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亮傑美食易客
-
2 # 花姑娘123
“哈喇味”的食用油要扔掉
新鮮食物在常溫下長期放置會腐敗變質,這種腐敗變質會透過黑斑、黴點等形式告知人們,而氣味也是一種訊號傳遞。比如,糧食被黴菌損害會有難聞的黴味,魚肉類腐敗會有噎人的腐臭味,蔬果壞了會有令人作嘔的酸臭味。同樣,油脂壞了也有代表性的壞味道—哈喇味。
油壞了可不是單純的不好吃,而是變質的食用油會使人致病甚至中毒。
如果聞到油有很明顯的哈喇味,建議扔掉。
首先要看油被加熱到什麼樣的油溫啦。通常,炒菜的油溫適合在70-80度,油炸食品最多達到150度的油溫,油溫再高就會伴隨其它物質的生成或者分解啦。
通常油溫在250℃以上,油中的物質會發生氧化、水解、聚合、裂解等反應,並隨沸騰的油揮發出來。
烹調油中還含有多種致突變性物質。菜油、豆油含不飽和脂肪酸較多,具有致突變性;豬油中含量少,就不會突變性。
炒菜油熱在180℃以下產生的汙染物會比較少,其實我們平時炒菜油溫也就在70℃~80℃左右,再一個安全油溫區間,所以可放心食用,基本不會發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