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學家蘇軾《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有:“ 白傅閒遊空誦句,拾遺窮老敢論親” ,清朝學者袁枚《續詩品·滅跡》也有記載:“ 白傅改詩,不留一字” 。 最後,我們聊聊“太子少傅”究竟是啥官?官制設定要追溯到周代,當時西周時期,設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正一品官銜;又設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從一品官銜,為"三公"之副,"少"就是副的意思。
到了漢代,又增設了"太子六傅"之職,專門負責對太子的教導工作,分別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稱"東宮三師",從一品官銜;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稱"東宮三少",正二品官銜。
到了隋代、唐代之後,"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職異,只作為贈官加銜的名號,並非實職。 我們從分工上看,太子太師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主要是負責安保。那麼太子少傅呢,從隸屬關係看,主要是教導太子武功的。試想白居易一個文人,怎麼能勝任呢?
由此可見,白居易所任的“太子少傅”只是一種榮譽性的官銜罷了。其實也不錯,正二品也相當於省部級幹部了。
北宋文學家蘇軾《次韻韶守狄大夫見贈》有:“ 白傅閒遊空誦句,拾遺窮老敢論親” ,清朝學者袁枚《續詩品·滅跡》也有記載:“ 白傅改詩,不留一字” 。 最後,我們聊聊“太子少傅”究竟是啥官?官制設定要追溯到周代,當時西周時期,設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正一品官銜;又設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從一品官銜,為"三公"之副,"少"就是副的意思。
到了漢代,又增設了"太子六傅"之職,專門負責對太子的教導工作,分別是: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合稱"東宮三師",從一品官銜;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合稱"東宮三少",正二品官銜。
到了隋代、唐代之後,"太子六傅"已是名存職異,只作為贈官加銜的名號,並非實職。 我們從分工上看,太子太師教文,太子太傅教武,太子太保主要是負責安保。那麼太子少傅呢,從隸屬關係看,主要是教導太子武功的。試想白居易一個文人,怎麼能勝任呢?
由此可見,白居易所任的“太子少傅”只是一種榮譽性的官銜罷了。其實也不錯,正二品也相當於省部級幹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