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流傳最廣的是周公。這個震主可不是一般的震,他的權力是隨時可以取而代之。類似的這種還有諸葛亮。
再往下,有一些是這個主太厲害了,震不住的。
比如秦始皇,呂不韋算是有一點點,被秦始皇輕鬆的搞定,其它的功勞再大也震不住秦始皇。
唐朝還有一種型別的震主,那就是郭子儀型別。這種功勞極大,皇帝對他又是防備,又是恩寵。同時郭子儀也是拎得清型別,沒有反叛或者取而代之之心。
回覆列表
-
1 # 沐心語
張良
眾所周知,伴君如伴虎,功高震主的大功臣通常下場都不妙。
可追溯的源頭例如:范蠡
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後,臨逃走時寫給越王的宰相文仲一句金玉良言:
“狡兔盡,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而被呂后誅殺的韓信臨死前也感嘆“敵國破,謀臣亡”的浩嘆。
劉邦對於臣子們的評價是中肯的:
“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排名第一的張良能夠功成身退,既不像韓信那樣被殺,也不像蕭何那樣被治罪下獄,
得益於:
張良謝絕了劉邦的封賞,“辭漢萬戶”,只接受了一個“留”地(當年與劉邦相遇之地),成為留侯。
張良的做法,一方面是不居功,讓劉邦放心;另一方面是感懷劉邦的知遇之恩,讓劉邦念舊情。
張良拿得起也放得下,富貴榮華如過眼煙雲,說得就是他,所以:良,待此天下久矣。
能得善終,也是因為張良洞悉人性,勇於放棄,急流勇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