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生氣,我們的一切都來自父母。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說的是侍奉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顏悅色,何況只是無意之中弄壞了些許財物。
《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到了父母對子女的十種恩德: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回幹就溼恩;哺乳養育恩;洗濯不淨恩;遠行憶念恩;深加體恤恩;究竟憐愍恩。
經中又提到: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父母賜予我們生命、身體,耗費無數資財、時間、精力、守護我們長大成人,教會我們如何在人世間生存。即使我們成年,父母仍然掛念著子女。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為什麼要生氣,我們的一切都來自父母。
孔子在論語中講“色難”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孝乎?”
說的是侍奉父母最重要的是和顏悅色,何況只是無意之中弄壞了些許財物。
佛經中的孝道《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提到了父母對子女的十種恩德: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回幹就溼恩;哺乳養育恩;洗濯不淨恩;遠行憶念恩;深加體恤恩;究竟憐愍恩。
經中又提到:假使有人,左肩擔父,右肩擔母,研皮至骨,穿骨至髓,繞須彌山,經百千劫,血流沒踝,猶不能報父母深恩。
我們的一切來自父母父母賜予我們生命、身體,耗費無數資財、時間、精力、守護我們長大成人,教會我們如何在人世間生存。即使我們成年,父母仍然掛念著子女。老母一百歲,常念八十兒。
父母終將先一步離開我們,屆時即使我們用全世界去交換,也無法挽回。損壞兩個品牌機,比之父母的心情,有如鴻毛之於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