一戰術原則設計的,甚至形成了一個讓英國人很難受的局面:追的上德國人的船,打不過德國人。打的過德國人的船,卻追不上德國人。

  • 5 # 戰武拌豆腐

    其實英軍最頭疼的是德軍的U型潛艇。自1939年二戰爆發,納粹德國艦隊的U型潛水艇便遊弋在大西洋上,採用“狼群”戰術瘋狂行動,目的就是切斷英國的補給線。1945年戰爭結束,U型潛艇艦隊幾乎全軍覆沒,40 000名水手中的3/4葬身於海上。儘管如此,U型潛艇艦隊仍是出色的水下殺手,給盟軍的海上運輸線和水面艦艇造成了很大的殺傷。

    在英軍最艱苦的時期,它們幾乎讓大英帝國的海上補給癱瘓。而盟軍方面,勝利的代價則更為慘重,3萬多名商船海員連同幾千名其他部隊的現役軍人喪命於戰鬥中,大約2000萬噸排水量的商船沉沒於海底,同時由潛艇對英國水面艦艇帶來的恐怖氣氛折磨則更加嚴重。

  • 6 # 天黑就動手9

    首先謝謝邀請!重要的一點就是德軍U形潛艇比較厲害,大家可以去查下資料,德國的火力,防護,都比同等級的英艦好些,但是續航,適航能力,都稍微差些,因為德國軍艦基本考慮的都是和英國決戰,而英國戰艦要考慮海外殖民地之間的巡邏。

    德國海軍簡介:納粹德國海軍(德語:Kriegsmarine,意為戰爭海軍)是指在1935年至1946年的德國海軍。戰爭海軍取代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意志帝國海軍和魏瑪共和國的國家海軍,為德意志國防軍中的海軍力量。

    英國海軍簡介:

    英國皇家海軍,簡稱為皇家海軍(英語:Royal Navy ,縮寫:RN ),是英國的海上作戰力量。雖然軍艦早在中世紀就被英國國王使用,並投入到百年戰爭期間的第一場重要海戰中。但現代皇家海軍起源卻要追溯到16世紀初。亦是英國最古老的軍種。從17世紀中葉開始,又經歷18世紀先後與荷蘭、法國爭奪過海上霸權。

    在1692年拉和岬海戰(拉烏格海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皇家海軍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被美國超越。皇家海軍在19世紀和20世紀為大不列顛帝國作為世界無與倫比的大國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皇家海軍規模開始大大縮小,雖然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仍是世界最強海上力量,但到戰爭結束時,美國海軍已取代其成為世界最強海軍。冷戰時,皇家海軍轉變為重要的反潛力量用來監視蘇聯潛艇。蘇聯解體後其重心又回到在世界各地的遠征行動,且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藍水海軍之一。

  • 7 # 大衛思想

    所提問的應該是二戰的事。

    大英帝國是一個殖民地帝國,各種原材料都要靠海運,所以對德國的“海上破交戰”一直心存顧忌,當初德國的“俾斯麥號”,“歐根親王號”出海破襲,英國調集了十餘倍的力量圍追堵截,總算把它們幹掉了。

    及卡爾.鄧尼茨執掌海軍以來,德國改海上破交為“狼群戰朮”——依靠潛艇來破壞英國的海上交通線,意在“餓死英國”。

    其後果就不用說了,英國的損失遠遠大於造船速度,海上生命線面臨著“被掐斷”的危險,不得已,英國用“印度洋的中途島”——迪戈加西亞島換取美國100艘驅逐艦,——其中還有燒煤的!

    可見,英國確實“靠”了,身為帝國首相的溫斯頓.邱吉爾,又怎麼能夠不忌憚,而憂慮重重?!

  • 8 # 九品侍衛

    英國海軍擁有300多艘戰艦,是德軍的10倍,丘吉爾為什麼還不放心?其實這個問題非常好理解。首先英國在二次大戰開始之前,雖然已經雄風不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強的海上霸主,不僅作用全世界最多的殖民地,而且水面艦船的數量與噸位也是世界第一。可在經歷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與德國的拉鋸戰已使英國大傷元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萬定期存款已到期,我想選擇在銀行辦理大額存單,保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