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先生商業筆記

    群星閃耀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常常出現身家億萬的超級大佬。這些人富可敵國名揚宇內,創下的輝煌不但帶來家族榮耀,更成為一個國家強盛的助推器。

    然而,熠熠星光的富豪榜中,日本的富豪卻如同隱身人一般,鮮少有代表人物出現。

    但這並非日本缺少富豪,而是充滿團隊精神的日本富豪,往往以家族為單位組團作戰,形成令人咂舌的龐大財團。

    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漸漸出現了家族財閥為中心的四大財團。那麼,這四大財團究竟花落何方?在這些壟斷財閥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風雲往事呢?

    01、最古老的財團

    日本赫赫有名的四大財團,便是三菱財團、三井財團、住友財團以及富士財團。自19世紀以來,這四家財團便掌控著日本乃至全世紀的經濟命脈,是當之無愧的巨無霸帝國。

    這其中,最古老的當屬擁有400多年曆史的住友財團了。早在16世紀,住友家族就在四國島上經營著一座產量豐富的銅礦,從而成為日本指定的供銅商。

    到了17世紀,住友政友在家族事業的基礎上,創辦了京都著名的“富士屋”,專門經營銅製樂器。

    鼎盛之時,住友財團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客戶中不乏日本最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就連德川幕府也是住友的忠實粉絲。

    強大的客戶粉絲圈,讓住友家族的掌門人一度自豪地說:“住友商社是全球最大的銅出口商”。

    如此輝煌的成績,依然沒有讓住友停止前進的腳步。

    元祿4年,住友商社成功拿下別子銅山的經營權,並以超前的眼光引入西方技術,助力銅生產能力大幅提升,生意如滾雪球一般越做越大。

    明治維新後,日本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學習的開放之風。

    在此氛圍影響下,住友也將生意的觸角伸向了機械工業、石炭工業、電線製造業等等與銅有關的行業,由此成長為獨霸一方的近代財閥。

    與此同時,住友的財富在這一時期也迅速向掌門人手裡集中。

    據公開資料顯示,當時住友第16代掌門人執掌財團股本總額高達90%,而財團核心層也多出自住友家族,住友家族就此迎來高光時刻。

    可惜,好景不長。日本戰敗後,各財閥在美國的限制下紛紛解體而改組成為企業。住友財團也被迫解散旗下諸多企業,以致其在日本經濟與政治上的話語權也大不如昔。

    值此逆境,住友財團頂住壓力,拼死保住旗下住友銀行、住友金屬工業、住友化學三家核心企業,以圖東山再起之機。

    機會很快就讓住友財團等到了。隨著日本戰後經濟漸漸復甦,住友財團再次迎來飛躍,成長為日本第三大金融財閥,旗下多家企業入圍世界五百強。

    而當初被住友拼死保下的三家企業,也成為了著名的“住友三大家”。它們陪著住友財團,共同見證那段風起雲湧的歲月。

    02、擁有超多員工的財團

    住友沉浮起落之際,三井財閥正在暗中積蓄著實力。

    1637年,三井八郎兵衛高利在江戶和京都開辦綢緞莊,併兼做錢莊生意,這就是三井財團最初的雛形。

    靠著經辦銀錢匯兌業務,三井兌換店漸漸成為德川幕府與封建諸侯們的御用商人,在金融業裡的名氣與日俱增。

    有道是背靠大樹好乘涼,權貴們的青睞,成為了三井錢莊的無形資產。聰明的三井掌門人索性倚仗著自己“皇商”的身份,幹起高利貸買賣,就此賺來了家族企業的第一桶金。

    然而,三井家族還沒來得及高興一下,就遇到了明治新政權與德川幕府的場爭權大戰。面對風雲變幻的日本政壇,三井家族審時度勢,站到了明治政權一邊。

    隨後,三井家族積極協助明治政權。它們不僅替新的天皇制政府籌集會計基金和壬辰戰爭的軍費,還以“為替方三井祖”名義替官方管理錢財,華麗轉型為新一代“皇商”。

    這場涉及日本政權更替的豪賭,三井家族賭贏了。

    明治政權上臺後,三井家族作為“有功之臣”,得以在朝廷的“照顧”下把持全國的金融業。

    三井家族藉著這個千載難逢的良機,整合自家旗下的三井兌換店及附屬金融機構,並以手中掌握的官銀為基礎,開辦了私人銀行——三井銀行。

    這是明治維新後,日本第一傢俬人銀行,也是三井家族不斷開創新基業,乃至創造三井帝國的造血大動脈。

    靠著金融業攫取的利潤,三井財團先後成立了三井物產公司、三井礦山公司等諸多企業。

    財團踐行控制工業、土地兩大部門和銀行、礦山、物產三大公司的理念,一步一步成長為”兩部三社制”的巨型財閥。

    不僅如此,三井財團還將觸角伸出紡織、採礦等諸多行業,一連控制了芝浦製造廠、王子造紙公司、北海道煤礦、輪船公司和鍾淵紡織公司等等核心企業,終於成為了日本最大的壟斷資本集團。

    如今,三井財團資產總額為36萬億日元,盈利比可口可樂還要高。

    同時,集團內所有員工人數已經達到了24萬。這一數字比阿里巴巴的人數高出了三倍,甚至比網際網路巨頭谷歌的員工數量還要龐大。

    日本國內從核電站到雞蛋,幾乎所有人們能想象到的產業,都有三井財團的身影。

    這家歷史比費城還要悠久的巨型財團,就這麼在不知不覺中,影響著日本的方方面面。

    03、實力最強大的財團

    與三井集團的低調不同,同樣富可敵國的三菱財團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將自己打扮成“巨無霸”形象,一舉奪下日本財團的最強大實力獎。

    實力強大的三菱集團成立於19世紀中葉。當時,三菱的創始人巖崎彌太郎在土佐藩經營運輸業務,還擔任了大阪市西區土佐藩藏屋敷中99家商會的領袖。

    1871年,日本廢藩置縣,99家轉型成個人企業。巖崎彌太郎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契機,重金購來三艘大船,成立三菱商會,專門經營海運業務。

    靠著超強的業務能力,三菱的海運生意越做越大。然而,三菱的成功卻引來了同行的嫉妒。一些不滿三菱賺錢的同行,從政府獲得資金,成立了共同運輸會社,強勢進攻三菱手中的海運業務。

    為了打垮三菱,共同運輸會社採用降價策略,瘋狂蠶食三菱的市場份額。三菱財團無奈之下,只得同樣進行降價,與共同運輸會社打響一場慘烈的價格戰。

    這場價格戰一打就是兩年。由於共同運輸會社背後有政府支援,三菱的處境分外艱難,甚至一度到達破產的邊緣。

    就在三菱幾乎要倒閉時,日本政府不願再出現海運業一家獨大的場面,介入價格大戰進行調解。在政府的斡旋下,最終三菱與共同運輸會社平等合併,三菱就此失去了海運業,但卻掌握了日本郵船的經營實權。

    隨後,三菱財團為圖東山再起,開始在日本瘋狂收購各種公司。據不完全統計,截止二戰前,三菱旗下的公司便有三菱造船、三菱造紙、三菱商事、三菱礦業,三菱銀行等等企業,涵蓋 銀行、煤炭、礦山、軍工等各行各業。

    事實證明,三菱的收購策略十分明智。二戰爆發後,日本軍工產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生意頓時呈指數級增長,就這麼賺得盆滿缽滿,成功實現“復興”。

    二戰結束後,三菱旗下的企業逐漸發展成全球知名的大公司,並憑藉領先於行業的水平,繼續續寫三菱不敗的神話。

    04、最年輕的財團

    作為家族傳承的日本財團,歷史悠久或許是它們身上共同的標誌。然而,在日本,還有一家二戰後才成立的年輕財團,卻在幾十年的風雨裡,快速成長為日本最著名的四大財團之一。

    這,便是赫赫有名的富士財團。

    說起富士財團,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身安田財閥。1863年,安田家族的大家長安田善次郎以25萬兩黃金為本錢,在東京開辦“安田屋”錢莊。

    當時正值日本明治維新時期,在社會開放風氣的影響下,安田善次郎以錢莊為基礎,成立了安田銀行,一步步走上了金融起家之路。

    靠著勤勞誠信與高超的業務能力,安田的銀行業務發展順利,獲利頗豐。嚐到了甜頭的安田善次郎,不禁萌發了擴大生意規模的想法。

    1923年,雄心勃勃的安田善次郎一口氣吞併了10家銀行,還先後成立了6家保險公司,成為了日本經濟界中舉足輕重的“安田財閥”。

    可惜,好景不長。二戰打響後,安田財閥的生意受到嚴重衝擊。安田家族的生意,就此一落千丈。

    直到1966年,安田家族才整合戰前集團所屬企業,正式成立富士集團。由於日本人稱富士山為“芙蓉之峰”,所以富士財團又稱芙蓉財團。

    三菱、三井、住友、富士,這四家財團與其說是企業,不如說是日本的無冕之王。在它們的手中,掌握著日本大量的高科技與汽車公司,深切影響著整個日本的經濟走向。

    正因如此,這四家大財團也被稱為“影子帝國”,它們是日本命脈的真正掌控者。

    如今,日本國內60%以上的資產,盡歸四大財團之手。幾乎所有的知名大企業,都與四大財團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日本國內的世界500強企業,更是大多出自這些財團旗下。

    有時候,煊赫如斯的四大財團,也會在世界富人排行榜上一改平日畫風,神祕低調如同神龍見首不見尾。但這絲毫不妨礙它們繼續控制著日本的金融、科技、汽車以及豐富的礦產與能源。

    而日本國,就這麼在四大財團的不斷膨脹中,一步一步走向了財團控制國家的未來。

    作者;梨院月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始皇統一天下的時候,世界上的其它地區正在發生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