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農曆曆法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即為為立夏節氣。
中國的農曆實質上就是一種陰陽曆,以月亮運動週期為主,同時兼顧地球繞太陽運動的週期,在幾千年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充實、完善,逐漸演變為現在所用的農曆。
立夏節氣,宣告春天已逝,夏日將始,氣溫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作物進入旺季生長,對農耕民族而言,立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農曆節氣。
立夏之後是小滿,小滿之後是芒種,芒種之後是夏至,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白晝最長夜最短,又一個節氣輪迴即將開始。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
立夏是農曆曆法二十四節氣之一,在戰國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經確立,每年5月5日或6日,太陽到達黃經45°,即為為立夏節氣。
中國的農曆實質上就是一種陰陽曆,以月亮運動週期為主,同時兼顧地球繞太陽運動的週期,在幾千年的過程中,不斷改進、充實、完善,逐漸演變為現在所用的農曆。
立夏節氣,宣告春天已逝,夏日將始,氣溫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作物進入旺季生長,對農耕民族而言,立夏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農曆節氣。
立夏之後是小滿,小滿之後是芒種,芒種之後是夏至,夏至日太陽直射北迴歸線,白晝最長夜最短,又一個節氣輪迴即將開始。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逢六廿一,
下半年逢八廿三。
每月兩節日期定,
最多相差一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