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回到了闊別一年的故鄉,重新體驗了種蒜的流程,重溫了少年的回憶。
萬福河河堤上的林蔭道
蒜地裡埋頭勞作的鄉親
假期匆匆結束,到了返程的日子,父親母親又裝滿了我的後備箱——故鄉豐富的物產和他們濃濃的愛!
半袋子大蒜,這應該是父親精挑細選的,金鄉白蒜。
母親醃的糖蒜,她頗為自豪地說這是她醃得最好的一次
這是家裡院子裡結的冬棗,碩果累累,引得鄰居家孩子不停來我家串門
棗子個頭特別大
父親在地頭種的花生
以前家裡不大種花生,據說這次產量也不大,莫不是都給我裝上了!
紅富士蘋果,兩塊錢一斤,種完蒜那天父親在家門口買的,之所以讓我帶著,父親說是為了懶柿子用的
藕,也是兩塊錢一斤,母親覺得島城買不到這麼便宜的
四叔家種的石榴,每年都給我兒子留幾個
柿子,院子裡那棵柿子樹有些年頭了
炸過蒼耳的香油,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母親給我找的偏方
野生的鯉魚,父親從萬福河裡捉的
滿滿的後備箱,滿滿的回憶。後備箱很小,能裝的下這十多種東西,卻不夠裝下父母的愛,還有父親想努力裝上的半袋麵粉和一捆大蔥……
國慶假期,回到了闊別一年的故鄉,重新體驗了種蒜的流程,重溫了少年的回憶。
萬福河河堤上的林蔭道
蒜地裡埋頭勞作的鄉親
假期匆匆結束,到了返程的日子,父親母親又裝滿了我的後備箱——故鄉豐富的物產和他們濃濃的愛!
半袋子大蒜,這應該是父親精挑細選的,金鄉白蒜。
母親醃的糖蒜,她頗為自豪地說這是她醃得最好的一次
這是家裡院子裡結的冬棗,碩果累累,引得鄰居家孩子不停來我家串門
棗子個頭特別大
父親在地頭種的花生
以前家裡不大種花生,據說這次產量也不大,莫不是都給我裝上了!
紅富士蘋果,兩塊錢一斤,種完蒜那天父親在家門口買的,之所以讓我帶著,父親說是為了懶柿子用的
藕,也是兩塊錢一斤,母親覺得島城買不到這麼便宜的
四叔家種的石榴,每年都給我兒子留幾個
柿子,院子裡那棵柿子樹有些年頭了
炸過蒼耳的香油,可以治療過敏性鼻炎,母親給我找的偏方
野生的鯉魚,父親從萬福河裡捉的
滿滿的後備箱,滿滿的回憶。後備箱很小,能裝的下這十多種東西,卻不夠裝下父母的愛,還有父親想努力裝上的半袋麵粉和一捆大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