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因為不瞭解,把心情的一時抑鬱等同於抑鬱症。
其現象效應約等於,網路搜尋身體症狀對應的病理描述,大多數網友都能給自己症斷出絕症。
(1)如果懷疑自己可能得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尋找專業人士幫助,先確診。我接觸一個學生,入學後新環境不適,學業壓力較大,宿舍關係比較緊張,覺得宿舍嘈雜又伴有嚴重失眠,心情低落焦慮,自己去醫院診斷輕度抑鬱症,按醫囑治療並且有家長陪同在校外居住了一學期調節,逐步康復好轉。
(2)很多人對抑鬱症的看法,覺得積極調整心態,樂觀堅強就可以,抱有“心病還須心藥醫”的態度,這其實依然是把“心情抑鬱”和“抑鬱症”混同。抑鬱症患者的很多痛苦是我們大家所不瞭解的,也無法感同身受的,很多“你要振作”“開心一點”“好著呢你別多想”這些言語勸勉可能也是一種精神壓力。
二、
我覺得罵抑鬱的人就沒必要了,第二種人明顯是有點病態心理。別人有抑鬱可能在說話交友上會有點障礙,但是罵這種就說不過去了。別人抑鬱也不礙事吧,確實不想管不管就好了。
一、
因為不瞭解,把心情的一時抑鬱等同於抑鬱症。
其現象效應約等於,網路搜尋身體症狀對應的病理描述,大多數網友都能給自己症斷出絕症。
(1)如果懷疑自己可能得抑鬱症,一定要及時尋找專業人士幫助,先確診。我接觸一個學生,入學後新環境不適,學業壓力較大,宿舍關係比較緊張,覺得宿舍嘈雜又伴有嚴重失眠,心情低落焦慮,自己去醫院診斷輕度抑鬱症,按醫囑治療並且有家長陪同在校外居住了一學期調節,逐步康復好轉。
(2)很多人對抑鬱症的看法,覺得積極調整心態,樂觀堅強就可以,抱有“心病還須心藥醫”的態度,這其實依然是把“心情抑鬱”和“抑鬱症”混同。抑鬱症患者的很多痛苦是我們大家所不瞭解的,也無法感同身受的,很多“你要振作”“開心一點”“好著呢你別多想”這些言語勸勉可能也是一種精神壓力。
二、
我覺得罵抑鬱的人就沒必要了,第二種人明顯是有點病態心理。別人有抑鬱可能在說話交友上會有點障礙,但是罵這種就說不過去了。別人抑鬱也不礙事吧,確實不想管不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