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角度談嘻哈音樂?
這個想法,不知道是挺“哲學”的,還是挺“嘻哈”的了。
不過要真說還是可以說的。比如,歷史至今的“哲學角度”,可以認為是現代哲學轉向了後現代哲學之後,整個世界的流行文化逐漸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了主流;
可以說碎片化的事物取代了精心設計的古典藝術,從而變得更加隨意;
也可以說是嘻哈音樂本身就代表著一種解構,一種挑戰,包括黑人音樂對白人音樂的挑戰,無權利者對學院派的挑戰,等等等等……
還可以說,是“個體崛起”的潮流——嘻哈音樂強調著“酷”、個性、不服就幹、釋放天性,和傳統音樂將藝術懸置於舞臺之上,不一樣……
歸根結底吧,嘻哈音樂的“哲學”基因、“歷史”基因,都意味著一種“新”,以及和舊的價值觀的割裂。
這點很有意思。
為啥呢?
因為“嘻哈哲學”本身就是反嚴肅的事物,如果你非要去給它找一個嚴肅的基礎,只會被嘻哈自己給嘲笑。
畢竟,在嘻哈里,沒有內涵就是最大的內涵。
哲學角度談嘻哈音樂?
這個想法,不知道是挺“哲學”的,還是挺“嘻哈”的了。
不過要真說還是可以說的。比如,歷史至今的“哲學角度”,可以認為是現代哲學轉向了後現代哲學之後,整個世界的流行文化逐漸取代了精英文化,成為了主流;
可以說碎片化的事物取代了精心設計的古典藝術,從而變得更加隨意;
也可以說是嘻哈音樂本身就代表著一種解構,一種挑戰,包括黑人音樂對白人音樂的挑戰,無權利者對學院派的挑戰,等等等等……
還可以說,是“個體崛起”的潮流——嘻哈音樂強調著“酷”、個性、不服就幹、釋放天性,和傳統音樂將藝術懸置於舞臺之上,不一樣……
歸根結底吧,嘻哈音樂的“哲學”基因、“歷史”基因,都意味著一種“新”,以及和舊的價值觀的割裂。
這點很有意思。
為啥呢?
因為“嘻哈哲學”本身就是反嚴肅的事物,如果你非要去給它找一個嚴肅的基礎,只會被嘻哈自己給嘲笑。
畢竟,在嘻哈里,沒有內涵就是最大的內涵。