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神通奶爸
-
2 # 子真習靜
古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是古人在育子教育中的觀察實踐總結的經驗。從您的問題描述來看,您的寶寶先天性情上逆商不足,抗壓力、耐力不足。
遇到困難的生氣、哭、不想做其實都是逃避的方式。這種獨特的行為反應模式是根由他潛在認知而來的,別認為寶寶小就沒有,這是深藏內淺於他的基因中的。
所以首先在他遇到困難的時候要讓他從認知上了解到有些困難不能逃避,逃避不了。比如可以從他喜歡的東西或事情上入手,給他設定稍稍困難的障礙,他要想得到就必須要先克服困難。這種情況經歷多了,他自然會形成一種新的認知:困難必須要克服。
其次在他克服困難的時候我們要耐心陪伴,因為他克服困難的能力相對較弱,我們要給予鼓勵,但得讓其獨立解決,難度設定不要過大,循序漸進的來。讓他通過克服困難增加自信。
最後我建議您嘗試著培養寶寶的定力,一個孩子耐力不足、抗壓不足就很容易做事情半途而廢。這也跟寶寶的身體素質有一定關係。可以觀察瞭解寶寶先天喜歡什麼樣的運動,然後每天讓他固定的做這樣運動,剛開始也許就十分鐘,然後時間慢慢加長,讓他能夠持續的專注著做一件事情,這種素質對人生來說很重要。
在七歲前瞭解寶寶獨特的喜好也很重要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讓寶寶做他真正喜歡的事情,是他一生幸運的開始,對於自己喜歡的,什麼困難都可以自願去克服了。找到他所愛或培養他所愛。
感謝有您這樣細緻觀察寶寶的父母,七歲前教育好孩子就是予他一生最大的祝福。
-
3 # 扎西喀卓
你好:其實,孩子在遇到一些困難、挫折之後出現哭泣、發脾氣的情況都是很正常的。
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心理彈性”,意思是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像彈簧一樣,具有伸縮的空間。
有的孩子回彈能力比較好,哭鬧過後,情緒釋放了,也就過去了。
有的孩子回彈能力比較差,就容易陷在消極的情緒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崩潰、容易放棄。
那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有得提升嗎?
當然是有的,我們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第一步呢,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真實情緒。
作為父母,我們希望孩子面對挫折時候,能夠大方鎮靜地解決問題,從中找到自信心。
但是孩子心智不成熟,生活經驗也比較缺乏,面對挫折困難,是不懂得如何反應的,甚至不懂得自己的情緒是什麼。
比如,孩子積木倒了,拼不上就哭,我們可能就會粗淺地認為,他的情緒是“憤怒”,是亂髮脾氣。
但實際上,孩子的內心演變是這樣的:
①孩子覺得很挫敗。
一開始,自己盡了最大的努力去搭建積木,仍然無法成功搭建,最後積木還倒了。心中就會產生挫敗感,心裡不舒服了,會更想破壞東西,然後由挫敗沮喪轉為憤怒。
②孩子覺得憤怒。
孩子憤怒的時候,聲音會提高,身體會緊張,動作也會粗暴,憤怒上頭,孩子自己也就無法再正常思考問題了。
緊接著的情緒就是絕望,孩子的內心想法是這樣的:我好挫敗,我好憤怒啊,我那麼努力地嘗試,為什麼還是達不成目標,氣死人了。
孩子開始陷入絕望,認為自己做什麼都沒有意義。
這些呢,就是孩子消極情緒的演變與發展,如果孩子經常經歷這種情緒演變,從挫敗到憤怒,再到絕望。慢慢也就會開始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足,幹啥都沒有目標和動力了。
這樣,瞭解了孩子真實情緒的演變後,我們下一步的動作就是幫他通過情緒一起界定“問題所在”。
當孩子面對搭建積木有情緒的時候,如果你問他:“你怎麼了?”他只會回答“我很生氣”。
實際上,他在生氣什麼呢?他在生氣“自己沒辦法成功搭建積木”,自己有一個步驟卡住了,自己表達不出來,形容不出來,媽媽也沒辦法幫忙,感覺十分的無助。
但是如果媽媽能認識到孩子是因為感到無助才發火的,認識到這是孩子的問題,自己是很難一下子幫他克服的,那她就可以換一種方法去應對:
比如,讓孩子先暫時休息一下,先不去搭積木,做一些輕鬆有趣的事情,吃點東西,轉移下無助感。
等到孩子可以重新集中精力,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時,孩子面對太難的目標很容易失去信心而退縮,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分解目標,設立一個個容易完成的小目標。
同時呢,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加強孩子的心理彈性建設,也要增強自己的心理彈性建設。
孩子有了情緒,不要慌,不要放大孩子的行為,自己先冷靜一下,再去思考對策。因為衝動是魔鬼,衝動會破壞親子關係吶!
-
4 # 感統宇文老師
我是一名感覺統合指導師。從專業的角度去剖析孩子的問題,接下來的回答可能有點長,希望各位家長可以耐心看完。
孩子有傾向於膽小的感覺。這類孩子大多數有 偏食 挑食 不愛吃菜 愛吃手或咬指甲蓋 情緒不穩定固執 愛發小脾氣 陌生環境膽小怕黑 粘人 愛哭 性格孤僻 緊張 退縮 不愛表現 對於小傷小痛特別敏感 不合群或者不會跟別的小朋友玩 愛招惹人 看似聰明卻膽小不敢表現 怕別人觸碰自己 容易吵架 自言自語無法與人溝通 小動作多 坐不住 等等表現。
再往細的方面說一下,人類在胚胎期的時候,有三層結構,最外層日後發展成為面板和神經系,也就是說人類的觸覺系統和神經體系相關聯的,觸覺便是神經系統最重要的營養之一,觸覺的敏銳程度影響著大腦辨識程度 身體的靈活性和情緒的好壞。
也就是說觸覺敏感度不佳的孩子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在家和在外邊判若兩人 膽小 不敢輕易嘗試新的事物 壞脾氣等等 從而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理解上,孩子的學習能力差就是最好的體現。
上邊問題中的孩子也是一樣,膽子變小了 就會不想去嘗試新的事物 新的遊戲 對於比較難的事情就會表現的很抗拒,表現為 生氣 大哭 孤僻 漠視 不說話等等 這時候 家長就會用高壓的手段去強迫孩子完成,或者順著孩子的想法去逃避問題 這樣都是不可取的。
還有一點跟各位家長科普一下 剖去產的孩子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 觸覺學習能力不足,周圍環境的變化會迫使其作出反應,後天沒有經過大量的觸覺刺激,造成孩子後來忙於應付外界的各種刺激,坐不住小動作多,需要做大量的觸覺刺激才可以使其行為問題得到改善。
家庭遊戲1.沙土遊戲:將淘洗乾淨的細沙放進大盆,讓孩子在裡面玩耍,要增加沙土與孩子的接觸面,沙土可用紙、樹葉、豆、米等代替,這種遊戲更適合孩子在戶外進行,尤其公園沙坑或者海邊沙灘,讓孩子在沙土中建立自己理想中的世界。
2.冷熱水刺激:在安全的溫度範圍內,讓孩子感受不同溫度的水所帶來的刺激,主要用手感受,條件允許可以全身刺激,家長也可以做示範,並且觀察孩子的表現。
3.梳頭遊戲:用梳子的尖端去刺激孩子的頭皮,並且順勢梳頭,這也可以讓孩子自己來,梳子不宜太尖,讓孩子自己梳頭孩子可以對孩子手部的精細動作和了解自身形象都有幫助。
4.抓癢遊戲:讓孩子躺在床上,抓撓他的腋下、胸口,依照孩子的反應來控制力道,如果連一些常常接觸他人的部位也有強烈的反應,則需要加大此遊戲強度。抓癢遊戲不是把孩子抓撓舒服了,而是要讓孩子感受到刺激,強化這種感覺刺激的學習。
5.麻布刷身遊戲:用麻布用中等力道刷孩子的手臂、前胸、後背、手心、足部,可以邊唱歌或者講故事,保持輕鬆的氛圍,以免孩子過度緊張。也可以用毛巾、海綿、媽媽化妝用的軟刷子代替。
6.大毛巾卷遊戲: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再輕輕滾動或者下壓,也可以用雙手輕輕抱緊孩子身體的各個部位,強化各個部位的觸覺感受。
7.墊上游戲:讓孩子在軟地墊上雙手抱頭,向左右兩個方向翻滾,對運動企劃,對觸覺,身體平衡與協調都有幫助。
8.小刺球遊戲:用帶突起的小刺球在孩子身上進行滾動、摩擦、輕壓,主要刺激孩子的後背、腳心、手心、腋下、脖子,四肢與前胸可以讓孩子自己完成。
9.籃球 足球 羽毛球 等等這些球類活動也是可以的,可以提升孩子的策略性 競爭性 好勝心 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 孩子不管是從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會有一個較好的改善。
訓練一段時間以後 孩子膽子會變大 身體肌肉會更有力量 這樣子 害怕孩子不想去嘗試新東西而苦惱嗎?
家長建議1、要經常的多去愛撫自己的孩子。情緒的穩定以及良好的人際關係的建立,均有賴於具有安定的觸覺系統。而適度的愛撫是對觸覺系統能夠良好的建立基礎,也是孩子形成安定情緒的有效方法。
2、給孩子創造一個乾淨自由的遊戲空間。能讓孩子能夠在自由的空間上爬行及接觸周圍環境,儘量不要用學步車,以免喪失爬行及手接觸環境的機會。
3、對於觸覺敏感的孩子,父母可以在他們洗臉、洗澡或者睡覺前,以手或者柔軟的毛巾,輕擦孩子的手腳,背部。
4、對觸覺遲鈍的孩子,父母一方面可以用軟毛刷給孩子刷手心,手臂及腿,以喚醒孩子的觸覺感知。另一方面,可以給孩子玩觸覺玩具,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增進觸覺識別能力。
5、對觸覺過分依賴的孩子,父母處理時要謹慎。一般這樣孩子有吃手指的習慣。父母不要採取高壓或者恐嚇的方式來糾正這些習慣,而是應該先適度滿足孩子對觸覺的需要,加強親子間關係,使孩子有安全感,在此前提下,才要求他們逐漸改掉這些壞習慣。
-
5 # 詞暴楊
小小年紀的孩子遇到困難就發脾氣,哭號……
不得不說,這是家長的前期管教就出了比較嚴重的問題導致的。
首先必須理解,父母與孩子之間既有親情的羈絆,也存在著博弈關係。
你強他便弱,你弱他便強。
通俗講,就是孩子在最初發脾氣的時候,家長有意無意地縱容和妥協,讓孩子認為這種辦法能夠擺脫困境。孩子的思維不是戰勝困難,而是擺脫讓他不舒服的環境。
他可能成功了一兩次,行為得到強化,便形成了模式,以後一旦遇到類似的問題,就繼續通過哀嚎和吼叫來處理。
但這並不意味著必須猛捶孩子一頓來解決。
那樣會對孩子造成永久的影響。而且遇到脾氣暴躁的孩子,也未必能成功。也可能出現,你強他更強,最終兩敗俱傷。
開導孩子秉承的原則之一是耐心。壞脾氣不是一次形成的,解決起來也不要妄想一次成功。
然後就要講究方法。
一、獎勵法。這是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讓孩子完成任務,成功之後給予獎勵。說話算話。
二、支架法。孩子有畏難情緒是因為他不知道該從何入手解決問題,要及時幫助孩子,讓他看到解決問題的希望。這就是給孩子搭建一個支架。這不意味著直接教會孩子答案,而是提供一個抓手,一個提示,讓孩子能在大人的有限度的幫助下,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務。
三、榜樣法。找一個榜樣,或者家長自己給孩子立一個榜樣,家長自己在孩子監督下全程完成一個任務,之後感受成功的喜悅。讓孩子體會自己努力組成一件事的滿足感是誰都替代不了的。
榜樣也可以來自優秀的影視卡通作品,和孩子一起看,邊看邊思考,邊提示孩子,動畫片中的主人公做了什麼事?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遇到了哪些困難?最終勝利之後心情如何等等。讓孩子心中漸漸明白努力戰勝困難的意義。
教育孩子的確是一個系統工程,不能憑藉本能好惡隨便來,如果遇到一些性格比較敏感的孩子,不良教養方式甚至會帶來更大的麻煩。
祝家庭幸福,孩子健康成長。
-
6 # 說百態
作為一個過來人,對於6歲時的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說要放下身板去對待。既要放下父母的身份也要放下哪種我就是這麼過來的觀念。
孩子遇到困難就生氣,就哭就不想做我覺得這是孩子缺少耐心,性格急躁。在這方面,做為父母要首先看看自己是不是有這方面的表現,是不是經常當著孩子的面這樣做,因為孩子是有很強的模仿力和學習力的。
如果父母有這方面的情形,我們就要適當改善,避免這種情形出現,尤其是面對孩子時。
如果父母沒有這方面的情形。而當孩子出現時,我們就要善於引導,在引導中要有耐心,不能靠吼或打的方式進行。同時要注意你引導提出的解決方案是什麼。
這種解決方案直接決定了孩子下次是否還會出現這種情形的。所以父母提出的解決方案一定首先是能引起孩子的興趣,但又不能全是買買買。比如,我們一起來做這件事情怎麼樣?或者用另一樣玩具或事件轉變孩子當時的注意力等。
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耐心,能抽出時間多陪孩子參與到玩耍、學習之中,與孩子一起建立起好的行為習慣。
-
7 # 愛思輕課堂
想要養出情緒穩定的孩子,最重要的原則是,父母儘可能給足孩子心理營養,無條件接納,安全感,讓孩子知道“此時我最要重”,肯定、認同、美贊以及好做榜樣。
切記,三個不要,一是不要傷害子孩自尊,講“你很懶”、“你很笨”類這貶低格人的話。二是要不在公共場合讓孩子覺得羞恥。三是媽媽自己不要太焦慮。
-
8 # 愛上愛的自由
孩子這麼小遇到困難做不下去也是正常的,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到孩子一些幫助,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這件事直到成功,然後再不斷地鼓勵他
-
9 # 自體與客體
孩子在你身邊,你直接問他,花時間問他,坦誠問他,多多溝通,效果更好,這裡問到的開導方式未必是孩子想得到的開導方式。
-
10 # 匆匆那年l
首先我是一位年輕的父親,孩子遇到困難父母要給予一定的幫助與鼓勵,或讓困難重演父母自己去做讓孩子知道沒有那麼難,當孩子完成時給予表揚,至於孩子哭則更簡單,讓他知道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打比方他要玩具你不給買他哭,你就可以在邊上看他哭,等他哭完再說哭是沒用的,說說為什麼想要,家長可以就這個機會告訴孩子哭是解決不了問題的,再比如孩子摔倒,家長可在旁邊看著,摔的不重,孩子也會哭,可以讓他自己起來,等等
回覆列表
你這個問題,用我提出的“肯定式教養”理念正好可以完美解決。
首先,我普及下什麼是“肯定式教養”理念我提出這個理念是基於我們過去的“否定式教育”理念的。
在過去,也不止是過去,就是現在,絕大多數的父母採用的也是“否定式教育”理念,當孩子表現出不良行為時,就像題主說的“孩子遇到困難,就哭,不想做”,這時父母最直接快速的反應就是想如何教育孩子,否定他的這種錯誤行為,進而讓孩子變成自己理想中的積極勇敢樣子。
一句話說,“否定式教育”就是否定孩子的缺點,然後通過教育(批評指責甚至打罵)等方式,逼迫孩子承認錯誤,並改正錯誤。
父母可以反思下,自己平常是不是都是採用這種教育方式。
孩子作業不認真,父母就批評孩子拖拉墨跡,教育孩子要認真;孩子賴床,父母就教育孩子要勤快,不能賴床;孩子總看電視玩手機,父母就教育孩子,不能總玩……
所有的這些教育方式都是“否定”孩子的。
正是這種本能的反抗,因此註定了“否定式教育”是充滿抵抗的,孩子是不願意配合的。
基於此,我提出了“肯定式教養”理念,不是通過批評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而是通過發現孩子的優點,肯定表揚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
接下來,我就說一說,如何用“肯定式教養”理念來解決“孩子遇到困難時的畏難情緒”的問題,讓孩子變得積極勇敢用以前的“否定式教育”,大多數父母肯定會教育孩子,要勇敢,不能因為一點困難就不去做。這句話潛臺詞就是“你是膽小怯懦的,是不勇敢的,你要學著變得勇敢”。大家體會下,是不是這個意思。如果孩子克服了困難,那這個潛臺詞就沒有意義了。但是如果孩子克服不了呢?孩子是不是就認為自己是“不勇敢了”,多重複幾次這種情況,孩子就會建立自己是“不勇敢”的自我認知,真的變成了一個膽小怯懦的人。
事實是,這種情況很可能就會發生,因為戰勝自己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也就說,這種教育方式,很大概率不是讓孩子變得勇敢,反而是讓孩子變得“不勇敢”了。你越是逼他,他也是後腿哭泣。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當孩子面對困難時,我們不用教育孩子什麼“勇敢”,而是專注於問題,直接引導孩子小心的嘗試,一點點的克服困難。這對於孩子來說就輕鬆多了,因為我們把困難細分降低了,孩子就更敢於去嘗試了。
當孩子完成挑戰,享受勝利的喜悅時,我們再給予肯定表揚,誇獎孩子“這麼勇敢”,給孩子貼上勇敢的標籤。這時孩子肯定會認為自己是勇敢的。多重複幾次,孩子就建立了自己勇敢的自我認知。
用這種“肯定式”方法,即使孩子最終沒有敢挑戰,因為整個過程中,父母沒有強調“勇敢”問題,因此孩子也不會覺得自己是不勇敢的,也就避免了孩子“不勇敢”自我認知。而當下一次再遇到類似問題時,我們再來用這種方式引導,孩子總會成功的。這時再適時的肯定表揚就有利於孩子“勇敢”自我認知的建立。
自我認知一旦建立,我們就會認為自己是這樣的人,就會遵循這樣認知對待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所以孩子一旦從內心認為自己是“勇敢”,他在做其他任何事時,都會用勇敢的態度。
相對於“否定式教育”,我們的“肯定式教養”理念是不是更有利於培養孩子,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