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孩子做作業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是在14歲左右出現,還是過去都一直存在?如果是在14歲左右出現,更可能是和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有關。
我們常常說14歲左右是青春期最叛逆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出現,有了很強烈的自我想法,開始對父母、老師出現對抗的行為,最容易也最常見的就是做事拖拉,常常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又缺乏表達和溝通的能力,或者是因為父母還不習慣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還採取過去的教導的方式,孩子就會使用隱形的對抗方式,表現出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父母可能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是不是還在沿用過去的命令式的、權威式的方式和孩子溝通,需要家長調整溝通方式,真正用平等的、好奇地方式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接納孩子面臨青春期劇烈變化。
另外採用更積極的標籤來鼓勵孩子,而不是消極的負面的評價,比如孩子拖拉並非“病”,把拖拉看成是他們探索和思考的開始,是孩子開始積極探索世界的方式,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採用溫和的非威脅的方式督促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讓孩子自己決定他們的節奏。
這個孩子做作業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是在14歲左右出現,還是過去都一直存在?如果是在14歲左右出現,更可能是和青春期的心理特點有關。
我們常常說14歲左右是青春期最叛逆的時候,這個時候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出現,有了很強烈的自我想法,開始對父母、老師出現對抗的行為,最容易也最常見的就是做事拖拉,常常會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又缺乏表達和溝通的能力,或者是因為父母還不習慣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還採取過去的教導的方式,孩子就會使用隱形的對抗方式,表現出做事拖拉,注意力不集中。
所以父母可能要首先反思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是不是還在沿用過去的命令式的、權威式的方式和孩子溝通,需要家長調整溝通方式,真正用平等的、好奇地方式去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接納孩子面臨青春期劇烈變化。
另外採用更積極的標籤來鼓勵孩子,而不是消極的負面的評價,比如孩子拖拉並非“病”,把拖拉看成是他們探索和思考的開始,是孩子開始積極探索世界的方式,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採用溫和的非威脅的方式督促孩子,在一定範圍內讓孩子自己決定他們的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