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劇透歷史

    康熙下跪拜祭明孝陵,有其個人對明太祖朱元璋的敬重之意,但更多的應該是他收攏前朝遺民和江南士民之心的政治作秀。 正所謂英雄惜英雄,朱元璋以淮西一介寒門布衣之身,從軍起兵20多年,討平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割據一方的群雄,驅逐竊據華夏神器百餘年的蒙元韃虜,建立延續將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其豐功偉績遠邁漢唐,威震華夏。康熙作為胸懷雄才大略的一代聖祖帝王,自然會對明太祖的豐功偉績產生追憶崇敬之情。 在政治層面,當時大清帝國已經軍事佔領了全部的前朝疆土,以繼承明朝正朔的合法新政權的姿態自居。但清朝立國時日尚短,漢族士大夫以及普通民眾心中對前明還存有留念,對攻城屠戮、強行推行剃髮易服的異族滿清政權並未從心底裡完全認同。康熙以清朝皇帝九五之尊的身份祭拜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屈尊下跪的舉動的確使得當時的漢族士大夫和普通民眾感動得一塌糊塗,從而放棄對滿清的敵視情緒和抵抗,認同了明朝與清朝改朝換代的歷史趨勢。從這一方面來說,康熙不愧是有著高明統治手段的一代帝王,下跪祭陵的驚人之舉確實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

  • 2 # 逆流時代

    眾所周知,康熙皇帝一生六巡江南,六過南京。可不為人熟知的是,他還六拜明孝陵。第一次謁陵的時候,儀仗到達下馬坊後,全體官員下馬,落轎,跟著康熙徒步進入陵園。到達陵宮門口的時候,康熙皇帝突然停住,彎腰對孝陵行了三叩九拜的大禮。

    當朝的皇帝對前朝的君王行此大禮,不僅百官驚愕,隨行的百姓更是感動的涕泗橫流。除此之外,他在二拜孝陵時親筆寫下了“治隆唐宋”四個字,把朱元璋誇上了天。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后的合葬陵墓,因為馬皇后諡號“孝慈高皇后”,故稱孝陵。眾所周知,相鄰的兩個王朝之間沒有不打嘴仗的,後面的王朝不把前朝罵個體無完膚是不算完的。而康熙不僅不罵明朝的皇帝,而且對明朝的好皇帝更是尊重有加,尤其是對明太祖朱元璋,這又是為何呢?

    首先,清王朝的統治者認為自己統治的合法權來自於平叛農民軍。清王朝一直認為,明朝在崇禎皇帝自縊的時候就亡了,而亡明的是農民軍。其恰恰是明朝的合法繼承者,但是清帝們卻忘了被他們滅掉的南明小朝廷。

    其次,清朝剛定不過幾十年,民間還有“反清復明”思想,明朝的遺老遺少還在做著復辟的夢。康熙拜謁明孝陵,有利於擊破遺民的幻想。

    最後,江南士族在清代前期遭到了文字獄的打擊,康熙的這一姿態,有利於拉攏江南士族之心。更重要的是,康熙拜謁明孝陵的行為在百姓中口口相傳。康熙一跪,天下歸心。

    說到底,這不過是康熙這個政治家的一個政治姿態,一個象徵意義的下跪,聖君之名著矣。至於為什麼康熙要寫“治隆唐宋”這四個字,那句話的意思恐怕是你朱元璋的大明再牛,不也被滿清幹掉了嗎?

    以上。

  • 3 # 宋安之

    康熙帝跪拜明孝陵,肯定是為了政治需要,收買人心罷了,安撫當時國內的滿漢矛盾,畢明太祖與他不沾親帶故的,又是前朝皇帝,沒有其他目的,莫名其妙的跪拜幹嘛。

    康熙帝為滿清入關後第二位皇帝,雖說在第一位入關皇帝順治帝一朝18年時間中,清破李自成滅張獻忠亡南明,基本上奠定了統一中國的局勢,而且再看看康熙第一次祭拜明孝陵之時,是康熙二十三年(1864年),在這之前剛剛平復了“三藩之亂”,並在同年收復了臺灣,將清廷一直以來的心腹大患明鄭勢力威脅徹底消除,表面上一片局面大好,其實背地裡暗流湧動,北方沙俄咄咄逼人,不斷侵擾,西北的準噶爾部在噶爾丹的率領下開始崛起,外敵當前,滿清入關以後的跑馬圈地及其剃髮易服等惡政的後遺症也開始顯現出來了,滿漢矛盾空前激烈,而且有清一代,反清復明的光復前朝行動可以說在歷朝歷代中絕無僅有,一直持續到清滅亡,在種種內憂外患之下,康熙帝跪拜明孝陵安撫漢人也是正常的,按史書記載,第一次親往明孝陵時,當時隨眾甚多,康熙帝行此大禮,“父老從者數萬人,皆感泣”。效果甚好。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再次親往明孝陵,留下“治隆唐宋”的字牌,以一個後來朝代皇帝的身份來說,可以說對朱元璋這個前朝皇帝評價甚高,康熙帝先後共五次親往祭拜明孝陵,都是為了安撫漢人之心,顯而易見的效果還是很好的,感動了大批漢人,世人對此評價甚高,一舉兩得名利雙收。

    以史為鏡,歷史果然有值得學習之處,康熙帝如此,為了穩固統治,可謂是費盡心機,用今天的大白話來說就是面子功夫做的好,但是收效很大,比較務實。

  • 4 # 秦右史

    位於南京紫金山南麓的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康熙皇帝從 31 歲到 54 歲共有六次南巡,其中分別五次親自到明孝陵祭謁朱元璋。

    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45 歲的康熙帝南巡歸途中第三次親謁明孝陵。此次,康熙帝親自改定祭告文:

    帝天錫勇智,奮起布衣,統一寰區,周詳製作,鴻謨偉烈,前代莫倫。朕曩歲時巡,躬修醑薦,仰其遺轍,不囿成規。茲因閱視河防,省方南邁,園林如故,睇松柏以興思; 功德猶存,稽典章而可範。溯懷彌切,奠酹重申,靈其鑑茲,尚期歆享。康熙對朱明開闢者朱元璋的功績,可謂是盛讚有加,不吝溢美之詞。之後,康熙皇帝觀察到明孝陵毀損較嚴重,於是下令重新修葺,並且欽賜了御製的治隆唐宋匾額,在明孝陵公開懸掛,這時距清代開國正已經55 年。那麼,康熙皇帝為什麼要給前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麼高的評價呢?

    這與清代建立後的文化局勢和南方統一頗有關聯。明朝滅亡後,一些江南著名士紳堅守道統與華夷之辨,拒絕承認滿人的武力佔領,認為是無道勝有道。各地或是公開武裝反抗,或是以筆為刀,寫文針砭,總之就是不願意做清朝的臣民,儼然明遺民自居。有的人急呼,華夏文化就要滅亡,自己要被野蠻人統治,不願為新統治者服務,更不能“以夷變夏”。到了民國時期,學者王煥鑣就睿智的指出:

    明亡,遺民繫心故國,無所放其意,則望陵憑弔,欲以創鉅痛深之蘊訴之九淵,冀後之人有因以喻其心者。若顧炎武之七謁、屈大均三謁,尤志士所深悲雲。著名士人顧炎武甚至還在明孝陵腳下的鐘山南邊隱居好幾年,以表哀思。松江士人夏完淳從小跟著父親、老師抗清,16 歲被清政府殺害。據說夏完淳被押往南京路過紫金山,說自己得見高皇帝孝陵一死無憾,可見明孝陵演變為非常重要的象徵符號,藉此表達對前朝之思。

    滿洲人意識到,馬上得天下,然而不能憑藉馬上治天下,在統治基礎相對穩定後,就得去籠絡人心,而文化途徑非常重要,即就是所謂誅心之計,以示意天命轉移與德性所在。

    籠絡人心,尊重朱明,在清代肇建時就得到了高層的一致認可。清朝定都北京後第二天,順治皇帝就派大學士去祭告朱棣,祭文大概說:流寇李自成把明朝趕下臺,明朝終結,我們消滅流寇定都北京,天命就轉移到我這邊了,我非常虔誠地來告訴你,要把你的神位遷走,放進歷代帝王廟。

    這種祭告儀式具有很強政治意圖,其實就是從國家層面上昭告天下,明朝已經更替了。從效果上來說,這是高明的統治技巧。 除此之外,清代初年還確定了40 處歷代帝王陵寢,每年春秋兩季派官員去祭祀,其中就包括明孝陵。順治皇帝到昌平巡察明朝的十三陵,特別到崇禎陵墓奠酒,給他倒上三杯酒,給他磕頭。

    新朝帝王對亡國之君行跪拜禮,前代都沒有。康熙皇帝曾到明十三陵一座一座地奠酒。康熙三十八年,玄燁曾經考慮要尋訪朱明宗室後裔為明孝陵守陵:

    朕意欲訪察明代後裔,授以職銜,俾其世守祀事。古者夏殷之後,周封之於杞宋。即令本朝四十八旗蒙古,亦皆元之子孫,朕仍沛恩施,依然撫育。明之後世,應酌授一官,俾司陵寢。俟回都日,爾等與九卿會議具奏。

    康熙皇帝自詡為中華聖主,繼往開來,自然也要有不同前代的心胸氣象,人到中年的康熙帝對於往昔英雄的朱元璋惺惺相惜。雍正皇帝繼位後,宣佈了康熙的遺旨並轉述:

    明太祖崛起布衣,統一方夏,經文緯武,為漢唐宋諸君之所未及,其後嗣亦未有如前代荒淫暴虐亡國之跡,欲大廓成例,訪其支派一人,量授官職,以奉春秋陳薦,仍令世襲。朕伏讀之下,仰見我聖祖仁皇帝海涵天覆,大度深仁,遠邁百王,超軼萬古。朕思史載東樓,詩歌白馬,商周以來,無不推恩前代。治隆唐宋這個評價,對朱元璋來說無疑是名實相符,但由清代皇帝說出,卻具有別樣的政治意義。總體來說,一方面,康熙帝親謁明孝陵,主要是做給漢人士大夫看的。另一方面,康熙帝親謁明孝陵,又不僅僅是一種政治姿態或權力策略,也體現了一種自覺的文化選擇。

    實際上,更具重要的意義是,由此清代可以進入一個源遠流長、博大深厚的文化體系的殿堂,從中汲取豐富的知識和精神財富,繼而康熙透過文化典籍的學習,幫助自己從漢人眼裡的異族之主修煉成為中華英主系列鏈條中繼承者,進而使滿清擺脫蠻族政權的形象,逐漸匯入中華文明的主流譜系,影響深遠。

    也就是說,康熙皇帝多次祭拜明孝陵和安撫前朝遺民的行為,是自覺漢化融入華夏道統和民族多元匯通努力的側面表徵,這是政治家的極大睿智。

    參考文獻:

    李恭忠:《康熙帝與明孝陵: 關於族群征服和王朝更替的記憶重構》,《南京大學學報》,2014年第2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感情世界裡,如果兩個人同時喜歡上了一個人,追求過程中一般是先入為主還是後來居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