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閒山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除美國外,二戰各參戰國經濟都受到嚴重破壞,西歐各國普遍衰落。各國都急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進行國內經濟建設,均無暇再次發動大規模的世界大戰。

    再加上要求和平、反對戰爭的呼聲日益高漲,因此世界暫時處於相對和平穩定時期,安定的國際環境給正處於急需進行國內經濟建設的各個國家得以喘息的機會。但是,就在這種絕對逆境下,西德居然能夠在短短15年的時間裡迅速翻身,經濟上甚至超越英法,復甦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

    一、節省了軍費開支

    戰爭結束後,德國受美英法蘇的牽制,軍事基本由美國接管,失去了國家主權,猶如一隻被人任意宰割的羔羊。但是,拋開這種種不利影響,有一個利好是顯而易見的,那就是可以節省大量的軍費開支。

    戰後德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不到戰前的一半,既然軍事開支減免了,可以盡全力進行經濟建設。而德國又集中了戰前德國70%的裝置能力和62.4%的工業產值,實行國民經濟非軍事化,可以集中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經濟建設,這也為後來的經濟復甦奠定了基礎。

    二、美國為給西德經濟打了一劑強心針

    馬歇爾計劃又稱歐洲復興計劃,是二戰後美國對被戰爭破壞的歐洲各國進行經濟援助、協助重建的計劃,對歐洲國家的發展和政治格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馬歇爾計劃於1947年7月正式啟動,整整持續了4年度之久。在此期間,聯邦德國(西德)等西歐國家通過參加經合組織接受了美國包括金融、技術、裝置等各種形式的援助合計130億美元,為西德的經濟發展奠定基礎。可以說,馬歇爾計劃的輸血援助,為德國進行大規模戰後重建的提供了堅實的經濟基礎。聯邦德國首任總理阿登納也不得不承認:“沒有美國的援助,德國的復興是不可能的”。

    三、歐洲一體化

    二戰結束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大潮席捲全球,促進了生產力的空前提高和生產社會化的迅速發展,客觀上要求各國在經濟上打破國界和地域限制,擴大市場,發展大市場經濟。

    二戰後的歐洲滿目瘡痍,哀鴻遍野,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變化,歐洲不再是世界政治經濟的中心,反而成了新崛起的兩大超級大國――美國和前蘇聯爭霸的前沿陣地。貧病交加的現狀讓歐洲各國第一次真正認識到,為了讓歐洲從戰後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中解脫出來,實現持久和平與發展,歐洲各國必須聯合起來,組建經濟政治聯合體。由此,歐洲的一體化趨勢不可抗拒。

    四、國民的辛勤勞動聯邦德國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的辛勤勞動勢不可分開的。聯邦德中國人民的敬業精神也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的崛起。據統計,1955年,聯邦德國男子平均每週工作長達50小時,比英國工人多3小時,而平均工資實際上直到1956年才到戰前1938年的水平,正是聯邦德中國人民的辛勤勞動和無私的奉獻精神才創造經濟發展的奇蹟。

  • 2 # 鳳凰嶺老叟

    “德國特色"的機制的作用。

    它是資本主義制度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機組合品,“混血兒"。

    所以,它的內功是強勁的。

  • 3 # 使用者3322415352734

    這和德國大部份都是日爾曼人有關,這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人種之一,做什麼事都非常認真,象高瑞汽車的製造,各種高瑞機床,高階服裝,因為人種優秀幹啥都不胡弄,人長的也好看,所以設計生產的產品都是世界上最好的,還有團隊精神,在體育方面也走在世界的前列,制度上還能自我完善講究真理,象東西德統一也沒經過內戰經濟強大的一方就統一了弱的一方,這樣的民族這樣的國家肯定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 4 # 錢玉琴3

    因為有美國的幫忙,統一後的德國經濟發展特別快,目的是為了讓全人類都知道社會主義制度比不上資本主義制度,因為二戰後的德國一分為二,聯幫德國即西德實行資本主義制度,民主德國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而最後柏林牆倒塌,是聯幫德國統一了全德。

  • 5 #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導致世界格局重新洗牌,此時的世界格局是以美 蘇主導的兩超多強 ,美蘇爭霸由此拉開序幕,由於 德國戰敗後被美 蘇 法英分別佔領(分為東德和西德),而此時的德國成為美蘇爭霸的前沿 ,美國為了對抗蘇聯對西歐以及西德扶持 並對西歐各國經濟進行輸血(著名的馬歇爾計劃),而德國雖然戰敗,但是仍然擁有雄厚的工業底蘊以及大量的人才儲備,所以德國能夠快速崛起!

  • 6 # 美玉的光彩

    發展快的是西德,走蘇聯路線的東德發展不快,統一後的德國才走向繁容。我們最初也走蘇聯路線,走鄧小平路線才有今天的強大。沿著這條路走我們將更強大。

  • 7 # BH腦洞

    作為二戰戰敗國,德國投降後國家遭到的破壞是難以想象的,國家被一分而二,城市被夷為平地,道路被破壞,糧食短缺,物資緊缺。那麼這樣殘破的德國又是能夠快速恢復經濟,重新崛起呢?這其中到底有什麼樣的邏輯呢?

    首先,地緣政治的因素決定了德國不能被虛弱。二戰結束後,無論是英法還是美蘇對德國都是恨之入骨,兩次世界大戰都是德國挑起的,按照美蘇英法的最初規劃,要將德國去工業化,把德國變成一個農業國家。當時美國對德國提出了4D原則,即去納粹化、去軍事化、去工業化和民主化。但是這想法很快就被發現落實不了,一方面大戰後各國都很虛弱,擁有數千萬人口且糧食產量無法自給的德國,將會嚴重拖累其他各國。另一方面美國對抗蘇聯需要德國,二戰中英國被打殘,法中國人打仗不靠譜,美國離歐洲太遠,那麼在歐洲誰對抗蘇聯,德國唄,他和蘇聯打仗最有經驗。綜合以上兩方面因素,重新武裝德國,重新工業化德國那就成了必然啊,所以雖然被分為兩個國家,但這兩個德國都快速實現了國家的正常化,能夠快速開始國家工業化。

    第二,戰後德國第一個堅持執行自由市場經濟。二戰之後,英國、法國、義大利等歐洲主要國家還堅持經濟管制以及類似於蘇聯的國有制,甚至計劃經濟。舉例來說,英國到1949年都沒有取消經濟管制。歐洲各國也開始將一些產業國有化,豎起貿易壁壘,試圖通過配給和計劃來緩解戰後物資緊缺、經濟遲緩的階段。但是德國沒有這麼做,二戰後德國的經濟部長艾哈德,出身朝聖山學派,堅信自由市場經濟的原則,1948年6月20日他簽署政令,廢除了德國所有所有的經濟管制措施,執行自由市場經濟措施,降低進口關稅,削除貿易壁壘。果然,按照艾哈德的方針,德國經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陣痛後,迅速起飛。到1974年德國的GDP超過10000億馬克。

    第三,蘇聯的瘋狂掠奪造成東德大量分口逃亡西德。為了彌補戰爭損失,蘇聯在東德大肆掠奪,將德國僅存的機械裝置、物資等掠往蘇聯,蘇聯總計從德國掠走150億到200億的物資和裝置,那可真是掘地三尺啊。造成大量東德居民外逃之西德,這其中包括大量技術工人,工程師等等,這些人為接下來德國工業的大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方面的有力補充。

    第四,德中國人思想上趨向務實。經過慘烈的二次大戰,德中國人送思想上不在容易受到假大空、高大上這類的空洞的理論的鼓動和影響,全體德中國人最大需要變成吃飽飯、過更好的生活上來。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從上到下都以發展經濟、繁榮國家為目的,原來的政治需要弱化。

    第五、有美國佔領軍保證德國政局穩定。艾哈德之所以敢於取消經濟控制,採取自由市場經濟體制,最重要的是有美國佔領軍在啊,無論有什麼人反對國家政策,反對市場經濟都沒有關係。因為佔領軍在啊,那可是二戰剛剛結束的時候,如果有人試圖推翻現政府,那美國的坦克、機槍、轟炸機可都還沒有撤走呢,美國兵殺起德中國人可是不會手軟的。依靠佔領軍的實際威懾,當時的德國政府就可以推行改革政策了啊,不用害怕失敗,這就是政府的主動。

    第六,德國是一個工業國。德國雖然戰敗,但是科學家還在,技術工人還在,工程師還在,管理人才還在,有了這些人才,只要政策對,資金到位,德國經濟沒法不崛起啊。

  • 8 # 手機使用者l5866877868

    德中國人能發動2次世界大戰,說明當時國力綜合實力非常強大,只是走錯路把心和方向用在侵略戰爭大野心上去了。雖說戰敗損實很大,但是一旦好漢浪子回頭金不換,好好紮實全心全意大力搞發展,和日本三次世界戰敗後一樣大搞經濟,他的綜合國力實力,發展潛質仍然依舊在哪裡?所以會很快成為世界經濟發展強國大成功的。

  • 9 # 白楊樹下談歷史

    1945年5月,隨著德國向盟軍投降,歐洲戰爭結束。自普法戰爭以來,德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始作俑國,自然逃脫不了戰敗的命運,再一次接受正義的懲罰。實際上,德國挑起戰爭,無非是大國之間爭奪歐洲主導權,只是德國輸了。

    然而,作為戰勝國的英、法兩國,並沒有就此“稱雄”,而是由美、蘇兩國主導著歐洲的命運。英、法、德三國近百年的“打打鬧鬧”,非但誰都沒能做成歐洲的“老大”,還淪為了美、蘇兩國稱霸全球的工具,結果令人唏噓不已。

    法國是第一個投降德國的歐洲大國,沒有話語權。

    其實,對法國而言,早在1940年投降後,就退出了二戰。儘管法國民眾頭頂著“亡國奴”的帽子,但日子過得還不錯。在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衣食住行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巴黎依然是一副歌舞昇平、熱鬧非凡的樣子。

    這都得益於佔領軍的“知書達理”。儘管德、法兩國在歷史上宿怨極深,但駐法德軍並沒有那麼的窮凶極惡,反而表現出有禮貌、有修養,甚至是很紳士的一面。人們對佔領軍不再仇視,雙方很快地融合在一起,倒也“相安無事”。

    俗話說得好“溫飽思淫慾”。就在佔全國1/3的200萬男子被關在戰俘營裡時,浪漫的法國女性與德軍在大街上挽在一起,成了當時司空見慣的情景。那些年的法國出生率非但沒有下降,反而還高於戰前,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難堪的事情。

    法中國人的反抗直到1944年夏天才真正開展起來,抵抗組織由最初的4萬人一下子猛增到幾十萬人,這是為什麼?原來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德中國人“氣數已盡”,這個時候拿起刀槍抵抗,有“痛打落水狗”的意思,但對戰爭的勝利,作用有限。

    讓人想不通的是,投降的法國不僅作為戰勝國,而且還成為了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這與其在戰爭中的貢獻嚴重不對等。難道是因為法國是除蘇聯外,歐洲大陸唯一的大國嗎?答案是肯定的。正是出於冷戰的需要,美國需要法國的支援。

    儘管在美、英兩國的操縱下,阿爾薩斯和洛林又回到了法國,法、德兩國近百年的恩怨就此了結;但得勢後的法國顯然不具備主導歐洲的能力,在美、蘇兩國眼裡,這一對冤家打來打去,失去了一流強國的實力,不能再左右世界的局勢了。

    戰敗後的德國,比一戰更慘。

    1945年的德國,比在一戰中戰敗還要慘許多。1918年的德國儘管戰敗,但戰火沒有燒到本土,更沒有被完全佔領,成為其日後崛起的根本,也就有了“二戰只是休戰了20年的一戰”的說法。如今,他們將接受比《凡爾賽和約》還嚴厲的制裁。

    首先,國土面積再次縮小。阿爾薩斯和洛林歸還法國,奧地利再次獨立,蘇臺德地區重新劃歸捷克斯洛伐克;而德國起源地之一的東普魯士,成了蘇聯的加裡寧格勒州。國土面積由戰前的50萬平方公里縮小為37萬平方公里,損失了1/4。

    其次,德意志民族遭到驅趕。二戰中德國屢屢以民族問題,作為發動戰爭的藉口,戰爭結束後,歐洲各國開始大規模驅趕德意志人的行動。在他們看來,民族矛盾比意識形態的分歧更大,這是歐洲最不穩定的因素,最好是“各回各家”。

    其中,蘇聯、波蘭和捷克三國的做法更過分。他們打著正義的旗號,卻採取毆打、逮捕和屠殺的方式將德意志人強行驅逐到德國。戰後,約有1000萬德意志人被趕回了德國,他們被剝奪了所有財產,因凍餓病死的人不計其數,境遇很悽慘。

    更關鍵的是,要“肢解”德國,防止其東山再起。同盟國以打造一個“強大的歐洲,一個虛弱的德國”為目標,對德國進行“改造”,特別是“限制工業計劃”,3年間拆遷了1900家工廠,其中1700家是完整拆遷,作為賠償分給各戰勝國。

    但隨著冷戰的爆發,美、蘇雙方試圖依靠西德和東德,展現自己價值觀的優越性,開始重點扶持。德國再次成為大國間鬥爭的受益者,東德成為東方陣營中經濟最發達的國家,而西德的人均收入比英國還高,國民生產總值高居世界第三位。

    在美、蘇兩國看來,此時的德國被一分為二,不可能成為左右世界格局的力量,就算扶持其再次崛起,也不足以成為兩國擔心的事情,反而成為展示各自優越性的“舞臺”。德國就這樣成為兩大國“比寶的工具”,直到1990年柏林牆倒塌。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每天早上起床最關心的股市資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