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海已有幾座山

    張士誠曾經是江浙一帶販賣私鹽的商人,因不滿朝廷和大鹽商的傾軋,率鹽丁起兵,兩三年之間攻下江南大片疆域。在各路勢力中,起兵反元前期,張士誠可說是佔盡先機,是除了紅巾軍外最為強大的起義軍,當時有“陳友諒最桀,張士誠最富”的說法。不過張士誠在稱王以後,因江南富庶,江南穩定而後,便漸有享受之意,對百姓之苦即無關懷之意。販賣私鹽本來就不是普通窮苦人,也難以理會百姓之苦,張士誠的部隊也就皆在其執政風格中呈現腐化之態,搶官買官,醜惡嘴臉,比比皆是。

    為什麼典型昏王張士誠會被後世百姓追認為“明君”?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朱元璋對蘇南人們近乎病態的壓制,讓人覺得張士誠相對好得多。二是張士誠樂於結交文人,給予知識階層比較好的待遇,這些人掌握著話語權,自然會替他歌功頌德。相形之下,朱元璋對文人很不待見,吟詩作賦都有危險,搞不好就會被砍頭。於是文人們難免會懷念張士誠,創作歌頌張的作品流傳於民間,進而引導民眾“久思”張九四。三是張士誠佔據的是江浙地區,中國最為富庶之地。由於他沒有佔據中西部、北方貧困地區,財政負擔便輕得多,無須挖肉補瘡。因而雖然其統治集團非常奢靡,估計百姓稅賦還是會輕於大多數朝代。

      由此可見,張士誠只是個傳說,並非真正值得懷念的主兒。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適合買房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