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憶史話
-
2 # AIA-熊磊
拖垮魏國非魏武侯一人之過,魏文侯晚期的人才策略給後世之君留下了一個錯誤的方向,既士子更符合魏國。本來李悝變法,吳起、樂羊掌兵為魏國強大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魏文侯晚年卻信奉名家治國理念,形成了平民才子與名家士子相爭的局面。
到了魏武侯時期,士子逐漸佔據了上風,以公叔痤為首計程車子設計擠走了將相之才吳起,形成了以公叔痤、公子昂為首的貴族士子掌權的格局,魏武侯更信奉用人以貴的信條也極大的影響了魏惠王,以至於擁有衛鞅、張儀這樣的大才而不得用,最終都跑到秦國做了相國,人才的流失嚴重是魏國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魏武侯並沒有拖垮魏國,拖垮魏國的是他的兒子——魏惠王。
經歷了魏文侯、魏武侯的變法之後,魏國率先強大無比。
人,隨著實力的增長,野心也會逐漸增長的。
在強大的魏國支撐下,魏惠王有一個夢想,就是想恢復以往晉國時期的霸主地位,以及版圖。所以那著名的“圍魏救趙”“馬陵之戰”,魏國大傷元氣,兒子被俘虜,大將龐涓羞憤自殺。
更雪上加霜的是,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也強大了起來,把秦獻公時期被魏國佔領的河西之地再度奪了回去。
自此,魏國基本上是一蹶不振,一直走的是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