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書的楊開
-
2 # 貓型鋼絲球
美與醜是相對而言,說“醜書”,就要聊聊幾個有趣的話題。
誰能定義書法美醜,書法藝術到底體現在哪裡。
美醜在理解上的精準度問題。醜書提出的緣由。今人醜與古人醜能否併為一談。西方文化對傳統文化的衝擊所導致的問題。網上長篇大論讓人煩,我們就短小精悍的擺擺看,醜與美這件事的是是非非。
當文人用毛筆開始書寫心意,軟筆多變的特質,讓文字終於靠近了藝術。
而個人情感賦予在文字的靈魂上,我們今人就可以通過墨跡,去追尋古人的足跡,領略其神采飛揚的樣子。
這就是書法,能夠帶給我們的藝術享受。
所以,書法藝術是文人開創的道,法來於自然,它所賦予的藝術美是具有文人特質的。同理,書法藝術的審美追求,也是按文人的喜好來定義的。
在書法藝術裡,可以下審美定義的,只能是具有文人智慧、性格、情操、態度、風骨、屬性的文化人,而非其他。
也就是說,所有對文化藝術涉入不深的,對文人道一知半解的,他們的對書法審美是沒有代表性的。
二 古代文人定義的書法藝術說美醜,要先知道古人對於書法藝術,做了怎麼樣的定義和理解。
中國古代智者在戰國時期,提出陰陽哲學。文人又將此哲學理論慢慢吸收演變,微妙地應用到書法藝術中來的。
東漢蔡邕,就留下了著名的書法理論《九勢》“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即書法源自於自然,自然形成,陰陽就出現了;陰陽的存在,跟隨的出現了強弱盛衰之勢。
陰陽是一個簡樸而博大的中國古代哲學。
陰陽哲理自身具有三個特點:統一、對立和互化。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
陰陽是中國古代文明中對蘊藏在自然規律背後的、推動自然規律發展變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種事物孕育、發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動力,是奠定中華文明邏輯思維基礎的核心要素。
概括而言,按照易學思維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間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礎概念之一。
陰陽有四對關係:陰陽互體,陰陽化育,陰陽對立,陰陽同根。
傳統觀念認為,陰陽,代表一切事物的最基本對立關係。它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是萬物運動變化的本源,是人類認識事物的基本法則。
陰陽的概念源自古代中中國人民的自然觀,古人觀察到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大自然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寒暑、男女、上下等,便以哲學的思想方式歸納出“陰陽”這概念。
陰陽理論,在書法藝術歷史中,一直佔有著最重要的位置,是書法藝術基本的理論構成要素。
在書法藝術中需要辯證的觀念,而背離陰陽哲學和自然屬性,去評價書法美醜,都是不科學的。
所以書法藝術,它不僅僅要體現源於自然的美,還要體現陰陽哲學上的智慧。
沒有自然屬性的美感,就是背離了書法的起源;而沒有陰陽智慧的體現,也就失去了其最大的藝術價值。
三 古代書法作品中,所體現的真正的藝術美感是什麼理解書法作品中蘊含的美感,我們首先必須要有精準解讀藝術的能力。
古代文人,已經把優秀的書法藝術代代相承的保護下來,是大浪淘沙之後的,最精華的文明傳承。這些璀璨奪目的書法藝術,代表著中國文明和藝術的巔峰。
我們不僅要繼承書法文字,也要能夠理解裡面的智慧,還要根據歷史發展的眼光,去精準解讀。
所以古代書法到底美在哪裡,這是一個學習書法首先要讀懂的問題。
我們學習碑篆,讀散氏盤,可以看到古人的天真童趣,即玲瓏又質樸,這是古拙之美。我們學二王,其隨心所欲的控筆,變幻莫測的表現手法,讓人歎為觀止,這是變化之美。我們學習趙孟頫的含蓄內斂優雅,同樣也學其下筆如神出其不意,這是氣質之美。我們學習顏體柳體,堂堂正正剛正不阿,力擎萬鈞,這是力量之美。我們學習宋四家,筆畫姿態萬千,各具特色,這是取意之美。書法的美,不是單一的美,它包羅永珍,是無造作無粗俗無軟媚的,是屬於天地萬物的自然之美。
所以,自然氣息濃郁的書法作品,才讓人能夠感知其美感;同理,自然屬性濃郁的人,對書法藝術的理解能力,才是最準確和強悍的。
書法藝術是,人與自然結合的藝術。它排斥的是機械屬性,人工屬性,金錢屬性,平庸屬性。也意味著張揚跋扈的江湖書體,刻板呆滯的美術體,軟弱無力的媚俗體,人工造作的製造體都是登不上藝術的大雅之堂。
孫過庭雲:“古質而今妍”。書法藝術審美的追求,是重視內在質的表現,而非外在妍的體現。
同時它也是,對一個人在本質上的要求,是智慧、質樸、力量、雅緻、脫俗的,合乎自然道法的天人合一。
“四寧四毋”書論見於傅山《霜紅完集•作字示兒孫》,原文是:“寧拙毋巧,寧醜毋媚,寧支離毋輕滑,寧直率毋安排。足以回臨池既倒之狂瀾矣。”
是指元代趙孟頫到明代董其昌這段時期書壇出現的復古潮流。這股復古潮流導致了書風流於軟美一途,所寫的書法,大都缺乏剛健的筆力而浮滑輕弱,竭力摹仿前人書法優美的姿態,而圓滑致俗。
特別是比傅山略早的董其昌,他提出了“書道只在巧妙二字,拙則直率而無化境矣”。傅山提出的“四寧四毋”書論是與他直接針鋒相對的,表現了與這股復古潮流完全不同的審美觀。
“寧拙毋巧”,意思是說寧可字寫得笨拙一些,而不去追求精細纖巧。這個“拙”是質樸老辣,如他所言,“歸於大巧若拙已矣”之意。“寧醜毋媚”,意思是寫的字寧可看起來顯得粗野不工,而不表現庸俗柔媚之態。這個“醜”是亂頭粗服、古樸壯美,是“醜到極處,便是美到極處”,“不工者,工之極也”之意。而“媚”是柔軟甜熟的妖美、俗美。“寧支離毋輕滑”,即是寧可顯得參差不齊,也不墜入輕佻浮滑一途。“支離”是指不整齊、錯落有致之意。“寧直率毋安排”,是主張寧可信筆直書,而不去造作修飾。“直率”即是自然天趣,不賣弄技巧,不露人工斧鑿之痕。“四寧四毋”書論,對糾正在復古尚態的書風中出現的巧、媚、輕滑、安排的弊病。
所以,傅山所說的的“醜書”,其實本質上是去浮華留本真之意,是相對於精緻小巧字型而言,是對另一種粗狂大氣審美的形容。而其本人的字,取意遠山連綿,大氣磅礴雲捲雲舒,非常壯觀,並非“醜書”。
他觀點中的醜,是指過度雕琢的油滑感,軟媚無力的世俗化,刻意安排的工匠氣。
其中素描構圖設計空間等等理念,也對書法藝術領域有了很大影響。很多書法學者,開始一系列的創新嘗試,其中就有“醜書”。
醜書,與其說是書法,不如說是藝術體驗,或者說是對空間構成,進行探知的行為藝術。
它用書法文字去做了藝術載體,雖然遵守了陰陽理論,但卻背離了書法藝術中的自然屬性,所以說這不是書法而是藝術構成表現。
這類實踐是,東西方文化相互碰撞的產物。把這樣的藝術表現,放在書法藝術領域中,我認為是不嚴謹的。它體現了空間,設計,結構等等,準確來說應該放在現代藝術領域,而非書法。
對於繼承傳統文化比較豐厚的書法家,還能看出一些書法功力的影子,他們是在創新和嘗試;
更多的是隨波逐流想成名逐利之輩,他們以其似是而非的理解能力,就完全是對書法藝術的褻瀆和背叛。
所以“醜書”的誕生,有文化繼承斷代的原因,也有政治影響的歷史原因,也有人為操縱的市場原因。我們也需要辯證的去看,創新能否成功,時間會說明一切的。
今人“醜書”被大肆批判,一是因為國家對於傳統文化的大力扶持宣揚,讓群眾開始有了文化自信不再迷信西方;
二也是傳統文化中道德品行審美的迴歸,對現代書法中體現的張揚喧洩、標新立異、譁眾取寵等等審美的反感。
大多數人,開始在思想上重新解讀東方智慧,對於西方藝術開始審視地去追求,固守本心而取長補短。排斥“醜書”,這是思想智慧的迴歸,是對書法藝術嘗試過後的總結。
所以,今人“醜書”代表了書法藝術中的一個階段,也是現代一些人對藝術追求的創新,同時也意味著了更多人,對於書法藝術本質追求的迴歸。
對於“醜”書,我們應該辯證解讀,而非武斷定義。對於所謂的工整“美”書,也應該辯證分析,是美仙還是醜俗也很難說。
-
3 # 野鶴散人
有種說法,叫做不寫醜書進不了書協,這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首先,進入到書協水平的“醜書”並非真正的醜書,因為其人其書已經老辣到了一定的水平,其真草隸篆的水平已經具備,其創作的作品是綜合實力的展現,如果你字不識得、形無認可,應該加強自身的修養,而非冠以“醜書”而斥之,我常常被這些“醜書”的藝術性所感動,去欣賞其中的線條用筆用墨章法佈局,真的比一眼就能看到底的作品“味道好極了”。奉上一句話:我看別人都是菩薩,只有我自己才是凡夫俗子。
-
4 # 文仰山人
這個說法如果不是無知,就是搞個噱頭。一段時間以來,在社會上掀起一陣攻擊書協的熱潮,還有對加入中國書協的種種謠言,實在是不值一駁,我本人不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但是我想問發表評論的人,有哪個真正學過書法?懂得書法?第二,什麼是醜?什麼是美?按他們的講法就是不許寫楷書就是“醜”!顏真卿醜不醜?楊維禎醜不醜?鄭板橋醜不醜?大篆醜不醜?張旭懷素醜不醜?……三,大家想想專業學書法幾年的專業生都比不上社會上普通寫字的?四,只能說藝術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看懂的,不管你再拍磚,再多人攻擊,“醜”書永遠不倒!
-
5 # 05339341309
現在網上把當代書法創新稱為醜書,這是不公平,大多是死守傳統的人。當然現代書法創新也有走火入魔,稱為醜書也不為過。這就需要有很高的鑑嘗水平。現在書法已進入空前的興盛,書法水平也高於任何時代。大多數被稱為醜書的藝術水平極高,只能被少數人認識欣賞。
-
6 # 箐風軒人
關鍵在於評委專家,如果遇上一個有“權威”的領導,正好對了他的口味,且有高度獵奇嗜好,那些不會寫字的人有可能真的走了“鴻運”。
-
7 # 臨峰者
中中國人善於圈子,會拉關係,認何行政部門,社會團體,都需要會吹會捧滴。關係網是對外滴聲勢,團隊有錢撈就可以了。還需要實質文化的商業?
-
8 # 歸心齋文談
當今書法界(準確地說應該是社會上)有一種非常不正常的風氣在瀰漫,就是人云亦云。
實際上,我敢說,現階段在各種自媒體和媒體上對書法或者書法家指手畫腳的人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不懂書法,只是在人云亦云,在跟風,在發洩私憤,在沽名釣譽。
說某某的書法是“醜書”,甚至把許多一線書法家的書法都歸結為“醜書”,給人一種錯覺,好像當今書法界大凡在書法界嶄露頭角或久負盛名的寫字的人都是在寫“醜書”,各級書協已經淪落為“醜書協會”了。
殊不知,這就是一種道德綁架,這就是一種集體無意識,書法界竟然基本上保持了沉默,任由這種“醜惡”論調甚囂塵上,這也是對中國書法的一種不負責。
所以,我們要擦亮眼睛,認清現實,不要被這種道德綁架忽悠了,應該理直氣壯的捍衛書法正統。我想大家要從下面幾個方面認識清楚這些人的醜惡嘴臉和不良用心。
第一,動不動拿田蘊章兄弟說事的人基本上是對書法一竅不通的人。因為田楷本來就不是書法範疇的東西。
第二,抨擊曾翔的人都是居心不良的人。曾翔具有非常深厚的書法功底和重新意識,是中國書法的重新者和開拓者,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他們敢和曾翔比書法嗎?
第三,動不動以嘲笑蘇士澍的人,更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文藝組織的蔑視,蘇士澍是書法界的最高領導人,他是管理者,不是運動員,拿蘇士澍說事也是道德綁架。我們總不能讓航天工業部的部長去當宇航員吧,不能讓農業部長去種地吧,是不是?
第四,對一些不會寫字或者是字寫的一般般的人的胡說八道你最好不要理睬,你字都寫的一塌糊塗,怎麼能評論書法和書法家,你不夠格。胡說八道的人你在說話前最好展示一下你的字,讓人們看看,敢嗎?
還有很多,今天先說這些,以後有機會再說。
-
9 # 素里布衣楊半
我們小區書法活動中心最近搞了一次書法展,據說這次比賽的評委是原來某個書協的領導,他就明說,要獲獎,就得會創新,然後拿出一些示範作品,基本都是網上流傳的那些被稱為醜書的作品,可我們做學員的也沒有辦法,只能按照他的要求去準備作品,我回家一準備,就犯愁了,感情這個醜書更難寫,根本就寫不出那個醜樣來,可是為了參賽拿個獎,我還是硬著頭皮寫了幾幅,說實在的,我看完自己的作品,我自己都不滿意,一句話,就是不夠醜。所以我現在才明白那些醜書大師們為什麼總是那麼趾高氣昂的,原來這醜書真需要點兒絕活的,還真不是你想醜就能醜的。不管怎麼樣,我最後還是交了幾幅參賽作品,最後的結果讓我好悲傷,連前十名都沒進,灰心喪氣發牢騷都沒用,我現在把這幾幅作品發出來,想讓大家看一看,我的作品為什麼連小區比賽前十都不能進?是不是不夠醜呢?
感謝支援關注楊半【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
回覆列表
當書寫成了職業,就成了字匠。
若是要以“家”來評論,餘以為當下實在找不出幾個來,大多隻是打著傳統文化的口號,在漢字書寫上做實驗,而且目前並無突破,所以無以為“家”。因為我們在當下的這些所謂的“家”裡面並未見到有誰有超越前輩的書論問世。
書法原本在古人說來只是一個業餘的愛好,到了現在只是因為寫字方式改變了才得以讓時下所謂的書法家出來。物以稀為貴唄,放在民國以前,能算什麼。比賬房先生稍高而已罷了。
遠的不講,因為不勝列舉,我們以民國為界來看,能稱為書法家的幾個人都是什麼人,人家可都是文化大腕,精通經史子集,詩文信手拈來,他們家的名號是在實打實的知識體系下凸顯出來的,不僅僅只是一輩子埋頭寫字。從沈尹默,于右任到林散之,啟功,趙樸初,哪一個不是文采斐然,詩文皆通。我們又以天下三帖來說,其傳奇性更是因人而來,不僅僅是書寫的功勞。
中中國人歷來迷信和崇拜權威,這原也不是壞事,但是一頭鑽了進去遇到自己最欣賞的那位就認為是第一,他人不及。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在我看來,就沒有誰比誰好的概念,我覺得二王好,但也不覺得宋四家比他們差,你非要按專家標準去我也沒法。我只能說以我的標準,這些書法作品是百花齊放,別具一格。
至於有人說學書法要怎麼怎麼才是正宗,聽聽就可,自己去多學習書論就會知道留傳至今的碑帖不管它師從何家,都有了自己的突破,也不是非得去追根究底的,比如說大家都知道趙孟頫和王鐸都是取自二王,但書風區別何其大,所以假如你喜歡王鐸,為何非要捨本取末直奔二王呢。每個人都會因為自己獨特的理解形成獨自的特點,這個和廚師學炒菜一樣的道理,同一個師傅教的兩個徒弟做同一道菜味道絕對不會一樣,只要好吃那就是技藝到手。
至於現在的書法概念,我們普通人不懂,也別再意那麼多,你喜歡就行了,不喜歡就由它去。時下,別說田英章,以歐陽詢顏真卿本人也不一定受到待見。現在都是追求創新,怪力亂神到較為賣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