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河清海晏1972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見知音難覓,知己難求。現如今是個“泛朋友”時代,只要見過面、聊過天、吃過飯,甚至留過名片,就會被人稱作是朋友,導致“朋友”的概念被異化,其價值迅速貶值。你的手機通訊錄裡至少有幾百人,除了親戚之外,你能視作真正的朋友又有幾人?你可以假定一個情境,你遇到急事需要借錢,在這幾百人的通訊錄裡你敢給幾個“朋友”張嘴借錢?又有幾個“朋友”義無反顧地能借給你?反過來,你可以看看通訊錄裡這些“朋友”,誰突然向你借錢你會借給他?“朋友”之間心目中的定位是有價值的,不可高估。朋友,可以是中國古代的俞伯牙與鍾子期,是管仲與鮑叔牙,是馬克思與恩格斯,是福爾摩斯與華生……“想要問你敢不敢,像你說過那樣的愛我?”朋友之間亦是如此!我心目中的朋友,不是雪中送炭,不是兩肋插刀,而是在我高興的時候有人分享,在我難過的時候有人分擔,不求朋友給自己帶來多少功利,而是要那份安全、理解、包容、傾聽。所以,你想要什麼樣的朋友,先要問問自己能否做他的朋友?在這個背叛與出賣成為常態的時代,信任普遍確實,利用才是目的。“朋友”遍佈天下,朋友一人難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人說“女人有能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比擁有一個男人更重要”你認同這句話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