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相同,歐蘇的相同之處可能就在於詩和文了。
宋詩愛說理的一個共性,在歐蘇兩派身上都有體現。比方說歐陽修的《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不是都有這些說理的意味在裡面?
再說文。兩派都有一些哲學及豁達的意味在裡面。比方說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歐陽修的《秋聲賦》、《醉翁亭記》,你可以去看一看,精神核心有幾分相似。也怪不的歐陽修那麼喜歡蘇軾了。
不同之處,個人覺得就在於詞了。
歐陽修的詞那是傳統的婉約派,甚至是婉約中的婉約,你很難想象寫出《醉翁亭記》的人,會有“庭院深深深幾許”這樣的極柔極美的詞句。
而蘇軾的詞呢,則把豪放的性情全部放了進去,動不動“老夫老發少年狂”,動不動“把酒問青天”,這種豪放甚至不亞於李白。哪怕是傷心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也用的三江七陽這種豪放的韻。
以上都是個人想法,僅供參考。
先說相同,歐蘇的相同之處可能就在於詩和文了。
宋詩愛說理的一個共性,在歐蘇兩派身上都有體現。比方說歐陽修的《畫眉鳥》:“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蘇軾的《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不是都有這些說理的意味在裡面?
再說文。兩派都有一些哲學及豁達的意味在裡面。比方說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歐陽修的《秋聲賦》、《醉翁亭記》,你可以去看一看,精神核心有幾分相似。也怪不的歐陽修那麼喜歡蘇軾了。
不同之處,個人覺得就在於詞了。
歐陽修的詞那是傳統的婉約派,甚至是婉約中的婉約,你很難想象寫出《醉翁亭記》的人,會有“庭院深深深幾許”這樣的極柔極美的詞句。
而蘇軾的詞呢,則把豪放的性情全部放了進去,動不動“老夫老發少年狂”,動不動“把酒問青天”,這種豪放甚至不亞於李白。哪怕是傷心的“十年生死兩茫茫”,也用的三江七陽這種豪放的韻。
以上都是個人想法,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